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铁不时降速的动车经过洱海,再眯一会,蓝白的配色里 1/3 已经换成雪山——丽江到了。
出站等的士,彼时南方还在遭遇湿冷攻击,高海拔的日照强度,丽江依然可以享受日光浴。
去丽江艳遇?
当提及丽江,一些朋友和同事第一反应是艳遇,但在我去之前,丽江的标签是非遗。
一查才发现,02 年丽江文旅就已经和新周刊搞出类似远离北上广,体验丽江式生活之类的概念了,04 年,偶像剧《一米阳光》火遍大江南北,比《去有风的地方》早了 20 年。
2010 年,新周刊刊文,直接把丽江从非遗古城转成了艳遇之都。2013 年,甚至有一部粗制滥造的电影就叫《艳遇丽江》在大陆上映。
所谓的艳遇,来自于酒吧一条街,而酒吧一条街艳遇没有,倒是造就了一大批酒托。
失去纳西人的纳西古城
1997 年,丽江成功申遗。
90 到 00 年,丽江是欧美国家背包客的热门目的地,当时还有一条街道被戏称为“洋人一条街”,该街道的商铺早早就使用英文、日文作为标识。
当时原住民仍用着古老的供水系统洗菜洗衣,民俗活动与东巴音乐是本地生活的一部分,茶馆是比酒吧咖啡更主流的商业形态。住当地的民宿,这些都可以体验到。
今天要求原住民仍用这套供水系统生活不现实,但纳西文化在丽江古城的消亡是不争的事实,随便问一个游客,除了路牌上的纳西文字和烂大街的旅拍民族服装,还知道哪些纳西符号?
消亡最主要的原因是,原住民的消失。
教科文组织丽江古城(Old Town Of Lijiang)的短片,当时仍有 70% 纳西族人,到 2013 年 8 月,新华、新义、七一社区的原居民外迁已经分别达到 94%、88%、87%。
不匹配的流量和现金流
政府试图挽回原住民,提供了 2w 不到的一次性住不改商补助金。然而随着艳遇之都这个称号被打响,租金已连年暴涨,和当时一年几十万的租金相比,实在杯水车薪。
丽江古城是相当早的一批无门票的5A景区,用古城维护费来作为景区的开支。
23年的维护费是 50 元,不再强制收取,按照笔者在古城民宿的价格,两晚 176,如果民宿还要给我交这笔钱,那不知道要亏损多少。
2015年底,景区已征收 27 亿维护费,但 16 年,古城管理局仍有 15 亿债务,依然存在 “夏天停水冬天停电”的情况,住的两个晚上,有一个晚上整条街的民宿停电接近 1 小时。
保护非遗比申报更难
连基建都没有搞好的古城管理局,并非想象中什么事都没做。
相反,早在 1999 年就曾牵头迁出 100 多家珠宝玉器店,而丽江政府限制酒吧、客栈等许可证发放,在 05 年就开始了,甚至有让整条街销售同一产品的激进操作,结果是事实上使得居民外迁更快了,民族文化也没有得到保护。
200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丽江进行回访谈到,随着旅游业极速发展,相关商业活动和设施无序扩张,旅游机构向纳西族业主支付巨额租金,大多数纳西族居民已经搬到新城区。
私人民居占多数,无缺乏长期的开发计划,吃了十几年所谓“网红”艳遇之都红利的丽江,却面临管理经费不足,逐渐丧失了非遗的优势,泯然众古城矣。
试问,西南的丽江古城和南方的大鹏古城、三坊七巷,除了建筑、历史学者,游客能说出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