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语义与概念

本文探讨了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语义理论,从传统的语义三角理论出发,阐述了符号、概念和所指物的关系。同时,结合认知神经科学,讨论了心理词典和语言输入的知觉分析,揭示了单词和概念在人脑中的存储及理解过程,对模拟语言智能有重要意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语言是什么呢? 从外在表象上看,语言属于社会和文化中的现象、行为或话语;从内在认知机制上看,语言是人脑的高级认知功能。传统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在现象层面对语言和言语进行分类、描述。而到了认知神经科学时代,语言可以从行为、认知心理、神经回路、神经元甚至到分子层次加以研究和解释。

传统语义理论——语义三角

1923年,英国学者奥格登(Ogden) 和理查兹(Richards)在著作《意义的意义》(The Meaning of Meaning) 中提出 “语义三角”(semantic triangle) 理论,明确使用“概念”这一术语,主张语言表达式和它所表达的客观事物之间需要由“概念”作为中介。基于此基本思想,即使这一理论历经其发展沿流和理论变迁,都能始终保持同一性。

语义三角理论的整体思想是指符号、概念和所指物三者处于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它强调语言符号是对事物的指代,指称过程是符号、概念和所指物发生关系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语义三角”的具体构造传达出以下几点主要思想:

 

第一,概念或思想(concept/thought) 和所指物(referent/thing) 之间直接联系。概念或思想是在客观事物基础上抽象概括而成的,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二者用直线连接,表达概念反映客观事物(a concept refers to a thing) 这一思想。

第二,概念与符号或词(symbol/word) 之间同样直接联系。概念通过符号被表达,二者用实线连结,说明符号表达概念( a word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