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java运行时数据区域与变量在jvm中的存储理解总结

引入
在介绍运行时数据区之前,先介绍一下JVM的基本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JVM 的结构基本上由 4 部分组成:
类加载器,在 JVM 启动时或者类运行时将需要的 class 加载到 JVM 中。
执行引擎,执行引擎的任务是负责执行 class 文件中包含的字节码指令,相当于实际机器上的 CPU。
内存区,也就是运行时数据区,将内存划分成若干个区以模拟实际机器上的存储、记录和调度功能模块,如实际机器上的各种功能的寄存器或者 PC 指针的记录器等。
本地方法调用,调用 C 或 C++ 实现的本地方法的代码返回结果。

过渡
class文件通过类加载器将将字节码内容加载到内存(运行时数据区)中,并将这些静态数据转换成运行时的数据结构

运行时数据区域

1.PC寄存器/程序计数器
  严格来说是一个数据结构,用于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的内存地址,由于Java是支持多线程执行的,所以程序执行的轨迹不可能一直都是线性执行。当有多个线程交叉执行时,被中断的线程的程序当前执行到哪条内存地址必然要保存下来,以便用于被中断的线程恢复执行时再按照被中断时的指令地址继续执行下去。为了线程切换后能恢复到正确的执行位置,每个线程都需要有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各个线程之间计数器互不影响,独立存储,我们称这类内存区域为“线程私有”的内存,这在某种程度上有点类似于“ThreadLocal”,是线程安全的。
2.Java栈 Java Stack
  Java栈总是与线程关联在一起的,每当创建一个线程,JVM就会为该线程创建对应的Java栈,在这个Java栈中又会包含多个栈帧(Stack Frame),这些栈帧是与每个方法关联起来的,每运行一个方法就创建一个栈帧,每个栈帧会含有一些局部变量、操作栈和方法返回值等信息。每当一个方法执行完成时,该栈帧就会弹出栈帧的元素作为这个方法的返回值,并且清除这个栈帧,Java栈的栈顶的栈帧就是当前正在执行的活动栈,也就是当前正在执行的方法,PC寄存器也会指向该地址。只有这个活动的栈帧的本地变量可以被操作栈使用,当在这个栈帧中调用另外一个方法时,与之对应的一个新的栈帧被创建,这个新创建的栈帧被放到Java栈的栈顶,变为当前的活动栈。同样现在只有这个栈的本地变量才能被使用,当这个栈帧中所有指令都完成时,这个栈帧被移除Java栈,刚才的那个栈帧变为活动栈帧,前面栈帧的返回值变为这个栈帧的操作栈的一个操作数。
  由于Java栈是与线程对应起来的,Java栈数据不是线程共有的,所以不需要关心其数据一致性,也不会存在同步锁的问题。
  在Java虚拟机规范中,对这个区域规定了两种异常状况:如果线程请求的栈深度大于虚拟机所允许的深度,将抛出StackOverflowError异常;如果虚拟机可以动态扩展,如果扩展时无法申请到足够的内存,就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栈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函数调用的可达深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一个线程一个栈,一个函数一个栈帧。
3.堆 Heap:
  堆是JVM所管理的内存中国最大的一块,是被所有Java线程锁共享的,不是线程安全的,在JVM启动时创建。堆是存储Java对象的地方,这一点Java虚拟机规范中描述是:所有的对象实例以及数组都要在堆上分配。Java堆是GC管理的主要区域,从内存回收的角度来看,由于现在GC基本都采用分代收集算法,所以Java堆还可以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新生代再细致一点有Eden空间、From Survivor空间、To Survivor空间等。
4.方法区Method Area:
  方法区存放了要加载的类的信息(名称、修饰符等)、类中的静态常量、类中定义为final类型的常量、类中的Field信息、类中的方法信息,当在程序中通过Class对象的getName.isInterface等方法来获取信息时,这些数据都来源于方法区。方法区是被Java线程锁共享的,但不像Java堆中其他部分一样会频繁被GC回收,它存储的信息相对比较稳定,在一定条件下会被GC,当方法区要使用的内存超过其允许的大小时,会抛出OutOfMemory的错误信息。方法区其实也是堆中的一部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Java堆中的永久区 (Permanet Generatio)。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方法区中有运行时常量池class文件信息,class文件信息中包含class文件常量池,class文件常量池又叫做静态常量池
  静态常量池中存储了如字符串、final变量值、类名和方法名常量。静态常量池在编译期间就被确定,并保存在已编译的.class文件中。一般分为两类:字面量和引用量。字面量就是字符串、final变量等。类名和方法名属于引用量。引用量最常见的是在调用方法的时候,根据方法名找到方法的引用,并以此定为到函数体进行函数代码的执行。引用量包含:类和接口的权限定名、字段的名称和描述符,方法的名称和描述符。
静态常量池包含的内容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动态常量池里的内容除了是静态常量池里的内容外,还将静态常量池里的符号引用转变为直接引用,而且动态常量池里的内容是能动态添加的。例如调用String的intern方法就能将string的值添加到String常量池中,这里String常量池是包含在动态常量池里的,但在jdk1.8后,将String常量池放到了堆中。
6.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
  本地方法栈和Java栈所发挥的作用非常相似,区别不过是Java栈为JVM执行Java方法服务,而本地方法栈为JVM执行Native方法服务。本地方法栈也会抛出StackOverflowError和OutOfMemoryError异常。

过渡2
运行时数据区了解之后,就可以开始看变量在jvm运行时数据区中存在的位置。
以如下代码说明。

public class Demo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 a = new A();
        System.out.println(a.width);
    }
}

class A{
    public static int width=100; //静态变量,静态域 field
    static{
        System.out.println("静态初始化类A");
        width = 300 ;
    }
    public A() {
        System.out.println("创建A类的对象");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说明:
1、JVM加载Demo01时候,首先在方法区中形成Demo01类对应静态数据,此时的位于方法区的位置即是上文提到的静态常量区。同时在堆里面也会形成java.lang.Class对象(反射对象),代表Demo01类,通过对象可以访问到类二进制结构。然后加载变量A类信息,同时也会在堆里面形成a对象,代表A类。
2、main方法执行时会在栈里面形成main方法栈帧,一个方法对应一个栈帧。如果main方法调用了别的方法,会在栈里面挨个往里压,main方法里面有个局部变量A类型的a,一开始a值为null,通过new调用类A的构造器,栈里面生成A()方法同时堆里面生成A对象,然后把A对象地址付给栈中的a,此时a拥有A对象地址。
3、当调用A.width时,调用方法区数据。

补充1

String s1 = "china";  
String s2 = "china";  
String s3 = "china";  
String ss1 = new String("china");  
String ss2 = new String("china");  
String ss3 = new String("chin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说明:由String直接定义的变量会在常量池中创建,然后在栈中指向它。
若是new出来的对象,首先会查找常量池中是否存在,若是存在,只会在堆中创建对象,存储指向常量池的地址,然后在栈中指向堆中创建的对象。

补充2

class BirthDate {  
    private int day;  
    private int month;  
    private int year;      
    public BirthDate(int d, int m, int y) {  
        day = d;   
        month = m;   
        year = y;  
    }  
    省略get,set方法………  
}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date = 9;  
        Test test = new Test();        
           test.change(date);   
        BirthDate d1= new BirthDate(7,7,1970);         
    }    
  
    public void change1(int i){  
        i = 1234;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以上这段代码,date为局部变量,i,d,m,y都是形参为局部变量,day,month,year为成员变量。下面分析一下代码执行时候的变化:

  1. main方法开始执行:int date = 9;
    date局部变量,基础类型,引用和值都存在栈中。
  2. Test test = new Test();
    test为对象引用,存在栈中,对象(new Test())存在堆中。
  3. test.change(date);
    i为局部变量,引用和值存在栈中。当方法change执行完成后,i就会从栈中消失。
  4. BirthDate d1= new BirthDate(7,7,1970);
    d1为对象引用,存在栈中,对象(new BirthDate())存在堆中,其中d,m,y为局部变量存储在栈中,且它们的类型为基础类型,因此它们的数据也存储在栈中。day,month,year为成员变量,它们存储在堆中(new BirthDate()里面)。当BirthDate构造方法执行完之后,d,m,y将从栈中消失。
    5.main方法执行完之后,date变量,test,d1引用将从栈中消失,new Test(),new BirthDate()将等待垃圾回收。

参考文献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
https://www.cnblogs.com/lewis0077/p/5143268.html
https://www.cnblogs.com/zwbg/p/6194470.html
http://www.cnblogs.com/dooor/p/5289994.html
https://blog.csdn.net/Jae_Wang/article/details/80291402
https://blog.csdn.net/wangbiao007/article/details/78545189
https://blog.csdn.net/shanchahua123456/article/details/79605433

  • 1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