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se HFile文件原理解析

1. HFile原理概述

最初的HFile格式(HFile V1),参考了Bigtable的SSTable以及Hadoop的TFile(HADOOP-3315)。如下图所示:

HFile在生成之前,数据在内存中已经是按序组织的。存放用户数据的KeyValue,被存储在一个个默认为64kb大小的Data Block中,在Data Index部分存储了每一个Data Block的索引信息{Offset,Size,FirstKey},而Data Index的索引信息{Data Index Offset, Data Block Count}被存储在HFile的Trailer部分。除此以外,在Meta Block部分还存储了Bloom Filter的数据。下图更直观的表达出了HFile V1中的数据组织结构:

这种设计简单、直观。但用过0.90或更老版本的同学,对于这个HFile版本所存在的问题应该深有痛楚:Region Open的时候,需要加载所有的Data Block Index数据,另外,第一次读取时需要加载所有的Bloom Filter数据到内存中。一个HFile中的Bloom Filter的数据大小可达百MB级别,一个RegionServer启动时可能需要加载数GB的Data Block Index数据。这在一个大数据量的集群中,几乎无法忍受。

Data Block Index究竟有多大?

一个Data Block在Data Block Index中的索引信息包含{Offset, Size, FirstKey},BlockOffset使用Long型数字表示,Size使用Int表示即可。假设用户数据RowKey的长度为50bytes,那么,一个64KB的Data Block在Data Block Index中的一条索引数据大小约为62字节。

假设一个RegionServer中有500个Region,每一个Region的数量为10GB(假设这是Data Blocks的总大小),在这个RegionServer上,约有81920000个Data Blocks,此时,Data Block Index所占用的大小为81920000*62bytes,约为4.7GB。

这是HFile V2设计的初衷,HFile V2期望显著降低RegionServer启动时加载HFile的时延,更希望解决一次全量加载数百MB级别的BloomFilter数据带来的时延过大的问题。下图是HFile V2的数据组织结构:

HFile V2文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Scanned block section,Non-scanned block section,Opening-time data section和Trailer。

  • Scanned block section:顾名思义,表示顺序扫描HFile时所有的数据块将会被读取,包括Leaf Index Block和Bloom Block。
  • Non-scanned block section:表示在HFile顺序扫描的时候数据不会被读取,主要包括Meta Block和Intermediate Level Data Index Blocks两部分。
  • Load-on-open-section:这部分数据在HBase的region server启动时,需要加载到内存中。包括FileInfo、Bloom filter block、data block index和meta block index。
  • Trailer:这部分主要记录了HFile的基本信息、各个部分的偏移值和寻址信息。

较之HFile V1,我们来看看HFile V2的几点显著变化:

  • 分层索引

无论是Data Block Index还是Bloom Filter,都采用了分层索引的设计。

Data Block的索引,在HFile V2中最多可支持三层索引:最底层的Data Block Index称之为Leaf Index Block,可直接索引到Data Block;中间层称之为Intermediate Index Block,最上层称之为Root Data Index,Root Data index存放在一个称之为”Load-on-open Section“区域,Region Open时会被加载到内存中。基本的索引逻辑为:由Root Data Index索引到Intermediate Block Index,再由Intermediate Block Index索引到Leaf Index Block,最后由Leaf Index Block查找到对应的Data Block。在实际场景中,Intermediate Block Index基本上不会存在,文末部分会通过详细的计算阐述它基本不存在的原因,因此,索引逻辑被简化为:由Root Data Index直接索引到Leaf Index Block,再由Leaf Index Block查找到的对应的Data Block。

Bloom Filter也被拆成了多个Bloom Block,在”Load-on-open Section”区域中,同样存放了所有Bloom Block的索引数据

  • 交叉存放

在”Scanned Block Section“区域,Data Block(存放用户数据KeyValue)、存放Data Block索引的Leaf Index Block(存放Data Block的索引)与Bloom Block(Bloom Filter数据)交叉存在。

  • 按需读取

无论是Data Block的索引数据,还是Bloom Filter数据,都被拆成了多个Block,基于这样的设计,无论是索引数据,还是Bloom Filter,都可以按需读取,避免在Region Open阶段或读取阶段一次读入大量的数据,有效降低时延。

从0.98版本开始,社区引入了HFile V3版本,主要是为了支持Tag特性,在HFile V2基础上只做了微量改动。在下文内容中,主要围绕HFile V2的设计展开。

2. HFile生成流程

在本章节,我们以Flush流程为例,介绍如何一步步生成HFile的流程,来加深大家对于HFile原理的理解

起初,HFile中并没有任何Block,数据还存在于MemStore中。

Flush发生时,创建HFile Writer,第一个空的Data Block出现,初始化后的Data Block中为Header部分预留了空间,Header部分用来存放一个Data Block的元数据信息。

而后,位于MemStore中的KeyValues被一个个append到位于内存中的第一个Data Block中:

:如果配置了Data Block Encoding,则会在Append KeyValue的时候进行同步编码,编码后的数据不再是单纯的KeyValue模式。Data Block Encoding是HBase为了降低KeyValue结构性膨胀而提供的内部编码机制。上图中所体现出来的KeyValue,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

当Data Block增长到预设大小(默认64KB)后,一个Data Block被停止写入,该Data Block将经历如下一系列处理流程:

1.如果有配置启用压缩或加密特性,对Data Block的数据按相应的算法进行压缩和加密。

2.在预留的Header区,写入该Data Block的元数据信息,包含{压缩前的大小,压缩后的大小,上一个Block的偏移信息,Checksum元数据信息}等信息,下图是一个Header的完整结构:

3.生成Checksum信息。

4.Data Block以及Checksum信息通过HFile Writer中的输出流写入到HDFS中。

5.为输出的Data Block生成一条索引记录,包含这个Data Block的{起始Key,偏移,大小}信息,这条索引记录被暂时记录到内存的Block Index Chunk中:

:上图中的firstKey并不一定是这个Data Block的第一个Key,有可能是上一个Data Block的最后一个Key与这一个Data Block的第一个Key之间的一个中间值。

至此,已经写入了第一个Data Block,并且在Block Index Chunk中记录了关于这个Data Block的一条索引记录。

随着Data Blocks数量的不断增多,Block Index Chunk中的记录数量也在不断变多。当Block Index Chunk达到一定大小以后(默认为128KB),Block Index Chunk也经与Data Block的类似处理流程后输出到HDFS中,形成第一个Leaf Index Block

此时,已输出的Scanned Block Section部分的构成如下:

正是因为Leaf Index Block与Data Block在Scanned Block Section交叉存在,Leaf Index Block被称之为Inline Block(Bloom Block也属于Inline Block)。在内存中还有一个Root Block Index Chunk用来记录每一个Leaf Index Block的索引信息

从Root Index到Leaf Data Block再到Data Block的索引关系如下:

我们先假设没有Bloom Filter数据。当MemStore中所有的KeyValues全部写完以后,HFile Writer开始在close方法中处理最后的”收尾”工作:

1.写入最后一个Data Block。

2.写入最后一个Leaf Index Block。

如上属于Scanned Block Section部分的”收尾”工作。

3.如果有MetaData则写入位于Non-Scanned Block Section区域的Meta Blocks,事实上这部分为空。

4.写Root Block Index Chunk部分数据:

如果Root Block Index Chunk超出了预设大小,则输出位于Non-Scanned Block Section区域的Intermediate Index Block数据,以及生成并输出Root Index Block(记录Intermediate Index Block索引)到Load-On-Open Section部分。

如果未超出大小,则直接输出为Load-On-Open Section部分的Root Index Block。

5.写入用来索引Meta Blocks的Meta Index数据(事实上这部分只是写入一个空的Block)。

6.写入FileInfo信息,FileInfo中包含:

Max SequenceID, MajorCompaction标记,TimeRanage信息,最早的Timestamp, Data BlockEncoding类型,BloomFilter配置,最大的Timestamp,KeyValue版本,最后一个RowKey,平均的Key长度,平均Value长度,Key比较器等。

7.写入Bloom Filter元数据与索引数据。

前面每一部分信息的写入,都以Block形式写入,都包含Header与Data两部分,Header中的结构也是相同的,只是都有不同的Block Type,在Data部分,每一种类型的Block可以有自己的定义。

8.写入Trailer部分信息, Trailer中包含:

Root Index Block的Offset,FileInfo部分Offset,Data Block Index的层级,Data Block Index数据总大小,第一个Data Block的Offset,最后一个Data Block的Offset,Comparator信息,Root Index Block的Entries数量,加密算法类型,Meta Index Block的Entries数量,整个HFile文件未压缩大小,整个HFile中所包含的KeyValue总个数,压缩算法类型等。

至此,一个完整的HFile已生成。我们可以通过下图再简单回顾一下Root Index Block、Leaf Index Block、Data Block所处的位置以及索引关系:

简单起见,上文中刻意忽略了Bloom Filter部分。Bloom Filter被用来快速判断一条记录是否在一个大的集合中存在,采用了多个Hash函数+位图的设计。写入数据时,一个记录经X个Hash函数运算后,被映射到位图中的X个位置,将位图中的这X个位置写为1。判断一条记录是否存在时,也是通过这个X个Hash函数计算后,获得X个位置,如果位图中的这X个位置都为1,则表明该记录”可能存在”,但如果至少有一个为0,则该记录”一定不存在”。详细信息,大家可以直接参考Wiki,这里不做过多展开。

Bloom Filter包含Bloom元数据(Hash函数类型,Hash函数个数等)位图数据(BloomData),为了避免每一次读取时加载所有的Bloom Data,HFile V2中将BloomData部分分成了多个小的Bloom Block。BloomData数据也被当成一类Inline Block,与Data Block、Leaf Index Block交叉存在,而关于Bloom Filter的元数据与多个Bloom Block的索引信息,被存放在Load-On-Open Section部分。但需要注意的是,在FileInfo部分,保存了关于BloomFilter配置类型信息,共包含三种类型:不启用,基于Row构建BloomFilter,基于Row+Column构建Bloom Filter。混合了BloomFilter Block以后的HFile构成如下图所示:

3. HFile读取流程

HFile在读取流程基本与写入相反,首先会解析Trailer Block并加载到内存,然后再进一步加载LoadOnOpen区的数据,然后解析Root Index Block并加载到内存,根据数据量大小可以直接查找DataBlock或者NonRoot Index Block,NonRoot Index Block又分为Intermediate Index Block和Leaf Index Block两种,从而通过索引分层查找定位到具体的数据进行读取(暂时忽略bloom index);

说明:由于HFile刚开始数据量较小,索引采用single-level结构,只有Root Index一层索引,直接指向数据块。当数据量慢慢变大,Root Index Block满了之后,索引就会变为mutil-level结构,由一层索引变为两层,根节点指向叶子节点,叶子节点指向实际数据块。如果数据量再变大,索引层级就会变为三层(最多三层)。

3.1 Trailer Block读取

主要记录了HFile的基本信息、各个部分的偏移值和寻址信息,下图为Trailer内存和磁盘中的数据结构,其中只显示了部分核心字段:

具体步骤如下:

1. 首先加载version版本信息,HBase中version包含majorVersion和minorVersion两部分,前者决定了HFile的主版本: V1、V2 还是V3;后者在主版本确定的基础上决定是否支持一些微小修正,比如是否支持checksum等。不同的版本决定了使用不同的Reader对象对HFile进行读取解析;

2. 根据Version信息获取trailer的长度(不同version的trailer长度不同),再根据trailer长度加载整个HFileTrailer Block;

3. 最后加载load-on-open部分到内存中,起始偏移地址是trailer中的LoadOnOpenDataOffset字段,load-on-open部分的结束偏移量为HFile长度减去Trailer长度,load-on-open部分主要包括索引树的根节点以及FileInfo两个重要模块,FileInfo是固定长度的块,它纪录了文件的一些Meta信息,例如:AVG_KEY_LEN, AVG_VALUE_LEN, LAST_KEY, COMPARATOR, MAX_SEQ_ID_KEY等;

3.2 Index Block读取

1. Root Index Block结构

Root Index Block表示索引树根节点索引块,可以作为bloom的直接索引,也可以作为data索引的根索引。而且对于single-level和mutil-level两种索引结构对应的Root Index Block略有不同,本文以mutil-level索引结构为例进行分析(single-level索引结构是mutual-level的一种简化场景),在内存和磁盘中的格式如下图所示:

其中Index Entry表示具体的索引对象,每个索引对象由3个字段组成,Block Offset表示索引指向数据块的偏移量,BlockDataSize表示索引指向数据块在磁盘上的大小,BlockKey表示索引指向数据块中的第一个key。除此之外,还有另外3个字段用来记录MidKey的相关信息,MidKey表示HFile所有Data Block中中间的一个Data Block,用于在对HFile进行split操作时,快速定位HFile的中间位置。需要注意的是single-level索引结构和mutil-level结构相比,就只缺少MidKey这三个字段。

Root Index Block会在HFile解析的时候直接加载到内存中,此处需要注意在Trailer Block中有一个字段为dataIndexCount,就表示此处Index Entry的个数。因为Index Entry并不定长,只有知道Entry的个数才能正确的将所有Index Entry加载到内存。

2. NonRoot Index Block结构

当HFile中Data Block越来越多,single-level结构的索引已经不足以支撑所有数据都加载到内存,需要分化为mutil-level结构。mutil-level结构中NonRoot Index Block作为中间层节点或者叶子节点存在,无论是中间节点还是叶子节点,其都拥有相同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和Root Index Block相同,NonRoot Index Block中最核心的字段也是Index Entry,用于指向叶子节点块或者数据块。不同的是,NonRoot Index Block结构中增加了block块的内部索引entry Offset字段,entry Offset表示index Entry在该block中的相对偏移量(相对于第一个index Entry),用于实现block内的二分查找。所有非根节点索引块,包括Intermediate index block和leaf index block,在其内部定位一个key的具体索引并不是通过遍历实现,而是使用二分查找算法,这样可以更加高效快速地定位到待查找key。

了解了HFile中数据索引块的两种结构之后,就来看看如何使用这些索引数据块进行数据的高效检索。整个索引体系类似于MySQL的B+树结构,但是又有所不同,比B+树简单,并没有复杂的分裂操作。具体见下图所示:

图中上面三层为索引层,在数据量不大的时候只有最上面一层,数据量大了之后开始分裂为多层,最多三层,如图所示。最下面一层为数据层,存储用户的实际keyvalue数据。这个索引树结构类似于InnoSQL的聚集索引,只是HBase并没有辅助索引的概念。

图中红线表示一次查询的索引过程(HBase中相关类为HFileBlockIndex和HFileReaderV2),基本流程可以表示为:

1. 用户输入rowkey为fb,在root index block中通过二分查找定位到fb在’a’和’m’之间,因此需要访问索引’a’指向的中间节点。因为root index block常驻内存,所以这个过程很快。

2. 将索引’a’指向的中间节点索引块加载到内存,然后通过二分查找定位到fb在index ‘d’和’h’之间,接下来访问索引’d’指向的叶子节点。

3. 同理,将索引’d’指向的中间节点索引块加载到内存,一样通过二分查找定位找到fb在index ‘f’和’g’之间,最后需要访问索引’f’指向的数据块节点。

4. 将索引’f’指向的数据块加载到内存,通过遍历的方式找到对应的keyvalue。

上述流程中因为中间节点、叶子节点和数据块都需要加载到内存,所以io次数正常为3次。但是实际上HBase为block提供了缓存机制,可以将频繁使用的block缓存在内存中,可以进一步加快实际读取过程。所以,在HBase中,通常一次随机读请求最多会产生3次io,如果数据量小(只有一层索引),数据已经缓存到了内存,就不会产生io。

3.3 DataBlock

DataBlock是HBase中数据存储的最小单元。DataBlock中主要存储用户的KeyValue数据(KeyValue后面一般会跟一个timestamp,图中未标出),而KeyValue结构是HBase存储的核心,每个数据都是以KeyValue结构在HBase中进行存储。KeyValue结构在内存和磁盘中可以表示为:

每个KeyValue都由4个部分构成,分别为key length,value length,key和value。其中key value和value length是两个固定长度的数值,而key是一个复杂的结构,首先是rowkey的长度,接着是rowkey,然后是ColumnFamily的长度,再是ColumnFamily,之后是ColumnQualifier,最后是时间戳和KeyType(keytype有四种类型,分别是Put、Delete、 DeleteColumn和DeleteFamily),value就没有那么复杂,就是一串纯粹的二进制数据。

3.4 BloomFilter Meta Block & Bloom Block

BloomFilter对于HBase的随机读性能至关重要,对于get操作以及部分scan操作可以剔除掉不会用到的HFile文件,减少实际IO次数,提高随机读性能。在此简单地介绍一下Bloom Filter的工作原理,Bloom Filter使用位数组来实现过滤,初始状态下位数组每一位都为0,如下图所示:

假如此时有一个集合S = {x1, x2, … xn},Bloom Filter使用k个独立的hash函数,分别将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映射到{1,…,m}的范围。对于任何一个元素,被映射到的数字作为对应的位数组的索引,该位会被置为1。比如元素x1被hash函数映射到数字8,那么位数组的第8位就会被置为1。下图中集合S只有两个元素x和y,分别被3个hash函数进行映射,映射到的位置分别为(0,3,6)和(4,7,10),对应的位会被置为1:

现在假如要判断另一个元素是否是在此集合中,只需要被这3个hash函数进行映射,查看对应的位置是否有0存在,如果有的话,表示此元素肯定不存在于这个集合,否则有可能存在。下图所示就表示z肯定不在集合{x,y}中:

HBase中每个HFile都有对应的位数组,KeyValue在写入HFile时会先经过几个hash函数的映射,映射后将对应的数组位改为1,get请求进来之后再进行hash映射,如果在对应数组位上存在0,说明该get请求查询的数据不在该HFile中。

HFile中的位数组就是上述Bloom Block中存储的值,可以想象,一个HFile文件越大,里面存储的KeyValue值越多,位数组就会相应越大。一旦太大就不适合直接加载到内存了,因此HFile V2在设计上将位数组进行了拆分,拆成了多个独立的位数组(根据Key进行拆分,一部分连续的Key使用一个位数组)。这样一个HFile中就会包含多个位数组,根据Key进行查询,首先会定位到具体的某个位数组,只需要加载此位数组到内存进行过滤即可,减少了内存开支。

在结构上每个位数组对应HFile中一个Bloom Block,为了方便根据Key定位具体需要加载哪个位数组,HFile V2又设计了对应的索引Bloom Index Block,对应的内存和逻辑结构图如下:

Bloom Index Block结构中totalByteSize表示位数组的bit数,numChunks表示Bloom Block的个数,hashCount表示hash函数的个数,hashType表示hash函数的类型,totalKeyCount表示bloom filter当前已经包含的key的数目,totalMaxKeys表示bloom filter当前最多包含的key的数目, Bloom Index Entry对应每一个bloom filter block的索引条目,作为索引分别指向’scanned block section’部分的Bloom Block,Bloom Block中就存储了对应的位数组。

Bloom Index Entry的结构见上图左边所示,BlockOffset表示对应Bloom Block在HFile中的偏移量,FirstKey表示对应BloomBlock的第一个Key。根据上文所说,一次get请求进来,首先会根据key在所有的索引条目中进行二分查找,查找到对应的Bloom Index Entry,就可以定位到该key对应的位数组,加载到内存进行过滤判断。

附录1 多大的HFile文件才存在Intermiate Index Block

每一个Leaf Index Block大小的计算方法如下(HFileBlockIndex$BlockIndexChunk#getNonRootSize):

/**
 * @return the size of this chunk if stored in the non-root
 *         index block format
*/
int getNonRootSize() {
    // Number of entries
    // Secondary index
    // All entries
    return Bytes.SIZEOF_INT
        + Bytes.SIZEOF_INT * (blockKeys.size() + 1)
        + curTotalNonRootEntrySize;
}

curTotalNonRootEntrySize是在每次写入一个新的Entry的时候累加的:

static final int SECONDARY_INDEX_ENTRY_OVERHEAD = 
      Bytes.SIZEOF_INT + Bytes.SIZEOF_LONG;
​
void add(byte[] firstKey, long blockOffset, int onDiskDataSize,
        long curTotalNumSubEntries) {
      // Record the offset for the secondary index
      secondaryIndexOffsetMarks.add(curTotalNonRootEntrySize);
      curTotalNonRootEntrySize 
          += SECONDARY_INDEX_ENTRY_OVERHEAD
          + firstKey.length;
      // ....(略去非相关代码)...
 }

这样子,可以看出来,每一次新增一个Entry,则累计的值为:

​ 12 + firstKey.length

假设一个Leaf Index Block可以容纳的Data Block的数量为x:

​ 4 + 4 * (x + 1) + x * (12 + firstKey.length)

进一步假设,firstKey.length为50bytes。而一个Leaf Index Block的默认最大大小为128KB:

​ 4 + 4 * (x + 1) + x * (12 + 50) = 128 * 1024

​ x ≈1986

也就是说,在假设firstKey.length为50Bytes时,一个128KB的Leaf Index Block所能容纳的Data Block数量约为1986个。

我们再来看看Root Index Chunk大小的计算方法:

/**
  * @return the size of this chunk if stored in the root index block format
  */
int getRootSize() {
    return curTotalRootSize;
}
​
void add(byte[] firstKey, long blockOffset, int onDiskDataSize,
         long curTotalNumSubEntries) {
    // ......
    curTotalRootSize += Bytes.SIZEOF_LONG + Bytes.SIZEOF_INT
        + WritableUtils.getVIntSize(firstKey.length) + firstKey.length;
    // ......
}

基于firstKey为50 Bytes的假设,每往Root Index Chunk中新增一个Entry(关联一个Leaf Index Block),那么,curTotalRootSize的累加值为:

​ 12 + 1 + 50 = 63

因此,一个128KB的Root Index Chunk可以至少存储2080个Entries,即可存储2080个Leaf Index Block。

这样, 一个Root Index Chunk所关联的Data Blocks的总量应该为:

​ 1986 * 2080 = 4,130,880

而每一个Data Block默认大小为64KB,那么,这个HFile的总大小至少为:

​ 4,130,880 * 64 * 1024 ≈ 252 GB

即,基于每一个Block中的FirstKey为50bytes的假设,一个128KB的Root Index Block可容纳的HFile文件总大小约为252GB。

如果实际的RowKey小于50 Bytes,或者将Data Block的Size调大,一个128KB的Root Index Chunk所关联的HFile文件将会更大。因此,在大多数场景中,Intermediate Index Block并不会存在。

附录2 关于HFile数据查看工具

HBase中提供了一个名为HFilePrettyPrinter的工具,可以以一种直观的方式查看HFile中的数据,关于该工具的帮助信息,可通过如下命令查看:

hbase hfile -m -f /apps/hbase/data/data/default/HBaseGenerator/12a93f8df8d1cb7bd23c6f335d01e24d/info/d62830b9f04a42979187f2fd3eed6

原文链接:HBase高性能随机查询之道 - HFile原理解析 | NoSQL漫谈

  • 4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