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先学习PS操作,也不用在三款软件中来回切换,因为只用一款软件(亿图图示),同样可以轻松绘制出哪些“疯传互联网”的知识地图。
有图有真相(来自亿图图示模板社区,作者@小王噜噜)
模糊的话可以点击图片“查看大图”,或者直接点击下方查看源文件▼
那么具体怎么绘制出这类知识地图呢?下面我来试着拆解还原上述这张图的绘制过程:
第一步:确定知识地图版块,共5大版块。
如果用PS绘制,这种版块一般得用3个图形(2个矩形+1个文本形状)进行组合。但在亿图图示,一个“泳道”符号就可以实现。
这里的“泳道”建议选择“插入-容器”中的“泳道”,因为可以实现容器内图形跟随容器移动而移动(如下图)。
不论容器内放多少图形,都可以一键拖动。
第二步:确定每个版块内所需的主要图形符号。
这张知识地图涉及的图形类别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金字塔、环形图、坐标图、四象限图、流程图、思维导图、商业画布等。
如果用PS绘制,那么就得用一个个基础图形进行各种布尔运算才能实现,整个过程非常低效。但在亿图图示,这些图形图表大部分都可以从内置的符号库中找到。
符号库中找不到的话,比如KANO模型,那么可以尝试去模板社区搜索,说不定就会有惊喜。
如果两边都找不到的话,那么可以尝试将外部符号导入亿图图示符号库,支持导入SVG格式,搭配免费的阿里巴巴矢量图标库 iconfont 简直完美。
也可以选择用基础图形进行布尔运算。当然,这只是最后的备选方案。
tips:
1)在容器中拖拽其他图形时很容易误选到容器,这种时候建议先固定住容器。选中要固定的容器,然后在“开始”菜单选择“保护选中”,这样容器就会固定在画布中,即使误选到也不会发生不必要的位移。
2)整张知识地图很大,在绘制时往往只能看到很小的局部,如果想看到更多,建议绘制时可以开启“专注模式”,可以实现全屏绘图。
第三步,对版面内的元素,包括文字、图形、线条、表格、色块等,进行合理编排。
这部分只需要注意几个排版原则,或者说排版技巧即可。
1)线型图案和面型图案交错放置;
用大白话来说,面型图案就是有颜色填充的,而线型图案则没有颜色填充,由纯线条组成。这张知识地图将线型图案和面型图案处理成交错放置的版面,就是为了达到视觉平衡。
2)局部版面避免出现大量留白;
比如“瀑布模型”这里,之所以把文字处理为右对齐并放置在右上角,而非顶部或者底部,同样是为了保持视觉上的平衡。
3)同色系配色同样可以进行功能分区。
SWOT、四象限法这类图形,一般会用四种颜色进行功能分区。而在这张知识地图中,它处理成同色系配色,通过颜色的深浅递进,实现了相同的视觉表达。
这样的操作并不难,用“coolors + 亿图图示拾色器”就能实现,前者用来展现选定颜色的色彩梯度,后者用来“拾取”在前者选好的颜色。
走完这三步,一张知识地图就成型了。
模糊的话可以点击图片“查看大图”,或者直接点击下方查看源文件▼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尝试下▼
亿图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