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YUAN博士,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参加华为天才少年预面试的经历。这可是我第一次正式的线上面试,紧张得不得了!
自我介绍
面试官:请用两分钟做个自我介绍吧。
我:好的!(深吸一口气)我叫YUAN,目前是XX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在读博士生...(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
结果不到一分钟就说完了,我还以为能滔滔不绝呢,看来平时还是得多练练啊!
实习经历
面试官:能谈谈你的实习经历吗?
我:呃...(心里一慌)其实我博士期间没有实习经历,主要是本科在某大厂做过后端开发。
面试官:哦?那你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我:我主要研究分布式边缘计算和任务卸载优化...(开始狂吹自己的研究)
面试官:(打断我)所以你的实习经历与研究毫无关系?
我:(尴尬笑)确实如此...(心想:完蛋,第一印象就给搞砸了)
未来发展方向
面试官:那你觉得你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我:我认为未来会从集中式计算向分布式计算发展。(松了口气,总算问到我擅长的了)
面试官:你的研究是应用层的还是架构层的?
我:主要是应用层的研究。(心里嘀咕:这部门估计是做架构层?...)
面试官:能详细讲讲你的论文吗?
我:当然可以!(开始滔滔不绝)
论文细节追问
面试官:先确认一下,你怎么定义边缘设备和任务卸载?
我:(自信满满)边缘设备就是...任务卸载是指...
面试官:那你是如何实现Dependency-aware DRL的?
我:(稍微犹豫了一下)我们主要是通过数据流顺序来定义迭代式任务的。
面试官:你们是否通过优化强化学习网络来实现自适应探索?
我:我们主要是通过调整reward来实现的。(心想:还好前两天刚复习过)
面试官:如果子任务丢失会发生什么?
我:(突然卡壳)呃...我们的方法主要适用于高可靠性的集中式网络场景...(暗自祈祷别再追问)
面试官:你有做过性能调优吗?比如使用性能分析工具,或者利用硬件特性?
我:(尴尬)这个...我还没有实际做过。
面试官:那你有没有探索过如何将不同类型的处理器有效结合,比如针对特定的NPU、CPU、TPU等进行性能优化?
我:(更尴尬了)说实话,这方面我还没有深入研究过。
面试官:明白了。那你的研究面向哪些应用场景?有落地应用吗?
我:(总算问到点子上了)我们的方法在某医院有应用!(开始滔滔不绝)
面试官:具体的batch命中率和准确率是多少?
我:(突然卡壳)这个在90%以上,...具体数据我可能需要查一下...(心想:完蛋,关键数据都不记得)
其他问题
面试官:你的博士毕业课题进度还顺利吗?
我:(松了口气)还算顺利,目前正在...(巴拉巴拉)
面试官:好的,你对我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
我:(终于轮到我提问了)是的!我很好奇...(开始疯狂提问)
总结
挂了会议,我整个人都虚脱了。这次面试暴露出了我太多的不足:实践经验少、对底层技术了解不够、关键数据记不清...但是,失败是成功之母,至少我知道了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接下来,我要狠补这些知识,争取下次面试能够完美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