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护版权,区块链技术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近日,新时代证券某分析师匿名举报同事电子组首席吴吉森,称其一招“偷梁换柱”将自己写的研报署上自己大名,且自己即将被公司开除。举报人气急败坏地怒斥:“该行为令人发指!”

朋友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说:努力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仅如此,别人还会把你的果实给偷走。
在朋友痛斥“版权”的时候,和朋友聊了下最近正在看的:将区块链技术和内容产业结合,可以保护原创版权。

近两年在市场风口下,区块链项目层出不穷,版权保护的项目也鳞次栉比。所有的项目方都在高呼:要用区块链技术保护原创!所以今天我们主要是搞清楚:用来保护原创的“区块链技术”,究竟是什么样的技术,又是怎样保护的?

传统办法:版权登记在讨论新型技术前,我们要知道现在保护版权的最为普遍的方法是:版权登记。

根据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数据:
文字和口述作品1万字以上的登记费用为300元;
摄影作品和美术作品的登记费用同样为300元;
冗杂的流程手续和以周为单位的处理时间
……对不起打扰了。

费用和时间让内容创作者望而却步,最后导致原创者利益一而再再而三被侵犯,所以“区块链技术保护原创”被提上日程。

时间戳:原创“公证人”

时间戳是能够表示一份数据,在一个特定时间点已经存在的完整的、可验证的数据。在区块链系统中,通过时间戳保证每个区块依次顺序相连。时间戳的应用就是对每一次交易记录的认证,它使区块链每个区块上的每一笔数据都具有时间标记,可以显示交易记录的真实性。

时间戳在区块链中还有“公证人”的称号,且比传统的公证制度更加可信。这是因为时间戳是直接写在区块链上的,在区块链中已经生成的区块不能以任何方式进行修改,一旦区块被修改,生成的哈希值(哈希值是什么大家可以搜索了解下)就无法与前一区块匹配,且操作人的行为也会被系统检测到。区块链根据分布式的协议,构建了一个分布式的开放结构体系,节点间交换信息可以通过分布式记账的方式确定信息数据内容,加盖时间戳后生成区块数据,再通过分布式广播发送给各个节点,最终实现分布式存储。

为什么无法篡改?

简单来说,时间戳证明了区块链上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每个区块都是按照时间依次+1形成一条链。以比特币为例:比特币网络中,大约每10分钟产生一个新的区块,区块一产生就盖上时间戳,广播发送给全网各个节点,这样每个节点手里都有一份这个区块的所有信息,包括时间戳,这就形成了一个分布式时间戳。

比特币网络中,下一个区块是在前一块区块的确定后“出生”的(每一区块和前一区块都是“父系关系”)。如果想改动A区块,那A区块的前后区块都要改动,以此类推,必须同时改动该区块前后的所有区块。并且将一个区块放入区块链中就需要消耗非常多的资源(CPU的时间和电力消耗),而且随着后面添加的区块越来越多,要想改动某个区块几乎是不可能。(有人说如果有全网51%的算力就有机会篡改,但如果真的有这么高的算力,干什么不好跑来偷你的原创,得到的完全比不上消耗)。

如果你在区块链中发布作品……假如你想发表一篇作品,可又担心发布出去之后被人直接搬运。那么你就可以将作品保存在区块链上,作品会被盖上一个时间戳,生成独一无二的哈希值。如果有人搬运你的作品,时间戳会标记这篇文章是属于你的,且如果在未得到你允许的情况下,是无法进行发布的。所以大家都在说的区块链技术保护版权,就是通过区块链系统的不断运行,保证作品的归属和价值。

最后,如果区块链技术真的能解决版权问题,对于所有原创者来说,都无异于翻山越岭,终见光明。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