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sha1 - 生成sha1散列值
”中给出了可以生成SHA1()函数,它应用很简单。实际上,OpenSSL还提供了另外一套API用于产生sha1散列值,该套API可以生成更大文件的散列值,比如在32位系统下,应用程序不能访问超过4G(2 [sup] 32 [/ sup])的内存空间,从SHA1()函数的第1个参数指针也知道,它所指向的空间也不能超过4G,因此如果对一个大于4G的文件,SHA1()函数就不能胜任。此时可用的办法就是用下列的函数组合进行替代:
SHA1_Init() 是一个初始化参数,它用来初始化一个 SHA_CTX 结构,该结构存放弄了生成 SHA1 散列值的一些参数,在应用中可以不用关系该结构的内容。
SHA1_Update() 函数正是可以处理大文件的关键。它可以反复调用,比如说我们要计算一个 5G 文件的散列值,我们可以将该文件分割成多个小的数据块,对每个数据块分别调用一次该函数,这样在最后就能够应用 SHA1_Final() 函数正确计算出这个大文件的 sha1 散列值。
测试代码:
- #include <openssl / sha.h>
- int SHA1_Init(SHA_CTX * c);
- int SHA1_Update(SHA_CTX * c, const void * data,unsigned long len);
- int SHA1_Final(unsigned char * md,SHA_CTX * c);
SHA1_Update() 函数正是可以处理大文件的关键。它可以反复调用,比如说我们要计算一个 5G 文件的散列值,我们可以将该文件分割成多个小的数据块,对每个数据块分别调用一次该函数,这样在最后就能够应用 SHA1_Final() 函数正确计算出这个大文件的 sha1 散列值。
测试代码:
- #include <stdio.h>
- #include <stdlib.h>
- #include <string.h>
- #include <openssl/sha.h>
- static const char hex_chars[] = "0123456789abcdef";
- void convert_hex(unsigned char *md, unsigned char *mdstr)
- {
- int i;
- int j = 0;
- unsigned int c;
- for (i = 0; i < 20; i++) {
- c =(md [i] >> 4)&0x0f;
- mdstr [j ++] = hex_chars [c];
- mdstr [j ++] = hex_chars [md [i]&0x0f];
- }
- mdstr [40] = '\ 0' ;
-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 argv)
- {
- SHA_CTX shactx;
- char data [] = “hello groad.net” ;
- char md [SHA_DIGEST_LENGTH];
- char mdstr [40];
- SHA1_Init(&shactx);
- SHA1_Update(&shactx,data,6);
- SHA1_Update(&shactx,data + 6,9);
- SHA1_Final(md,&shactx);
- convert_hex(md,mdstr);
- printf(“SHA1的结果:%s \ n” ,mdstr);
- 返回 0;
- }
运行输出:
- beyes:/home/beyes/c/openssl # ./sha12
- Result of SHA1 : 048b371b37fd824645a54718461ae5fe84f1805c
在上面函数中,我们将要处理的字串 "hello groad.net" 分割成 2 部分进行处理,第 1 部分处理前 6 个字节,第 2 部分处理剩下的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