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作者 十 一 在 GitChat 上分享「野生幼儿教师:程序员育儿指南」,「阅读原文」查看交流实录
「文末高能」
编辑 | 小牧
说来惭愧,没有孩子,却小小年纪跑出来和人分享如何“育儿”,但在接触过上百位孩子和家长之后,的确有很多东西想和大家分享。
我本科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在我家程序员的鼓励下,考取了编制,毕业后很幸运地成了杭州一所甲级&特级幼儿的老师。
出于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孩子还有人的好奇心,在带班的同时,不仅仅会关注孩子,我还很喜欢默默地关注着每一位家长,发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和规律,一边啃着专业书籍,一边看着这些现象,让我颇有感触。
那么我们谈论“育儿”的时候在谈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谈“育儿”更多地会谈关于对孩子的生活起居照料、孩子的习惯、社交、逻辑、艺术等等各项能力、各种商的培养,谈论学区、学校、兴趣班、出国等等,而往往会忽略作为以上活动的决策规划者、最直接面对孩子的我们需要做什么、怎么做。
在的过程里,我们同样是“参与者”,孩子和我们。在育儿的同时,作为父母角色的我们,更需要成长,能够跟上孩子的成长,而某些能力最好走在孩子前面。
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几个在我现在认知中、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育儿问题时的技能与方法。
以下内容,适合所有想用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家长,欢迎一起讨论。
作为参与者的我们,如何面对角色转换
技能一:在成为父母之后,仍要用心经营自己的生活和兴趣
拥有父母这个角色之后,首先要面对的肯定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分割,并且一般在孩子三岁之前,除工作外大部分的时间、空间都将是孩子共享的,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事情。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是父母亲,并不是说我们必须要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和孩子共享。
可能你会问为什么我鼓励家长们要拥有属于“我自己”的生活?这个和角色转化有关系么?
当然!
即使成为了父母亲,我们仍然需要用心经营自己的生活圈、兴趣爱好,因为父母亲的角色,是基于“我自己“这个角色之上。
而自己的生活圈、兴趣爱好是投入家庭生活的能量补给站之一。
在劳伦斯•科恩(Lawrence J•Cohen)的《游戏力》中提到一个实用且有意思的理论,叫做“装满水的杯子”。
不论成人还是孩子,其实心里都有一个玻璃杯,当玻璃杯里装了满满一杯水的时候,他便能够比较好的状态去面对处理生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即使有挫折困难,让杯子里的水减少或者打翻时,如果他能通过某些途径将杯子里的水继续装满,长期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的话,真的可以赋予一个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能力。
装满杯子里的水,又是哪里来的呢?对孩子来说,杯子里的水来自于父母的爱、理解、尊重、接纳、沟通,也来自于来自于兴趣的满足、努力之后的成功感、群体的接纳等等,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一样。
在繁忙的工作之后,在应对各种各类恼人问题之后,感觉自己快要被工作或者家庭生活榨干了,这正是心里的那杯水快要见底的时候,这个时候还要回家去面对孩子的吃喝拉撒以及陪玩陪睡。
任谁都会有烦躁无力的时候,而这样状态下去面对孩子,孩子会变得异常小恶魔,我们的耐心和理性似乎已经在工作时被用光了。
面对孩子的时候只留下了不耐烦、感觉被束缚、不想面对,孩子会感受到明显的不安和焦虑,于是就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而诚实地面对当下的感受和情绪,然后去解决,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这个时候可以这样做:
-
和好朋友聊一聊,关于今天,任何内容都可以;
-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听歌、唱歌、运动、画画等等,投入地去做、去享受自己喜欢喝感兴趣的事情,如果喜欢喝酒的话,就小酌一杯呗;
-
安静地待一会儿,休息放空一下,或者手舞足蹈乱叫乱跳发泄一下负面情绪;
-
可以告诉孩子自己也想想和他一起玩、一起聊一聊,但是现在有点累,更需要一个安静温暖的拥抱休息一下,然后再一起玩耍;
-
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即使是挤出来的一点点时间,也要尽兴地使用。
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会慢慢地从小恶魔变成小天使,而我们自己也能够心平气和地和面对孩子,和他们愉悦地分享彼此想分享的事情,我们也会更好地倾听孩子的声音,而他们也得到了我们的理解和接纳,我们彼此的水杯里的水逐渐倒满了。
技能二:诚实地面对自己,接受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父母
孩子往往会将父母理想化,这是一种求生的本能,即在自己受到父母侵害的时候,会归因到自己身上,面对父母的负面情绪的时候,也会认为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爸爸妈妈才会这么生气。
但其实,根本就是父母自己有未处理好的情绪,发泄在了孩子身上。当我们自己的父母这样对待过我们的时候。
特别是我们意识到这样情况之后,我们往往会希望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理想化的完美的父母。
要求自己千万不乱发脾气,要会好好沟通,充满耐心,可以很好地从容处理生活中的各项问题,甚至是成为 Super mum/dad,但是现实生活一开始往往不那么美好。
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张牙舞爪的,没有耐心地,说话非常冲,生活秩序被打乱的……
亲爱的朋友们啊,生活已经够艰辛了,不要再逼着自己变成完美的父母亲,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啊!
最近一直在看《爸爸去哪儿5》,陈小春和 Jesper 算是比较引人注意的一对父子了,特别是一开始陈小春容易生气的状态和 Jesper 的那句:“Can you stop anger?!”
Jesper 就能很好地分清父母情绪和“我”的界限,而陈小春也很坦诚地说自己对 Jesper 很没有耐心、容易发脾气,特别是在冲Jesper发火之后会马上说对不起。
而且不难看出,在后面几期里,陈小春很快就能发现自己有情绪的爆发,还会主动承认自己刚刚是对 Jesper 发脾气了,并且错怪了 Jesper 等等。这也是为什么,Jesper 能够分清父母的情绪和“我”的界限的原因。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会有冷静的时候,也会有情绪很激烈的时候,这都是很正常的,对某件事情有反应,这完全是本能呀,而且不论哪种情绪,没有所谓好坏,没有必要压抑、假装,能真诚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这才是最可贵的。
前几天我问了一个朋友,他是一位程序员爸爸,我说:
“在孩子成长的这几年里,最困扰你的是什么?”
“困扰么,我其实没那么喜欢小孩,甚至,没有那么喜欢人类本身。”
“那你和他多多想出,会好一点吗?”
“不会,会更糟。”
“是因为孩子总是出各种你无法预知的bug吗?”
“本质上,我应该是不喜欢人类这种模式吧,比如,如果所有人都不讲话多好。”
我一开始蛮惊讶,因为我们一起和孩子吃过饭,程序员爸爸全程在很认真地照顾孩子,会帮孩子整理衣服,照顾他用餐,也会提醒他不要在餐厅里走太快,会撞到。很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孩子。
其实,在进行上面对话之后,我对这位程序员爸爸更加敬重了,因为他对于自己非常诚实,这样的真诚远比嘴上说的爱要来的更加可贵。
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但是拥有这个父亲角色之后,还是会认真地去对待。超级赞!
对男性来说,进入父亲的角色的确需要时间,甚至有人一辈子都无法进入到父亲的角色当中去。
技能三对于程序员父母来说,可能是很需要关注的一点,毕竟程序员大军大部分是可爱的男孩子们。
技能三:主动明确家庭结构,父亲母亲孩子是最稳固的三角形。
父亲这个角色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慢慢适应的母亲在怀孕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和孩子建立了联结,很多时候,父亲是在孩子出生后才意识到自己要成为父亲了。
过渡到父亲角色时,也存在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是自身内在因素,二是家庭结构。
最稳固的家庭结构应该是这样的:
即和父母分开来住,小家庭独立出来。小家庭的环境可以促进父亲角色的进入,如果没有这个环境条件就需要父亲自己创造。
第一,父亲内心要明确家庭成员的序位和责任,要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知道自己的位置,当然这需要父亲和母亲一起营造,父亲的主观能动性在这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旦有长辈一起居住,比如奶奶一起居住,那么原本是父亲角色男性将会在这个三角形中处于孩子的位置,那么他将更难地进入父亲的角色。
同时奶奶也会需要得到在自己原来家庭中的关注,其实这个时候父亲不仅仅是奶奶的孩子,还需要代替爷爷的角色,即变成奶奶和妈妈共同的老公,这也是中国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难的原因之一呀。
第二,要以夫妻关系为核心,如上图,父亲母亲的关系,是这个三角形的基础,夫妻关系胜于亲子关系。
夫妻俩要在同一战线上,共进退,这样不论是在面对孩子的问题还是老一辈的问题上,夫妻关心才不会受外界的影响,而夫妻关系的状态,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或许有人说,就算和父母亲住在一起,我也可以做到家庭界限清晰,彼此独立。
但这对父母亲来说,内在的成熟度要求非常高,而培养这份成熟度不仅仅需要自己营造环境,也需要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闭环。
这个闭环偶尔会打开一个窗口,这个窗口就是痛苦和矛盾的爆发,在某种程度上,打破原有的闭环,创造新的闭环,会充满痛苦和矛盾。
但是唯有主动处理好这些矛盾,才会形成一个全新的闭环,外人很难改变。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亲的自我认知能力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主动成为学习践反思型父母
在我身边有非常多学习能力很强的父母亲,这里所说的学习能力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
而是在育儿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实践反思获得成长的能力,即不仅主动学习婴幼儿心理学专业知识,而且能够认清现状,采取相应措施。
分享一个我很喜欢的孩子,一一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小女生,而我对她妈妈的关注源于一起亲子活动。
那天我们亲子活动到了一个小湖边戏水,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但是最尽兴的莫过于一一了,她玩得全身湿透,甚至好几次一屁股坐到了水里去,边上的小朋友们看到了都大喊:“一一,你的衣服都湿了。
“一一只是淡定地回答说:“没事,妈妈说给我带了换洗的衣服了。”一一的妈妈也只是站在远处树荫出,笑着看着一一,然后和边上的父母亲轻松地聊天。
一一妈妈说:“我知道她会照顾好自己的,而且我们带了换洗衣服,湿了换一下就行。”
一一的妈妈很清楚地了解现状,站到一旁,给了一一尽情玩耍的时间和空间,也给了完全的信任,这正是一一能够这样投入去玩的原因。
一一妈妈说自己曾经不是这样的,也是容易焦虑,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地哭闹,怎么劝说都没用。
然后她就主动去学习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去了解了该抱着何种态度去应对、用哪种措施去解决会更加有效。
慢慢的,她自己也变得淡定,更了解孩子需要的是什么,而孩子的情绪也是非常稳定,因为她知道,孩子不会无故地哭闹,凡是皆有原因,也有化解的办法。
在这个层面上,我觉得程序员在育儿这个方面应该是很有程序员的优势的,因为程序需要讲逻辑、要就环境进行分析。
这就跟敲代码似的,不同的使用情景下,需要不一样的措施,不然肯定出 bug。
别人的孩子为什么好像说什么都能明白,讲话做事儿也有逻辑,那就是因为只有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一次次的优化,才能让代码跑得更牛逼,也更优雅不是,自己都没有认真对待,就不要怪自己的代码脏了。
注重家庭教育
程序员OR互联网工作者组成的家庭,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的工作大部分情况会比较忙碌,那么在家庭中,父母双方的分工就十分重要了。
比如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是由母亲来负责了,那么教育方面由母亲主导,父亲就需要提供支持,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支持,而是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
高质量的陪伴,不是必须要和孩子沟通,一起玩你们不一定想参与的游戏,毕竟孩子也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自己的活动。
高质量意味着,当下我完完全全地和孩子在一个空间里互动,没有其他事物的打扰和干涉。
每天争取有一段固定的时间,能一起做一件事,比如一起看绘本、一起看动画片、一起出去散散步等等。
这样规律性的生活,会让孩子非常有安全感,而且即使是大家做着不一样的时候,当孩子抬头看到你也在,那他就会继续安心地做自己的事情。
同时,高质量的陪伴得益的不仅仅是孩子,期间得益的还有自己。
不要将家庭教育等同于在家里进行教育活动,比如教孩子数学啊、语言啊等等。
家庭教育应该注重于孩子的品质培养,比如生活的态度、生活的习惯、学习品质等等。
能专心地自己用餐、愿意参与到家庭活动中,能认知到自己的情绪并且调整,可以专注地完成自己的事情……
要注意的是,像坚持、专注这类品质,不仅仅可以靠故事分享、靠培养达成,如果父母亲能够很用心地经营生活、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喜欢的事情的要认真对待、有自己的坚持,那么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孩子看得到感受得到。
如果你们是这样的父母,你们的孩子也会拥有这样的品质。
如果你们的生活是混乱的,每天焦虑不安,压抑激动情绪,那么孩子也会觉得有激动情绪是羞耻的,他无法面对,也会去压抑,同样的不知道如何处理,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不是要求父母必须是完美的榜样,还有的教育是必须精心设计到无可挑剔,能认清现状并且诚实地面对自己和孩子的父母,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榜样,这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发现孩子
技能一:打好专业知识的基础
要主动学习育儿知识,包括生理、心理的。特别是幼儿心理学相关,这是认识孩子的有效途径之一,让那些突然的“无理取闹行为”变得有理有据,并且能有有效的措施去应对。
可以通过平时的观察,发现孩子的变化和成长,结合相应的理论,也能让自己不总是一味地看着别人的孩子,焦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哪一环节出了状况。
让自己吃一颗定心丸,也让孩子能跟着自己的节奏往前走,有时候慢慢来,才比较快。
技能二:观察孩子,学会倾听
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孩子,“观察”不是“监视”,观察需要看什么、看了需要怎么做,这些不仅仅基于专业知识的积累,还应基于对孩子的了解。
和孩子一起出去玩,你看到孩子对一件新事物很感兴趣,然后你鼓励他去试一试,你看着孩子还是会时不时去看新事物,但却听到孩子在说不要,不想去。
这个时候你听到了什么?是孩子真的不想去、不要吗?不妨蹲下来问问他是不是觉得以前没有试过,心里有点害怕,需不需要我陪你一起去,还是我们先一起站在这里看一看呢。
孩子需要的不是你的鼓励,而是你的理解、接纳还有全身心的支持。
技能三:人类最大的善意——共情
前段时间看了几本幼儿心理相关的书籍,里面几个核心的内容则是基于共情发展出来的。
共情(EMPATHY)能力,或译作移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共情能力意味着超越自身的自恋而去理解别人自恋的能力。
概念:
-
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
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
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意义:
-
咨询师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材料。
-
求助者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这对咨询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
-
促进了求助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咨询双方更深入的交流。
-
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求助者,有更明显的咨询效果。
以上内容来自度娘。
总结以上的内容你会发现,在和沟通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并不是你去讲道理、告诉他解决方案,而是成人能够理解、接纳、认同他当时的状态,然后才是后面的解决方案。
而这套沟通系统,完全能够有效套用在各个年龄层以及各类沟通场景。
在这里就不再细说沟通的内容,我会在 chat 交流的时候,和大家分享一些和孩子沟通时的技巧和方法,以及沟通的形式。
各类“疑难问题”的核心问题
-
如何选择兴趣班?什么时候去什么兴趣班?我的孩子该不该上兴趣班?
-
为什么我的孩子无法专心做事情,完成点事情过程中不断喝水上厕所?
-
我的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
-
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要和我黏在一起?特别依赖我?
-
我该如何规划孩子的未来?
当你们有以上问题的时候,其实可以先反问自己:
-
对孩子当下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各项能力的发展水平了解吗?
-
是否对孩子有用大环境下的所谓“普世标准”来衡量孩子?
-
了解孩子各项能力以及各类品质的长短板吗?
-
兴趣班的真正目的何在?是看到大家都想赢在起跑线上?还是孩子很感兴趣并且愿意尝试与坚持?是否了解兴趣班真正能带来的东西?
-
规划孩子的未来还是缓解自己的焦虑?
好好思考一下,到底是“我”需要,还是孩子需要。
以上就是这次文章所要和大家分享的一些拙见,具体一些细节等交流的时间再和大家细说。欢迎交流!
福利
「阅读原文」看交流实录,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