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int、Integer在内存中的表现

String、int、Integer在内存中的表现

一、String

首先需要知道String的两种创建方式

  1. String s1 = “hello”; // 直接赋值
  2. String s2 = new String(“hello”); // 通过 new 来 创建

观察下面的代码,先猜猜应该输出什么吧?

public class String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1 = "hello";
        String s2 = "hello";
        String s3 = s1;
        String s4 = new String("hello");
        String s5 = new String("hello");
        System.out.println(s1 == s2);
        System.out.println(s1 == s3);
        System.out.println(s1 == s4);
        System.out.println(s5 == s4);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2));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3));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4));
        System.out.println(s5.equals(s2));
    }
}

执行结果:

true
true
false
false
====================================
true
true
true
true

想想这是为什莫,为什么 “==” 的时候会出现 false 而equals()的时候,全返回true呢?

首先我们先聊聊“==” 和equals()的区别?

1、先看看“==”

​ 在基本数据类型中使用 “==” 判断的是值相等

​ 在引用类型的时候使用 ‘’‘==’‘ 判断的是地址值是否相等

2、equals()方法:不管基本数据类型还是引用数据类型判断的是值是否相等

知道了上面“==” 和equals()方法的区别后我们在看看上面代码输出结果的原因!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zfKQ9mY2-1585570236780)(C:\Users\惠秋丽\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585141344373.png)]

具体分析

  • 在执行String s1 = "hello"的时候,JVM首先会检查字符串常量池中是否存在该字符串,如果已经存在,那么就不会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创建了,直接返回该字符串在常量池中的地址,如果 该字符串在字符串常量池中不存在 , 那么就会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先创建该字符串的对象,然后再返回。 所以在执行String s2 = "hello"的时候,因为字符串常量池中已经存在“hello”了,所以就不会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创建了,所以s1 和s2 的内存地址都是指向“hello”在字符串常量池的位置。

  • 在执行 String s3 = s1后,s3也指向了s1所指向的地址。

  • 在执行String s4 = new String(“hello”)创建字符串的时候, jvm首先会检查字符串常量池中是否存在 “hello”,如果已经存在, 则不会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创建了, 但是如果不存在,那么就会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创建“hello”,然后还会到堆内存中再创建一份字符串对象,把字符串常量池中的“hello”字符串拷贝到堆内存中的字符串对象, 然后返回堆内存中字符串对象在堆内存中的地址

  • 因为equals()比较的是两个对象的内容是否相等(不是地址值)

    • 看看源码:String类对equals()进行了重写
      先看看Object类中的equals()方法: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
    
    • 在看看String类对equals()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anObject) {
            if (this == anObject) {
                return true;
            }
            if (anObject instanceof String) {
                String anotherString = (String)anObject;
                int n = value.length;
                if (n == anotherString.value.length) {
                    char v1[] = value;
                    char v2[] = anotherString.value;
                    int i = 0;
                    while (n-- != 0) {
                        if (v1[i] != v2[i])
                            return false;
                        i++;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String类中的equals()方法首先会判断两个对象的地址是否相等,如果相等直接返回true,如果不相等,在判断传过来的对象是否为字符串类型或者是字符串类型的子类,如果是的化,就将连个字符串转换为两个字符数组,一个一个的字符进行比较,如果全都相等,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所以我们如果判断的是自定义类型的不是String类型的,我们就需要重写hashCode()和equals()方法。

    这个具体可以看我之前的博客

扯的有点远了,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前面代码执行结果的原因了,那么,看看下面的代码,思考应该输出什么呢?

public class StringTes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1 = "hello";
        String s2 = "hel";
        String s3 = "lo";
        String s4 = s2 + s3;
        System.out.println(s1 == s4);
        System.out.println("===================");
        
        String s5 = new String("hello");
        String s6 = s1.intern();
        System.out.println(s1 == s6);
        System.out.println(s5 == s6);
        System.out.println(s4 .equals( s5));
    }
}

执行的结果:

false
===================
true
false
true

是不是和想的结果不太一样呀?这是为社么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原因?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odNLDSaX-1585570236785)(C:\Users\惠秋丽\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585145471501.png)]

详细的看看上面的过程:

  • 在执行String s1 = "hello"的时候,JVM首先会检查字符串常量池中是否存在该字符串,如果已经存在,那么就不会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创建了,直接返回该字符串在常量池中的地址,如果 该字符串在字符串常量池中不存在 , 那么就会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先创建该字符串的对象,然后再返回。
  • 在执行String s2 = “hel” 和String s3 = "lo"的时候,JVM…(和上面所描述的一样)
  • 在执行String s4 = s2 + s3的时候,因为变量相加的操作编译器不能优化成常量值,所以相加的时候相当于new String()对象,所以s4 != s1,那么大家肯定很想看看s5,equals(s4)返回什么?答案是true
  • s1.intern()方法的时候会返回”hello”,但是这个方法会首先检查字符串池中是否有”hello”这个字符串,如果存在则返回这个字符串的引用,否则就将这个字符串添加到字符串池中,然会返回这个字符串的引用。 (后面还会详细介绍)

看看下面这个代码:

 public void test1(){
        String s1 = "hello";
        String s2 = "hel";
        String s3 = "lo";
        String s4 = s2 + s3;
        System.out.println(s1 == s4);
    }
    public void test2(){
        String s1 = "hello";
        String s2 = "hel"+"lo";
        System.out.println(s1 == s2);
    }

运行结果:

false
true

为什么呢?

test1()方法的原因上面已经介绍过了,因为变量相加的操作编译器不能优化成常量值,所以相加的时候相当于new String()对象

test2()执行会输出true,因为 JVM在编译期间会进行优化:s2为字面量拼接的字符串"hello",存在常量池

我们下面来详细看看intern方法:

调用intern()方法时,如果池中已经包含与equels(Object)方法确定的,相当于此String对象的字符串,则返回来自池的字符串。否则此String对象将添加到池中,并且返回此String对象的引用。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对于任何两个字符串s和t,s.intern() == t.intern()是true,则s.equals(t)返回的为true

看看下面这段代码:

public void test4(){// 测试通过
    String s1 = "hello";
    String s2 = new String("hello");
    System.out.println(s1 == s2.intern());
}

猜猜结果:

true

为什么会返回true???因为再执行第一条语句String s1 = "hello"的时候,会在常量池中创建hello,再执行String s2 = new String("hello")会再堆中创建对象,它的value会执行常量池中的“hello”,在执行s2 = intren的时候,因为常量池中已经存在“hello”了,所以会直接返回常量池中的“hello”,所以执行为true。

再看看下面这两段代码对比一下

public void test1(){//true
    String s = new StringBuilder("计算机").append("软件").toString();
    // s.intern()在字符串常量池生成一个引用,指向s,"计算机软件"这个字符串是s
   	System.out.println(s.intern() == "计算机软件");
    System.out.println(s.intern() == s);
    System.out.println(s == "计算机软件");
}
public void test2(){//false
    String s = new StringBuilder("计算机").append("软件").toString();
    // 先执行"计算机软件",会字符串常量池生成一个字符串对象,之后intern返回是字符串对象的引用
    System.out.println("计算机软件" == s.intern());//true
    System.out.println(s.intern() == s);//false
    System.out.println(s == "计算机软件");// false
}

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

两段代码再执行完第一句后,都会再常量池中创建两个对象"计算机"和“软件”,在执行test1()中的s.intern()时,首先会在常量池中找是否存在“计算机软件”,没有找到,这个时候就会在池中创建“计算机软件”(其实就是字符串常量池生成一个引用,指向堆中生成的对象),当执行到 “==” 后面的“计算机软件”的时候,常量池中已经存在这个对象了,就会直接返回,所以返回为true,s.intern()就是指向的堆中的“计算机软件”,s也是指向的“计算机软件”对象,所以相等。

在test2()方法中,在执行“计算机软件”时,这个时候常量池中还不存在“计算机软件”,所以就会在常量池中先创建“计算机软件”这个对象,在执行s.intern的时候,直接在常量池中取,所以相等,s.intern()是从常量池中的对象,s是指向堆中的“计算机软件”,所以不相等,s==“计算机软件”也是不相等的,s是堆中的对象,“计算机软件”是常量池中的对象。

下面这个是一个特别特殊的情况

public void test1(){
    String s = new StringBuilder("ja").append("va").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s.intern() == s);

}
public void test2(){
    String s = new StringBuilder("计算机").append("软件").toString();
    // s.intern()在字符串常量池生成一个引用,指向s,"计算机软件"这个字符串是s
    System.out.println(s.intern() == s);
}

执行结果

false
true

原因

JVM 在初始化,会默认加载一些资源,这些资源中包含一些字符串,如“Java”,会加载到常量池中。

s.intern()会返回常量池中的字符串对象,s为堆中的new String(“java”);

二、int和Integer与内存
public class In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1 = 10;
        int i2 = 128;
        Integer i3 = 10;
        Integer i4 = 128;
        Integer i5 = new Integer(10);
    }
}

在内存中的表现: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LiTLIt62-1585570236787)(C:\Users\惠秋丽\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585146560269.png)]

为何?为何会这样?原因如下

  1. int 类型赋一个整数类型,不管大小,都是在常量池中查找,如果有,返回引用,如果没有,在常量池中先创建,然后再返回引用。
  2. Integer类型赋一个整数值,-128~127范围内都是先在常量池中查找,如果有,直接返回这个引用,如果没有,在常量池中先创建,然后再返回引用。在这个范围之外,则在堆中创建一个Integer对象,对象的value值指向常量池中的常量。
  3. Integer和int类型比较,会将Integer类型进行自动拆箱,实际上是Integer中的value属性和int比较,所以不管是否在-128~127范围内,只要值相等就相等
public class In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1 = 10;
        Integer i2 = 128;
        Integer i3 = 10;
        System.out.println(i2==i4);// true
        System.out.println(i2==128);// true
    }
}
  1. Integer和Integer比较,要看这两个Integer是指向的常量池的对象还是堆中的对象。所以只要是有一个通过new Integer()的方式赋值的,那就肯定不相等,而如果都是使用常量赋值的,如Integer i = 10,因为在-128~127范围内,都是指向常量池对象,所以相等,如果超出范围赋值,就不想等。
public class In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i1 = 10;
        Integer i11 = 10;
        Integer i2 = 128;
        Integer i21 = 128;
        Integer i3 = new Integer(10);
        Integer i4 = new Integer(128);
        System.out.println(i1 == i11); 
        System.out.println(i2 == i21);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i1 == i3); 
        System.out.println(i2 == i4); 
    }
}

运行结果:

true
false
===========================
false
false

根据上面第4条很容易的出结论。

三、总结

String

采用直接赋值的方法就是在常量池中;采用new String()的方式,就是在堆中,value指向常量池

int

不管int值大小,全都是在线程池中。

Integer

直接赋值的时候:赋的这个值在-128127之间,则在常量池中;没在这个范围之间则在堆中。和int类型比较是否相等的时候,因为Integer会自动拆箱,所以相当于比较的是里面的值(不管是否在-128127的范围内,都是这种方式进行比较的)。

new Integer()的时候:肯定在堆中,value指向常量池中的值,判断是否相等的时候肯定不相等,只要有一个是采用这种方式,就可定不线程,因为比较的是引用呀!!!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