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后我有一个女儿,我会在她十岁的时候推荐她读这本书。
前言
当时正在扇贝上阅读短文,就有文章写的是《小妇人》。也是在这个时候,疫情下电影院迎来了开业,也好久没去看电影,正宣传上映《小妇人》。当时被吸引,打算看完此书再去看电影。约好了一位好友Z,同样是对读书有兴趣的小伙伴。不巧的事,在电影上映的当天由于需要返校,需要留一天时间收拾行李,因此提前一天看了《八佰》,电影至今还未看。
初心
对于外国文学,可能是由于背景文化的不同,在刚开始读的时候总是难以代入进去。上部主要讲的四个姐妹的成长故事,而在其中母亲的言传身教是孩子的最好指导。“初心”是四个女孩少时的“空中楼阁”,梅格想成为贤妻良母,乔想成为托尔斯泰那般的大文豪,贝思希望简简单单快快乐乐,艾美想要成为伟大的画家。
梅格
梅格是大姐,小时候是爱慕虚荣的,但随着年纪的慢慢增长,也变得逐渐的踏实稳重。书中的四个姐妹除了贝丝小天使,其他人都有着各自的毛病,也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妈妈的帮助下慢慢的克服困难。梅格虽然有着虚荣心,却也从没做过什么过分的事情。长大后和清贫的丈夫结了婚,或许开始以为是因为爱情冲昏了头脑。但是婚后的清贫生活还是充满了爱,整个房子都是温暖的感觉。我觉得这有点像很多女孩的人生,小时候会有些幻想,但长大了结婚后就是一位很称职的太太,为丈夫和孩子操劳着。如果有不同的地方,就是在她和丈夫有了矛盾和争吵的时候,两个人在冷静下来后合理的去沟通并用爱化解了矛盾,才能使得房子不只是房子,而是一个温暖的家。
相信人都有美好而善良的一面,如果和人有了争吵的时候,多站对方角度思考,
多一点理解和沟通,会化解很多矛盾。这适用于各种关系
乔
乔似乎是笔墨最多的一个人物,乔不同于一般的淑女,像个假小子。乔心地善良,但是容易冲动冒犯到人,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也有同样的毛病。乔在经历妹妹落水事件后,开始了对自己的控制,最后也成功做到管理自己的情绪了。
让我不能释怀的是,乔和劳里的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最后也没有在一起。明明他们是那么的好,最后乔还是很坚定的拒绝了劳里。这一幕真的让我难受,也被一个女孩子拒绝过,真的愿意为她做很多事,很喜欢她。现在对劳里和乔不能在一起,能接受这个结果,隐隐约约好像知道一点,但完全说不出来为什么。可以接受结果,但不知道原因。或许经历还不够,多少年后就能理解了?
还要插一嘴,全书中对很多事情发展我预测都有误。唯独乔和教授在一起了,我耿耿于怀。真的生气。哎,当以后家人的不足以填满她的感情空缺,她会找个什么样的男生?要比我优秀,不然也真的生气。
贝丝
贝丝有点羞涩和文静,是一个小天使会为别人考虑和着想,是全家人的宠儿。在贝丝生病的时候,好怕她就这么离开了,好怕四姐妹和马奇太太等不到丈夫从前线归来。感谢作者,在第一部有个完美的结局,似乎也能感受到一家人见面时的欢乐,太美好了。第二部中,贝丝的病情还是慢慢的恶化了,但是她真的如同天使,悄悄的在人家传递温暖和爱意,走的时候也没有痛苦。让人心中满是对贝丝的怜爱,希望贝丝能够永远快乐开心。
艾米
咱们的艾米大小姐小时候也挺自我的。嗯,这一点我也有,反思。或许说自我这个词有点贬义,是很小的时候希望得到大家的目光和关心,在她长大后慢慢的成长越来越优雅,她想嫁给一个有钱人,“四个姐妹中总要有个有钱的”。哈哈哈哈,她的想法也不能说错。让我钦佩的事,她的品质她的容貌她的气质她的优雅配得上财富,最后她和劳里在一起了,觉得有点牵强。虽然劳里被乔拒绝了,会爱上别人,但是艾米还是认为有点怪异。但有时候爱情就是这样莫名其妙,突如其来。
马奇太太
除去贝丝,全书中展示出来的似乎马奇太太也是个完美的人儿,也正是马奇太太的言传身教才能培养出四个优秀的孩子。马奇太太也说她年轻的时候不好,是丈夫陪她慢慢走向真善美,她是一个完美的母亲。
小结
整本书充满了爱,宣扬了真善美的价值观。值得一读,尤其推荐给十几岁的小姑娘。作为一个男生,要学会好好和将来太太相处,成为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往后也能够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
读完本书还有几个疑惑点:
- 是处于什么的时代背景下?
- 有“佣人”到底算不算穷?
- 当真善美不足以感化“敌人”的时候,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