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学习鸿蒙过程中,对于鸿蒙的线程和异步可能会存在很多疑惑,什么是异步,什么时候用异步。或者什么时候用线程?
本文重点讲下三种方法的区别和使用场景,不注重具体如何使用代码,这里一笔带过。
鸿蒙对于异步提供了三种处理方式(注意这里是异步,不是特指线程):
1.JS原生的Promise异步
2.taskPool线程
3.worker常驻线程
Promise异步
对于我们做 Android开发,经常提到异步,就习惯性的认为是起个子线程来执行。但是当我们做鸿蒙开发时候,要注意Promise异步和线程两个概念不同。
1.Promise异步仍然是在当前线程中运行任务,结果以异步方式返回(接口回调方式)
2.当我们对某个方法定义为Promise异步执行,那么当前线程就会在空闲时候执行当前方法,结果以异步方式返回
使用方法
●方法1
testFunc(suc: boolean): Promise<string>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if (suc) {
resolve("success")
} else {
reject("fail")
}
})
}
●方法2
async testFunc(suc: boolean): Promise<string> {
if (suc) {
return "success"
}
throw new Error("fail")
}
两种方法各有好处,看各自喜欢和习惯以及实际场景。
调用
●场景1 - 异步执行方法获取结果
testFunc1(true).then((result: string) => {
// resolve返回的结果在这里输出
}).catch((e: Error) => {
// reject 抛出的异常在这里触发
})
●场景2 - 同步等待方法执行完成
async call() {
try {
const suc = await this.testFunc(true)
} catch (e) {
// reject error
}
}
场景2使用了await修饰,改修饰符要求方法必须使用async修饰,且异常通过try…catch来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