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邵启明教授、钱坤
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的邵启明教授(右)及其博士生钱坤(中)和刘睿孜(左)站在氦低温系统后合影。
图1:三种用于量子态控制的强化学习(RL)代理的硬件实现类型。CMOS控制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计算平台,执行脉冲生成、感测、量子误差校正和驱动算法等任务;GPU:图形处理单元;RL:强化学习。
团队成功研发出一款能在极低温环境下运行的新型计算方案,克服了人工智能代理与量子处理器之间的延迟问题,并提升效能,推动了量子运算与人工智能的融合。这项研究由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助理教授邵启明领导,其技术核心是由磁性拓扑绝缘体制作的霍尔器件实现。
量子计算机被视为高效、快速运算的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一日千里,两者的结合更成为了全球科技发展的新方向。然而,量子运算在操作环境及硬件上有一定需求,一直是个重大挑战。
量子计算机在解决传统超级计算机需要海量计算资源的问题(如密码破解、量子模拟、组合优化等)时,通常需要运用数千个量子比特。为了进一步发掘它的潜力,学术界近期开始藉助机器学习技术,提升量子计算能力,尤其是在纠错方面。
量子处理器一般需要在毫开尔文(相当于约摄氏零下273度)的超低温下运行,而图形处理器则在室温下操作。因此,两者的安装通常会相隔数米,并通过线路连接,让人工智能硬件调控量子处理器。这段距离往往对指令传输造成显著延迟(见图1a)。
因此,为解决装置之间距离所带来的延迟,由邵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低温存内计算方案,使人工智能加速器可在量子处理器的数十厘米范围内操作(见图1b)。随着两者距离缩短,运算延误大幅削减,而效能则得以提升。
磁性拓扑绝缘体在这项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这类材料不仅具备绝缘体的体带隙,其表面或边缘还存在导电态。这些特性令它在低温下呈现出独特的现象,例如「自旋—动量锁定效应」(电子自旋方向垂直于动量方向),可以高效地生成自旋电流;又例如「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电子只沿边缘移动,并且没有电阻),可通过手性边缘态实现,无需磁场。
研究团队特别选择了铬掺杂铋锑碲磁性拓扑绝缘体(Cr-BST)。该材料以其巨大的量子反常霍尔电阻和高效的电流诱导磁化翻转能力著称,可显著提升霍尔器件性能。
这项研究首度验证霍尔电流求和方案于低功耗存内计算的可行性,特别聚焦低温环境应用。经实验验证,该磁性拓扑绝缘体霍尔桥阵列即使置于量子处理器所需超低温环境周边,仍能有效执行强化学习算法,成功完成量子态制备等任务。
传统霍尔器件设计多采用铁钴硼合金等铁磁体材料,长期存在信号微弱与路径漏电等技术瓶颈,而本研究发现采用Cr-BST材料制备的霍尔桥可有效解决这些缺陷。在概念验证的分类任务中,四个Cr-BST霍尔器件实现了高精度分类。针对512×512阵列构成的神经网络算法级,研究人员将其与电路级进行类比。他们发现,当器件在2开尔文的低温下执行图像识别和量子态制备任务时,其效能达到每瓦724太次操作(室温为300开尔文)。
这项研究不仅凸显了磁性拓扑绝缘体的潜力,更为以拓扑量子物理为基础的计算方案开辟了新路径。研究成果最近在《自然材料》发表,论文题为「基于磁性拓扑绝缘体的低温存内计算」。
未来,我们希望透过整合人工智能代理与训练单元(见图1c),致力进一步降低推理和在线训练的延迟,为更高效的量子计算应用铺路。
*本研究由香港科大联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及南方科技大学合作完成。香港科大的邵启明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三位共同第一作者分别为时任香港科大博士后研究员刘雨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校友李岳陞及香港科大博士生钱坤。
邵启明教授简介
邵启明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助理教授。他于 2013 年获得清华大学学士学位,并于 2019 年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博士学位。
邵教授的实验室致力于开发高能效、高时效的硬件系统,以推动物理计算和量子智能的发展。他的研究兴趣是用于内存、神经形态和量子计算应用的新型电子和自旋电子学材料和结构。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多个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包括 Scienc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 和 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 Meeting。
邵教授曾获2022年IEEE磁学协会青年成就奖(全球唯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杰出博士论文奖、2018-2019 年论文年奖学金、2019 年中国政府优秀海外自费学生奖、2018 年国际磁学会议两项最佳海报奖和 2015 年高通创新奖学金决赛入围者。
由香港科技大学主理出品的【教授专栏】,汇集来自不同领域教授的学术成果、前沿论断及知识科普,用最新鲜的视角解读社会动态,以最前沿的角度解释科技奥秘。期待通过香港科技大学的平台,聚合更多新锐观点,打造出一期又一期生动又深刻的【教授专栏】!
主编 | 袁冶
责编 | 周姗
核校 | 柳松、许珺、吴倩
来源 | 转载自 香港科技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