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贴海报
拼贴海报是现在一种流行的概念视觉化表达,拼贴(Collage)从字面意义上看就是“拼合”“粘贴”,也可以理解为,将多种元素相互叠加,从而实现“1+1>2”的艺术形式。不同元素用各种“搭边”及“不搭边”的组合拼接出了无限可能,造就出一种艺术感效果独特且充满视觉冲击力的海报,也给予了受众超现实主义和奇幻复古的感觉。
拼贴海报的起源
拼贴,一词源于法文coller (胶黏),最早的拼贴概念出现在立体主义时期,源于立体派的布拉克和毕加索在街道墙面上看到贴了层层海报的墙面,20世纪初他们将其命名为collage。1912年,毕卡索创作出第一件精致的拼贴作品“有藤椅的静物”(Still Life with Chair Caning),打破了2D和3D的界限,引领了拼贴艺术潮流。
立体主义时期 毕加索《有藤椅的静物》
到了达达主义时期,拼贴的手法更加多元,不过当时的拼贴艺术更强调一种非理性的偶然和即兴,不管是照片、文字还是质感的表达都看到了更多的可能。
达达主义时期 汉娜·霍希
《用达达餐刀剖开德国最后的魏玛啤酒肚文化纪元》
再往后发展,超现实主义开始模糊了拼贴艺术的真实感,更加追求非现实的场景、元素、比例等,同时为拼贴艺术加入了更多趣味性与意义表达。
超现实主义时期 Joseph Cornell,
The Hotel Eden(伊甸园宾馆), 1945
超现实主义时期 马克思·恩斯特
《西里伯斯岛》, 帆布油画, 1921
拼贴海报的特点
1、素材来源广泛
拼贴海报不受素材限制,整个网络、照片、书籍、杂志、海报,不论“年代”、不论“流派”和“风格”,只要符合主题需求,都可以拿来使用。
2、信息量大,叙事性强
拼贴是由多个维度的物品组合而创造的全新整体,它包含了大量的视觉信息,具备较强叙事性,一幅拼贴有时候就是一个故事。
3、帮助拓展思维
在设计中使用拼贴手法,可以帮助打开思维方式,增加设计作品的深度。
4、视觉冲击,艺术感强
拼贴虽是二维视觉效果,但因为素材来自成品,在色彩、构图、造型等方面都已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所以在重新排列组合之后的视觉冲击力效果更好。
拼贴海报的表达方式
为何拼贴海报这种形式在现代具有如此的魅力? 因为拼贴艺术通过拼贴的技法,将零散的设计想法整合为新颖的创意,它的自由灵活和可操作性让它很难不流行!甚至从中衍生出来的撕纸风、补丁风、拼贴插画等风格也大受欢迎~
《候鸟症(Sick Bird Syndrome)》
拼贴是我们抓住灵感的一种手段,学会拼贴,灵感源源不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拼贴都有哪些表达方式吧!
① 叙事形式
通过解构重组或整体分解,表达具象与意象、真实与虚构相互混合的信息,用大家熟悉的事物讲述一个陌生的故事。
② “随机”形式
1916年至1917年阿尔普创造了这种撕破的拼贴画:在纸上排列着模糊的矩形色块。灵感来源于他撕下了一幅使他不高兴的画,扔在地上后,从散落的碎片中找到的灵感。
汉斯·阿尔普《牧羊人》
想要学会这种形式,首先我们要学着去捕捉瞬间的灵感,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瞬间、甚至一场梦境,都会激发出灵感,学会把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记录下来,然后发挥想象力,就能将情感转化为视觉创作的拼贴画。
③ 复古形式
这类拼贴手法比较感性,通过收集已发生的事物,营造怀旧复古的风格,具有亲切的手工感。通常,可选用的拼贴的材料多种多样,例如:杂志、简报、丝带、油漆、木头、照片等。
④ 诙谐形式
设计师可以选择将人物身体的一部分进行拼贴,通过统一性的整合内容与拼贴元素产生对比,表现出时空失序、反叛、梦境、怪诞、偶然、违反常规等海报效果。
⑤ 二维拼贴形式
这里的二维拼贴是拼贴艺术到了现代衍生出来的一种形态,它摒弃了各种各样的材质表达,单纯通过拼贴的手法将纯二维的图形或图案组合到一个版面之中。
⑥ 手绘涂鸦形式
这一方式也是表现版面手工感的一种途径,其中不同的笔刷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质感。发展到后来,设计师也会将手绘涂鸦作为版面中的主要表现对象,也就形成了拼贴插画这种风格。
插画师rickylinn作品
拼贴海报的应用
拼贴的材料可以多种多样,操作手法简单且预算成本低,又能够体现设计师个人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所以,拼贴被广泛应用到不同领域,比如文学、时尚、电影等。
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海报
pedro nekoi拼贴作品 PRADA宣传海报
GUCCI - Neuschwanstein
各类综艺节目
《指甲刀人魔》电影海报,2017
拼贴艺术最大的优点
在于它能快速实现你的想法
不需要多高超的合成技术
我们就能将各不相同的元素巧妙并置
完美地展现别样的设计美感!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设计平平无奇?
可以试试来享设计找拼贴海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