10.5 短波天波传播
概述
短波
概念:频率在3~30MHz范围内的无线电波,亦称为高频无线电波。通常利用天波传播。
特点
利:短波天波传播具有传输媒质抗毁性好且传输损耗小的特点,能以较小的功率进行远距离通信,通信距离可达几百到一二万千米,甚至环球传播。
弊:短波比较深入地进入电离层,受电离层的影响较大,会产生严重的衰落、多径时延和传输损耗等。
短波天波的传输模式
概念:传输模式是电波从发射点到接收点的传播路径。
多径传输:由于短波天线波束较宽、电离层分层以及电波传播时可能多次反射等原因,所以在一条通信电路中存在多种传播路径,即多种传播模式。
传输模式
- 1E传输模式:通过E层的一次反射到达接收点的传播模式
- 1F传输模式:通过F层的一次反射到达接收点的传播模式
- 而两次反射则为2E和2F传输模式,类似的n次反射为nE和nF传输模式
当电波以与地球表面相切的方向即射线仰角为零度的方向发射时,可以得到电波经电离层一次反射(称一跳)时最长的地面距离(怎么求?)
按平均情况来说,从E层反射的一跳最远距离约为2000km,从F层反射的一跳最远距离约为4000km。若通信距离更远,必须经过几跳才能到达。
对某一通信电路,可能存在的传输模式是与通信距离、工作频率、电离层的状态等因素有关。
通信距离小于4000km,主要传输模式为1F模式,但一般存在两条传播路径
- 低仰角射线在较低的位置被反射
- 高仰角射线在较高的位置(较大的电子密度)被反射
短波天波的传输特性
1、传输损耗
A.自由空间传输损耗
B.路径传输损耗
天波传播的衰减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