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

1.2 数据库的发展和由来

  •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 人工管理阶段 (50年代中期以前)
      • 数据不保存在计算机内,随着计算任务完成,用户作业退出计算机系统,数据空间随着程序空间一起被释放
      • 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程序中的存取子程序随着存储结构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此时数据和程序不具有独立性,程序直接面向存储结构,因此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没有区别
      • 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数据的组织方式必须由程序员自己设计安排
      • 数据面向程序,即一组数据对应一个程序
    • 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后期)
      • 出现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设备
      • 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是专门管理外存的数据管理软件
      • 数据处理方式有批处理、联机实时处理
      • 数据以文件形式可以长期保存在外部存储器的磁盘上
      • 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有了区别。程序可以不知道数据的物理位置,通过文件名就可以和数据打交道=====》程序和数据间有了设备独立性
      • 文件组织多样化,有索引文件、链接文件、直接存取文件等,但是文件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联系
      • 数据面向应用,不再属于单独某个程序
      • 未能体现用户观点下的数据逻辑结构独立于数据在外存的物理结构的要求,在改变数据的物理结构的时候,还是要修改应用程序,即具有程序-数据依赖性
      • 对数据的操作以记录为单位
        缺点
      • 数据冗余
        由于文件间缺乏联系,造成每个应用程序都有对应的文件,同样的数据可能在多个文件中重复存储
      • 数据不一致
        往往由数据冗余造成
      • 数据联系弱
        由于文件相互独立,缺乏联系
    • 数据库阶段(70年代以来)
      • 1968年IBM推出层次模型的IMS
      • 1969年CODASYL发布DBTG,提出网状模型
      • 1970年E.F.Codd提出关系模型
      • 采用数据模型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数据模型不仅描述数据本身的特质,还描述了数据间的联系,通过存取路径实现——与传统文件的根本区别
      • 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应用程序和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
        物理数据独立性是指,在物理结构改变时,尽量不影响整体逻辑结构、用户的逻辑结构以及应用程序
        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指,在整体逻辑结构改变时,尽量不影响用户的逻辑结构以及应用程序
      • 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对数据的操作可以以数据项为单位
      • 提供了四个数据控制功能
        • 数据库的恢复
        •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
        • 数据的完整性: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始终是正确的
        • 数据安全性
    • 高级数据库阶段
      主要标志是80年代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90年代的对象数据库系统、开放的数据库互联技术(ODBC),21世纪初的web数据库系统、xml数据库技术、现代信息集成技术

文件系统请添加图片描述
请添加图片描述请添加图片描述

  • 系统层次图
    • DB: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用户和OS之间,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删除、更新等
    • DBS:数据库系统,是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数据描述

  • 数据描述经历了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三个阶段

  • 基本概念

    • 概念设计中的
      • 实体(客观存在、可相互区别的事物。如一名男学生、一辆汽车、一场比赛)
      • 实体集(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合,如所有的男同学)
      • 属性(实体的特性,如学生的姓名、学号、年龄、性别)
      • 实体标识符(键、关键码。能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
    • 逻辑设计中的
      • 字段(对应属性)
      • 记录(对于实体)
      • 文件(对应实体集)
      • 关键码(对应实体标识符)
    • 物理设计中的
      • 存储介质层次(自上而下成本变低,读写速度变慢)
        • 高速缓存
        • 内存(主存)
        • 快闪存储器(快擦写存储器、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掉电后数据不丢失)
        • 磁盘存储器(直接存取存储器)
        • 光存储器
        • 磁带存储器(属于顺序存取存储器)
      • 位、字节、字、块、桶、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数据联系的描述

    • 一对一联系:记为1:1,实体集E1中的每个实体至多和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依然
    • 一对多联系:1:N
    • 多对多联系:M:N

1.4 数据抽象的级别

  • 先讲数据库的体系结构(三层模式和两级映像)

    1. 模式是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的一种结构性的描述,表达所观察到的数据的结构信息。
    2. 视图是某一种表现形式下表现出来的数据库中的数据。
    3. 从用户到数据库之间,有三个层次,外部模型、逻辑模型、内模型(看这一节最下面那个图),使用DDL(数据库定义语言)定义这三个层次,得到外模式、逻辑模式、内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外模式
      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外模式由若干个外部记录类型组成。外模式是逻辑模式的子集。
    5. 逻辑模式
      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由若干逻辑记录类型组成,还包含记录间联系、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等要求。
    6. 内模式
      内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定义所有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组织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7. 外模式/逻辑模式映像(E-C Mapping )存在于外模式和逻辑模式之间,用于定义外模式和逻辑模式之间的对应性。一般放在外模式中描述。
    8. 逻辑模式/内模式(C-I Mapping )存在于逻辑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用于定义逻辑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对应性。一般放在内模式中描述。
    9. 用户使用DML(数据操纵语言)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实际上是对外模式的外部记录进行操作
    10. 外模式是逻辑模式的子集
    11. 内模式不涉及物理设备的约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逻辑数据独立性
      当逻辑模式变化时,可以不改变外部模式(只需改变E-C Mapping),从而无需改变应用程序。
    13. 物理数据独立性
      当内模式变化时,可以尽量不改变逻辑模式(只需改变C- I)请添加图片描述
      Mapping),从而不改变外模式。
  • 四个模型

    • 概念模型:表达用户需求观点的数据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型
    • 逻辑模型:表达计算机实现观点的DB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型
    • 外部模型:表达用户使用观点的DB局部逻辑结构的模型
    • 内部模型:表达DB物理结构的模型
  1. 模式是视图(数据)的结构,模型是模式的结构,是对模式本身结构的抽象,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约束等。
  2. 概念模型:
    在四种模型中抽象级别最高,特点如下:
    • 概念模型表达了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
    • 从用户需求观点出发对数据建模
    • 独立于硬件和软件(不依赖硬件设备,不依赖是实现时的DBMS软件)
    • 概念模型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交流的工具

      概念模型主要是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
    • 矩形框:表示实体类型
    • 菱形框:表联系类型
    • 椭圆形框:表示实体类型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联系类型中的属性是实体发生联系时产生的属性,而不应该包括实体的属性或标识符

  3. 逻辑模型:
    在选定DBMS软件后,将概念模型按照选定的DBMS的特点转化成逻辑模型。逻辑模型有以下特点:
    • 表达了DB的整体逻辑结构
    • 从数据库实现的观点出发建模
    • 独立于硬件,依赖于软件(DBMS)
    • 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应用程序员之间交流的工具

      逻辑模型主要有层次、网状、关系和对象模型四种
      请添加图片描述
      和层次模型、网状模型不同的点在于使用关键码导航而不是指针
      使用非过程性语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请添加图片描述
  4. 外部模型:
    在应用系统中,常常是根据业务的特点划分成若干个业务单位,可以根据不同单位的需求设计不同的外部模型。外部模型中的模式叫做视图。外部模型有如下特点:
    • 外部模型是逻辑模型的一个逻辑子集
    • 独立于硬件、依赖于软件
    • 反映了用户使用数据库的观点
  5. 内部模型:
    内部模型也叫物理模型,是数据库最低层的抽象。它描述数据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文件的结构),存取设备(外村的空间分配),存取方法(主索引和辅助索引)。与软硬件紧密联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5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指数据库系统中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它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 DBMS可以根据数据模型的不同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对象型等
  • DBMS的主要目标是使数据作为一种可管理的资源处理
  • DBMS的五大主要功能
    • 数据库的定义功能
    • 数据库的操纵功能
      • DBMS提供DML实现对数据的操作
      • 基本操作由检索(查询)、更新(增删改)
      • DBMS包括DML的编译程序或解释程序
      • DML可分为过程性和非过程性,过程性就是用户编程时,不仅要指出做什么,还要说怎么做(如何获得数据),非过程性就不用
    • 数据库的保护功能
      • 恢复
      • 并发控制
      • 完整性控制
      • 安全性控制
    • 数据库的维护功能
    • 数据字典
      • 数据库系统中存放三层结构定义的数据库叫数据字典DD。
      • 对数据库的操作都要通过DD实现

1.6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BS)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是数据库、硬件、软件、数据库管理员的集合体。DBS是包含DB和DBMS的计算机系统。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