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流程控制
1、判断
1.1 判断的基本结构
如果 … 否则 … if … else …
if 判断条件:
判断条件成立,执行的代码
else:
判断条件不成立,执行的代码
- 1, else 是关键字,后边需要冒号
- 2, 存在冒号,需要换行加缩进
- 3, 处于 else 缩进中的代码,称为是 else 语句的代码块
- 4, else 需要和 if 对齐
- 5, else 需要结合 if 使用,不能单独使用
- 需求:
- 输入用户年龄
- 判断是否满 18 岁 (>=)
- 如果满 18 岁,允许进网吧嗨皮
- 如果未满 18 岁,提示回家写作业
age = int(input("请输入年龄:"))
if age >= 18:
print("允许进网吧嗨皮")
# shift + tab
else:
print("回家写作业")
1.2 if 和 逻辑运算符结合
and 并且
or 或者
not 取反
- and
- 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
- 判断用户名是 admin 并且密码是 123456 时, 在控制台输出: 登录成功!
- 否则在控制台输出: 登录信息错误!
username = input("请输入用户名:")
password = input("请输入密码:")
if username == "admin" and password == "123456":
print("登录成功")
else:
print("登录信息错误")
# 设计测试用例
"""
case01: 登录成功(用户名和密码正确)
case02: 登录失败、提示:登录信息错误(用户名为空)
case03: 登录失败、提示:登录信息错误(用户名未注册)
case04: 登录失败、提示:登录信息错误(密码为空)
case05: 登录失败、提示:登录信息错误(密码与账号不匹配)
"""
- or
- 定义两个整数变量python_score、c_score,使用 input 获取成绩 编写代码判断成绩
- 要求只要有一门成绩 >= 60 分就输出合格
python_score = int(input("请输入python分数:"))
c_score = int(input("请输入c分数:"))
if python_score >= 60 or c_score >= 60:
print("合格")
else:
print("不合格")
- not
- 定义一个浮点数变量high,使用 input 获取身高信息
- 要求身高低于1.2米,提示免票;否则,提示请购买儿童票。
high = float(input("请输入身高信息:"))
# 方式一:
if high <= 1.2:
print("免票")
else:
print("请买票")
# 方式二:
if not high > 1.2:
print("免票")
else:
print("买票")
1.3 if elif else 结构
适用于 多个判断条件的情况下,并且这些判断条件存在一定的关联.
- 语法
if 判断条件1:
判断条件1 成立,执行的代码
elif 判断条件2:
判断条件1不成立,判断条件2 成立,执行的代码
elif:
...
pass
else:
以上条件都不成立,执行的代码
- 1, elif 是关键字,后边需要一个判断条件,判断条件后边需要跟冒号
- 2, 存在冒号,需要换行缩进
- 3, 处于 elif 缩进中的代码,称为 elif 代码块
- 4, if 和多个 elif 之间,只要有一个条件成立,后续的条件都不再执行
- 5, 一个 if elif else 之间,不能有其他的和if 对齐的代码
- 需求
- 定义 score 变量记录考试分数
- 如果分数是 大于等于 90分 显示 优
- 如果分数是 大于等于 80分 并且 小于 90分 显示 良
- 如果分数是 大于等于 70分 并且 小于 80分 显示 中
- 如果分数是 大于等于 60分 并且 小于 70分 显示 差
- 其它分数显示 不及格
score = int(input("请输入分数:"))
if score >= 90:
print("优")
# elif score >= 80 and score < 90:
elif 80 <= score < 90:
print("良")
elif 70 <= score < 80:
print("中")
elif 60 <= score < 70:
print("差")
else:
print("不及格")
1.4 if 嵌套
if 嵌套,是指在一个if(elif, else) 语句中 书写另一个 if 语句
判断条件存在递进关系(只有第一个条件满足,才会判断第二个条件)的时候,再去使用
- 语法
if 判断条件1:
判断条件1成立,执行的代码
if 判断条件2:
判断条件2成立,执行的代码
else:
判断条件2不成立,执行的代码
else:
判断条件1不成立,执行的代码
- 需求
- 定义布尔型变量 has_ticket 表示是否有车票
- 定义整型变量 knife_length 表示刀的长度,单位:厘米
- 首先检查是否有车票,如果有,才允许进行安检
- 安检时,需要检查刀的长度,判断是否超过 20 厘米
- 如果超过 20 厘米,提示刀的长度,不允许上车
- 如果不超过 20 厘米,安检通过
- 如果没有车票,不允许进门.
has_ticket = bool(input("有车票则输入:"))
# bool(x) : 将x转换为布尔型数据
# 注意:有数据就位真,转换之后结果为True;没数据(不输入)时,转换之后结果为
Fasle
print(has_ticket, type(has_ticket))
if has_ticket:
knife_length = int(input("请输入刀的长度:"))
print(knife_length, type(knife_length))
if knife_length <= 20:
print("安检通过")
else:
print("安检不通过")
else:
print("请买票")
2、循环
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让指定的代码重复执行
2.1 while 循环
while 是 Python 中的关键字,作用是用来实现循环的
2.1.1 指定次数的循环
- 语法
# 1. 先定义循环的初始条件(定义变量,记录循环的次数)
# 2. 使用 while 来书写循环的条件
while 判断条件: # 只要判断条件为 True,循环就一直执行
# 3. 判断条件成立,重复执行的代码(可以多行)
# 4. 修改计数器(循环次数发生改变)
# 如果某行代码只需要执行一次,放在循环的外边即可
- 案例
i = 1
while i <= 10:
print("已老实求放过,我要好好学")
# i = i + 1
i += 1
2.1.2 死循环
- 死循环
死循环: 由于写代码的人不小心造成的错误,导致程序代码无法结束,一直运行. 是 bug。
- 无限循环
- 无限循环: 根据需求,让程序代码一直运行, 一般在满足某个条件后终止。
- 使用场景: 在书写循环的时候,不知道一共要循环多少次,一般会在循环体(while 的代码缩进中)添加一个 if 判断, 当 if 判断条件成立,使用关键字 break 终止循环
- break 和 continue 关键字只能用在循环中
while True:
重复执行的代码
重复执行的代码
if xxx:
break # 代码执行遇到 break, 所在的循环会结束
2.2 for 循环
2.2.1 for 循环 做指定次数的循环
# 用法一 指定次数的循环
for i in range(100): # i [0, 100) range(n) 生成 [0, n) 整数的序列
print('媳妇,我错了', i)
# range(n) 会生成 [0, n) 之间的整数序列,不包含 n
# 每次循环会从序列中取出一个数字给变量, 最大值 n-1
2.2.2 for 遍历
遍历: 从容器中将数据逐个(一个一个)取出
容器: 字符串,列表,元组和字典
for 变量 in 容器:
重复执行的代码
# 1. 循环的次数由容器中数据的个数决定
# 2. 每次循环从容器中取出一个数据保存到变量中
# 3. 容器中 数据取完, 遍历结束(即循环结束)
# 用法二 遍历 容器
# 容器: str 列表 元组 字典
# 遍历 将容器中的数据逐个取出
for i in 'study':
print(i)
二、综合练习
1、用户登录
- 需求:
-
- 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名信息
-
- 如果用户名信息是 admin, 就在控制台输出 “欢迎admin登录”
-
- 如果用户名信息不是 admin, 就在控制台输出"用户名错误!"
-
a = input("请输入用户名")
if a == "admin":
print("欢迎admin登录")
else:
print("用户名错误!")
2、分数判定
- 需求:
-
- 提示用户输入考试成绩
-
- 如果成绩大于等于60分, 就在控制台输出合格
-
- 如果成绩小于60分, 就在控制台输出成绩不合格
-
score = int(input("请输入成绩:"))
if score >= 60:
print("合格")
else:
print("不合格")
3、退休判定
- 需求:
- 提示用户输入年龄,如果年龄超过65岁,输出:“可以退休了”, 否则,输出:“小伙子,加油干!”
age = int(input("请输入年龄:"))
if age > 65:
print("可以退休了")
else:
print("小伙子,加油干!")
4、年龄段判断
- 需求:
- 提示用户输入年龄,按照如下标准书写程序,判断用户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并提示:您的年龄是xx: 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 年龄段划分标准:0-17岁为青少年;18-35岁为青年;36-59为中年,60-99岁为老年。
i = 0
while i < 4:
age = int(input("请输入年龄:"))
if 60 <= age <= 99:
print(f"您的年龄是{age}: 老年")
elif 36 <= age <= 59:
print(f"您的年龄是{age}: 中年")
elif 18 <= age <= 35:
print(f"您的年龄是{age}: 青年")
else:
print(f"您的年龄是{age}: 青少年")
i += 1
5、判断闰年
- 需求:
- 闰年判断程序(闰年是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或者能被400整除的年份)
-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 输入一个有效的年份,判断是不是闰年 year
- 如果是闰年,则打印“xxxx年是闰年”;否则打印“xxxx年不是闰年”
- 如输入"2018",将打印“2018年不是闰年”
i = 0
while i < 3:
year = int(input("请输入年份:"))
if (year % 400 == 0) or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print("闰年")
else:
print("不是闰年")
i += 1
for i in range(3): # 遍历
year = int(input("请输入年份:"))
if (year % 400 == 0) or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print("闰年")
else:
print("不是闰年")
6、累加求和
- 需求:使用循环完成 0 - 100 之间数字的求和运算.
# 0 + 1 + 2 + 3 + ... + 100
sum = 0
for i in range(101):
sum = sum + i
print(sum)
# 定义计数器
i = 0
# 初始化
sum = 0
# 定义循环
while i < 101:
# 要重复执行的代码
sum += i
# 修改计数器值
i += 1
print(sum)
7、奇数求和
- 需求:对1~100中的奇数求和
- 说明:1 + 3 + 5 + 7 + 9 + …
- 关键:x % 2 != 0
sum = 0
for i in range(101):
if i % 2 != 0: # 奇数:对2取余不为0
sum = sum + i
print(sum)
8、偶数求和
- 需求:对1~100中的偶数求和
- 说明:0 + 2 + 4 + 8 + 10 + …
sum = 0
i = 0
while i < 101:
# 偶数:对2取余为0
if i % 2 == 0:
sum = sum + i
# 修改计数器值
i += 1
print(sum)
9、过7游戏
-
需求:
- 设计"过7 游戏” 程序,即在 0- 99 之间的数字中,如果数字 包含 7 或者是 7 的倍数,则输出"过…", 否则输出 具体的数字.
-
如: 7 14 17 71 都输出过
-
if ‘7’ in 字符串:
-
提示: 1. 使用循环获取 0-99 之间所有的数字, 2, 判断数字是否包含 7 或者是 7 的倍数
for i in range(100):
if (i % 7 == 0) or ("7" in str(i)): # str(x) : 将x转换为字符串
print("过")
else:
print(i)
i = 0
while i < 100:
if ( i % 7 == 0) or ('7' in str(i)):
print("过")
else:
print(i)
# 修改计数器
i += 1
10、简易计算器
- 需求:设计简易计算器,可以进行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 参考如下
- 请输出第一个数字:
- 请输入第二个数字:
- 请输入要进行的操作(+ - * /):
- 计算的结果为:
# 请输出第一个数字:
num1 = int(input("请输入第一个数字:"))
# 请输入第二个数字:
num2 = int(input("请输入第二个数字:"))
# 请输入要进行的操作(+ - * /):
a = input("请输入要进行的操作(+ - * /):")
# 计算的结果为:
if a == '+':
print(f"{num1} + {num2} = {num1 + num2}")
if a == '-':
print(f"{num1} - {num2} = {num1 - num2}")
if a == '*':
print(f"{num1} * {num2} = {num1 * num2}")
if a == '/':
print(f"{num1} / {num2} = {num1 / nu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