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创EDA与设计技巧

本文介绍了PCB设计的关键步骤,包括原理图绘制、器件选择与命名、封装练习、元器件布局策略(如模块化、电源管理、防抖和信号线处理)、以及立创EDA软件的使用技巧。重点强调了高速线布线原则、差分线处理和电源过孔的重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绘制PCB流程:

                绘制原理图  ——>   PCB布线 ——>   铺铜

器件:

  1. 器件就是一个个不同的元件,每个元件不同的引脚有不同的功能,但有可能封装是一样的,所以将器件和封装练习起来,才能将原理图和PCB联系起来,且多个器件可能公用相同的封装,或者有些器件还包含3D的模型。
  2. 引脚编号用于和封装联系起来

快速命名:

画封装:

  1. 编号:编号是用来一一对应的
  2. 图层:选择焊盘在哪一层
  3. 形状:选择不同的形状

Layout

  1. 设计板框:画出符合要求的几何板框,后期再调整 , 比如立创EDA是10cm*1010cm,超过就不免费了,比如手机上的异性板框

  2. 器件布局:

    1. 先分散元器件,根据原理图选取模块的不同的元器件,原理图驱动单元模块化布局(模块化设计),比如电源相关的芯片,阻容放在一块。

    2. 遵循 先大后小  先易后难   的布置 ,先放置庞大的元件 ,先放置复杂多的器件 ,先放置重要的器件(MCU ,晶振)

    3. MCU可以45度的方式放置,可以减少线的交叉。

    4. 去耦电容要靠近IC的电源管脚附近。

    5. 晶振尽可能靠近处理器,且起振电容靠近晶振

    6. 相同的结构采用对称结构,均匀分布。

    7. 插件应该方向保持一致,极性元件方向尽量保持一致,同一方向为正极

    8. 发热元件要均匀分布,温度传感器应该原理发热元件很近。

    9. 高压和低压区域要分离,模拟和数字信号要分区,高频和低频要分离,高频的间隔要间隔充分,不同需求电源器件分类。

    10. 不同电源平面不能重叠

    11. IIC需要上拉电阻(4.7K-10k)

    12. 信号要偏细,而且有些还要串联电阻(<100欧姆),在发射端放置,比如USB串10欧姆

  1. 布线:

    1. 高速线避免走直角,布线要以最短原则,不能绕一大圈子,扩大线间距,尽可能少走平行线,交叉线最少,过孔最少

    2. 模拟与数字电路应有各自的回路,最后单点接地,特别是模拟,为模拟电路提供一条零伏回线。

    3. 注意电源走向与结构,每个模块的电源,要先经过去耦电容,再供电模块。消除噪声对电源电压的影响

    4. 为使串扰减至最小,采用双面#字型布线

    5. 晶振下面有完整的铺铜,且晶振两条走线要类差分,等差平行。

    6. 先隐藏地的飞线,铺完铜,再关注地线。

差分线的处理

  • 差分线布线要平衡,当成单根线来走

  • 差分线尽量等长

  • 差分线尽量靠近,差分线间距最好不要超过2倍的线宽。

  • 差分线一样需要完整的地平面。

  • 差分线不推荐采用上下两层布线的方式。

立创EDA使用技巧:

旋转方向:选中元件+空格

布线:W

退出布线模式:ESC或右键

隐藏铺铜层:Shift+M

布线过程中打孔:拉完后+V

重新铺铜:Shift+B

切换顶层和底层:T (顶层)        B (底层)   

微调元件:选中元件后通过键盘上的上下左右方向键 微调

元件放在背面:选中元件后,点击反面

元件:

按键
  • 按键间两端加入电容(104),起到硬件防抖的作用。

  • 按键与CPU之间串联电阻(1K),当端口输出高电平,不至于直接接地,也起到隔离的作用

  • 并且按键接口可上拉(4.7K—10k)CPU浮空也可以检测。

  • 电源输入可以加入防反接二极管   SS14   SS24

MCU:
  1. 两根信号线的距离要是信号线的两倍。ST官方信号线  6.5mil,要加泪滴,铺铜。
  2. 32.768K可以串个0欧姆的电阻,不焊接,连到引脚使用

等长绘制:

按下hif

先电阻  电容  晶振

包地  挖空

USB

DP DN  走差分

电源:

输入前过孔(4个)    输出过孔     电源必须要弄

散热  

MCU

 每个MCU旁边配一个 滤波电容,  只能从外往里

角要尽量大,这样角度更小,先更短

两层板    尽量 全部走在顶层,保证地平面完整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用户解决U盘写保护解除的问题。首先,用户可能遇到了U盘无法写入或格式化的情况,提示写保护。我需要考虑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首先,我应该检查U盘本身的物理写保护开关。有些U盘有物理开关,用户可能不小心打开了。如果没有物理开关,或者开关没问题,那可能是软件或系统设置的问题。 接下来,考虑注册表设置。Windows系统有时会启用写保护,可能需要修改注册表中的StorageDevicePolicies项。步骤包括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对应的路径,创建或修改WriteProtect值。需要注意的是,操作注册表有风险,用户需要谨慎。 然后,磁盘part命令也是一个方法。使用diskpart工具,选择U盘,清除只读属性。但有时候这可能不起作用,特别是如果U盘本身有问题。 还有可能是U盘的文件系统错误,可以用chkdsk命令扫描修复。另外,格式化U盘也是一种选择,但会丢失数据,所以提醒用户先备份。 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效,可能是U盘硬件故障,比如存储芯片损坏,这时候只能更换U盘。同时,提醒用户尝试不同的电脑或USB接口,排除电脑问题。 最后,用户可能需要联系厂商或专业数据恢复服务。要确保步骤清晰,分点说明,并给出注意事项,比如备份数据,谨慎操作注册表。整个过程要使用中文,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过多,让用户容易理解。</think>以下是解除U盘写保护的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按优先级排序: 1. **检查物理写保护开关** - 定位U盘侧面的物理开关(常见于部分SanDisk、金士顿等品牌) - 将开关推向相反方向(通常标有锁形图标) - 测试是否可写入文件 2. **注册表修改(Windows系统)** ```markdown Win+R → 输入`regedit` → 确认 路径:`计算机\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torageDevicePolicies` - 若不存在则右键新建项并命名 - 在右侧窗口新建DWORD(32位)值 → 命名为`WriteProtect` - 双击修改数值数据为`0` → 重启电脑 ``` 3. **使用diskpart命令** ```markdown Win+X → 选择"终端(管理员)" 依次输入: > diskpart > list disk > select disk X(X为U盘编号) > attributes disk clear readonly > exit ``` 4. **文件系统修复** ```markdown Win+R → 输入`cmd` 输入: > chkdsk [U盘盘符]: /f /x 示例:`chkdsk G: /f /x` ``` 5. **格式化操作(数据会丢失!)** - 右键U盘 → 格式化 - 取消勾选"快速格式化" - 文件系统建议选`FAT32`(兼容性最佳) 6. **硬件检测与替代方案** - 使用CrystalDiskInfo检测U盘健康状态 - 尝试连接其他设备(手机/平板/Mac电脑) - 更换USB接口(优先使用主板原生USB3.0接口) **特殊场景处理:** - 量产工具修复:需查询U盘主控型号(使用ChipGenius) - Linux系统处理:使用`hdparm`命令解除保护 - 企业级加密U盘:需联系管理员获取专用解锁工具 **注意事项:** 1. 操作前备份重要数据 2. 避免在解除保护过程中插拔U盘 3. 若U盘温度异常(发烫),立即停止使用 4. 多次失败后建议放弃修复(闪存芯片可能物理损坏) 若上述方法无效,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 - NAND闪存达到写入寿命(可通过S.M.A.R.T.数据查看) - 主控芯片固件损坏 - PCB电路板氧化/短路 建议报废时间点:当U盘出现频繁写保护提示且格式化失败超过3次时,应考虑更换存储设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