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ree索引[摘]

 

已经存储着数据的表创建索引时,B-Tree索引的结构构成:

1.读取表中的数据并对其进行排序,如果排序的内存需要超过设定,则排序将使用临时表空间。

2.开始把排序结果存储在索引段的叶块中,在存储空间到达索引块的PCTFREE之前,该叶块同时也担负着分支块的重任。

3.当达到PCTFREE时,需要获得新的块来存储索引行,同时生成一个分支块,在该分支块的头部存储着现有叶块的DBA(Data Block Address),新的叶块中的开始键和它的DBA一起构成了分支块的一行数据。由于此时所生成的分支块处于最上层,所以它也担负着根块的重任。

4.按照这样的方法连续不断地向叶块中插入数据,当叶块被填满时就分配新的叶块,该叶块中的开始键值和DBA作为分支块的一行数据被存储。

5.当分支块使用的空间达到PCTFREE时,就需要再分配一个新的分支块。在分支块的头部记录分支块最左边叶块(Lmc:Left Most Child Block)的信息。

6.由于叶块中数据的不断插入,不仅分支块中的行数在不断增加,而且分支块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记录这些下层分支块的信息,就需要分配一个上层分支块。由于该分支块处于最上层,所以它就是根块,最左边分支块的信息被存储在根块的头部。

7.每当分配新的分支块时,该分支块中的开始键值和它的DBA作为一行数据被记录在根块中。如果根块被填满时,则同样需要分配新的块。由于这个新分配的块处于最上层,故它就变成了根块。

         如果能够在每个叶块中存储更多的索引行,则可以减少叶块的需求量。从而不仅减缓了分支块数量的增加速度,而且也降低了整棵树的高度。

 

索引块的分割:

当中间值被插入时,由于所对应的索引块已经没有空余空间,所以需要分配一个新的索引块并将原来索引块中的行分开存储在两个索引块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索引块的连续分割。

 

数据的删除和修改:

在对某个索引行执行删除操作时,只是为该行增加一个标识符来表示删除。索引行并没有被实际删除,仍然占用着存储空间。由于被删除的索引行没有释放它的存储空间,所以新的索引行不能被插入到该位置。不仅造成了空间的浪费,而且增加了扫描索引的数量。

索引列的修改过程为“首先将对应的列值删除,然后再插入新的列值”。由于所有索引行都是按照某种顺序存储着,所以在执行修改操作时为了不破坏原有顺序也只能按照这种方法来执行。因此,不应使用修改频繁的列来创建索引。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