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原理网络期末复习

Xtuers的押题知识点~

周维老师的计网最后实验答题是一串数字的数据包分析,根据一堆数字得出里面的信息,比如是什么报文,这样类似的。

第一章:概述
1.三种交换方式的比较

三种交换方式:

(1)电路交换:

工作方式:在两用户端间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保证了双方通信所需的通信资源,而这些资源在双方通信时也不会被其他用户占用

三个步骤: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重要特点: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2)报文交换:

特点: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给下一个结点

(3)分组交换:

工作方式: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把一个报文划分为几个分组后进行传送

报文:要发送的整块数据

分组:把较长的报文分成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再加上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后,就构成一个分组;分组又称包,分组的首部又称包头

首部的重要性:包含了诸如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重要控制信息,使每一个分组才能独立的选择传输路径,并正确交付到终点

存储转发技术:路由器收到分组后,先暂时存储,检查其首部,查找转发表,按照首部中目的地址,选择合适的接口转发出去

优点:高效:在分组传输过程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逐段占用

灵活:为每个分组独立选择最合适的转发路由 迅速:以分组为单位传输,不用建立和释放连接 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器的分组交换网,有很好的生存性

三种数据交换方式的对比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输;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的结点,全部存储下来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报文中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总结:若要连续传送大量的数据,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连接建立的时间,则电路交换的传输效率较快。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通信的利用率。由于一个分组的长度往往远小于整个报文的长度,因此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2.网络的组成

从互联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大概分为两大块: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些主机又被称为端系统)。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者视频)和资源共享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以划分为: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对等方式(P2P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对等模式:两台主机不区分哪台是客户端,哪台是服务端,只要是对等方式连接中的每一台主机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端。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起特殊部分的是路由器

3.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简称为网络,由若干个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网络中的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

网络、互联网、因特网概念区分:

(1)网络: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2)互联网:internet(i小写)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3)因特网:Internet(I是大写的),全球最大的互联网

①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1)广域网:作用网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也称为远程网;花钱买服务,花钱买带宽。

(2)城域网:作用范围为一个城市;

(3)局域网LAN:自己买设备,自己维护,带宽固定,距离100米左右

(4)个人区域网PAN:在个人工作的地方,将电子设备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范围10米左右。

按照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1)公用网

(2)专用网

③按拓扑结构分类

(1)总线型网络

(2)星型模型

(3)环形网络

(4)网状型网络

4.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

(1)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的两种形式:

(1)使用便于人来阅读和理解的文字描述

(2)使用让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代码

5.网络的体系结构

(1)应用层:

作用: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应用层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

常见协议:DNS、HTTP、SMTP等

报文:应用层交互的数据单元

(2)运输层:

作用:负责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应用进程利用该服务传送应用层报文;通用指多种应用可以使用同一运输层服务;有复用和分用功能

分用和复用:复用是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运输层的服务,分用是运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上面应用层中的相应进程

主要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数据传输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

(3)网络层:

作用: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选择合适路由,使运输层传下来的分组能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找到目的主机

主要协议:IP协议、多种路由选择协议

(4)数据链路层:

作用:负责两主机间链路上的传输;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传送帧,帧中包含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在接收数据时,提取出数据部分交给网络层;通过控制信息监测差错,丢弃差错帧或纠正错误

(5)物理层:

作用:考虑用多大电压代表0或1,如何识别对方发送的比特;确定电缆插头的物理结构

五层协议对应的数据单元

5 应用层——报文

4 运输层——TCP报文段、UDP数据报

3 网络层——IP数据报、分组

2 数据链路层——帧

1 物理层——比特流

第二章:物理层
6.通信模型

数据通信系统划分: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

源系统的内容:

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

发送器:源点生成的数字比特流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传输;如调制器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发送来的信号,并转换成能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如解调器

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来的数字比特流,然后把信息输出

  • 常见编码方式

(1)不归零制:正电平代表1,负电平代表0

(2)归零制:正脉冲代表1,负脉冲代表0

(3)曼切斯特编码:位周期中心的向上跳变代表0,位周期中心的向下跳变代表1;也可反过来定义

(4)差分曼切斯特编码:在每一位的中心处始终都有跳变。位开始边界有跳变代表0,位开始边界没有跳变代表1

奈氏准则:在带宽为W(Hz)的低通信道中,不考虑噪声影响,则码元传输的最高速率是2W(码元/秒)

香农公式:C=Wlog_{2}(1+S/N)

c: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单位:b/s)W:信道带宽(单位:Hz)S:信道内所传信息的平均功率N:信道内的高斯噪声功率S/N:信噪比,使用分贝(dB)作为度量单位

7.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是数据传输系统中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通路

传输媒体的分类:

引导型:电磁波被引导沿着固体媒体传播,如双绞线、 同轴电缆、光纤

非引导型:电磁波无线传输

8.复用方式

频分复用:

原理:用户在分配到一定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

特点: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频率带宽

时分复用:

原理: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帧),每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TDM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

特点: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统计时分复用

使用STDM帧来传送复用的数据

码分复用

原理:各个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互相干扰

码片: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m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

工作方式:

每个站被指派一个唯一的mbit码片,若发送1,则发送自己的m bit码片,若发送0,则发送该码片的二进制反码

码片正交关系:不同码片正交,就是向量S和T的规格化内积为0,(规格化内积即对应为相乘再除以bit数)

正交关系的重要特征:任何码片与自己的规格化内积为1,与自己反码的规格化内积为-1

例2-16:共有四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四个站的码片序列分别为

A(-1-1-1+1+1-1+1+1) B(-1-1+1-1+1+1+1-1)

C(-1+1-1+1+1+1-1-1) D(-1+1-1-1-1-1+1-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1+1-3+1-1-3+1+1),问哪些站发送了数据,发送的是0还是1

解:

A站的内积:(-1-1-1+1+1-1+1+1)*(-1+1-3+1-1-3+1+1)/8=(+1-1+3+1-1+3+1+1)/8=1

B站的内积:(-1-1+1-1+1+1+1-1)*(-1+1-3+1-1-3+1+1)/8=(+1-1-3-1-1-3+1-1)/8=-1

C站的内积:(-1+1-1+1+1+1-1-1)*(-1+1-3+1-1-3+1+1)/8=(+1+1+3+1-1-3-1-1)/8=0

D站的内积:(-1+1-1-1-1-1+1-1)*(-1+1-3+1-1-3+1+1)/8=(+1+1+3-1+1+3+1-1)/8=1

所以A、D站发送了1,B站发送了0,C站没有发送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9.三个基本问题

1.封装成帧:

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确定帧的界限,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

添加首部和尾部的作用:进行帧定界(确定帧的界限);包含许多必要的控制信息

帧长:帧的数据部分加上帧首部和帧尾部的长度

最大传送单元MTU:链路层协议规定的所能传送的帧的数据部分长度上限

帧格式:

帧界定的方法:可用特殊的帧定界符,在ACSCII码中,用SOH表示帧的首部开始,EOT表示帧的结束

帧界定的作用:判断收到的帧是否完整,不完整则丢弃

2.透明传输:

透明传输:不管什么数据,都能完整无差错的通过这个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对数据没有妨碍,数据链路层对数据时透明的

透明传输中的问题:若数据中的某个字节的二进制代码恰好组成了帧界定符,就会出现错误

解决方法:字节填充,在控制字符和特殊字符前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而真正的首部和尾部前不加

  • 当PPP使用同步传输时,使用零比特填充:只要发现有5个连续的1,则立即填入一个0

3.差错检测:

比特差错:在传输中可能会产生比特差错,1可能变0,0可能变1

误码率:在一段时间,传输错误的比特占所有传输比特总数的比率,与信噪比有关

循环冗余校验(CRC):

原理:在发送端,先把数据划分为组,假定每组k个比特,若传输一组数据M=101001(k=6),在M后添加供差错检测用的n位冗余码后一起发送,共发送(k+n)位,接收方用收到的数据除P,若余数为0则表示没有差错

冗余码计算方法:在M后面添加n个0,得到(k+n)位的数除以选定好的除数p,得出商Q,余数R,将余数R作为冗余码,添加到M后

帧校验序列(FCS):为差错检验而添加的冗余码;就是计算后得到的余数R

CRC的局限性:只能实现无比特差错,不能实现无传输差错,只能判断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其余均无法判断,并不是可靠传输

10.CSMA/CD协议

(1)多点接入:说明是总线型网络

(2)载波监听: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也在发送;每个主机必须不停的检测信道,发送前检测是为了获得发送权,发送中检测是为了及时发现碰撞

(3)碰撞检测:边发松边监听,也叫冲突检测;发生碰撞就立即停止发生,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发送

10.1争用期

争用期(碰撞窗口):以太网端到端的往返时间(tao);经过争用期没检测到碰撞,才能肯定这次发送不会发送碰撞

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用来确定碰撞后重传的时机,不是信道空闲就立即再次发送,而是推迟一个随机的时间

具体流程:

(1)规定了基本退避时间为争用期2τ,具体的争用期时间是51.2μs;对于10Mbit/s以太网,争用期内能发送512bit,即64字节,也可以说争用期是512比特时间。

(2)从离散的整数集合[0,1,...,(2^k-1)]中随机取一个数,记为r,重传应推后r倍的争用期,k=min(重传次数,10)

(3)当重传16次仍不成功时,丢弃该帧,向高层报告

  • 凡长度小于64字节的帧都是由于冲突而异常终止的无效帧

帧间最小间隔:9.6μs,即96比特时间,使刚收到数据帧的站的接受缓存来得及清理,做好接收下一帧的准备

工作流程:

(1)准备发送:适配器从网络获得一个分组,加上首部和尾部组成以太网帧,放入以太网缓存中,发送前先检测信道

(2)检测信道:若检测到信道忙,则不停检测,直到信道转为空闲;若检测到信道空闲,并在96比特时间内保持空闲,就发送这个帧

(3)在发送过程中仍不停检测信道,边发送边监听。这里有两种可能:

发送成功:争用期内未检测到碰撞。这个帧一定能发送成功。发送完毕后回到(1)

发送失败:争用期内检测到碰撞。立即停止发送,并按规定发送人为干扰信号(强化碰撞),执行指数退避算法,等待r倍512比特时间后,返回步骤(2);若重传16次仍不成功,停止重传并向上报错

11.高速以太网

10 吉比特以太网(10GE)怎么向下兼容?

其主要特点有:与10 Mbit/s、100 Mbit/s 和1Gbit/s 以太网的帧格式完全相同。保留了802.3 标准规定的以太网最小和最大帧长,便于升级。不再使用铜线而只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只工作在全双工方式,因此没有争用问题,也不使用CSMA/CD协议。

第四章:运输层
12.IP地址

分类的IP地址:

将IP地址划分为若干个固定类,每一类地址都由网络号(net-id)和主机号(host-id)构成

一个IP地址再整个互联网范围内是唯一的

A类:8位网络号:0|

B类:16位网络号:10|

C类:24位网络号:110|

A、B、C类地址都是单播地址

D类地址用于多播

一般不使用的特殊IP地址:

12.1 IP数据报格式

首部校验和:验证首部是否存在传输错误,只检验首部,不包括数据部分,用反码算术求和来判断。

12.2划分子网

划分子网的基本思路:借用主机号若干位作为子网地址

划分子网后的IP地址:| 网络号 | (子网) | 主机号 |

子网掩码:

作用:用来找出IP地址中的子网部分,长度为32位,原IP中网络号和子网部分置为1,主机号部分置为0

(IP地址)and(子网掩码)=网络地址

默认子网掩码:在不进行子网划分时,也要给出子网掩码,就用默认子网掩码

子网数:2^k-2,k表示子网号的位数,减去全0和全1,就是可用子网数,虽然现在全0和全1地址也可以使用,但不推荐

使用子网时的分组转发:

子网划分后的路由表:包含目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

子网划分后的路由器转发分组算法:

1)从收到的数据报首部提取目的IP地址D

2)先判断是否为直接交付。对路由器直接相连的网络进行逐个检查:用各网络的子网掩码和D逐位相与,看结果是否和相对应的网络地址匹配。若匹配,则把分组进行直接交付,转发任务结束。否则就是间接交付,执行(3)。

3)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D的特定主机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否则执行(4)。

4)对路由表的每一行,用其中的子网掩码和D逐位相与,其结果为N。若N与该行的目的网络地址匹配,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该行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5)。

5)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6)。

6)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12.3无分类编址CIDR(构造超网):

主要特点:

(1)消除了传统A、B、C类地址及划分子网的概念,重新将IP地址划分为两个部分即,”网络前缀”和”主机号”.注意这里的网络前缀再也没有位数的限制,即没有A,B,C类之分.

(2)把网络前缀相同的连续IP地址组成一个CIDR地址块,只要知道任一个地址,就可以知道这个地址块的起始地址和最大地址以及地址数

格式:使用网络前缀代替网络号和子网号,使IP地址变回两级格式

斜线表示法:/24表示子网掩码前24位为1,即网络前缀的位数

CIDR地址块:把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IP地址组成CIDR地址块

最长前缀匹配:

用收到的目的地址与路由表中的每条掩码依次相与,取最长前缀匹配项的地址作为下一跳

因为前缀越长,其地址块就越小,因而路由就越具体

12.4 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RIP

概述:是一种分布式,基于距离的路由选择协议

距离:直连网络距离为1,每过一个非直连网络距离加1,距离也称为跳数,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就加1,距离实际上指最短距离

RIP允许一个路径最多包含15个路由器,也就是距离最大值为16,故RIP适合小型互联网使用;RIP不能在两个网络之间同时使用多条路由

工作流程:每个路由器每隔一段时间向外广播,每个路由器收到广播后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刚开始时路由表为空,只知道直连网络的距离为1,以后,每个路由器只和数目有限的相邻路由器交互并更新路由信息,经过若干次更新后,所有路由器最终会知道到达本自治系统其他路由器的最短距离和下一跳地址,此时称该网络收敛可能出现更新的说明

  • 没有新信息,不变

  • 相同的下一跳,替换

  • 一条新路由,增加

  • 不同的下一跳,新跳数小,替换

  • 不同的下一跳,跳数相同,不变

  • 不同的下一跳,新跳数大,不变

第五章:运输层
  • 在网络层,差错检测只检验首部,在传输层:把首部和数据部分、还有伪首部一起都检验

13.可靠传输

端口号的分类:

熟知端口号:0~1023

登记端口号:1024~49151,为没有熟知端口号的应用程序使用

客户端端口号:49152~65535,仅在客户进程运行时才动态选择,因此又叫短暂端口号

13.1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

1.停止等待协议:

停止等待:每发送完一个分组就停止发送,等待对方确认,在收到确认后再发送下一个分组

A只要超过一段时间每收到确认,就默认发送的分组丢失而重传之前的分组,就是超时重传

注意:

(1)A发送完一个分组后,必须暂时保留已发送分组的副本,只有在收到相应确认后才删除

(2)分组和确认都需要编号,才能明确哪个分组收到确认,哪个没收到

(3)超时计时器的重传时间应比数据在分组传输的平均往返时间更长一些

2.连续ARQ协议:

发送方维持发送窗口,位于发送窗口内的分组都可以连续发送出去,而不需要等待对方确认,这样信道利用率就提高了

ARQ规定,发送方每收到一个确认,就把发送窗口滑动一个分组位置,接收方采用累积确认方式,在收到几个分组后,对按序到达的最后一个分组发送确认

优点:容易实现,确认丢失也不必重传

缺点:不能向发送方反映出接收方已经正确收到的所有分组信息

13.2 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确认号:占4字节,是期望收到对方下一个报文段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

确认号=N,则表明到序号N-1为止所有数据都正确收到

数据偏移:占4位,指出TCP报文段的数据起始处距离TCP报文段的起始处有多远

同步SYN:在连接建立时用来同步序号;当SYN=1而ACK=0时,表明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报文,对方若同一建立连接,则应在响应报文中使SYN=1,ACK=1

13.3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

加权平均往返时间RTTs:

新的RTTs=(1-a)(旧的RTTs)+a(新的RTT样本)

超时重传时间RTO:

RTO=RTTs+4*RTTd

RTT的偏差的加权平均值RTTd:

新的RTTd=(1-b)(旧的RTTd)+b|RTTs-新的RTT样本| 其中b=0.25

14.TCP的流量控制

1.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让发送方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

滑动窗口的单位:字节

滑动窗口流量控制流程:

开始时rwnd=400,每个报文段长100字节

15.TCP的拥塞控制

①当拥塞窗口 cwnd 增长到慢开始门限值 ssthresh 时,改为执行拥塞避免算法,拥塞窗口按线性规律增长。

②当拥塞窗口 cwnd = 24 时,网络出现了超时,发送方判断为网络拥塞。调整门限值 ssthresh = cwnd / 2 = 12,同时设置拥塞窗口 cwnd = 1,进入慢开始阶段。

③按照慢开始算法,发送方每收到一个对新报文段的确认 ACK,就把拥塞窗口值加 1。当拥塞窗口 cwnd = ssthresh = 12 时,改为执行拥塞避免算法,拥塞窗口按线性规律增大。

④当拥塞窗口 cwnd = 16 时,发送方连续收到 3 个对同一个报文段的重复确认(记为 3-ACK)。发送方改为执行快重传和快恢复算法。

⑤执行快重传和快恢复算法:发送方调整门限值 ssthresh = cwnd / 2 = 8,设置拥塞窗口 cwnd = ssthresh = 8,开始执行拥塞避免算法。

16.数据包分析

可知源端口号为49675,目的端口号为80,序列号seq = 2828208206,确认号ack = 4230143473,报文长度为20比特,窗口大小为513,校验码为0xd3b2,数据为466比特

(1)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第一次握手数据包:客户端发送请求报文段,源端口为64986,目的端口为80,序列号Seq为0,标志位SYN=1,表示客户端请求建立连接。

第二次握手数据包:服务器发回确认包,确认号ack=0+1=1,标志位ACK=1,SYN=1,选择的序号Seq=0,表示收到连接请求,发回确认。

第三次握手数据包:客户端再次发送确认,ACK=1,发送序号Seq=0+1=1,确认序号ack=0+1=1,TCP连接就此建立了。

(2)TCP终止连接/四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数据包:客户端给服务器发送TCP包,并停止再发送数据,主动关闭TCP连接。FIN=1,Seq=722,ack=359。

第二次握手数据包:服务器发出确认,确认号ACK=1,ack=722+1=723,Seq=359。

第三次握手数据包:服务器通知TCP释放连接,FIN=1,ACK=1,Seq=359,ack=723。

第四次握手数据包:客户端确认之后,发回ACK=1,Seq=722+1=723,ack=359+1=360。

IP数据包分析

MAC帧:

前14个字节属于以太网V2的MAC帧格式,其中“c8 3a 35 42 08 d0 ”属于目的地址,“8c 89 a5 e724 b1”属于源地址。通过cmd窗口查找可知,“8c 89 a5 e724 b1”属于本机的MAC地址。“0800”属于类型字段,参考资料可知该类型属于IP数据报,下面去分析IP数据报。IP数据报

IP数据报固定部分占20个字节,现在注意分析。“45”表示2个字段,其中,4表示版本号,即IP协议版本号为IPv4(最新消息:微软公司宣布已彻底用完美国市场的IPv4地址资源),5表示首部长度,表示首部长度为20字节(由于首部长度等于固定部分长度加上可变部分长度,即表示该数据报不存在可变部分)。“00”表示区分服务,在一般情况的情况下不使用这个字段。“00 28”属于总长度,即总长度为40字节(由于总长度指首部和数据之和的长度,可得出数据的长度为20字节)。“0b 24”属于标识(由于IP软件在存储器中维持一个计数器,每产生一个数据报,计数器就加1,并赋值给标识字段)。“40 00”中的4属于标志字段(标志字段占3位)和片偏移字段(13位),十六进制的4用二进制表示为0100,可得010属于标志字段,其中DF位为1,MF为为0,表示不能分片,因此片偏移字段当然是0。接着的“40”属于生存时间,“06”属于协议字段,指出此数据报携带的数据是属于TCP协议的,(1代表ICMP协议、2代表IGMP协议、6代表TCP协议、17表示UDP协议。)“00 00”属于首部检验和,因为结果为0,所以这个数据报有效,保留该数据报。“c8 a8 00 67”属于源地址,“3d 87 ba 98”属于目的地址。

下面分析TCP的首部格式。“18 bd”属于源端口,查找可知该端口号属于登记端口号,这类端口号是为没有熟知端口号的应用程序使用的。“00 50”属于目的端口号,十进制表示为80,它是我们熟知的http端口号。“d6 41 d8 d2”属于序号,“cd dc 7e 3b”属于确认号,“50 10”分别属于不同的字段,包括数据偏移(4位)、保留位(3位)、Non(1位)、CwR(1位)、ECN(1位)、URG(1位)、ACK(1位)、PSH(1位)、RST(1位)、SYN(1位)、FIN(1位),首部偏移为5,实际上指出TCP报文段的首部长度为20字节,从本报文段首部中的确认号算起,接收对方目前允许对方发送的数据量为16403(窗口值是动态变化的)。“b9 49”为检验和,“00 00”属于紧急指针。

17.路由命令

Ping命令:Ping是一个测试程序,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台主机交换(发送与接收)数据报

Ipconfig命令:IPConfig 实用程序(和WinIPCfg)可用于显示当前的TCP/IP配置的设置值。

ipconfig /all:当使用all选项时,IPConfig能为DNS和WINS服务器显示它已配置且所要使用的附加信息(如IP地址),并且显示内置于本地网卡中的物理地址(MAC)

ipconfig /release:所有接口的租用IP地址便重新交付给DHCP服务器(归还IP地址)

ipconfig /renew:本地计算机便设法与DHCP服务器取得联系,并租用一个IP地址

Route命令:Route用来显示、人工添加和修改路由表项目。

1.route print 本命令用于显示路由表中当前项目。

2.route add 本命令可将路由项目添加给路由表。

3.route change 本命令用来修改数据的传输路由。

  • 6
    点赞
  • 4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