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一课一得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论

考点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1、计算机网络是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2、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是以美国 ARPAIET的建成为标志的。ARPANET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可以连接不同型号的计算机设备,实现数据信号的传输。3、Intermet是在 ARPAIET的基础上,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众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而形成的大型互联网络,TCP/IP 是其核心的框架协议。4、ARPANET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成了对计算机网络谔谔定义和分类方法的研究。
(2)提出了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的结构概念。
(3)提出并实现了分组交换技术。
(4)采用了层次结构的网络体系结构和研究方法。
(5)促进了 TCP/IP 模型的研究和应用。
(6)为 Internet 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考点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1)局域网是指范围在几百米到几千米内的办公楼群或校园内的计算机等数据终端设备相互连接所构成的网络。
(2)城域网既可以覆盖相距不远的几栋办公楼,也可以覆盖一个城市;既可以是私人网也可以是公用网。
(3)广域网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如一个或几个国家。
(4)互联网将世界各地的局域网和广域网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使得海量的信息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2、按照传输介质的类型可以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1)有线网络的传输介质主要包括双绞线、同轴申缆和光纤等(2)目前常见的无线网有无线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和物联网等、3、按照网络的所有权划分,可以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4、按照拓扑结构划分,可以分为:总线型网络、树形网络、环形网络、星形网络和网状网络5、按照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逻辑功能划分,可以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6、按照网络的传输技术划分,可以分为:广播式网络和点对点网络。
考点三: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1、根据设备的物理性质,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1)硬件设备主要包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和通信介质等(2)软件设备主要包括各种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2、根据设备在计算机网络中逻辑位置的不同,计算机网络设备可以分为终端设备和网络中间设备。
3、通常将主要从网络中获取信息和服务的终端计算机称为客户机,将主要提供信一-一河服务的终端计算机称为服务器。
4、交换机(switch)是某种交换式网络(如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以太网)内部的一种核心装置,负责网络内部数据的调度和转发,从而实现有效的数据通信。

5、路由器(router)是连接 IP 网络中不同类型的网络,为不同格式的数据分组选择合适的通信路径并转发的网络中间设备。
6、路由器与交换机的最大不同在于交换机是实现某种网络内部数据的存储转发,而路由器是在不同网络之间实现数据的路由和中转。
7、为进行网络中数据通信而制定的规则、标准和约定称为网络协议,简称协议。常用的网络协议有 TCP、IP、UDP和 IEEE802 系列协议等。8、网络协议的基本要素:
(1)语法:规定数据与控制信息的分组结构或格式。
(2)语义:规定进行通信需要发出的控制信息、完成的操作动作和响应。
(3)同步:网络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9、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若干程序模块的集合,用于统一管理和调度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协调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用户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使用户能更加方便灵活地使用计算机,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
考点四: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定量的性能指标:
(1)速率:描述的是计算机网络中数字信息传递的快慢情况。计算机网络中的速率可以分为发送速率和传输速率。发送速率是指在终端或者网络中间节点,计算机设备每秒向网络中发送多少比特数据,其反映的主要是网络设备的性能。传输速率是指数据信号在传输线路上每秒能传播多少千米,其单位为千米每秒,反映的主要是信号及信道的性能。
(2)带宽:描述通信有效性的指标。(3)端到端延迟:迟简称延迟,表示一个数据分组从网络中的一个端点到达另一个断电所话费的时间。
(4)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2、非定量的性能指标:Qos、可靠性、可扩展性、安全性、标准化和成本。3、Qgs(服务质量)是指一个网络能够利用各种基础技术,为制定的网络通信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力,是网络自身预防拥塞和从拥塞中恢复的一种安全机制。
考点五: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实现数据通信:最基本的功能
(2)提供资源共享:提高硬件和软件的利用率
(3)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提升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4)进行分布式处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5)对分散对象提供集中控制与管理:实现统一的控制和调配
考点六: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组织及其代表协议
1、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主要的标准制定机构有:
(1)国际标推化组织(IS0)
(2)国际电信联盟(ITU)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3)
(4)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0)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任务是推动各个行业的国际标准化活动。3、IEEE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最大的成果是制定了局域网技术的一系列标准,称为 IEEE802 系列标准。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

考点一: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通信系统能够实现通信功能的各种技术、设备和方法的总体。2、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及其组合,通常可以是数子、文字、图像和抽象的符号。
3、通信系统的核心都应该包括信源、发送设备、传输媒介、接受设备和信宿5个部分。(1)信源:是将消息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如电话机、摄像机和计算机等;(2)发送设备:是将信源产生的信号进行适当的变换,以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
(3)信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4)接受设备:用于完成发送设备的反变换,即进行译码和解调,还原原始的发送信号;(5)信宿:是信号的终点,并将信号转换为人们能识别的消息。4、通信系统可以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两大类,其区别在于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
(1)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因变量完全随连续消息的变化而变化的信号;自变量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离散的,但其因变量一定是连续的。
(2)数字信号是指表示消息的因变量是离散的,自变量时间的取值也是离散的信号,因变量的状态是有限的。
考点二:数据传输方式
1、按照数据传输的方向,数据传输方式可分为:
(1)单向通信:又称单工通信,即任何时间都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无线电广播就属于这种类型。(2)双向交替通信:又称半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或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往往是方发送另一方接收,如无线对讲机系统。(3)双向同时通信:又称全双工通信,即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电话网、计算机网络等均属于全双工通信系统。
2、按二进制数据传输的时空顺序,数据传输方式分为:(1)并行通信:是为一个字节的每一个bit(位)都设置一个传输通道,全部 bit(位)同时进行传送。
(2)串行通信:只为信息传输设置一条通道,数据的一个字节中每一个bit(位)依次在这条通道上传输。
3、常用的数据传输同步方式有同步式和异步式两种。4、按传输的信号是否需要经过调制可分为频带传输和基带传输。调制的基本方,(1)调幅(AM):载波的振幅随数字基带信号而变化;
(2)调频(FM):载波的频率随数字基带信号而变化;
(3)调相(PM):载波的初始相位随数字基带信号而变化。

考点三: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

1、衡量一个通信系统的好坏有许多指标,包括有效性、可靠性、适应性、经济性、和可维护性等。
2、衡量数据通信系统有效性的指标主要有带宽、码元速率、信息速率、和频带利用率。
3、衡量数据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指标主要是信噪比和误码率。
4、有效性用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用率来衡量,传输速率包括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1)码元速率 咫,又称波特率。在数字系统中,通常用时间间隔相同的符号来表示一个离散值,这样的时间间隔内的信号称为码元,而时间间隔称为码元长度。波特率表示的就是每秒传送的码元数目,单位为被特,若码元长度为T(s),则:R-1/T(2)信息速率 Rb,又称比特率,表示每秒传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it/s)。每个码元可能含有若干比特,通常规定一个二进制码元含 1bit的信息量,则一个似禁止码元携带 2bit 的信息量,一个"进制码元携带 1og: 比特的信息量。因此,比特率、波特率、和信号进制"之间有如下的换算关系:R.-R1og.m(3)频带利用率,人们使用频带利用率"来描述系统的通信有效性,定义为每赫兹内所实现的传输速率,即:7=R/B或I=R/B
(4)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常用误码率或误信率来表示,误码率是指接收到的错误码元数在所传输的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而误信率是指接收到的错误比特数在所传输的总比特数中所占的比例。如果传输码元总数为I,发送错误的码元数为 .,则码元率为:P.-N./N如果传输的总比特数为 ~ ,发生擦错的比特数为 N。,则误比特率为 P =N./N
考点四:传输信道

1、有线信道:架空明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2、架空明线:是指平行且相互分离或绝缘的架空落线线路,通常采用铜线或铝线等金属导线。3、双绞线:主要用干基带传输。
4、按照光纤内光波传输模式的不同,光纤可以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两类。
5、无线信道:利用电磁波在空间的传输来传输信号。
考点五:数据通信中的编码
1、根据将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数据编码的方法可以分为模拟数据编码和数字数据编码。
2、模拟数据编码: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3、数字数据编码:单级不归零码(NRZ)、双极不归零码、单级归零码(RZ)、双击归零码、差分码、双向码和多元码
(1)差分曼彻斯特码的编码规则:每个比特的中间时刻要进行电平跳变,但该跳变仅用于同步,而利用每个比特开始处是否存在跳变来表示编码倍息。其中,开始处有跳变表示 1,无跳变表 0。
4、模拟信号的数字编码:抽样定理、脉冲编码调整 PCI5、将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进行传输,需要经过的步:(1)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A/D转换)。
(2)将数字信号基带传输或调制传输。
(3)将数字信号还原成模拟信号(D/A转换)。
6、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转换过程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环节。

考点六:复用技术
1、数据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多路复用技术主要有时分复用、频分复用、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等2、频分多路复用(FDI)简称频分复用,是频域划分制,即在频域内将信道带宽划分多个自信到,并利用载波调制技术,将原始信号调制到对应某个子信道的载波信号上,使得同时传输的多路信号在整个物理信道带宽允许的范围内频谱不重叠,从而公用一个信道。频分多路复用的主要优点是分路方便。
3、时分多路复用(TDI)简称时分复用,是一种时域划分,即将通信信道的传输信号在时域内划分为多个等长的时隙,每路信号占溢洪不同的时隙,在时域上还不重叠,是多路信号何用单一的通信信道,从而实现信道合用。
4、时分多路复用可以分为同步时分多路复用(STDI)和异步时分多路复用(ATDM)。(1)同步时分多路复用:按着固定的顺序把时隙分配给各路信号。(2)异步时分多路复用:若时隙与用户(或各路信号)之间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必须在用户数据中加上用户的标识,以标记是哪个用户的数据。5、波分多路复用(WDI)简称波分复用,广泛应用与光纤通信中,其实质是一种频分多路复用
考点七:差错控制技术
1、差错控制通过信道编码技术实现对信息传输差错的检测,并基于某种机制进行差错纠正或处理,是现代数据通信系统中提高传输可靠性的重要技术手段。

2、差错控制基本方式:检错重发、前向纠错、反馈校验和检错丢弃。

3、检错重发:停止等待 ARQ、回退N步(GBN)ARQ和选择性重传 ARQ。(1)停止等待 ARQ的特点:所需缓冲空间小,信道效率低;(2)回退N步(GBN)ARQ的特点:发送端缓冲能力要求高,接收端缓冲能力要求低;(3)选择性重传 ARQ的基本工作原理:发送方可以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包,接收方对于无差错的数据包进行正常接收,对于差错数据包进行丢弃并发送NAKn进行差错反馈,对于n号数据包之后正确到达的数据包进行缓存,直到收到重发的、正确的n号数据包,再依次顺序提交。发送方在收到 WAKn时,只需重新发送n号数据包。

3、电路交换包括:建立电路、传输数据和拆除电路。

4、分组交换:数据报分组和虚电路分组交换

第三章 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

考点一: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

1、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语法、语义和时序关系。
(1)语法规定通信双方“如何讲”,即确定数据格式、数据码型和信号电平等;(2)语义规定通信双方“讲什么”,即确定协议元素的类型,如规定通倌双方要发出什么控制信息、执行什么动作等;
(3)时序关系则规定事件执行的顺序。
2、分层的核心思路是上一层的功能建立在下一层的功能基础上,并且在每一层内均要遵守-定的通信规则。
3、层次和协议的集合构成了网络的体系结构。
考点二:0SI参考模型
1、0SI模型由低层至高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2、物理层:在传输介质上实现无机构比特流传输。3、数据链路层:实现在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可靠而有效地传输。4、网络层:数据转发与路由。
5、传输层:包括复用/解复用(区分发送和接收主机上的进程)、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连接控制、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机制等。
6、会话层:在建立会话时核实双方身份是否有权参加会话;确定何方支付费用;双方在各种选择功能方面(如全双工还是半双工通信)取得一致;在会话建立以后,需要对进程间的对话进行管理与控制。
7、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应用实体间交换数据的语法,其目的是解决格式和数据表示的差别从而为应用层提供一个一致的数据格式,从而使字符、格式等有差异的设备之间相互通信。8、应用层:与提供给用户的网络服务相关,包括文件传送、电子邮件和P2P应用等。9、在分层的体系结构中,下层想上层提供服务通常有两种形式: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考点三:TCP/IP参考模型
1、TCP/IP 参考模型可以分为 4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互联层、网络接口层。2、0SI 参考模型与 TCP/IP 参考模型的区别:
(1)层次划分的不同。0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划分为7层,而 TCP/IP参考模型只有4层。两者都有网络层(互联层)、传输层和应用层,TCP/IP中没有表示层和会话层,而且将 0SI模型中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合并起来放到了网络接口层进行描述。(2)面向连接的和面向无连接的通信的不同。0SI参考模型在网络层支持面向连控的而向无连接的通信,在传输层仅有面向连接的通信;而TCP/IP模型在网络层仅有面向无1言但在传输层支持两种方式,给用户提供选择的机会。

(3)与具体协议的配合程度。0SI参考模型产生在具体协议发明之前,并没有偏向某种特定的协议,因此具有很好的通用性,但由于设计者之前没有实际的协议设计经验,因此很多功能不知道该放置在哪一层。而 TCP/IP模型是先有的 TCP、IP 等具体协议,再在这些协议基础上建立的参考模型,因此对协议配合得很好。
3、各层对应的协议:

考点四:UDP和ICP
1、网络传输层提供无连接和面向连接两类服务。
(1)无连接服务是指数据传输之前无需与对端进行任何信息交换,直接构造数据分组,直接
发送出去;(2)面向连接服务是指在数据传输之前,需要交换一些控制信息,建立连接,然后再传输数据,数据传输结束后还需拆除连接。
2、FTP 服务:21端口;SMTP服务:25端口:
HTTP服务:80端口;RPC服务:135端口
3、UDP 工作机制的主要特点:
(1)UDP 是一个无连接协议,传输数据之前源端和终端不建立连接
(2)不需要维护连接状态,包括收、发状态等;
(3)UDP 数据报的首部很短,只有8字节;
(4)吞吐量不受拥塞控制算法的调节;
(5)不保证可靠交付;
(6)UDP 是面向报文的。
4、TCP 连接管理包括的3个阶段:①建立连接;②数据传输;③连接拆除5、TCP 连接建立过程中要解决的3个问题:
(1)要使通信双方能够确知对方的存在
(2)要允许双方协商通信过程中的相关参数(3)能够对传输实体的资源进行分配

第四章局域网技术

考点一:局域网技术的基本概念

1、局域网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2、为了解决局域网技术标准化的问题,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在 1980年成立了局域网标准委员会,简称 IEEE802委员会,专门从事局域网标准化工作,其制定的相关标准也以 IEEE802 来命名。
考点二:以太网的基本原理
1、介质共享型局域网中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需要具体解诀的问题:(1)在某一时刻,哪个结点可以发送数据?

(2)发送时是否会出现冲突?
(3)出现冲突时如何处理?
2、CSIAVCD 的介质访问控制的基本思想:先监听,再发送;边发送,边监听。3、在以太网的 MAC 层,数据是以帧的形式存在的,以太网的帧格式:DIXthernetV2 标准和 IEEE802.3标准。
4、粗缆以太网 10base-5 的含义:
(1)10表示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速率是 10mbit/s。
(2)Base表示电缆上传输的信号是基带信号。
(3)5表示每一段电缆的最大长度为 500m。
(4)当实践网络跨度超过500m时,需要采用中继器(repeater)将信号放大并整形后转发出下。5、细缆以太网(10base-2)采用 0.2in(英寸)的 502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数据传输速率为 10mbit/s,采用网卡和T形连接器将站点与同轴申缆相连。6、双绞线以太网(10Base-t)采用非屏蔽的双绞线(UTP)作为传输介质,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it/是,支持以太网结构化方式和集线器(Hub)设备。
考点三:以太网的扩展
1、物理层:中继器、集线器
2、数据链路层:网桥、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
3、网络层:路由器
4、传输层:网关
考点四:虚拟局域网

1、虚拟局域网是基于交换机的一种局域网应用形式。IEEE802.1Q 标准定义了虚拟局域网环境下的以太网帧格式,即在一般以太网的帧格式中插入一个出的标识符,称为ⅥN标记(Tag)用来指明发送该帧的主机属于哪一个虚拟局域网。2、划分虚拟局域网的基本命令:
(1)创建一个亿M的命令:ylan ylan-id(2)删除一个汇N的命令:no vlan vlan-id
(3)将一个端口指定到某个 ⅥA:
①把一个端口作为 Access端口指定到某个 ⅥM的命令interface port-id //进入某个端口(用port-id表示)进行配置switchport access vlan vlan id
//将该端口作为 Access端口加入某个ⅥA(用x1an-id表示)②把一个端口作为 Trunk 端口指定到某个ⅥM 的命令:
interface port-id//进入某个端口进行配置
switchpgxtmode trunk //将该端口配置为 Trunk 模式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all[addremove except ]} ylan-list//设置该 Trumk 端口支持的 ⅥLAN
(4)将端口丛江越中移出:①将 Åccess端囗从 ⅥN 中移出的命令:
interface port-id //进入某个端口进行配置
no switchpgrt access yla //将该端口从当前ⅥAN中删除

  • 15
    点赞
  • 2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东南亚位于我国倡导推进的“一带一路”海陆交汇地带,作为当今全球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区域内生产总值实现了显著且稳定的增长。根据东盟主要经济体公布的最新数据,印度尼西亚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05%;越南2023年经济增长5.05%;马来西亚2023年经济增速为3.7%;泰国2023年经济增长1.9%;新加坡2023年经济增长1.1%;柬埔寨2023年经济增速预计为5.6%。 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总体GDP经济规模、贸易总额与国外直接投资均为最大,因此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当前,东盟与中国已互相成为双方最大的交易伙伴。中国-东盟贸易总额已从2013年的443亿元增长至 2023年合计超逾6.4万亿元,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4%。在过去20余年中,东盟国家不断在全球多变的格局里面临挑战并寻求机遇。2023东盟国家主要经济体受到国内消费、国外投资、货币政策、旅游业复苏、和大宗商品出口价企稳等方面的提振,经济显现出稳步增长态势和强韧性的潜能。 本调研报告旨在深度挖掘东南亚市场的增长潜力与发展机会,分析东南亚市场竞争态势、销售模式、客户偏好、整体市场营商环境,为国内企业出海开展业务提供客观参考意见。 本文核心内容: 市场空间:全球行业市场空间、东南亚市场发展空间。 竞争态势:全球份额,东南亚市场企业份额。 销售模式:东南亚市场销售模式、本地代理商 客户情况:东南亚本地客户及偏好分析 营商环境:东南亚营商环境分析 本文纳入的企业包括国外及印尼本土企业,以及相关上下游企业等,部分名单 QYResearch是全球知名的大型咨询公司,行业涵盖各高科技行业产业链细分市场,横跨如半导体产业链(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制造、封测、分立器件、传感器、光电器件)、光伏产业链(设备、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辅料支架、逆变器、电站终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动力电池及材料、电驱电控、汽车半导体/电子、整车、充电桩)、通信产业链(通信系统设备、终端设备、电子元器件、射频前端、光模块、4G/5G/6G、宽带、IoT、数字经济、AI)、先进材料产业链(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纳米材料等)、机械制造产业链(数控机床、工程机械、电气机械、3C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激光、工控、无人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农业等。邮箱:market@qyresearch.com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