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8月9日 日报

(一) 今日进展及明日计划

今日进展:
1.关于华为预测2025十大趋势的启示
2.关于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一些看法
3.谷歌自动重建果蝇完整大脑:40万亿像素图像首公开

存在的问题:
1.那个脑电信号降噪工具箱的作者还没给我回邮件,明明已经按照他的要求提出申请了

明日计划:
1.休息

(二) 具体进展情况

1. 关于华为预测2025十大趋势的启示

新闻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1285641204066160&wfr=spider&for=pc

<原文>:
5G发展的速度可能将会比普通人所想象的还要快。
今日,华为发布了全球产业展望GIV@2025,提出智能世界正在加速而来,触手可及。
华为基于对交通、零售、金融、制造、航空等17个重点行业的案例研究,并结合定量数据预测,进一步提出了面向2025的十大趋势,其中包括机器人、AR/VR、智能个人终端助、智能交通系统等。
展望中提到,大带宽、低时延、广联接的需求正在驱动5G的加速商用,将渗透到各行各业,并比我们想象中更快地到来。
GIV预测,2025年,全球将部署650万5G基站,服务于28亿用户,58%的人口将享有5G服务。
国内5G基站数量将超4G,华为将成为基站建设主力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未来是5G的时代,而华为在5G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这也将体现在5G基站建设中。具体来看,基于5G技术特性,未来移动通信将不再依赖大型基站的布建架构,大量的小型基站将成为新的趋势,用以覆盖大基站无法触及的末梢通信。根据工信部数据,2018年3G/4G基站总数为489万,新增3G/4G基站总数27万个,而在2014-2015年3G/4G基站建设高峰期新增基站数量接近100万/年,预计未来几年新增4G基站数量将逐步减少,届时4G基站总数接近400万左右。若以5G基站总数为4G的1.5倍测算,对应5G高峰建设期国内单年度新增150万个基站左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华为面向2025十大趋势原文:

趋势一:是机器,更是家人
随着材料科学、感知人工智能以及5G、云等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将出现护理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社交机器人、管家机器人等形态丰富的机器人,涌现在家政、教育、健康服务业,带给人类新的生活方式。
GIV预测:2025年,全球14%的家庭将拥有自己的机器人管家

趋势二:超级视野
以5G、AR/VR、机器学习等新技术使能的超级视野,将帮助我们突破空间、表象、时间的局限,见所未见,赋予人类新的能力。
GIV预测:2025年,采用VR/AR技术的企业将增长到10%。

趋势三:零搜索
受益于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智能世界将简化搜索行为和搜索按钮,带给人类更为便捷的生活体验:从过去的你找信息,到信息主动找到你;未来,不需要通过点击按钮来表达你的需求,桌椅、家电、汽车将与你对话。
GIV预测:2025年,智能个人终端助理将覆盖90%的人口。

趋势四:懂“我”道路
智能交通系统将把行人、驾驶员、车辆和道路连接到统一的动态网络中,并能更有效地规划道路资源,缩短应急响应时间,让零拥堵的交通、虚拟应急车道的规划成为可能。
GIV预测:2025年,C-V2X(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蜂窝车联网技术将嵌入到全球15%的车辆。

趋势五:机器从事三高
自动化和机器人,特别是人工智能机器人,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他们可以从事处理高危险、高重复性和高精度的工作,无需休息,也不会犯错,将极大提高生产力和安全性。如今,智能自动化在建筑业、制造业、医疗健康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GIV预测:2025年,每万名制造业员工将与103个机器人共同工作

趋势六:人机协创
GIV预测:2025年,97%的大企业将采用AI

趋势七:无摩擦沟通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的应用与发展,企业与客户的沟通、跨语种的沟通都将可能变得无摩擦,因为精准的信息到达,人与人之间更容易理解、信任彼此。
GIV预测:2025年,企业的数据利用率将达86%。

趋势八:共生经济
无论身在何处、语言是否相通、文化是否相似,数字技术与智能能力逐渐以平台模式被世界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各国企业都有机会在开放合作中,共享全球生态资源,共创高价值的智能商业模式。
GIV预测:2025年,全球所有企业都将使用云技术,而基于云技术的应用使用率将达到85%。

趋势九:5G,加速而来
大带宽、低时延、广联接的需求正在驱动5G的加速商用,将渗透到各行各业,并比我们想象中更快地到来。
GIV预测:2025年,全球将部署6500万5G基站,服务于28亿用户,58%的人口将享有5G服务

趋势十:全球数字治理
触及智能世界,遇到了新的阻力和挑战。华为呼吁全球应该加快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使用原则;并鼓励推动建设第三方数据监管机构,让隐私、安全与道德的遵从,有法可依。
GIV预测:2025年,全球年存储数据量将高达180ZB

【分析】总之,华为的意思是5G和AI在未来5年内会改变我们的世界,5年的说法倒也客观,因为即便是强如华为也不敢预测10年、20年乃至更久远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因为改革开放40年前我们也不曾预料到今天的景象,即便是那些人才济济的科技集团对未来其实也很迷茫,正如柯达不曾预料到自己的市场会被数码相机吞噬,诺基亚不曾预料到自己的商业帝国会被新生的智能手机所吞噬一样。即将到来的5G时代必然会诞生许多新的应用场景,必然会有新的科技巨头崛起,同时伴随着旧的科技巨头的倒塌。旧的科技巨头要顾及现有业务,局限于现有的框架,行动迟缓,框架变起来容易而内核变起来则很困难。正如微软即便知道微内核比现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宏内核更合理,但微软并没有替换系统内核的意思,因为他的用户群体过于庞大,已经不允许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了,所以将来被取代也是必然事件。所以我认为移动互联网尽管只是当下的热门,但5G市场即将迎来瓜分的时刻,而我恰好赶上了这一历史时刻,所以我当下要做的不应该是预测下一个热门行业是什么,因为这连华为也无法预测,更稳妥的做法我认为应当是顺势而为趁早乘上5G的浪潮,在移动互联网行业冷却之前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然后继续等待下一个风口的到来。

2. 关于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一些看法

原文链接:[1] http://tech.ifeng.com/a/20190810/45516760_0.shtml
观点集总:
1.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根据华为的官方定义,这是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不同于一些人的期盼,鸿蒙OS将先搭载在一些“周边设备”上,如明天推出的荣耀智慧屏(电视 )上,以及之后的PC、手表/手环和车机上。对于万众关注的手机,虽然随时可用,但考虑到生态成熟度,华为优先支持谷歌的安卓
3.“不谦虚地说,我可以一夜之间让中国所有的应用都兼容鸿蒙操作系统,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做,还是希望支持美国的安卓生态和微软Windows生态。”正好赶上了50岁生日的余承东依然不改“大嘴”本色。
4.余承东透露,今年本来预计出货量是3亿台,但受到美国事件影响,预计今年出货2.4亿台。华为手机在海外市场已经恢复到==事件前80%==的水平。

5.微内核就是一个皇帝,所有权利集中在他手上,但办具体的事情要找别人。宏内核像国务院,组织机构很庞大,有好多人在管事。”文章认为,微内核把系统分为各个小的功能模块,降低了设计难度,系统的维护与修改也容易,但是通信带来的损失效率是个问题。宏内核的功能块之间的耦合度太高造成修改与维护的代价太高。
6.就微内核而言,华为走在了前面,包括世界顶级操作系统都在往微内核方向转,都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但是还没有一个成功的产品。
7.分布式软总线则是华为自创的一个新词。它主要是数据通过CPU以后要向各个资源分发和接收,以前都是通过总线来控制,需要硬件来做,硬件来做就意味着只能通过CPU内部来掌控。但是软总线可以分布得很远,控制距离也可以变得很远,譬如可以用多个CPU资源来提供一个计算服务,这样就可以把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软总线可以实现分布式管理,硬总线的话实现起来就比较困难。”
8.鸿蒙建设生态圈,挑战依然不小。任正非曾在6月的采访中表示,重新建立良好的生态需要两三年左右的时间。但一位手机企业资深人士则提到了一个时间点:5年。他认为,10多年来,国内没有把操作系统做起来,他不认为是技术上面的阻碍,而是影响力的问题。他认为做一款有市场的操作系统,需要能号召很多全球化企业来支持它。“客观来说,我的态度是比较悲观的,从三星的BADA,到阿里的OS,中国或者亚洲企业去做操作系统可能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鸿蒙能不能做起来,至少也得看5年。”
9.华为这些步伐像极了谷歌运营操作系统和应用的路数,从今天的大会上我们能读出华为的雄心。正如会后余承东的生日蛋糕上写的一首藏头诗,“鸿源初辟,蒙地始开;承星履草,东方既白”

【分析】鸿蒙操作系统是否真的如余大嘴所说的那么厉害我不清楚,因为目前也没有相应的体验版出来。但事实是当年微软和三星的尝试均已失败告终了,鸿蒙操作系统是死是活还需时间的检验。PC端和手机端目前看来是不会用的,要号召全球的开发者为鸿蒙建立生态系统可不容易,毕竟别人也是要吃饭的,必然不会轻易放弃windows和安卓框架替鸿蒙建立生态,总而言之华为的独立之路必然不好走。

3.谷歌自动重建果蝇完整大脑:40万亿像素图像首公开

原文链接:https://tech.sina.com.cn/csj/2019-08-06/doc-ihytcitm7235357.shtml
关键信息:
1.谷歌与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和剑桥大学合作,发布了一项深入研究果蝇大脑的重磅成果——自动重建整个果蝇的大脑。他们使用数千个谷歌云TPU,重建的完整果蝇大脑高达40万亿像素。有了完整的大脑图像,科学家距离了解大脑如何工作更近了一步。
2.果蝇是公认被人类研究的最彻底的生物之一,截至目前,已有8个诺贝尔奖颁发给使用果蝇的研究。
3.果蝇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它们的大小:果蝇的大脑相对较小,只有10万个神经元,相比之下,老鼠的大脑有1亿个神经元,人类的大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
4.来自谷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Janelia研究园区以及剑桥大学的一共16位研究人员参与了这个研究,其中,第一作者PeterH.Li是谷歌研究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一般科学、机器智能、机器感知
5.这不是果蝇大脑第一次得到完整绘制,但那次仍是人工的方法,使用了两种最先进的显微镜技术。
6.研究人员称,由于成像的高分辨率,即使只有一立方毫米的脑组织,也可以产生超过1000TB的数据。因此,这次重建整个果蝇的大脑,可想数据量有多庞大。用于处理数据的,是谷歌的CloudTPU,而且是数千个!
7. 在实验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数据集是FAFB,它是“fulladultflybrain”(完整成年果蝇大脑)的缩写。研究人员在此数据集上,将果蝇的大脑切成了成千上万个40纳米的超薄切片,而后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每个切片进行成像,这就产生了超过40万亿像素的大脑图像。并且将这些2D图像整合成连贯的3D果蝇大脑图像。

【分析】Science杂志特地用封面报道了这一次研究成果,感觉很了不起。几十年来,神经科学家一直梦想绘制出一幅完整的大脑神经网络的精细地图,这一目标手动绘制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AI自动绘制理论上是能够达到的,但工作量简直不可想象,相信暂不会有团队去尝试。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项工作虽然看上去工作量很大也很有意义,但本质上只是绘制了果蝇的大脑图像而已。人类目前甚至无法构建出单个细胞那样精细而复杂的系统,说到底人类大脑也是大自然的产物,用自己产生的东西来反过来理解甚至颠覆自己总觉得有些奇怪,人类尚处于大自然的鸟笼之中,可即便是这鸟笼中的一切还一知半解,别说宇宙起源了,连人类自身起源都没有一个可靠的结论。人类尚处于大自然为我们量身定制的框架之中,而在这框架中部分人类又为其他大多数人类制定了若干小的框架,而小的框架里又有更小的框架,各种框架的层层嵌套使得人类离世界的真相越来越远,仿佛大自然在制造出人类之初就在基因层面限制了我们继续接近真相,我们人类所见的,所感知到的一切无非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机能,如果大自然有意要阻止我们接近真相,那么人类的所见所闻都是不可靠的,如果太过于相信所见所闻,人类是不可能接触到世界真相的。总觉得宇宙无边无际的设定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并非是真正的宇宙,鸟笼的边界或许就是太阳系的边界,太阳系以外一切可能只是空间的折叠,光线在出了太阳系后在曲空间的约束下只不过是在太阳系边界反复兜圈子,视觉和折叠空间的综合作用下出现了类似海市蜃楼的景象,我们仿佛发现了太阳系外似乎都是由同我们类似的结构所组成的,并且觉得它们遥不可及。或许世界只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真实的,并且它们都是离散的,时间由最小单位时子 t 组成,空间由最小单位空子 s 组成,所谓的时空其实是由时子和空子交织成的网络,时子相连构成了一维的“时间线”,空子通过“时间线”交织成为二维的“空间网”,“空间网”的不同折叠又构成了各种基本粒子,最终构成了我们的自然界。大统一理论中始终难以统一进来的引力,我觉得引力本质上是“时间线”对空子的牵引产生的,而黑洞其实是时空的漩涡,因为时空宏观上来看类似于一种流体。至于生命体的起源,我认为是由基本粒子在漫长时间内不断聚类所产生的,不同环境中聚类出的结构体不同,这些不同的结构体又在漫长的时间内聚类成结构和功能更复杂的新的结构体,最终产生出人类这种复杂的生命体,但是复杂的生命体毕竟是由各种基本粒子聚类产生的,是一种临时稳定的系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解体,于是便产生了生老病死的现象。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