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毕业设计springboot基于Android的社区闲置物品交易APP设计与实现nlh5r9【附源码】(1)

该项目是一个社区闲置物品交易APP,采用Android平台,结合Java后端和SpringBoot框架,以及MySQL数据库。前端使用Vue构建用户界面。系统提供了便捷的交易环境,包括物品发布、浏览、透明交易信息和安全交易功能。同时,文章详细描述了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原则以及各功能模块的实现,包括用户、卖家和管理员的界面及操作。

本项目包含程序+源码+数据库+LW+调试部署环境,文末可获取一份本项目的java源码和数据库参考。

系统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选题背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社区闲置物品交易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线下交易方式存在诸多不便,如时间成本高、信息不透明等问题。而基于Android平台的社区闲置物品交易APP的设计与实现,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交易环境。

意义: 首先,基于Android的社区闲置物品交易APP可以方便用户进行闲置物品的发布和浏览。用户只需在手机上下载并安装该APP,即可随时随地发布自己的闲置物品信息,并浏览其他用户发布的物品。这样一来,用户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去线下市场或者论坛寻找合适的交易对象,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成本。

其次,该APP还能提供更加透明的交易信息。通过用户在APP上发布的物品信息,其他用户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物品的详细描述、价格、交易地点等信息,避免了传统交易方式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APP上的评价系统,对交易过程进行评价和反馈,进一步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此外,基于Android的社区闲置物品交易APP还能提供更加安全的交易环境。通过该APP,用户可以直接与对方进行沟通和协商,避免了线下交易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APP还可以提供支付功能,用户可以通过APP完成交易的付款和收款,确保交易资金的安全。

综上所述,基于Android的社区闲置物品交易APP的设计与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交易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社区闲置物品交易需求,还能促进社区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社区经济的发展。

以上选题背景和意义内容是根据本选题撰写,非本作品实际的选题背景、意义或功能。各位童鞋可参考用于写开题选题和意义内容切勿直接引用。本作品的实际功能和技术以下列内容为准。

技术栈:

前端Vue:用于构建交互式用户界面。

后端Java开发语言:使用Java作为后端开发语言。

Spring Boot框架:作为快速开发框架,替代了SSM框架,提供自动配置、快速构建等功能。

MySQL 5.7数据库:用于数据存储和管理。

使用Spring Boot,你可以通过依赖管理和自动配置来减少手动配置工作,并使用Spring框架的各种功能,如依赖注入、面向切面编程等。同时,Spring Boot还提供了用于构建RESTful API、集成测试和部署的工具和插件,使得开发过程更加高效和便捷。

 系统设计

本章主要讲述的是社区闲置物品交易APP的设计开发结构,简单介绍了开发流程与数据库设计的原则以及数据表的关系结构图,并且详细的展示了数据表的内部结构信息与属性。

4.1 系统体系结构

系统启动后,在登录界面,输入正确的账号密码,选择进入管理员界面或用户界面和卖家界面,管理员界面是用来管理页面与用户信息和卖家信息,管理员界面、用户界面和卖家界面可以正常的使用,系统登录结构图如图4-1所示。

 

图4-1 系统登录结构图

管理员模块属于是网站的后台,进入之后有大量的管理员功能,管理员也可以使用管理员模块、用户模块和卖家模块的功能,为了维护网站的稳定与页面的布局,将管理员模块的功能详细化后可以使用系统管理对页面进行布局修改,可以发布闲置物品信息提示用户和卖家规范,用户模块只可以修改个人信息,对个人中心、购买商品、咨询卖家、订单信息、我的收藏管理、在线反馈等进行操作,卖家模块只可以修改个人信息,对个人中心、闲置物品、订单信息、购买商品、咨询卖家、在线反馈等进行操作,社区闲置物品交易APP总体结构图如图4-2所示。

 

图4-2 系统总体结构图

4.2  数据库设计原则

数据库设计之后,根据数据库关系,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数据库结构,每一个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再创建数据表。快速更改和查询对应的信息,有了数据库就不用在程序和代码中寻找。

分析社区闲置物品交易APP的数据结构后,在E-R图中分析管理员登录时的模式,需要输入用户名与密码,咨询卖家实体属性如下图所示。

 

图4-4 咨询卖家实体属性图

购物活动实体属性如下图所示。

 

图4-5购物活动实体属性图

购买商品实体属性图如下图所示。

 

图4-6购买商品实体属性图

在线反馈实体属性图如下图所示。

 

图4-7在线反馈实体属性图

 

系统实现

本章讲述的是系统对各个模块功能实现的效果图,对首页、管理员功能和用户功能分别进行了展示,页面布局清晰,操作简单快捷,基本实现了对管理员、用户和卖家对系统的需求。

5.1系统前台功能的实现

5.1.1登录界面的实现

首先双击打开微信APP客户端系统,连上网络之后会显示出本系统的登录界面,这是进入APP的第初始页面“登录”,能成功进入到该登录界面则代表APP的开启是成功的,接下来就可以操作本系统所带有的其他所有的功能。

登录界面如图5-1所示。

 

图5-1 登录界面

5.1.2注册界面的实现

第一次使用本APP的使用者,首先是要进行注册,点击“注册”,然后就会进入到注册的页面里面,将用户信息录入注册表,确认信息正确后,系统才会进入登录界面,用户登录成功后可使用本APP所提供的所有功能。

注册界面如图5-2所示。

 

图5-2 注册界面

5.1.3APP首页功能的实现

APP首页是用户注册登录后进入的第一个界面,在这里,人们能够看到APP导航条,内容包括首页、闲置物品、社区公告、地图、我的等系统首页界面如图5-3所示。

 

图5-3 APP首页界面图

闲置物品,在闲置物品界面可以查看到商品名称、商品分类、社区、价格、品牌、规格、数量、新旧程度、上架日期、卖家账号、卖家姓名、联系方式、点击次数等信息,并根据需要进行评论、购买商品、咨询卖家或收藏操作。闲置物品详情如图5-4所示。

 

图5-4闲置物品详情界面图

5.1.4用户功能

用户登录成功后,点击“我的”进入我的页面,在我的页面可以对个人中心、购买商品、咨询卖家、订单信息、我的收藏管理、在线反馈等进行详细操作。用户功能界面如图5-5所示。

 

图5-5用户功能界面图

5.1.5卖家功能

卖家登录成功后,点击“我的”进入我的页面,在我的页面可以对个人中心、闲置物品、订单信息、购买商品、咨询卖家、在线反馈等进行详细操作。卖家功能界面如图5-6所示。

 

图5-6卖家功能界面图

5.2系统后台管理员功能的实现

管理员登录,通过填写账号和密码等信息进行登录操作,如图5-7所示。

 

图5-7管理员登录界面图

管理员登录进入APP可以查看到系统首页、个人中心、用户管理、卖家管理、社区信息管理、商品分类管理、闲置物品管理、购买商品管理、订单信息管理、咨询卖家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进行详细操作,如图5-8所示。

 

图5-8管理员功能界面图

用户管理;在用户页面输入账号、姓名和选择社区进行查询,新增或删除用户列表,并对用户信息进行查看详情,修改和删除操作;如图5-9所示。

 

图5-9用户管理界面图

卖家管理;在卖家页面输入卖家账号、卖家姓名和社区进行查询,新增或删除卖家列表,并对卖家信息进行查看详情,修改和删除操作;如图5-10所示。

 

图5-10卖家管理界面图

社区信息管理;在社区信息页面输入社区进行查询,新增或删除社区信息列表,并对社区信息进行查看详情,修改和删除操作;如图5-11所示。

 

图5-11社区信息管理界面图

商品分类管理;在商品分类页面输入商品分类进行查询,新增或删除商品分类列表,并对商品分类信息进行查看详情,修改和删除操作;如图5-12所示。

 

图5-12商品分类管理界面图

闲置物品管理;在闲置物品页面输入商品名称、商品分类、社区、品牌、新旧程度和卖家姓名进行查询或删除闲置物品列表,并对闲置物品信息进行查看详情、查看评论和删除操作;如图5-13所示。

 

图5-13闲置物品管理界面图

购买商品管理;在购买商品页面输入商品名称、社区、卖家姓名和姓名进行查询或删除购买商品列表,并对购买商品进行查看详情和删除操作;如图5-14所示。

 

图5-14购买商品管理界面图

订单信息管理;在订单信息页面输入商品名称、社区、卖家姓名、姓名和选择是否通过进行查询或删除订单信息列表,如图5-15所示。

 

图5-15订单信息管理界面图

文末可提供源码和数据库分享,另有JAVA毕设的帮助、指导,调试和部署等方面的支持。

在 Linux 系统中,可以通过 C 语言调用系统调用接口(如 `ioctl` 和 `netlink`)来实现基于以太网的虚拟网卡创建,并绑定特定 IP 地址。以下是一个基于 `ioctl` 和 `SIOCSIFADDR` 接口的实现示例,模拟了创建虚拟接口并为其设置 IP 地址的过程。 ### 使用 C 语言创建虚拟网卡并绑定 IP 地址 Linux 提供了 `ioctl` 系统调用用于网络接口的配置,可以用于设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等信息。以下代码展示了如何通过 `ioctl` 设置 IP 地址[^4]: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ioctl.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net/if.h> int main() { struct ifreq ifr; int sockfd; // 创建 socket 用于 ioctl 操作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0); if (sockfd < 0) { perror("socket"); exit(EXIT_FAILURE); } // 设置接口名称(例如 eth0) strncpy(ifr.ifr_name, "eth0", IFNAMSIZ); // 设置 IP 地址 struct sockaddr_in *addr = (struct sockaddr_in *)&ifr.ifr_addr; addr->sin_family = AF_INET; inet_pton(AF_INET, "192.168.1.100", &addr->sin_addr); if (ioctl(sockfd, SIOCSIFADDR, &ifr) < 0) { perror("ioctl SIOCSIFADDR"); close(sockfd); exit(EXIT_FAILURE); } // 设置子网掩码 struct sockaddr_in *mask = (struct sockaddr_in *)&ifr.ifr_netmask; mask->sin_family = AF_INET; inet_pton(AF_INET, "255.255.255.0", &mask->sin_addr); if (ioctl(sockfd, SIOCSIFNETMASK, &ifr) < 0) { perror("ioctl SIOCSIFNETMASK"); close(sockfd); exit(EXIT_FAILURE); } // 激活接口 if (ioctl(sockfd, SIOCGIFFLAGS, &ifr) < 0) { perror("ioctl SIOCGIFFLAGS"); close(sockfd); exit(EXIT_FAILURE); } ifr.ifr_flags |= IFF_UP; if (ioctl(sockfd, SIOCSIFFLAGS, &ifr) < 0) { perror("ioctl SIOCSIFFLAGS"); close(sockfd); exit(EXIT_FAILURE); } printf("IP address 192.168.1.100 assigned to eth0\n"); close(sockfd); return 0; } ``` 上述代码通过 `ioctl` 调用实现了以下功能: - 打开 socket 用于网络接口配置; - 设置指定网络接口(如 `eth0`)的 IP 地址; - 设置子网掩码; - 激活网络接口。 此方法适用于直接在物理网卡上配置 IP 地址,但无法创建虚拟网卡(如 `eth0:0`)。若需创建虚拟别名接口,可以先使用 `ip link add` 或 `ioctl` 创建虚拟接口,再进行 IP 地址绑定。 ### 使用 Netlink 套接字创建虚拟网卡 Netlink 是 Linux 提供的一种内核用户空间通信的机制,可以用于创建和管理虚拟网络接口。以下是一个使用 Netlink 创建虚拟网卡的简化示例: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linux/netlink.h> #include <linux/rtnetlink.h> #define BUF_SIZE 8192 int main() { struct sockaddr_nl sa; int sock_fd; char buf[BUF_SIZE]; struct nlmsghdr *nlh; struct ifinfomsg *ifinfo; // 创建 Netlink 套接字 sock_fd = socket(AF_NETLINK, SOCK_DGRAM, NETLINK_ROUTE); if (sock_fd < 0) { perror("socket"); exit(EXIT_FAILURE); } memset(&sa, 0, sizeof(sa)); sa.nl_family = AF_NETLINK; sa.nl_groups = 0; if (bind(sock_fd, (struct sockaddr *)&sa, sizeof(sa)) < 0) { perror("bind"); close(sock_fd); exit(EXIT_FAILURE); } // 构建 Netlink 消息 nlh = (struct nlmsghdr *)buf; nlh->nlmsg_len = NLMSG_LENGTH(sizeof(struct ifinfomsg)); nlh->nlmsg_type = RTM_NEWLINK; nlh->nlmsg_flags = NLM_F_REQUEST | NLM_F_CREATE | NLM_F_EXCL; nlh->nlmsg_seq = 1; nlh->nlmsg_pid = 0; ifinfo = NLMSG_DATA(nlh); ifinfo->ifi_family = AF_UNSPEC; ifinfo->ifi_type = ARPHRD_ETHER; ifinfo->ifi_index = 0; ifinfo->ifi_flags = IFF_UP; ifinfo->ifi_change = 0xffffffff; // 添加接口名称 struct rtattr *rta; rta = (struct rtattr *)NLMSG_TAIL(nlh); rta->rta_type = IFLA_IFNAME; rta->rta_len = RTA_LENGTH(strlen("veth0") + 1); strcpy((char *)RTA_DATA(rta), "veth0"); nlh->nlmsg_len = NLMSG_ALIGN(nlh->nlmsg_len) + RTA_ALIGN(rta->rta_len); // 发送 Netlink 消息 if (send(sock_fd, nlh, nlh->nlmsg_len, 0) < 0) { perror("send"); close(sock_fd); exit(EXIT_FAILURE); } printf("Virtual interface veth0 created\n"); close(sock_fd); return 0; } ``` 此代码通过 Netlink 套接字创建了一个名为 `veth0` 的虚拟网卡。若需为其绑定 IP 地址,可结合 `RTM_NEWADDR` 消息进行 IP 地址设置。 ### 总结 在 Linux 系统中,可以通过 `ioctl` 或 `Netlink` 实现基于 C 语言的虚拟网卡创建和 IP 地址绑定。`ioctl` 更适用于直接操作现有接口的配置,而 `Netlink` 则提供了更灵活的方式用于创建和管理虚拟网络接口。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