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验贴目的给海洋技术口的学弟学妹提供参考,偏向对于自己经历的整理,不具有普适性,见谅。
一、基本情况
本科:天津大学海洋学院 海洋技术专业;成绩:83/100,排名9/28(申请夏令营时),四级552,无六级,雅思6.0;竞赛:美赛H奖;获奖:国家奖学金。项目:1篇SCI三/四区一作,1项国家级大创负责人,1项省部级大创参与。
成绩83还拿国奖是因为转过专业,转专业前成绩不好把加权拉的很低。转专业后成绩90,排名前三。
二、夏令营情况
申请: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电子信息(硕士),天津大学海洋学院海洋技术(直博),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海洋技术(直博),同济大学测绘学院(直博),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硕士),国防科技大学气象与海洋学院(Jun籍硕士)
参营:清深(优营)、天大、上交(优营)
未参营:同济(时间冲突)、声学所(时间冲突)、国防科大(未入营)
三、申请过程
3.1 申请前述
在夏令营过程中一个很强烈的感受就是选择的问题,每一个选择都有好有坏,同学们需要根据自己的价值排序去选择院校,这是参加夏令营的第一步。具体需要考虑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专业选择。保研可以选择保本专业或者是跨专业,对于跨专业而言,需要自身具有比较丰富的相关经历,并且实际参与了工作,做出成果,才能在跨专业保研中取得优势(我的猜测)。由于我本身的海洋技术专业,国内高校培养体系2014年后才陆续建立,目前还不完善,涵盖了非常多的学科门类,包括海洋科学、光学、声学、测绘、地信、通信、机械、控制、仪器科学等,学习广而不精,所以不管申请哪里都算跨,又都不算跨,班级里也有向机械、通信、测绘等专业跨保成功的同学,但我还是选择去申请了相关性最大的海洋专业和涉海专业。
第二,院校罗列。确定好自己选择的专业就可以去找对应的学校了,我除了上述的院校外,我还准备了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和中国海洋大学的相关材料,但后续由于优先级排序低于保内,没有申请。
第三,院校专业排序。1.是否直博,直博申请难度相对较低。2.专业实力,可能涉及仪器设备和经费的重点考虑。3.发展规划,包括地域,考虑毕业后留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或其他。4.目标导师,最理想的情况是有一个知根知底的导师,导师对于科研生涯是第一重要的事,做好前期调研降低风险。5.院系培养情况,学院氛围等......对个人影响有,但不是关键,导师和课题组最重要。
完成以上三步后,应该已经罗列出自己想要申请的院校和类型了,理想情况是所有选项按意愿优先级排序,但在我保研过程中我自己的排序一直在变,所以大家要在保研之路上不断追问自己想去哪里想要什么,努力靠近真实的想法,还要尽一切努力获取院校的相关信息。
3.2 信息搜集
需要搜集的信息主要是围绕学校和导师展开。学校方面,通过本专业往届学长的毕业去向做主要参考,再通过自己判断想去哪里。个人建议完全不想去的学校和优先级低于本校的选择可以完全不用考虑,保研夏令营过程中精力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然后就是导师信息的调研,需要通过上网搜索、询问往届学长、目标院校同学等等方式,调查目标导师的生活作风、人品、组内氛围、给不给学生一作等等。因为对于本科生来说,基本不存在研究方向是否和导师相同一说,本科生的学习范围广而不深,所以同学们可以按自己未来直接规划和兴趣方向来对应导师的研究方向来选择。不过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觉得导师的人品其实是第一重要的,所以基本上你确定了一个导师的人品好,那么就要朝这个导师努力申请,而不是考虑研究方向,当然如果这个人品好的老师研究的方向刚好是你喜欢的,那就太好了。
我也没有太具体的信息搜集方法,大家尽力而为,减少信息差就是减少风险。
3.3 材料准备
耳熟能详的几类资料大家可以提前准备。
1.简历。重中之重,可以在三月前完成初稿,后续根据目标院校和自己在大三的成果调整。
2.成绩单。面试时导师会根据你的成绩单提问,要至少了解自己成绩单上的优势和劣势,想好高分/低分的原因。
3.各类获奖证书扫描。
4.自我介绍PPT5min及讲稿。内容比较灵活,由基本情况、获奖、科研经历、未来规划组成,可调整,能全面的展示自己就好。讲稿后续可以修改成个人陈述等。
5.导师推荐信。想好哪个老师能帮你推荐,提前写好推荐信内容。
6.其他。其他材料可以等夏令营通知出了再弄,每个学校要求的材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