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多云管理平台:构建与实践解析

随着vivo互联网业务的迅速发展,资源规模不断扩大,vivo面临着资源管理与成本管控、交付与变更效率、可用性与质量感知等多方面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vivo构建了多云管理平台,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

一、vivo互联网业务与资源规模

vivo的互联网业务包括应用商店、游戏中心和浏览器等,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在网总用户(不含外销)达到3亿,项目数量超过1800个,服务数量超过10000个。与此同时,vivo的互联网资源规模也在快速增长,服务器规模增长40+倍,数据库实例规模增长56倍,数据库服务器规模增长7.4倍。

二、多云管理平台建设背景

vivo多云管理平台的建设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管理与成本管控:平台资源覆盖范围有限,云上云下没有统一纳管,资产数据准确性不高,生命周期管理流程不闭环,资源缺乏考核和度量,预算缺乏有效控制,共享资源缺乏分摊规则。
  2. 交付与变更效率:资源采购和交付周期长,自动化率不高,变更缺少管控,缺少场景化支撑能力。
  3. 可用性与质量感知:缺少有效度量,故障感知方法单一,问题定位时间长,故障自愈能力缺失。

三、最佳实践

vivo多云管理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以下最佳实践:

  1. 业务架构:统一平台、统一入口,覆盖计算资源、数据库、存储等。
  2. 系统架构:基于Jenkins和Spinnaker自研的CICD系统架构,月均构建10W+。
  3. 平台实践:包括CICD核心流程、全球化部署、运维自动化和成本分摊等。

四、未来展望

vivo多云管理平台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痛点:包括缺乏业务和用户视角的场景化、全链路解决方案和能力,持续提升运维效率困难,平台的规划缺乏顶层设计,技术产品化程度较低,资源运营仍然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持续提升资源效率困难,现有平台经过3-4年的持续迭代,积累了一些技术债务,平台架构可持续建设难度增大,用户需求投入产出比持续下降。
  2. vivo cloud 2.0产品架构:包括财务平台、DevOps、需求/项目协作、代码托管、持续构建、制品管理、持续测试、持续部署、研发度量、监控系统等。
  3. 基于FinOps理念构建资源运营解决方案:引入订单,按天计费,费用中心下沉项目空间,成本可视化,推送账单,关注成本,持续优化,营收视角搭建产品线维度成本分析,多视角观测成本信息,数据分析,决策优化。

五、结论

vivo多云管理平台通过构建和实践,成功应对了业务高速发展带来的挑战,实现了资源管理与成本管控、交付与变更效率、可用性与质量感知的全面提升。未来,vivo将继续优化和完善多云管理平台,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技术挑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