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部署vnc过程详解

一、基础环境

vnc服务器地址:10.10.10.100(提前安装好图形化界面)

vnc客户端地址:本地(WindowsPC)

vnc客户端安装包:VNC客户端下载地址

二、检查服务器是否安装vnc

#rpm -qa grep tigervnc

备注:如果没有安装,系统无任何输出。

三、系统安装vnc服务

Centos系统:

#yum -y install tigervnc-server 

Ubuntu系统:

#apt-get install tighvncserver

四、启动vnc服务

使用vncserver命令启动VNC服务,命令格式为"vncserver:桌面号",其中"桌面号"用"数字"的方式表示,每个用户连接需要占用1个桌面

启动编号为1的桌面示例如下:

命令为 vncserver :1 (注意vncserver与:之间有空格)

以上命令执行过程中,因为是第一次执行,需要输入密码,这个密码被加密保存在用户主目录下的.vnc子目录(/root/.vnc/passwd)中;同时在用户主目录下的.vnc子目录中为用户自动建立xstartup配置文件(/root/.vnc/xstartup),在每次启动vnc服务时,都会读取该文件中的配置信息;另外需注意的是这里设置的密码就是后面我们用vncserver客户端工具连接时要输入的密码。在/root/.vnc/目录下还有一个“主机名:1.pid”文件,这个文件记录着启动VNC后对应后面操作系统的进程号,用于停止VNC服务时准确定位进程号。

这样vnc服务端就启动成功了,这里是用root用户执行的vncserver :1命令,则启动后用vncserver客户端连接进入到该服务器的用户就是root用户,

如果用root用户安装后,用aiuap用户(其他的用户)启动:则vncserver客户端连接进入到该服务器的用户就是aiuap用户

五、vnc服务使用的端口号与桌面号的关系

vnc服务使用的端口号与桌面号相关,VNC使用TCP端口从5900开始,对应关系如下
桌面号为“1”  ---- 端口号为5901
桌面号为“2”  ---- 端口号为5902
桌面号为“3”  ---- 端口号为5903
……
基于Java的VNC客户程序Web服务TCP端口从5800开始,也是与桌面号相关,对应关系如下
桌面号为“1”  ---- 端口号为5801
桌面号为“2”  ---- 端口号为5802
桌面号为“3”  ---- 端口号为5803
……
基于上面的介绍,如果Linux开启了防火墙功能,就需要手工开启相应的端口,以开启桌面号为“1”相应的端口为例,命令如下
[root@xxxxx ~]# 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5901 -j ACCEPT
[root@xxxxx ~]# 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5801 -j ACCEPT

六、配置VNC图形桌面环境为KDE或GNOME桌面环境

如果您是按照上面方法进行配置的,登陆到桌面后效果是非常简单的,只有一个Shell可供使用,这是为什么呢?怎么才能看到可爱并且美丽的KDE或GNOME桌面环境呢?
之所以那么难看,是因为VNC服务默认使用的是twm图形桌面环境的,可以在VNC的配置文件xstartup中对其进行修改,先看一下这个配置文件:

[root@xxxx-145 ~]#  vi /root/.vnc/xstartup

可以看到最后一行为:twm &

将这个xstartup文件的最后一行修改为“startkde &”,再重新启动vncserver服务后就可以登陆到KDE桌面环境;

将这个xstartup文件的最后一行修改为“gnome-session &”,再重新启动vncserver服务后就可以登陆到GNOME桌面环境;

如果连接vnc后发现为黑屏,原因是没有安装GNOME Desktop Environment,使用

yum -y groupinstall "GNOME Desktop Environment"

即可安装GNOME Desktop Environment,安装完成后可重启vnc服务即执行vncserver -kill :1,在执行vncserver :1,再次进入发现出现屏幕画面。

如果发现执行该命令报错如下:

可执行如下命令安装:

yum clean all

yum groupinstall "X Window System" "Desktop"

yum -y install gnome*​

即可安装GNOME Desktop Environment,安装完成后可重启vnc服务即执行vncserver -kill :1,在执行vncserver :1,再次进入发现出现屏幕画面。

七、配置多个桌面

可以使用如下的方法启动多个桌面的VNC:

vncserver :1
vncserver :2
vncserver :3

但是这种手工启动的方法在服务器重新启动之后将失效,因此,下面介绍如何让系统自动管理多个桌面的VNC,方法是将需要自动管理的信息添加到/etc/sysconfig/vncservers配置文件中,先以桌面1为root用户桌面2为oracle用户为例进行配置如下:
格式为:VNCSERVERS="桌面号:使用的用户名 桌面号:使用的用户名"

执行vi /etc/sysconfig/vncservers命令,添加配置:可根据你自己的用户具体配置,这里我配置了root和aiuap用户

VNCSERVERS="1:root 2:aiuap"
VNCSERVERARGS[1]="-geometry 1024x768"
VNCSERVERARGS[2]="-geometry 1024x768"

八、vnc服务管理

(1)修改vnc访问密码

使用命令vncpasswd对不同用户的VNC的密码进行修改,一定要注意,如果配置了不同用户的VNC需要分别到各自用户中进行修改,如我用root用户执行了vncpasswd命令,则只会修改root用户的vnc密码,其他用户不受影响:

(2)启动vnc服务

基于第五步的基础,已经在配置文件中配置好用户对应的桌面号,执行service vncserver start命令,即可启动所有的用户对应的vnc服务

(3)停止vnc服务

同样也是基于第五的基础,执行service vncserver stop命令,即可关闭配置文件中所有用户对应的vnc服务

九、客户端连接安装启动好的vnc服务端

下载文章开头给出的链接地址,把vnc客户端安装包下载到自己的本地机器,双击vncviewer.exe启动程序

服务器输入vnc服务端安装所在机器地址,后面的数字序号与vncserver启动时vncserver :1后面跟着的桌面号相同(如果配置了第五步和VNCSERVERS="1:root 2:aiuap"中桌面号相同即可),我这里如果写1则为root用户连接进入10.10.10.100,如果为2则为aiuap用户连接进入10.10.10.100服务器

点击确定后,会让你输入密码,该处的密码与第二步中启动vncserver输入的密码一致即可。

  • 13
    点赞
  • 2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要在Linux部署VNC(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首先,请确保您已经在Linux系统上安装了VNC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常用的VNC服务器软件包括TightVNC、RealVNC和TigerVNC。您可以使用包管理器(如apt、yum、dnf等)来安装这些软件。 2. 安装完成后,您需要配置VNC服务器。一般来说,配置文件位于/etc/vnc/目录下。您可以编辑对应的配置文件,设置VNC服务器的参数,如分辨率、密码等。 3. 配置完成后,您可以启动VNC服务器。使用以下命令启动TightVNC服务器: ``` vncserver :1 ``` 其中":1"表示VNC会话的显示号码,您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更改。 4. 启动VNC服务器后,您需要设置一个VNC密码。使用以下命令设置密码: ``` vncpasswd ``` 输入并确认密码后,VNC服务器将会使用该密码进行连接验证。 5. 现在,您可以使用VNC客户端连接到Linux系统上的VNC服务器。打开VNC客户端,并输入Linux系统的IP地址和VNC会话的显示号码(例如,192.168.0.1:1)。 6. 连接成功后,您将被提示输入之前设置的VNC密码。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您将能够远程访问Linux系统的图形界面。 请注意,上述步骤仅适用于基本的VNC部署。根据您使用的VNC软件和Linux发行版的不同,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建议您查阅所使用软件的官方文档,以获取更详细的配置和使用说明。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