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学习笔记

1.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有外模式、模式、内模式构成 。
    外模式是用户可见部分的存在形式;
    模式可以等价为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且用户不可见;
    内模式对应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和存储方式。
当模式改变时,有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作相应的改变,但是外模式可以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
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因此,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了 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外模式可以有多个;

2.关系模式是描述关系的静态结构,它是静态的、稳定的,而关系是动态的、随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而变化。

3.数据库系统设计分为6个阶段:
    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E-R图)、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

4.人机界面的设计:
    原型迭代法:首先进行初步设计,在进行用户界面细节设计,最后是原型设计与改进。

5.复制数据库的方法:
    1.使用复制数据库向导在服务器之间复制或移动数据库。
    2.还原数据库备份,若要复制整个数据库,可以使用BACKUP和RESTORE Transact-SQL语句。

6.系统的实现阶段主要是系统编码和测试,针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不足对系统进行升级是运行维护阶段的工作。

7.函数依赖的定义:设R(U)是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型X,Y是U的子集,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
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属性值相等 ,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则称X函数确定Y或Y函数依赖X。其性质是依据
属性间的依赖情况来判定关系是否具有模型不合适的性质。                                                                                                                 

8.当用CHECK进行约束条件限制时,若其只涉及某一列的约束则可以放在该列的后面,如果是约束条件涉及两列或两列以上,
则为整个数据表的约束放在表的最后面。

9.  数据库系统要求日志写入顺序必须和并行事务执行的时间次序一致,因为这样才能在数据库恢复时进行redo,undo操作,从而
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而不会产生脏数据;
     为了保证数据库是可恢复的,必须严格保证先写日志再写数据库 ,这样 数据库 发生故障时可以根据日志完全恢复,否则先写
入数据 ,数据库发生故障而没来得及写日志,会导致数据库恢复时发生错误。

10.在进行数据恢复时,首先恢复完全备份,其次恢复 差异备份。备份日志时使用Norecovery用于备份尾日志,这样备份日志的时候
数据库 处于恢复状态,别的进程就不能再访问数据库,日志就不会再增加,因此在还原的时候就可以正常恢复。还原备份的时候如果
想同时还原之后的日志,必须加上Norecovery才可以还原,如果有多个日志备份外,还原其他日志也必须加上Norecovery.

11.并行数据库 系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高速通信介质连接多个可独立处理的单元以并行的方式完成对数据库系统的互联查询、内部查询
及各种内部操作,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目的才是实现场地自治和数据全局共享。

12.物理设计过程中,为了提高系统性能,应该根据应用情况将数据的易变部分和稳定部分、经常存取部分和存取频率较低的部分分开存放
较常用的放在高速读写的磁盘上,但并没有说索引一定要在高速磁盘,日志一定要在低速磁带,要根据访问频率决定。

13.三层架构将更多的任务传给服务器端计算,所以增加了网络的通信量,其运行速度受制于网络,并不一定会提高。在适用Internet、维护工作等方面,BIS比CIS强,在运行速度、数据安全、人机交互等方面,不如CIS。

14.关系数据语言分为关系代数语言、关系演算语言和兼具两者双重特点的语言,如SQL语言,但所有这些语言的共同特点是非过程化的集合操作语言,在关系表上执行selcet语句时不会检查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15.RAID10比RAID5在写数据上更稳定、速度更快。

16.UML的类图表示:
    类的UML表示:空心三角实线
    接口的UML表示:空心三角虚线
    聚合关系UML表示 :空心菱形实线
    合成关系UML表示:实心菱形实线

17.架构是形成单个命名空间的数据库实体的集合。命名空间也是一个集合,其中每个元素的名称都是唯一的。架构与用户的关系是一对多的关系,一个用户只能对应一个架构,但多个用户可以共享一个架构。

18.增加冗余列指的是在 多个表中添加相同的列,这样虽然增加了数据库服务器存储的负担,但可以减少查询过程中的JOIN
(连接)操作,而不是UNION(并)操作。

19.差异备份是指备份自上一次完全备份之后有变化的数据。SQL Sever 2008中除了备份变化的数据外还要备份日志文件
这是因为在恢复时要根据日志中的事物过程进行恢复操作。

20.元数据就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或者叫做描述数据的数据,元数据描述了数据的结构、内容、链和索引等项内容,在关系数据中,这种描述就是对数据库、表、列等其他对象的定义。

21.数据字典是对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数据字典在数据库设计中
占很重要的地位,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5部分。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 数据定义语言(DDL),用于定义各种数据库对象。数据定义语句DDL编辑器后,各种对象的描述信息存放在数据库的数据字典中 。

22.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构成。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是一组完整性规则,它是给定的数据模型及其联系所有的制约和依存的规则,用于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实体的完整性规定,主码的任何属性都不能为空,因为 概念模型中的实体和联系都是可区分的,而且他们以码为唯一标识。如果主码的属性为空,则意味着概念模型中不存在以码为唯一标识的实体,显然前后矛盾。

23.顺序图主要用于描述系统内对象之间的消息发送和接收序列。它有两个坐标轴:纵向表示时间的持续过程,横向表示对象,每个对象用矩形框表示,纵向的虚线表示对象在序列的执行情况。顺序图的第一个消息一般在左边第一个对象的生命线顶端,其他消息按时间相继插入顺序图中,后面的发生的消息的线应比前面发生的消息的线要低一些,以表示它们之间的时间关系。

24.两个关系R与S在做自然连接时,选择两个关系在公共属性上值相等的元组构成新的关系。关系R中某些元组有可能在S中不存在公共属性上值相等的元组,从而造成R中这些元组在操作时被舍弃,同样,S中某些元组也可能被舍弃。如果把舍弃的元组也保存在结果关系中,而其他属性上填空值(Null),那么这种连接就叫外连接。 

25.数据表中对于某列数据的唯一性约束有UNIQUE约束和PRIMARY约束,但两者之间有区别。PRIMARY约束多为强调主键不可出现相同元素,但想要强制一列或多列(不是主键)的唯一性时应使用 UNIQUE约束而不是PRIMARY约束,而且UNIQUE约束允许出现空值,PRIMARY约束不允许出现空值。

26.系统故障造成数据库不一致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未完成的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可能已写入数据库,二是已提交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可能还留在缓冲区没来及写入数据库。对于故障发生前已提交的事务(既有BEGIN Transaction,又有commit)做redo操作,对于故障发生尚未完成的事务(只有BEGIN Transaction,而没有commit或rollback)做undo操作。

27.并行数据服务器分为两种结构:完全共享资源结构、完全不共享资源结构。完全共享资源结构指对每个数据项都要经过公共通信线路,其所有的处理器共享内存、磁盘等资源。完全不共享资源结构指高功能计算机系统由多个较小的系统替代,每个站点都要实现全局数据目录,每个站点有独立的内存和磁盘对应站点的服务器。

28.数据模型三个要素包括: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它从语法角度表述了客观世界本身的结构和数据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是对系统静态特征的描述。
    数据操作:数据操作是对数据库中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主要指索引和更新(插入、删除、修改)两类操作。数据模型必须定义这些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以及实现操作的语言。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完整性约束: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规定数据库状态变化所应满足的条件,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相容性。

29.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四个层次分别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数据持久层。在这四个层次中,数据持久层的设计工作属于数据组织与存储等方面的物理设计内容,而索引设计属于物理设计阶段。

30.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活动包括:数据库逻辑模式调整、选择或配置基本关系表的文件组织形式、为基本关系设计数据存取方法或存取路径、数据分布设计、安全模式设计、确定系统配置、物理模式评估。

31.数据库的恢复顺序如下:恢复最近的完全数据库备份、恢复完全备份之后的最近的差异数据库备份、按日志备份的先后顺序恢复自最近的完全或差异数据库备份之后的所有日志备份。

32.结构图是指以模块的调用关系为线索,用自上而下的连接表示调用关系并注明参数传递的方向和内容,从宏观上反应模块层次结构的图形,包括:用例图、组件图、对象图、部署图。

33.数据库应用系统逻辑设计阶段工作内容分为三部分: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事务概要设计、应用程序概要设计。

34.数据库物理设计主要步骤包括:数据库逻辑模式调整、文件组织与存取设计、数据分布设计、安全模式设计、确定系统配置、物理模式评估。

35.SQL中的集合操作符IN、EXCEPT、INTERSECT和UNION的用法分别为:IN确定给定的值是否与子查询或列表中的值相匹配,选择与列表中的任意一个值匹配的行;EXCEPT指在第一个集合中 存在但是不存在与第二个集合中的数据;INTERSECT是指两个集合中都存在的数据;UNION操作符用于合并两个或多个SELECT语句的结果集。

36.从功能上讲,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包括四个层次:表示层,位于最外层,离用户近,用于 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
业务逻辑层,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之间的通信桥梁,主要负责数据的传递和处理,例如数据有效性的检验 、业务逻辑描述相关功能 ;数据访问层主要实现对数据的保存和读取操作;数据持久层

37.分类和聚类的区别在于分类是事先知道有哪些类别可以分,聚类事先不知道。

38.包含INTO子句的SELECT语句语法格式:SELECT 查询列表序列 INTO <新表名> FROM 数据源

39.DFD的主要组成包括外部实体(外部项)、处理过程、数据存储、数据存储和数据流。外部实体指系统之外又和系统有联系的人或事物,说明了数据的外部来源和去出。处理就是数据逻辑处理,也就是数据变换,它用来改变数值。数据流是指处理功能的输入输出数据存储表示数据保存的地方,它用来存储数据。

40.SQL Sever固定数据库角色及其权限如下:
    db_ower:具有数据库中进行全部操作的权限,包括配置、维护数据库及删除数据库。
    db_accessadmin:可以添加或删除数据库用户的权限。
    db_securityadmin:具有管理数据库角色、角色成员以及数据库中的语句和对象的权限。
    db_ddladmin:具有执行数据定义语言(DDL)的权限。
    db_backupoperator:具有备份数据库、备份日志文件的权限。
    db_datareader:具有查询数据库中所有用户数据的权限。
    db_denydatareader:不允许具有查询数据库中所有用户数据的权限,等同于对所有的表和视图授予了DENY SELECT权限。
    db_denydatawriter:不允许具有INSERT、DELETE和UPDATAE数据库中所有用户数据的权限。

41.美国国防部分布的橘皮书和紫皮书对强制存取控制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定义,给出了通用安全性分级模式,定义了四类安全级别:A类提供验证保护;B类提供强制保护;C类提供自主保护;D类提供最小保护。

42.全局外模式是全局应用的用户视图,即终端用户看到的逻辑上并未分布的表、视图等;
     全局概念模式用于描述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
     分片模式用于描述每个数据片段以及全局关系到片段的印象,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逻辑分化图;
     分配模式用于描述个片段到物理存放场地的映像;
     局部概念模式用于描述全局关系在场地上存储的物理片段的逻辑结构以及特征;
     局部内模式用于描述局部概念模式涉及到数据在本场地的物理存储。 

43.不能在视图上定义after型触发器。

44.标量函数是返回单个数据值的函数,标量函数中不适用set语句。

45.在强制存取控制中,主体对客体的存取必须遵循如下规则:仅当主体的许可证级别不低于客体的密级时,该主体才能读取相应的客体;仅当主体的许可证级别不高于客体的密级时,该主体才能写相应的客体。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