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基础(四)

活动的生命周期

1.返回栈

Android的活动是可以层叠的,每启动一个新的活动就会覆盖在原活动之上,点击back键销毁最上面的活动

Android是使用任务(Task)来管理活动的,一个任务就是一组存放在栈里的活动的集合
称为返回栈(Back Stack)

栈是一种后进先出的数据结构,在默认情况 下,每当我们启动了一个新的活动,它会在返回栈中入栈,并处于栈顶的位置。而每当我们 按下 Back 键或调用 finish()方法去销毁一个活动时,处于栈顶的活动会出栈,这时前一个入栈的活动就会重新处于栈顶的位置。系统总是会显示处于栈顶的活动给用户。

返回栈示意图

2.活动状态

  • 运行状态

当一个活动位于返回栈的栈顶时,这时活动就处于运行状态。系统最不愿意回收的就是处于运行状态的活动,因为这会带来非常差的用户体验。


  • 暂停状态

当一个活动不再处于栈顶位置,但仍然可见时,这时活动就进入了暂停状态。你可能会觉得既然活动已经不在栈顶了,还怎么会可见呢?这是因为并不是每一个活动都会占满整个屏幕的,比如对话框形式的活动只会占用屏幕中间的部分区域,你很快就会在 后面看到这种活动。处于暂停状态的活动仍然是完全存活着的,系统也不愿意去回收这种活动(因为它还是可见的,回收可见的东西都会在用户体验方面有不好的影响),只有在内存极低的情况下,系统才会去考虑回收这种活动。

  • 停止状态

    当一个活动不再处于栈顶位置,并且完全不可见的时候,就进入了停止状态。系统仍然会为这种活动保存相应的状态和成员变量,但是这并不是完全可靠的,当其他地方需要内存时,处于停止状态的活动有可能会被系统回收。

  • 销毁状态
    当一个活动从返回栈中移除后就变成了销毁状态。系统会最倾向于回收处于这种状态的活动,从而保证手机的内存充足。
  • 3.活动的生存期

    Activity 类中定义了七个回调方法,覆盖了活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下面我来一一 介绍下这七个方法。

    1.onCreate()

    这个方法你已经看到过很多次了,每个活动中我们都重写了这个方法,它会在活动 第一次被创建的时候调用。你应该在这个方法中完成活动的初始化操作,比如说加载布 局、绑定事件等。

    2.onStart()

    这个方法在活动由不可见变为可见的时候调用。

    3.onResume()

    这个方法在活动准备好和用户进行交互的时候调用。此时的活动一定位于返回栈的 栈顶,并且处于运行状态。

    4.onPause()

    这个方法在系统准备去启动或者恢复另一个活动的时候调用。我们通常会在这个方 法中将一些消耗 CPU 的资源释放掉,以及保存一些关键数据,但这个方法的执行速度 一定要快,不然会影响到新的栈顶活动的使用。

    5.onStop()

    这个方法在活动完全不可见的时候调用。它和 onPause()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如果启动的新活动是一个对话框式的活动,那么 onPause()方法会得到执行,而 onStop()方法并不会执行。

    6.onDestroy()

    这个方法在活动被销毁之前调用,之后活动的状态将变为销毁状态。

    7.onRestart()

    这个方法在活动由停止状态变为运行状态之前调用,也就是活动被重新启动了。 以上七个方法中除了 onRestart()方法,其他都是两两相对的,从而又可以将活动分为三种生存期。

    1.完整生存期

    活动在 onCreate()方法和 onDestroy()方法之间所经历的,就是完整生存期。一般情 况下,一个活动会在 onCreate()方法中完成各种初始化操作,而在 onDestroy()方法中完 成释放内的操作。

    2.可见生存期

    活动在 onStart()方法和 onStop()方法之间所经历的,就是可见生存期。在可见生存 期内,活动对于用户总是可见的,即便有可能无法和用户进行交互。我们可以通过这两 个方法,合理地管理那些对用户可见的资源。比如在 onStart()方法中对资源进行加载, 而在 onStop()方法中对资源进行释放,从而保证处于停止状态的活动不会占用过多内存。

    3.前台生存期

    活动在 onResume()方法和 onPause()方法之间所经历的,就是前台生存期。在前台 生存期内,活动总是处于运行状态的,此时的活动是可以和用户进行相互的,我们平时 看到和接触最多的也这个状态下的活动。

    为了帮助你能够更好的理解,Android 官方提供了一张活动生命周期的示意图
    活动生命周期示意图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其主要任务是找出图像中所有感兴趣的目标(物体),并确定它们的类别和位置。以下是对目标检测的详细阐述: 一、基本概念 目标检测的任务是解决“在哪里?是什么?”的问题,即定位出图像中目标的位置并识别出目标的类别。由于各类物体具有不同的外观、形状和姿态,加上成像时光照、遮挡等因素的干扰,目标检测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二、核心问题 目标检测涉及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分类问题:判断图像中的目标属于哪个类别。 定位问题:确定目标在图像中的具体位置。 大小问题:目标可能具有不同的大小。 形状问题:目标可能具有不同的形状。 三、算法分类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主要分为两大类: Two-stage算法:先进行区域生成(Region Proposal),生成有可能包含待检物体的预选框(Region Proposal),再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样本分类。常见的Two-stage算法包括R-CNN、Fast R-CNN、Faster R-CNN等。 One-stage算法:不用生成区域提议,直接在网络中提取特征来预测物体分类和位置。常见的One-stage算法包括YOLO系列(YOLOv1、YOLOv2、YOLOv3、YOLOv4、YOLOv5等)、SSD和RetinaNet等。 、算法原理 以YOLO系列为例,YOLO将目标检测视为回归问题,将输入图像一次性划分为多个区域,直接在输出层预测边界框和类别概率。YOLO采用卷积网络来提取特征,使用全连接层来得到预测值。其网络结构通常包含多个卷积层和全连接层,通过卷积层提取图像特征,通过全连接层输出预测结果。 五、应用领域 目标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安全监控:在商场、银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