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微信公众号DappVision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授权
昨日,麦当劳MacCoin币正式上线。为纪念巨无霸汉堡诞生50周年,将在全球50多个国家或者地区推出620万MacCoins,不少媒体过度报道,大肆宣传“麦当劳要发币了”,一时引得全球关注,然而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今日表示,MacCoin是全球首款用食物作为信用支撑的收藏币,没有现金价值。
但MacCoin真和数字货币没什么关系,它是有实物的,区别于比特币等虚拟数字货币,更像一种积分,只能在麦当劳体系流通,是用来换取巨无霸汉堡的凭证。近几年好像一说到区块链就联想币,引来一阵人潮汹涌的自我高潮,然而比起发币,麦当劳这样的巨头可能更想重塑餐饮市场。
有趣的冒险:实力蹭热点的营销方式
那么麦当劳发行MacCoin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两个方向供参考:玩了一手好营销或是对区块链Token的布局试水。前者效果已经呈现出来,MacCoin发售一小时涨幅超30倍,一枚MacCoin的价格已炒到800元,且价格仍在持续上涨之中,麦当劳门店已经爆满。这是麦当劳的一个非常有趣的冒险,它展示了品牌如何将有趣和流行的概念用作营销工具,这种花哨的伪加密货币带来的营销价值是成功的。
这可能是继麦当劳改名为“金拱门”后,热度最大的一次营销方案,麦当劳全球日均用户量就有7000万人;单单放在国内市场,“麦当劳纪念币遭疯抢”今天还上了月活人数4亿的微博热搜,区块链也在MacCoin的带动下被迅速普及。同时,麦当劳也让人们看到更多区块链的实际使用场景,提升对区块链落地的信任感,这也展现了巨头对区块链的影响之大。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麦当劳一直关注着区块链技术,也掌握着相应的底层技术,现在已经能做到如MacCoin这样的用户积分和产品兑换,而这种积分兑换的功能,是通证经济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看,麦当劳在区块链技术落地上,已经走在了虚拟发币的前面。
新经济模式:吃的越多赚得越多
“个性化、数字化的体验式品牌”一直是麦当劳的目标,张家茵提出“希望把麦当劳打造成一个体验式的品牌,引领新的潮流”。近几年的自助点餐,移动支付,麦当劳始终走在行业前沿,这都是数字化技术的体现,如此看重数字化的麦当劳自然也不会错过区块链的风口。
较之于营销,长远来看,MacCoin更像是对新经济模式的一种摸索和试水。其实现在麦当劳已经有自己的一套经济体系了,打造了自己独立App内的专属积分兑换体系,已初现通证经济的模型。设想一下,在麦当劳已有的积分功能上再添加一些增值服务,作为消费者,同样也能分得企业的一些红利,一个崭新的token经济系统就诞生了,这种模式下的市场会好玩得多。
具体一点来说,token和积分都有权益属性,但token最大的特点是流动性。局限于只能换巨无霸的MacCoin就是积分体系,但如果有一天麦当劳发行的通证权益可换成其他权益,比如说你可以靠它去肯德基换原味鸡,去星巴克换咖啡,也可以自愿转给他人,或在交易所交易,这就是Token。同时Token是去中心化的,存量固定,公开透明,所以说Token体系的价值优于麦当劳现有的积分体制。
假设未来麦当劳的Token经济体系成立,数据将归还给每一个用户,用户通过注册、点餐、消费、评价等行为,获得自己独有的token,可以免费兑换汉堡或其他喜欢的东西,让消费者享有自己贡献所带来的价值回报;同时,消费数据被存储在区块链中,享受着不可篡改的保护,也能帮助建立起一个用户饮食习惯、餐厅偏好以及口味的数据库,为每个用户提供个性化产品推荐和优惠发放。这种模式针对麦当劳这种高频低价的消费品牌是很适用的,用户吃的越多赚得越多,消费可分红的模式我们可以大胆展望一下。
毫无疑问,这种通证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改变传统利益分配格局将是未来的趋势,麦当劳只是其中一个例子,想要实现通证经济,很难保持现有的体系总体不变,这对大企业来说不是件易事。
这种模式的落地很可能率先出现在一些去中心化的餐厅推荐平台上,比如利用通证经济模型来连接用户与餐厅,吃货们可以通过分享和点评各式各样的餐厅来获取Token,经济利益不再归平台所有,而是用户投入越多,收获的Token也越多。在这种推荐机制下,也有利于消费者选择符合自己个性化的餐厅。
似乎每当一个巨头涉足区块链时,总会有一些巨头和数字货币之间的联想。不是像麦当劳这样的“被发币”,就是星巴克那样的“被理解成可用比特币支付”,其实想发币薅羊毛并不难,但巨头之所以为巨头,正因为它们看得更远,懂得借助现有的风口来为未来布局,胜到最后。要记得,“技术是拿来用的,不是用来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