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生命周期

一、iOS ViewController生命周期

ViewController是iOS开发中MVC模式中的C,ViewController是view的controller,ViewController的职责主要包括管理内部各个view的加载显示和卸载,同时负责与其他ViewController的通信和协调。

在iOS中,有两类ViewController,一类是显示内容的,比如UIViewController、UITableViewController等,同时还可以自定义继承自UIViewController的ViewController;另一类是ViewController容器,UINavigationViewController和UITabBarController等,UINavigationController是以Stack的形式来存储和管理ViewController,UITabBarController是以Array的形式来管理ViewController。

在Controller中创建View有2种方法,一种是使用Storyboard等可视化工具,另一种是通过代码创建。对于我而言可视化创建在工程中很少用到,因为开发者不能直观的了解全局的代码。另一个问题是outlets,有时候你的程序崩溃可能不是因为代码的问题。还有一点可视化创建不利于应用后期的维护开发管理。

ViewController生命周期

alloc -> initWithNibName -> loadView -> viewDidLoad -> viewWillAppear -> viewDidAppear -> viewWillDisappear -> viewDidDisappear -> dealloc

注意:

注意1.没有viewWillLoad。

注意2.按下Home键之后不会调用viewWillDisappear和viewDidDisappear
因为在ios4后引入了后台的概念,当按下Home键之后,程序被挂起了,但是该View依然是原来的View,并不是新的。所以只有内存不够的时候或程序被终止的时候,才会调用viewWillDisappear和viewDidDisappear。

二、iOS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

对于iOS应用程序,关键是要知道你的应用程序是否正在前台或后台运行。由于系统资源在iOS设备上较为有限,一个应用程序必须在后台与前台有不同的行为。操作系统也会限制你的应用程序在后台的运行,以提高电池寿命,并提高用户与前台应用程序的体验。当应用程序在前台和后台之间切换时,操作系统将会通知您的应用程序。你可以通过这些通知来修改你的应用程序的行为。

当你的应用程序在前台活动时,系统会发送触摸事件给它进行处理。在UIKit的基础设施做了大部分的事件传递给你的自定义对象工作。所有您需要做的是覆盖在相应的对象的方法来处理这??些事件。对于控件,UIKit会通过处理你的触摸事件,或者其他一些有趣的事情发生时调用您的自定义代码,比如当文本字段中的值更改。

应用程序的状态

iOS的应用程序一共有5种状态。

    Not running(未运行):程序未启动

    Inactive(未激活):其他两个状态切换时出现的短暂状态。唯一在此状态停留时间比较长的情况是:当用户锁屏时?或者系统提示用户去响应Alert窗口(如来电、信息)时

    Active(激活):在屏幕上显示的正常运行状态,该状态下可以接收用户输入并更新显示

    Backgroud(后台):程序在后台且能执行代码。用户按下Home键不久后进入此状态(先进入了Inactive状态,再进入Background状态),然后会迅速进入挂起状态(Suspended)。有的程序经过特殊的请求后可以长期处于Backgroud状态

    Suspended(挂起):程序在后台不能执行代码。普通程序在进入Background状态不久后就会进入此状态。当挂起时,程序还是停留在内存中的,当系统内存低时,系统就把挂起的程序清除掉,为前台程序提供更多的内存

下面这个图非常重要,每一个箭头都需要细细研读。

关于Active和Inactive的切换:

应用程序在前台时有2种状态:Active和Inactive。大多数情况下,Inactive状态只是其他两个状态切换时出现的短暂状态(不是任意两个状态之间的切换都会进入Inactive,见图),如打开应用,它会从Not Running先进入Inactive再进入Active;如前后台应用切换时,Inactive会在Active和Background之间短暂出现。

但是也有其他情况,Active和Inactive可以在前台运行时进行切换,比如系统弹出Alert,此时应用会从Active切换到Inactive,直到用户确认再返回Actvie;再如用户拉下通知页,也会发生Active和Inactive的切换;还有来电但拒接、双击Home键但返回原应用等都不进入Background,而只是在Active和Inactive切换。

入口函数

int main(int argc, char * argv[]) {
    @autoreleasepool {
        return UIApplicationMain(argc, argv, nil, NSStringFromClass([AppDelegate class]));
    }
}

1.rgc和argv是为了与C语言保持一致,在这没用到,不详述。后面两个参数为principalClassName(主要类名)和delegateClassName(委托类名)。
2.如果principalClassName是nil,那么它的值将从Info.plist中获取,如果Info.plist中没有,则默认为UIApplication。principalClass这个类除了管理整个程序的生命周期之外什么都不做,它只赋值监听事件然后交给delegateClass去做。而delegateClass将在工程新建时实例化一个对象。NSStringFromClass([XXAppDelegate class])相当于@"XXAppDelegate"。

AppDelegate类六个方法

1.- (BOOL)application:(UIApplication *)application didFinishLaunchingWithOptions:(NSDictionary *)launchOptions {}
程序首次已经完成启动时执行,若直接启动,launchOptions中没有数据;否则,launchOptions将包含对应方式的内容(比如从微信中启动节奏大师--)。

2.- (void)applicationWillResignActive:(UIApplication *)application {}(将进入后台)

程序将要失去Active状态时调用,比如按下Home键或有电话信息进来。对应applicationWillEnterForeground(将进入前台),这个方法用来

  • 暂停正在执行的任务;
  • 禁止计时器;
  • 减少OpenGL ES帧率;
  • 若为游戏应暂停游戏;

总结为一个字:

3.- (void)applicationDidEnterBackground:(UIApplication *)application {}(已经进入后台)

程序已经进入后台时调用,对应applicationDidBecomeActive(已经变成前台),这个方法用来

  • 释放共享资源;
  • 保存用户数据(写到硬盘);
  • 作废计时器;
  • 保存足够的程序状态以便下次恢复;

 总结为4个字:释放、保存

4.- (void)applicationWillEnterForeground:(UIApplication *)application {}(将进入前台)

程序即将进去前台时调用,对应applicationWillResignActive(将进入后台)。这个方法用来撤销applicationWillResignActive中做的改变。

5.- (void)applicationDidBecomeActive:(UIApplication *)application {}(已经进入前台)

程序已经变为Active(前台)时调用。对应applicationDidEnterBackground(已经进入后台)。若程序之前在后台,最后在此方法内刷新用户界面。

6.- (void)applicationWillTerminate:(UIApplication *)application {}
程序即将退出时调用。记得保存数据,如applicationDidEnterBackground方法一样。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