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不同成分个数下PCA模型和自动编码器重构误差的差异(使用ggplot2进行可视化)- R语言

110 篇文章 22 订阅 ¥59.90 ¥99.00

比较不同成分个数下PCA模型和自动编码器重构误差的差异(使用ggplot2进行可视化)- R语言

简介: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和自动编码器(Autoencoder)是常用的降维技术。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R语言中的ggplot2包来可视化不同成分个数下PCA模型和自动编码器重构误差的差异。通过可视化分析,我们可以比较这两种方法在不同成分个数下的性能表现。

步骤:

  1. 数据准备: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用于降维的数据集。在本示例中,我们使用一个示例数据集"iris",该数据集包含了鸢尾花的四个特征变量。
# 载入所需的包
library(ggplot2)
library(dplyr)

# 载入iris数据集
data(iris)

# 提取特征变量
features <- iris[, 1:4]

# 标准化特征变量
scaled_features <- scale(features)
  1. PCA模型:
    接下来,我们将使用PCA模型对数据进行降维,并计算不同成分个数下的重构误差。
# 应用PCA模型
pca_model <- prcomp(scaled_features)

# 提取不同成分个数下的重构误差
reconstruction_error <- cumsum(pca_model$sdev^2) / sum(pca_model$sdev^2)

# 构建数据框
pca_data <- data.frame(Components = 1:length(reconst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