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非侵入式备份恢复到REMOTE第三方介质
可获得性
本特性自503.1.0版本开始引入。
503.1.0版本支持全量/增量的备份/恢复,503.2.0版本支持归档日志和PITR功能。
特性简介
本特性旨在对GaussDB的备份恢复适配非侵入式方案,将备份数据通过网络通信和XBSA协议写到远端第三方介质。主要包括全量/增量的备份/恢复和PITR手动日志归档。
客户价值
当前的备份系统会直接调用对象储存系统接口来保存数据,备份软件必须提供数据库所支持的OS的函数库和第三方备份系统安装包。由于云上环境大部分为欧拉OS或者鲲鹏服务器,适配更多第三方厂商的备份协议时,当前架构要求第三方厂商支持欧拉OS、鲲鹏服务器等;为了支持生态拓展,需要一种新的非侵入式备份架构,使得与第三方存储介质交互的备份恢复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
特性描述
非侵入式架构,即第三方厂商的客户端不部署在系统内部,GaussDB新开发一个插件部署在远程备份服务器上,负责和系统通信,并触发存储到第三方介质的XBSA读写等接口。集群节点和REMOTE第三方存储节点以多对多的方式通信,具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 在支持非侵入式的全量/增量的备份/恢复特性中,主要新增支持以下部分:
- 备份支持XBSA协议。
- Roach组件支持SSL强安全认证方式。
- Roach和远端存储介质通信传输。
- XBSA接口封装。
数据库的备份、恢复通过Roach系统实现,Roach内部与集群进行交互对数据的备份、恢复进行管理,并最终根据用户参数,通过通信层调用相应的XBSA存储介质接口,将数据从对应的存储介质中读出、写入。
- 在支持非侵入式的PITR日志归档特性中,主要新增支持以下部分:
- 支持REMOTE介质类型下的手动触发归档。
- 日志文件读写适配新的REMOTE第三方存储介质。
- 日志归档状态文件同步更新到系统表。
REMOTE第三方接管原有的数据库运维平台控制逻辑功能,由第三方主动向数据库运维平台下发开启归档、单次归档、PITR恢复请求。由于数据库运维平台不再维护备份/归档集,因此数据库运维平台不再向用户提供show接口查询可恢复时间,内核在归档时将可恢复时间以文件形式写到第三方,由REMOTE第三方进行可恢复时间汇总并向用户提供查询可恢复时间功能。
特性约束
- 本版本仅支持集群级数据恢复,不支持表/库级数据恢复。
- 使用SSL进行认证和数据传输时,集群内所有节点都需要有对应的SSL证书,且集群内的证书要保持一致,不被损坏,且未过期。
- SSL强安全认证方式不支持指定算法套件。
- PITR日志归档不支持通过show接口查询可恢复时间,可恢复时间由REMOTE第三方统一提供。
- PITR日志归档需要REMOTE第三方在触发手动归档时传递Backupkey列表信息,正常情况下,Backupkey列表为记录当前最大可恢复时间的前一个Backupkey,以及其之后的所有Backupkey,Backupkey需要连续。
- 开启归档后,第一次归档需要传递开启归档操作后的第一次全备Backupkey以及之后的Backupkey,否则归档失败。
- 发生版本升降、节点扩容、扩容重分布等操作后,需要立即进行一次关键全备。归档时,Backupkey列表应该传递这些操作之后的第一次关键全备Backupkey以及之后的Backupkey(如果进行了备份),否则归档失败。由于版本升降、节点扩容、扩容重分布等操作前会关闭归档,导致这些操作之前的时间不可恢复。
- 两次PITR归档间隔不应超过120小时,如归档间隔时间超过120小时,会导致barrier缓冲区满无法继续打点,导致PITR时间空洞。
- PITR恢复开始时未进行全面的可恢复时间检查,因此,当指定可恢复区间之外的时间进行恢复时,可能会导致内核restore阶段成功、start日志回放阶段失败。
特性增强
无。
依赖关系
无。
更多详情请参考GaussDB 文档中心:https://doc.hcs.huawei.com/db/zh-cn/gaussdbqlh/24.1.30/productdesc/qlh_03_0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