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入门

1、基本语法

1、js中定义变量常用有三种方式var、let和const;

区别:

1、var定义的变量可以修改,如果不初始化会输出undefined,不会报错。

2、let是块级作用域,函数内部使用let定义后,对函数外部无影响。

3、const定义的变量不可以修改,而且必须初始化。

数字(Number)字面量 :可以是整数或者是小数,或者是科学计数(e)。

数字(Number)字面量 : 可以是整数或者是小数,或者是科学计数(e)。

表达式字面量: 用于计算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cript>
        let score=100;
        if(score<60){
            alert("不及格")
        }else if(score>60&&score<70){
            alert("及格")
        }else if(score>80&&score<90){
            alert("良好")
        }else{
            alert("优秀")
        }
        console.log(score);
        /*console.log(score);在浏览器控制台打印变量*/
    </script>
</head>
<body>

</body>
</html>

2、快速入门

对象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cript>
        let person={
            name:"baitang",
            age:18,
            tags:['html','js','java']
        }
        console.log(person.name)/*取对象的值*/
    </script>
</head>
<body>

</body>
</html>

number

123  //整数123
123.123 //浮点数
1.123e3 //科学计数法
-99 //复数
NaN   //not a number
Infinity  //表示无限大

字符串

'abc' "abc"

布尔值

true false

逻辑运算

&&  两个都为真,结果为真
||  一个为真,结果为真
!   真即假,假即真

比较运算符

=
== 等于(类型不一样,值一样,也会判断为true)
===绝对等于(类型一样,值一样,结果为true)

尽量不要使用==比较

须知:

NaN===NaN这个与所有的数值都不相等,包括自己

只能通过isNaN(NaN)来判断这个数是否为NaN

尽量避免使用浮点数进行运算、存在精度问题

null和undefined

null 空

undefined 未定义

严格检查模式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use strict';严格检查模式,预防Javascript的随意性导致产生的一些问题
    必须写在javascript第一行
    -->
    <script>
        'use strict';
        let i=1
    </script>
</head>
</html>

3、数据类型

字符串

1.正常的字符串我们使用单引号’’,或者双引号""包裹

2.注意转义字符\

\'
\n
\t
\u4e2d   Unicode字符
\x42

3.多行字符串编写

//Tab 上面 Esc下面 
var msg=
    `JavaScript
    中国
    123
    @@@@
    你好
    `

4.模板字符串

let name='白糖';
let age=3;
let msg=`你好呀${name},我的岁数是${age}岁`

5.字符串长度

var p='student'
console.log(p.length)

6.字符串的可变性,不可变
在 JavaScript 中,字符串 的值是 不可变的,这意味着一旦字符串被创建就不能被改变。

var myStr = "Bob";
	myStr[0] = "J";

是不会把变量 myStr 的值改变成 “Job” 的,因为变量 myStr 是不可变的。
注意,这 并不 意味着 myStr 永远不能被改变,只是字符串字面量 string literal 的各个字符不能被改变。
改变 myStr 中的唯一方法是重新给它赋一个值,就像这样:

	var myStr = "Bob";
	myStr = "Job";

7.大小写转换

student.toUpperCase()
student.toLowerCase()

8.indexOf

student.indexOf('u')

9.substring

student.substring(1,3)  含左不含右
student.substring(1) 截取从第一个开始到最后一个字符串

数组

var arr=[1,2,3,4,5,6]

1.长度

arr.length

注意:假如给arr.length赋值,数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如果赋值过小,元素就会丢失

2.indexOf,通过元素获得下标索引

arr.indexOf(2)

3.slice() 截取Array的一部分,返回一个新数组,类似于String中的substring

4.push() 、pop()尾部

push:压入到尾部
pop:弹出尾部的一个元素

5.unshift(),shift()头部

unshift():压入到头部
shift():弹出头部的一个元素

6.sort()排序

arr=['B','A','C']
arr.sort()
["A", "B", "C"]

7.arr.reverse() 元素反转

arr.reverse()
["C", "B", "A"]

8.concat()

arr.concat([1,2,3])
["C", "B", "A", 1, 2, 3]

9.join连接符

打印拼接数组 ,使用特定的字符串连接

arr.join('-')
"C-B-A"

10.多维数组

对象

1、若干个键值对

var person={
     属性名:属性值
     属性名:属性值
     属性名:属性值
}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cript>
    let person={
        name:"baitang",
        age:18,
        tags:['html','js','java']
    }
    console.log(person.name)/*取对象的值*/
</script>
</head>
<body>

</body>
</html>

2、使用一个不存在的对象属性,不会报错!undefined

person.haha
undefined

3、动态的删减属性,通过delete删除对象的属性

delete person.name
true

4、动态的添加,直接给新的属性添加值即可

person.haha="haha"

5、判断属性值是否在这个对象中!×××in×××

'age'in person
true
//继承
'toString' in person
true

6、判断一个属性是否是这个对象自身拥有的hasOwnProperty

person.hasOwnProperty('age')
true

流程控制

if判断

var age=3;
if(age<2){
    alert('kuwaaa')
}else if (2<age && age<12){
    alert('hahaaaa')
}else if (age>12){
    alert('xixiiiii')
}else{
    alert('wuwuwuuu')
}

while循环,避免程序死循环

var age=1;

while(age<100){
    age+=1;
    console.log(age);
}

for循环

for(let i=1;1<100;i++){
    console.log(i)
}

for…in 语法 for (变量 in 对象)

var age=[12,13,14,1,51,16,67,34,56]
for(var num in age){
    if (age.hasOwnProperty(num)){
        console.log(age[num])
    }
}

forEach

 var age=[12,13,14,1,51,16,67,34,56]age.forEach(function (value) {    console.log(value)})

Map和Set

Map:

let map=new Map([['john',80],['tom',90],['tony',70]]);let name=map.get('tom');map.set('admin',1111);console.log(name);

Set: 无序不重复的集合

let set=new Set([5,5,7,3,1,9]);set.add(2); //添加set.delete(5);  //删除console.log(set.has(3))  //是否包含某个元素

iterator

es6新特性!

var arr=[3,4,5,6];
/*in 遍历下标*/
for(var x in arr){
     console.log(x)
    }
/*for遍历数组元素*/
for(var y of arr){
           console.log(y)
        }
/*遍历map*/
var map=new Map([["Tom",3],["jack",5],["join",8]]);
     for(let z of map){
             console.log(z)
         }
/*遍历set*/
var set =new Set([4,5,6,7]);

for(let m of set){
             console.log(m)
         }

4.函数

定义函数

在JavaScript中,定义函数的方式如下:

function abs(x) {
    if (x >= 0) {
        return x;
    } else {
        return -x;
    }
}

上述abs()函数的定义如下:

  • function指出这是一个函数定义;
  • abs是函数的名称;
  • (x)括号内列出函数的参数,多个参数以,分隔;
  • { ... }之间的代码是函数体,可以包含若干语句,甚至可以没有任何语句。

请注意,函数体内部的语句在执行时,一旦执行到return时,函数就执行完毕,并将结果返回。因此,函数内部通过条件判断和循环可以实现非常复杂的逻辑。

如果没有return语句,函数执行完毕后也会返回结果,只是结果为undefined

由于JavaScript的函数也是一个对象,上述定义的abs()函数实际上是一个函数对象,而函数名abs可以视为指向该函数的变量。

因此,第二种定义函数的方式如下:

var abs = function (x) {    if (x >= 0) {        return x;    } else {        return -x;    }};

在这种方式下,function (x) { ... }是一个匿名函数,它没有函数名。但是,这个匿名函数赋值给了变量abs,所以,通过变量abs就可以调用该函数。

上述两种定义完全等价,注意第二种方式按照完整语法需要在函数体末尾加一个;,表示赋值语句结束。

调用函数

调用函数时,按顺序传入参数即可:

abs(10); // 返回10abs(-9); // 返回9

由于JavaScript允许传入任意个参数而不影响调用,因此传入的参数比定义的参数多也没有问题,虽然函数内部并不需要这些参数:

abs(10, 'blablabla'); // 返回10abs(-9, 'haha', 'hehe', null); // 返回9

传入的参数比定义的少也没有问题:

abs(); // 返回NaN

此时abs(x)函数的参数x将收到undefined,计算结果为NaN

要避免收到undefined,可以对参数进行检查:

function abs(x) {    if (typeof x !== 'number') {        throw 'Not a number';    }    if (x >= 0) {        return x;    } else {        return -x;    }}

arguments

JavaScript还有一个免费赠送的关键字arguments,它只在函数内部起作用,并且永远指向当前函数的调用者传入的所有参数。arguments类似Array但它不是一个Array

'use strict' Run

利用arguments,你可以获得调用者传入的所有参数。也就是说,即使函数不定义任何参数,还是可以拿到参数的值:

function abs() {
    if (arguments.length === 0) {
        return 0;
    }
    var x = arguments[0];
    return x >= 0 ? x : -x;
}

abs(); // 0
abs(10); // 10
abs(-9); // 9

实际上arguments最常用于判断传入参数的个数。你可能会看到这样的写法:

// foo(a[, b], c)
// 接收2~3个参数,b是可选参数,如果只传2个参数,b默认为null:
function foo(a, b, c) {
    if (arguments.length === 2) {
        // 实际拿到的参数是a和b,c为undefined
        c = b; // 把b赋给c
        b = null; // b变为默认值
    }
    // ...
}

要把中间的参数b变为“可选”参数,就只能通过arguments判断,然后重新调整参数并赋值。

rest参数

由于JavaScript函数允许接收任意个参数,于是我们就不得不用arguments来获取所有参数:

function foo(a, b) {
    var i, rest = [];
    if (arguments.length > 2) {
        for (i = 2; i<arguments.length; i++) {
            rest.push(arguments[i]);
        }
    }
    console.log('a = ' + a);
    console.log('b = ' + b);
    console.log(rest);
}

为了获取除了已定义参数ab之外的参数,我们不得不用arguments,并且循环要从索引2开始以便排除前两个参数,这种写法很别扭,只是为了获得额外的rest参数,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ES6标准引入了rest参数,上面的函数可以改写为:

function foo(a, b, ...rest) {
    console.log('a = ' + a);
    console.log('b = ' + b);
    console.log(rest);
}

foo(1, 2, 3, 4, 5);
// 结果:
// a = 1
// b = 2
// Array [ 3, 4, 5 ]

foo(1);
// 结果:
// a = 1
// b = undefined
// Array []

rest参数只能写在最后,前面用...标识,从运行结果可知,传入的参数先绑定ab,多余的参数以数组形式交给变量rest,所以,不再需要arguments我们就获取了全部参数。

如果传入的参数连正常定义的参数都没填满,也不要紧,rest参数会接收一个空数组(注意不是undefined)。

因为rest参数是ES6新标准,所以你需要测试一下浏览器是否支持。

变量作用域与解构赋值

在JavaScript中,用 var 申明的变量实际上是有作用域的。

如果一个变量在函数体内部申明,则该变量的作用域为整个函数体,在函数体外不可引用该变量:

'use strict';

function foo() {
    var x = 1;
    x = x + 1;
}

x = x + 2; // ReferenceError! 无法在函数体外引用变量x

如果两个不同的函数各自申明了同一个变量,那么该变量只在各自的函数体内起作用。换句话说,不同函数内部的同名变量互相独立,互不影响:

'use strict';

function foo() {
    var x = 1;
    x = x + 1;
}

function bar() {
    var x = 'A';
    x = x + 'B';
}

由于JavaScript的函数可以嵌套,此时,内部函数可以访问外部函数定义的变量,反过来则不行:

'use strict';

function foo() {
    var x = 1;
    function bar() {
        var y = x + 1; // bar可以访问foo的变量x!
    }
    var z = y + 1; // ReferenceError! foo不可以访问bar的变量y!
}

如果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的变量名重名怎么办?来测试一下:

'use strict';
function foo() {
    var x = 1;
    function bar() {
        var x = 'A';
        console.log('x in bar() = ' + x); // 'A'
    }
    console.log('x in foo() = ' + x); // 1
    bar();
}
foo();

这说明JavaScript的函数在查找变量时从自身函数定义开始,从“内”向“外”查找。如果内部函数定义了与外部函数重名的变量,则内部函数的变量将“屏蔽”外部函数的变量。

变量提升

JavaScript的函数定义有个特点,它会先扫描整个函数体的语句,把所有申明的变量“提升”到函数顶部:

'use strict';

function foo() {
    var x = 'Hello, ' + y;
    console.log(x);
    var y = 'Bob';
}

foo();
//结果 
Hello,undefined

虽然是strict模式,但语句var x = 'Hello, ' + y;并不报错,原因是变量y在稍后申明了。但是console.log显示Hello, undefined,说明变量y的值为undefined。这正是因为JavaScript引擎自动提升了变量y的声明,但不会提升变量y的赋值。

对于上述foo()函数,JavaScript引擎看到的代码相当于:

function foo() {    var y; // 提升变量y的申明,此时y为undefined    var x = 'Hello, ' + y;    console.log(x);    y = 'Bob';}

由于JavaScript的这一怪异的“特性”,我们在函数内部定义变量时,请严格遵守“在函数内部首先申明所有变量”这一规则。

最常见的做法是用一个var申明函数内部用到的所有变量:

function foo() {    var        x = 1, // x初始化为1        y = x + 1, // y初始化为2        z, i; // z和i为undefined    // 其他语句:    for (i=0; i<100; i++) {        ...    }}

全局作用域

不在任何函数内定义的变量就具有全局作用域。实际上,JavaScript默认有一个全局对象window,全局作用域的变量实际上被绑定到window的一个属性:

'use strict';var course = 'Learn JavaScript';alert(course); // 'Learn JavaScript'alert(window.course); // 'Learn JavaScript'

因此,直接访问全局变量course和访问window.course是完全一样的。

你可能猜到了,由于函数定义有两种方式,以变量方式var foo = function () {}定义的函数实际上也是一个全局变量,因此,顶层函数的定义也被视为一个全局变量,并绑定到window对象:

'use strict';function foo() {    alert('foo');}foo(); // 直接调用foo()window.foo(); // 通过window.foo()调用

进一步大胆地猜测,我们每次直接调用的alert()函数其实也是window的一个变量

window.alert('调用window.alert()');//把alert保存到另一个变量:var old_alert=window.alert;//给alert赋一个新函数window.alert=function () { alert('无法用alert()显示了');}//恢复window.alert=old_alert;alert('又可以用alert()显示了!');

这说明JavaScript实际上只有一个全局作用域。任何变量(函数也视为变量),如果没有在当前函数作用域中找到,就会继续往上查找,最后如果在全局作用域中也没有找到,则报ReferenceError错误。

名字空间

/ 唯一的全局变量MYAPP:var MYAPP = {};// 其他变量:MYAPP.name = 'myapp';MYAPP.version = 1.0;// 其他函数:MYAPP.foo = function () {    return 'foo';};

把自己的代码全部放入唯一的名字空间MYAPP中,会大大减少全局变量冲突的可能。

许多著名的JavaScript库都是这么干的:jQuery,YUI,underscore等等。

局部作用域

由于JavaScript的变量作用域实际上是函数内部,我们在for循环等语句块中是无法定义具有局部作用域的变量的。

'use strict';function foo() {    for (var i=0; i<100; i++) {        //    }    i += 100; // 仍然可以引用变量i}

为了解决块级作用域,ES6引入了新的关键字let,用let替代var可以申明一个块级作用域的变量:

'use strict';function foo() {    var sum = 0;    for (let i=0; i<100; i++) {        sum += i;    }    // SyntaxError:    i += 1;}

常量

由于varlet申明的是变量,如果要申明一个常量,在ES6之前是不行的,我们通常用全部大写的变量来表示“这是一个常量,不要修改它的值”:

var PI = 3.14;

ES6标准引入了新的关键字const来定义常量,==constlet==都具有块级作用域:

'use strict';const PI = 3.14;PI = 3; // 某些浏览器不报错,但是无效果!PI; // 3.14

解构赋值

从ES6开始,JavaScript引入了解构赋值,可以同时对一组变量进行赋值。

什么是解构赋值?我们先看看传统的做法,如何把一个数组的元素分别赋值给几个变量:

var array = ['hello', 'JavaScript', 'ES6'];var x = array[0];var y = array[1];var z = array[2];

现在,在ES6中,可以使用解构赋值,直接对多个变量同时赋值:

'use strict'; // 如果浏览器支持解构赋值就不会报错: var [x, y, z] = ['hello', 'JavaScript', 'ES6']; Run

注意,对数组元素进行解构赋值时,多个变量要用[...]括起来。

如果数组本身还有嵌套,也可以通过下面的形式进行解构赋值,注意嵌套层次和位置要保持一致:

let [x, [y, z]] = ['hello', ['JavaScript', 'ES6']];x; // 'hello'y; // 'JavaScript'z; // 'ES6'

解构赋值还可以忽略某些元素:

let [, , z] = ['hello', 'JavaScript', 'ES6']; // 忽略前两个元素,只对z赋值第三个元素z; // 'ES6'

如果需要从一个对象中取出若干属性,也可以使用解构赋值,便于快速获取对象的指定属性:

'use strict'; var person = { name: '小明', age: 20, gender: 'male', passport: 'G-12345678', school: 'No.4 middle school' }; var {name, age, passport} = person; Run

对一个对象进行解构赋值时,同样可以直接对嵌套的对象属性进行赋值,只要保证对应的层次是一致的:

var person = {
    name: '小明',
    age: 20,
    gender: 'male',
    passport: 'G-12345678',
    school: 'No.4 middle school',
    address: {
        city: 'Beijing',
        street: 'No.1 Road',
        zipcode: '100001'
    }
};
var {name, address: {city, zip}} = person;
name; // '小明'
city; // 'Beijing'
zip; // undefined, 因为属性名是zipcode而不是zip
// 注意: address不是变量,而是为了让city和zip获得嵌套的address对象的属性:
address; // Uncaught ReferenceError: address is not defined

使用解构赋值对对象属性进行赋值时,如果对应的属性不存在,变量将被赋值为undefined,这和引用一个不存在的属性获得undefined是一致的。如果要使用的变量名和属性名不一致,可以用下面的语法获取:

var person = {
    name: '小明',
    age: 20,
    gender: 'male',
    passport: 'G-12345678',
    school: 'No.4 middle school'
};

// 把passport属性赋值给变量id:
let {name, passport:id} = person;
name; // '小明'
id; // 'G-12345678'
// 注意: passport不是变量,而是为了让变量id获得passport属性:
passport; // Uncaught ReferenceError: passport is not defined

解构赋值还可以使用默认值,这样就避免了不存在的属性返回undefined的问题:

var person = {
    name: '小明',
    age: 20,
    gender: 'male',
    passport: 'G-12345678'
};

// 如果person对象没有single属性,默认赋值为true:
var {name, single=true} = person;
name; // '小明'
single; // true

有些时候,如果变量已经被声明了,再次赋值的时候,正确的写法也会报语法错误:

// 声明变量:var x, y;// 解构赋值:{x, y} = { name: '小明', x: 100, y: 200};// 语法错误: Uncaught SyntaxError: Unexpected token =

这是因为JavaScript引擎把{开头的语句当作了块处理,于是=不再合法。解决方法是用小括号括起来:

({x, y} = { name: '小明', x: 100, y: 200});

使用场景

解构赋值在很多时候可以大大简化代码。例如,交换两个变量xy的值,可以这么写,不再需要临时变量:

var x=1, y=2;[x, y] = [y, x]

快速获取当前页面的域名和路径:

var {hostname:domain, pathname:path} = location;

如果一个函数接收一个对象作为参数,那么,可以使用解构直接把对象的属性绑定到变量中。例如,下面的函数可以快速创建一个Date对象:

function buildDate({year, month, day, hour=0, minute=0, second=0}) {    return new Date(year + '-' + month + '-' + day + ' ' + hour + ':' + minute + ':' + second);}

它的方便之处在于传入的对象只需要yearmonthday这三个属性:

buildDate({ year: 2017, month: 1, day: 1 });// Sun Jan 01 2017 00:00:00 GMT+0800 (CST)

也可以传入hourminutesecond属性:

buildDate({ year: 2017, month: 1, day: 1, hour: 20, minute: 15 });// Sun Jan 01 2017 20:15:00 GMT+0800 (CST)

使用解构赋值可以减少代码量,但是,需要在支持ES6解构赋值特性的现代浏览器中才能正常运行。目前支持解构赋值的浏览器包括Chrome,Firefox,Edge等。

方法


在一个对象中绑定函数,称为这个对象的方法。

在JavaScript中,对象的定义是这样的:

var xiaoming = {    name: '小明',    birth: 1990};

但是,如果我们给xiaoming绑定一个函数,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写个age()方法,返回xiaoming的年龄:

var xiaoming = {    name: '小明',    birth: 1990,    age: function () {        var y = new Date().getFullYear();        return y - this.birth;    }};xiaoming.age; // function xiaoming.age()xiaoming.age(); // 今年调用是25,明年调用就变成26了

绑定到对象上的函数称为方法,和普通函数也没啥区别,但是它在内部使用了一个this关键字,这个东东是什么?

在一个方法内部,this是一个特殊变量,它始终指向当前对象,也就是xiaoming这个变量。所以,this.birth可以拿到xiaomingbirth属性。

让我们拆开写:

function getAge() {    var y = new Date().getFullYear();    return y - this.birth;}var xiaoming = {    name: '小明',    birth: 1990,    age: getAge};xiaoming.age(); // 25, 正常结果getAge(); // NaN

单独调用函数getAge()怎么返回了NaN请注意,我们已经进入到了JavaScript的一个大坑里。

JavaScript的函数内部如果调用了this,那么这个this到底指向谁?

答案是,视情况而定!

如果以对象的方法形式调用,比如xiaoming.age(),该函数的this指向被调用的对象,也就是xiaoming,这是符合我们预期的。

如果单独调用函数,比如getAge(),此时,该函数的this指向全局对象,也就是window

坑爹啊!

更坑爹的是,如果这么写:

var fn = xiaoming.age; // 先拿到xiaoming的age函数fn(); // NaN

也是不行的!要保证this指向正确,必须用obj.xxx()的形式调用!

由于这是一个巨大的设计错误,要想纠正可没那么简单。ECMA决定,在strict模式下让函数的this指向undefined,因此,在strict模式下,你会得到一个错误:

'use strict';var xiaoming = {    name: '小明',    birth: 1990,    age: function () {        var y = new Date().getFullYear();        return y - this.birth;    }};var fn = xiaoming.age;fn(); // Uncaught TypeError: Cannot read property 'birth' of undefined

这个决定只是让错误及时暴露出来,并没有解决this应该指向的正确位置。

有些时候,喜欢重构的你把方法重构了一下:

'use strict';var xiaoming = {    name: '小明',    birth: 1990,    age: function () {        function getAgeFromBirth() {            var y = new Date().getFullYear();            return y - this.birth;        }        return getAgeFromBirth();    }};xiaoming.age(); // Uncaught TypeError: Cannot read property 'birth' of undefined

结果又报错了!原因是this指针只在age方法的函数内指向xiaoming,在函数内部定义的函数,this又指向undefined了!(在非strict模式下,它重新指向全局对象window!)

修复的办法也不是没有,我们用一个that变量首先捕获this

'use strict';var xiaoming = {    name: '小明',    birth: 1990,    age: function () {        var that = this; // 在方法内部一开始就捕获this        function getAgeFromBirth() {            var y = new Date().getFullYear();            return y - that.birth; // 用that而不是this        }        return getAgeFromBirth();    }};xiaoming.age(); // 25

var that = this;,你就可以放心地在方法内部定义其他函数,而不是把所有语句都堆到一个方法中。

apply

虽然在一个独立的函数调用中,根据是否是strict模式,this指向undefinedwindow,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控制this的指向的!

要指定函数的this指向哪个对象,可以用函数本身的apply方法,它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就是需要绑定的this变量,第二个参数是Array,表示函数本身的参数。

apply修复getAge()调用:

function getAge() {    var y = new Date().getFullYear();    return y - this.birth;}var xiaoming = {    name: '小明',    birth: 1990,    age: getAge};xiaoming.age(); // 25getAge.apply(xiaoming, []); // 25, this指向xiaoming, 参数为空

另一个与apply()类似的方法是call(),唯一区别是:

  • apply()把参数打包成Array再传入;
  • call()把参数按顺序传入。

比如调用Math.max(3, 5, 4),分别用apply()call()实现如下:

Math.max.apply(null, [3, 5, 4]); // 5
Math.max.call(null, 3, 5, 4); // 5

对普通函数调用,我们通常把this绑定为null

装饰器

利用apply(),我们还可以动态改变函数的行为。

JavaScript的所有对象都是动态的,即使内置的函数,我们也可以重新指向新的函数。

现在假定我们想统计一下代码一共调用了多少次parseInt(),可以把所有的调用都找出来,然后手动加上count += 1,不过这样做太傻了。最佳方案是用我们自己的函数替换掉默认的parseInt()

'use strict';

var count = 0;
var oldParseInt = parseInt; // 保存原函数

window.parseInt = function () {
    count += 1;
    return oldParseInt.apply(null, arguments); // 调用原函数
};
// 测试:
parseInt('10');
parseInt('20');
parseInt('30');
console.log('count = ' + count); // 3

高阶函数

高阶函数英文叫Higher-order function。那么什么是高阶函数?

JavaScript的函数其实都指向某个变量。既然变量可以指向函数,函数的参数能接收变量,那么一个函数就可以接收另一个函数作为参数,这种函数就称之为高阶函数。

一个最简单的高阶函数:

function add(x, y, f) {
    return f(x) + f(y);
}

当我们调用add(-5, 6, Math.abs)时,参数xyf分别接收-56和函数Math.abs,根据函数定义,我们可以推导计算过程为:

x = -5;
y = 6;
f = Math.abs;
f(x) + f(y) ==> Math.abs(-5) + Math.abs(6) ==> 11;
return 11;

用代码验证一下:

'use strict';
function add(x, y, f) {    
    return f(x) + f(y); 
} 
var x = add(-5, 6, Math.abs); // 11
console.log(x);

//结果
11

map/reduce

map

举例说明,比如我们有一个函数f(x)=x2,要把这个函数作用在一个数组[1, 2, 3, 4, 5, 6, 7, 8, 9]上,就可以用map实现如下:

map

由于map()方法定义在JavaScript的Array中,我们调用Arraymap()方法,传入我们自己的函数,就得到了一个新的Array作为结果:

'use strict';

function pow(x) {
    return x * x;
}
var arr = [1, 2, 3, 4, 5, 6, 7, 8, 9];
var results = arr.map(pow); //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console.log(results);


//结果
1,4,9,16,25,36,49,64,81

注意:map()传入的参数是pow,即函数对象本身。

你可能会想,不需要map(),写一个循环,也可以计算出结果:

var f = function (x) {
    return x * x;
};

var arr = [1, 2, 3, 4, 5, 6, 7, 8, 9];
var result = [];
for (var i=0; i<arr.length; i++) {
    result.push(f(arr[i]));
}

的确可以,但是,从上面的循环代码,我们无法一眼看明白“把f(x)作用在Array的每一个元素并把结果生成一个新的Array”。

所以,map()作为高阶函数,事实上它把运算规则抽象了,因此,我们不但可以计算简单的f(x)=x2,还可以计算任意复杂的函数,比如,把Array的所有数字转为字符串:

var arr = [1, 2, 3, 4, 5, 6, 7, 8, 9];
arr.map(String); // ['1', '2', '3', '4', '5', '6', '7', '8', '9']

只需要一行代码。

reduce

再看reduce的用法。Array的reduce()把一个函数作用在这个Array[x1, x2, x3...]上,这个函数必须接收两个参数,reduce()把结果继续和序列的下一个元素做累积计算,其效果就是:

[x1, x2, x3, x4].reduce(f) = f(f(f(x1, x2), x3), x4)

比方说对一个Array求和,就可以用reduce实现:

var arr = [1, 3, 5, 7, 9];arr.reduce(function (x, y) {    return x + y;}); // 25

练习:利用reduce()求积:

'use strict';function product(arr) {     return 0;}// 测试:if (product([1, 2, 3, 4]) === 24 && product([0, 1, 2]) === 0 && product([99, 88, 77, 66]) === 44274384) {    console.log('测试通过!');}else {    console.log('测试失败!');}

filter

filter也是一个常用的操作,它用于把Array的某些元素过滤掉,然后返回剩下的元素。

map()类似,Arrayfilter()也接收一个函数。和map()不同的是,filter()把传入的函数依次作用于每个元素,然后根据返回值是true还是false决定保留还是丢弃该元素。

例如,在一个Array中,删掉偶数,只保留奇数,可以这么写:

var arr = [1, 2, 4, 5, 6, 9, 10, 15];
var r = arr.filter(function (x) {
    return x % 2 !== 0;
});
console.log(r);

//结果
0: 1
1: 5
2: 9
3: 15
length: 4

把一个Array中的空字符串删掉,可以这么写:

var arr = ['A', '', 'B', null, undefined, 'C', '  '];
var r = arr.filter(function (s) {
    return s && s.trim(); // 注意:IE9以下的版本没有trim()方法
});
console.log(r);

//结果
0: "A"
1: "B"
2: "C"
length: 3

可见用filter()这个高阶函数,关键在于正确实现一个“筛选”函数。

回调函数

filter()接收的回调函数,其实可以有多个参数。通常我们仅使用第一个参数,表示Array的某个元素。回调函数还可以接收另外两个参数,表示元素的位置和数组本身:

var arr = ['A', 'B', 'C'];
var r = arr.filter(function (element, index, self) {
    console.log(element); // 依次打印'A', 'B', 'C'
    console.log(index); // 依次打印0, 1, 2
    console.log(self); // self就是变量arr
    return true;
});

利用filter,可以巧妙地去除Array的重复元素:

var r,    arr = ['apple', 'strawberry', 'banana', 'pear', 'apple', 'orange', 'orange', 'strawberry'];r = arr.filter(function (element, index, self) {    return self.indexOf(element) === index;});console.log(r.toString());//结果apple,strawberry,banana,pear,orange

sort

排序算法

排序也是在程序中经常用到的算法。无论使用冒泡排序还是快速排序,排序的核心是比较两个元素的大小。如果是数字,我们可以直接比较,但如果是字符串或者两个对象呢?直接比较数学上的大小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比较的过程必须通过函数抽象出来。通常规定,对于两个元素xy,如果认为x < y,则返回-1,如果认为x == y,则返回0,如果认为x > y,则返回1,这样,排序算法就不用关心具体的比较过程,而是根据比较结果直接排序。

JavaScript的Arraysort()方法就是用于排序的,但是排序结果可能让你大吃一惊:

// 看上去正常的结果:['Google', 'Apple', 'Microsoft'].sort(); // ['Apple', 'Google', 'Microsoft'];// apple排在了最后:['Google', 'apple', 'Microsoft'].sort(); // ['Google', 'Microsoft", 'apple']// 无法理解的结果:[10, 20, 1, 2].sort(); // [1, 10, 2, 20]

第二个排序把apple排在了最后,是因为字符串根据ASCII码进行排序,而小写字母a的ASCII码在大写字母之后。

第三个排序结果是什么鬼?简单的数字排序都能错?

这是因为Arraysort()方法默认把所有元素先转换为String再排序,结果'10'排在了'2'的前面,因为字符'1'比字符'2'的ASCII码小。

douwo

如果不知道sort()方法的默认排序规则,直接对数字排序,绝对栽进坑里!

幸运的是,sort()方法也是一个高阶函数,它还可以接收一个比较函数来实现自定义的排序。

要按数字大小排序,我们可以这么写:

'use strict';var arr = [10, 20, 1, 2];arr.sort(function (x, y) {    if (x < y) {        return -1;    }    if (x > y) {        return 1;    }    return 0;});console.log(arr); //结果[1, 2, 10, 20]

如果要倒序排序,我们可以把大的数放前面:

var arr = [10, 20, 1, 2];arr.sort(function (x, y) {    if (x < y) {        return 1;    }    if (x > y) {        return -1;    }    return 0;}); // [20, 10, 2, 1]

默认情况下,对字符串排序,是按照ASCII的大小比较的,现在,我们提出排序应该忽略大小写,按照字母序排序。要实现这个算法,不必对现有代码大加改动,只要我们能定义出忽略大小写的比较算法就可以:

var arr = ['Google', 'apple', 'Microsoft'];
arr.sort(function (s1, s2) {
    x1 = s1.toUpperCase();
    x2 = s2.toUpperCase();
    if (x1 < x2) {
        return -1;
    }
    if (x1 > x2) {
        return 1;
    }
    return 0;
}); // ['apple', 'Google', 'Microsoft']

忽略大小写来比较两个字符串,实际上就是先把字符串都变成大写(或者都变成小写),再比较。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高阶函数的抽象能力是非常强大的,而且,核心代码可以保持得非常简洁。

最后友情提示,sort()方法会直接对Array进行修改,它返回的结果仍是当前Array

var a1 = ['B', 'A', 'C'];
var a2 = a1.sort();
a1; // ['A', 'B', 'C']
a2; // ['A', 'B', 'C']
a1 === a2; // true, a1和a2是同一对象

Array

对于数组,除了map()reducefilter()sort()这些方法可以传入一个函数外,Array对象还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高阶函数。

every

every()方法可以判断数组的所有元素是否满足测试条件。

例如,给定一个包含若干字符串的数组,判断所有字符串是否满足指定的测试条件:

'use strict';  
var arr = ['Apple', 'pear', 'orange'];
console.log(arr.every(function (s) {
    return s.length > 0;
})); // true, 因为每个元素都满足s.length>0

console.log(arr.every(function (s) {
    return s.toLowerCase() === s;
})); // false, 因为不是每个元素都全部是小写

//结果
true
false
find

find()方法用于查找符合条件的第一个元素,如果找到了,返回这个元素,否则,返回undefined

'use strict'var arr = ['Apple', 'pear', 'orange'];console.log(arr.find(function (s) {    return s.toLowerCase() === s;})); // 'pear', 因为pear全部是小写console.log(arr.find(function (s) {    return s.toUpperCase() === s;})); // undefined, 因为没有全部是大写的元素//结果pearundefined
findIndex

findIndex()find()类似,也是查找符合条件的第一个元素,不同之处在于findIndex()会返回这个元素的索引,如果没有找到,返回-1

'use strict'; var arr = ['Apple', 'pear', 'orange'];console.log(arr.findIndex(function (s) {    return s.toLowerCase() === s;})); // 1, 因为'pear'的索引是1console.log(arr.findIndex(function (s) {    return s.toUpperCase() === s;})); // -1//结果1-1
forEach

forEach()map()类似,它也把每个元素依次作用于传入的函数,但不会返回新的数组。forEach()常用于遍历数组,因此,传入的函数不需要返回值:

'use strict'; var arr = ['Apple', 'pear', 'orange'];arr.forEach(console.log); // 依次打印每个元素//结果Applepearorange

闭包

函数作为返回值

高阶函数除了可以接受函数作为参数外,还可以把函数作为结果值返回。

我们来实现一个对Array的求和。通常情况下,求和的函数是这样定义的:

function sum(arr) {
    return arr.reduce(function (x, y) {
        return x + y;
    });
}

sum([1, 2, 3, 4, 5]); // 15

但是,如果不需要立刻求和,而是在后面的代码中,根据需要再计算怎么办?可以不返回求和的结果,而是返回求和的函数!

function lazy_sum(arr) {
    var sum = function () {
        return arr.reduce(function (x, y) {
            return x + y;
        });
    }
    return sum;
}

当我们调用lazy_sum()时,返回的并不是求和结果,而是求和函数:

var f = lazy_sum([1, 2, 3, 4, 5]); // function sum()

调用函数f时,才真正计算求和的结果:

f(); // 15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在函数lazy_sum中又定义了函数sum,并且,内部函数sum可以引用外部函数lazy_sum的参数和局部变量,当lazy_sum返回函数sum时,相关参数和变量都保存在返回的函数中,这种称为“闭包(Closure)”的程序结构拥有极大的威力。

请再注意一点,当我们调用lazy_sum()时,每次调用都会返回一个新的函数,即使传入相同的参数:

var f1 = lazy_sum([1, 2, 3, 4, 5]);
var f2 = lazy_sum([1, 2, 3, 4, 5]);
f1 === f2; // false

f1()f2()的调用结果互不影响。

闭包

注意到返回的函数在其定义内部引用了局部变量arr,所以,当一个函数返回了一个函数后,其内部的局部变量还被新函数引用,所以,闭包用起来简单,实现起来可不容易。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返回的函数并没有立刻执行,而是直到调用了f()才执行。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function count() {
    var arr = [];
    for (var i=1; i<=3; i++) {
        arr.push(function () {
            return i * i;
        });
    }
    return arr;
}

var results = count();
var f1 = results[0];
var f2 = results[1];
var f3 = results[2];

在上面的例子中,每次循环,都创建了一个新的函数,然后,把创建的3个函数都添加到一个Array中返回了。

你可能认为调用f1()f2()f3()结果应该是149,但实际结果是:

f1(); // 16f2(); // 16f3(); // 16

全部都是16!原因就在于返回的函数引用了变量i,但它并非立刻执行。等到3个函数都返回时,它们所引用的变量i已经变成了4,因此最终结果为16

返回闭包时牢记的一点就是:返回函数不要引用任何循环变量,或者后续会发生变化的变量。

如果一定要引用循环变量怎么办?方法是再创建一个函数,用该函数的参数绑定循环变量当前的值,无论该循环变量后续如何更改,已绑定到函数参数的值不变:

function count() {    var arr = [];    for (var i=1; i<=3; i++) {        arr.push((function (n) {            return function () {                return n * n;            }        })(i));    }    return arr;}var results = count();var f1 = results[0];var f2 = results[1];var f3 = results[2];f1(); // 1f2(); // 4f3(); // 9

注意这里用了一个“创建一个匿名函数并立刻执行”的语法:

(function (x) {    return x * x;})(3); // 9

理论上讲,创建一个匿名函数并立刻执行可以这么写:

function (x) { return x * x } (3);

但是由于JavaScript语法解析的问题,会报SyntaxError错误,因此需要用括号把整个函数定义括起来:

(function (x) { return x * x }) (3);

通常,一个立即执行的匿名函数可以把函数体拆开,一般这么写:

(function (x) {    return x * x;})(3);

说了这么多,难道闭包就是为了返回一个函数然后延迟执行吗?

当然不是!闭包有非常强大的功能。举个栗子:

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里,比如Java和C++,要在对象内部封装一个私有变量,可以用private修饰一个成员变量。

在没有class机制,只有函数的语言里,借助闭包,同样可以封装一个私有变量。我们用JavaScript创建一个计数器:

'use strict';

function create_counter(initial) {
    var x = initial || 0;
    return {
        inc: function () {
            x += 1;
            return x;
        }
    }
}

它用起来像这样:

var c1 = create_counter();
c1.inc(); // 1
c1.inc(); // 2
c1.inc(); // 3

var c2 = create_counter(10);
c2.inc(); // 11
c2.inc(); // 12
c2.inc(); // 13

在返回的对象中,实现了一个闭包,该闭包携带了局部变量x,并且,从外部代码根本无法访问到变量x。换句话说,闭包就是携带状态的函数,并且它的状态可以完全对外隐藏起来。

闭包还可以把多参数的函数变成单参数的函数。例如,要计算xy可以用Math.pow(x, y)函数,不过考虑到经常计算x2或x3,我们可以利用闭包创建新的函数pow2pow3

'use strict';

function make_pow(n) {
    return function (x) {
        return Math.pow(x, n);
    }
}
// 创建两个新函数:
var pow2 = make_pow(2);
var pow3 = make_pow(3);

console.log(pow2(5)); // 25
console.log(pow3(7)); // 343

箭头函数

ES6标准新增了一种新的函数:Arrow Function(箭头函数)。

为什么叫Arrow Function?因为它的定义用的就是一个箭头:

x => x * x

上面的箭头函数相当于:

function (x) {    return x * x;}

在继续学习箭头函数之前,请测试你的浏览器是否支持ES6的Arrow Function:

'use strict';'use strict';var fn=x=>x*x;console.log('你的浏览器支持ES6的Arrow Function!');

箭头函数相当于匿名函数,并且简化了函数定义。箭头函数有两种格式,一种像上面的,只包含一个表达式,连{ ... }return都省略掉了。还有一种可以包含多条语句,这时候就不能省略{ ... }return

x => {
    if (x > 0) {
        return x * x;
    }
    else {
        return - x * x;
    }
}

如果参数不是一个,就需要用括号()括起来:

// 两个参数:
(x, y) => x * x + y * y

// 无参数:
() => 3.14

// 可变参数:
(x, y, ...rest) => {
    var i, sum = x + y;
    for (i=0; i<rest.length; i++) {
        sum += rest[i];
    }
    return sum;
}

如果要返回一个对象,就要注意,如果是单表达式,这么写的话会报错:

// SyntaxError:
x => { foo: x }

因为和函数体的{ ... }有语法冲突,所以要改为:

// ok:
x => ({ foo: x })

this

箭头函数看上去是匿名函数的一种简写,但实际上,箭头函数和匿名函数有个明显的区别:箭头函数内部的this是词法作用域,由上下文确定。

回顾前面的例子,由于JavaScript函数对this绑定的错误处理,下面的例子无法得到预期结果:

var obj = {
    birth: 1990,
    getAge: function () {
        var b = this.birth; // 1990
        var fn = function () {
            return new Date().getFullYear() - this.birth; // this指向window或undefined
        };
        return fn();
    }
};

现在,箭头函数完全修复了this的指向,this总是指向词法作用域,也就是外层调用者obj

var obj = {    birth: 1990,    getAge: function () {        var b = this.birth; // 1990        var fn = () => new Date().getFullYear() - this.birth; // this指向obj对象        return fn();    }};obj.getAge(); // 25

如果使用箭头函数,以前的那种hack写法:

var that = this;

就不再需要了。

由于this在箭头函数中已经按照词法作用域绑定了,所以,用call()或者apply()调用箭头函数时,无法对this进行绑定,即传入的第一个参数被忽略:

var obj = {    birth: 1990,    getAge: function (year) {        var b = this.birth; // 1990        var fn = (y) => y - this.birth; // this.birth仍是1990        return fn.call({birth:2000}, year);    }};obj.getAge(2015); // 25

generator

generator(生成器)是ES6标准引入的新的数据类型。一个generator看上去像一个函数,但可以返回多次。

ES6定义generator标准的哥们借鉴了Python的generator的概念和语法,如果你对Python的generator很熟悉,那么ES6的generator就是小菜一碟了。如果你对Python还不熟,赶快恶补Python教程!。

我们先复习函数的概念。一个函数是一段完整的代码,调用一个函数就是传入参数,然后返回结果:

function foo(x) {    return x + x;}var r = foo(1); // 调用foo函数

函数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没有遇到return语句(函数末尾如果没有return,就是隐含的return undefined;),控制权无法交回被调用的代码。

generator跟函数很像,定义如下:

function* foo(x) {    yield x + 1;    yield x + 2;    return x + 3;}

generator和函数不同的是,generator由function*定义(注意多出的*号),并且,除了return语句,还可以用yield返回多次。

大多数同学立刻就晕了,generator就是能够返回多次的“函数”?返回多次有啥用?

还是举个栗子吧。

我们以一个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为例,它由01开头:

0 1 1 2 3 5 8 13 21 34 ...

要编写一个产生斐波那契数列的函数,可以这么写:

function fib(max) {    var        t,        a = 0,        b = 1,        arr = [0, 1];    while (arr.length < max) {        [a, b] = [b, a + b];        arr.push(b);    }    return arr;}// 测试:fib(5); // [0, 1, 1, 2, 3]fib(10); // [0, 1, 1, 2, 3, 5, 8, 13, 21, 34]

函数只能返回一次,所以必须返回一个Array。但是,如果换成generator,就可以一次返回一个数,不断返回多次。用generator改写如下:

function* fib(max) {
    var
        t,
        a = 0,
        b = 1,
        n = 0;
    while (n < max) {
        yield a;
        [a, b] = [b, a + b];
        n ++;
    }
    return;
}

直接调用试试:

fib(5); // fib {[[GeneratorStatus]]: "suspended", [[GeneratorReceiver]]: Window}

直接调用一个generator和调用函数不一样,fib(5)仅仅是创建了一个generator对象,还没有去执行它。

调用generator对象有两个方法,一是不断地调用generator对象的next()方法:

var f = fib(5);
f.next(); // {value: 0, done: false}
f.next(); // {value: 1, done: false}
f.next(); // {value: 1, done: false}
f.next(); // {value: 2, done: false}
f.next(); // {value: 3, done: false}
f.next(); // {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next()方法会执行generator的代码,然后,每次遇到yield x;就返回一个对象{value: x, done: true/false},然后“暂停”。返回的value就是yield的返回值,done表示这个generator是否已经执行结束了。如果donetrue,则value就是return的返回值。

当执行到donetrue时,这个generator对象就已经全部执行完毕,不要再继续调用next()了。

第二个方法是直接用for ... of循环迭代generator对象,这种方式不需要我们自己判断done

'use strict'

function* fib(max) {
    var
        t,
        a = 0,
        b = 1,
        n = 0;
    while (n < max) {
        yield a;
        [a, b] = [b, a + b];
        n ++;
    }
    return;
}

for (var x of fib(10)) {
    console.log(x); // 依次输出0, 1, 1, 2, 3, ...
}

generator和普通函数相比,有什么用?

因为generator可以在执行过程中多次返回,所以它看上去就像一个可以记住执行状态的函数,利用这一点,写一个generator就可以实现需要用面向对象才能实现的功能。例如,用一个对象来保存状态,得这么写:

var fib = {    a: 0,    b: 1,    n: 0,    max: 5,    next: function () {        var            r = this.a,            t = this.a + this.b;        this.a = this.b;        this.b = t;        if (this.n < this.max) {            this.n ++;            return r;        } else {            return undefined;        }    }};

用对象的属性来保存状态,相当繁琐。

generator还有另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把异步回调代码变成“同步”代码。这个好处要等到后面学了AJAX以后才能体会到。

没有generator之前的黑暗时代,用AJAX时需要这么写代码:

ajax('http://url-1', data1, function (err, result) {    if (err) {        return handle(err);    }    ajax('http://url-2', data2, function (err, result) {        if (err) {            return handle(err);        }        ajax('http://url-3', data3, function (err, result) {            if (err) {                return handle(err);            }            return success(result);        });    });});

回调越多,代码越难看。

有了generator的美好时代,用AJAX时可以这么写:

try {    r1 = yield ajax('http://url-1', data1);    r2 = yield ajax('http://url-2', data2);    r3 = yield ajax('http://url-3', data3);    success(r3);}catch (err) {    handle(err);}

看上去是同步的代码,实际执行是异步的。

5.标准对象

Date

在JavaScript中,Date对象用来表示日期和时间。

要获取系统当前时间,用:

var now = new Date();now; // Wed Jun 24 2015 19:49:22 GMT+0800 (CST)now.getFullYear(); // 2015, 年份now.getMonth(); // 5, 月份,注意月份范围是0~11,5表示六月now.getDate(); // 24, 表示24号now.getDay(); // 3, 表示星期三now.getHours(); // 19, 24小时制now.getMinutes(); // 49, 分钟now.getSeconds(); // 22, 秒now.getMilliseconds(); // 875, 毫秒数now.getTime(); // 1435146562875, 以number形式表示的时间戳

注意,当前时间是浏览器从本机操作系统获取的时间,所以不一定准确,因为用户可以把当前时间设定为任何值。

如果要创建一个指定日期和时间的Date对象,可以用:

var d = new Date(2015, 5, 19, 20, 15, 30, 123);d; // Fri Jun 19 2015 20:15:30 GMT+0800 (CST)

你可能观察到了一个非常非常坑爹的地方,就是JavaScript的月份范围用整数表示是0~11,0表示一月,1表示二月……,所以要表示6月,我们传入的是5!这绝对是JavaScript的设计者当时脑抽了一下,但是现在要修复已经不可能了。

JavaScript的Date对象月份值从0开始,牢记0=1月,1=2月,2=3月,……,11=12月。

第二种创建一个指定日期和时间的方法是解析一个符合ISO 8601格式的字符串:

var d = Date.parse('2015-06-24T19:49:22.875+08:00');d; // 1435146562875

但它返回的不是Date对象,而是一个时间戳。不过有时间戳就可以很容易地把它转换为一个Date

var d = new Date(1435146562875);d; // Wed Jun 24 2015 19:49:22 GMT+0800 (CST)d.getMonth(); // 5

使用Date.parse()时传入的字符串使用实际月份0112,转换为Date对象后getMonth()获取的月份值为011。

时区

Date对象表示的时间总是按浏览器所在时区显示的,不过我们既可以显示本地时间,也可以显示调整后的UTC时间:

var d = new Date(1435146562875);d.toLocaleString(); // '2015/6/24 下午7:49:22',本地时间(北京时区+8:00),显示的字符串与操作系统设定的格式有关d.toUTCString(); // 'Wed, 24 Jun 2015 11:49:22 GMT',UTC时间,与本地时间相差8小时

那么在JavaScript中如何进行时区转换呢?实际上,只要我们传递的是一个number类型的时间戳,我们就不用关心时区转换。任何浏览器都可以把一个时间戳正确转换为本地时间。

时间戳是个什么东西?时间戳是一个自增的整数,它表示从1970年1月1日零时整的GMT时区开始的那一刻,到现在的毫秒数。假设浏览器所在电脑的时间是准确的,那么世界上无论哪个时区的电脑,它们此刻产生的时间戳数字都是一样的,所以,时间戳可以精确地表示一个时刻,并且与时区无关。

所以,我们只需要传递时间戳,或者把时间戳从数据库里读出来,再让JavaScript自动转换为当地时间就可以了。

要获取当前时间戳,可以用:

'use strict'if (Date.now) {    console.log(Date.now()); // 老版本IE没有now()方法} else {    console.log(new Date().getTime());}

RegExp

字符串是编程时涉及到的最多的一种数据结构,对字符串进行操作的需求几乎无处不在。比如判断一个字符串是否是合法的Email地址,虽然可以编程提取@前后的子串,再分别判断是否是单词和域名,但这样做不但麻烦,而且代码难以复用。

正则表达式是一种用来匹配字符串的强有力的武器。它的设计思想是用一种描述性的语言来给字符串定义一个规则,凡是符合规则的字符串,我们就认为它“匹配”了,否则,该字符串就是不合法的。

所以我们判断一个字符串是否是合法的Email的方法是:

  1. 创建一个匹配Email的正则表达式;

  2. 用该正则表达式去匹配用户的输入来判断是否合法。

  3. 因为正则表达式也是用字符串表示的,所以,我们要首先了解如何用字符来描述字符。

    在正则表达式中,如果直接给出字符,就是精确匹配。用\d可以匹配一个数字,\w可以匹配一个字母或数字,所以:

    • '00\d'可以匹配'007',但无法匹配'00A'
    • '\d\d\d'可以匹配'010'
    • '\w\w'可以匹配'js'

    .可以匹配任意字符,所以:

    • 'js.'可以匹配'jsp''jss''js!'等等。

    要匹配变长的字符,在正则表达式中,用*表示任意个字符(包括0个),用+表示至少一个字符,用?表示0个或1个字符,用{n}表示n个字符,用{n,m}表示n-m个字符:

    来看一个复杂的例子:\d{3}\s+\d{3,8}

    我们来从左到右解读一下:

    1. \d{3}表示匹配3个数字,例如'010'
    2. \s可以匹配一个空格(也包括Tab等空白符),所以\s+表示至少有一个空格,例如匹配' ''\t\t'等;
    3. \d{3,8}表示3-8个数字,例如'1234567'

    综合起来,上面的正则表达式可以匹配以任意个空格隔开的带区号的电话号码。

    如果要匹配'010-12345'这样的号码呢?由于'-'是特殊字符,在正则表达式中,要用'\'转义,所以,上面的正则是\d{3}\-\d{3,8}

    但是,仍然无法匹配'010 - 12345',因为带有空格。所以我们需要更复杂的匹配方式。

    进阶

    要做更精确地匹配,可以用[]表示范围,比如:

    • [0-9a-zA-Z\_]可以匹配一个数字、字母或者下划线;
    • [0-9a-zA-Z\_]+可以匹配至少由一个数字、字母或者下划线组成的字符串,比如'a100''0_Z''js2015'等等;
    • [a-zA-Z\_\$][0-9a-zA-Z\_\$]*可以匹配由字母或下划线、 开 头 , 后 接 任 意 个 由 一 个 数 字 、 字 母 或 者 下 划 线 、 开头,后接任意个由一个数字、字母或者下划线、 线组成的字符串,也就是JavaScript允许的变量名;
    • [a-zA-Z\_\$][0-9a-zA-Z\_\$]{0, 19}更精确地限制了变量的长度是1-20个字符(前面1个字符+后面最多19个字符)。

    A|B可以匹配A或B,所以(J|j)ava(S|s)cript可以匹配'JavaScript''Javascript''javaScript'或者'javascript'

    ^表示行的开头,^\d表示必须以数字开头。

    $表示行的结束,\d$表示必须以数字结束。

    你可能注意到了,js也可以匹配'jsp',但是加上^js$就变成了整行匹配,就只能匹配'js'了。

    RegExp

    有了准备知识,我们就可以在JavaScript中使用正则表达式了。

    JavaScript有两种方式创建一个正则表达式:

    第一种方式是直接通过/正则表达式/写出来,第二种方式是通过new RegExp('正则表达式')创建一个RegExp对象。

    两种写法是一样的:

    var re1 = /ABC\-001/;var re2 = new RegExp('ABC\\-001');re1; // /ABC\-001/re2; // /ABC\-001/
    

    注意,如果使用第二种写法,因为字符串的转义问题,字符串的两个\\实际上是一个\

    先看看如何判断正则表达式是否匹配:

    var re = /^\d{3}\-\d{3,8}$/;re.test('010-12345'); // truere.test('010-1234x'); // falsere.test('010 12345'); // false
    

    RegExp对象的test()方法用于测试给定的字符串是否符合条件。

    切分字符串

    用正则表达式切分字符串比用固定的字符更灵活,请看正常的切分代码:

    'a b   c'.split(' '); // ['a', 'b', '', '', 'c']
    

    嗯,无法识别连续的空格,用正则表达式试试:

    'a b   c'.split(/\s+/); // ['a', 'b', 'c']
    

    无论多少个空格都可以正常分割。加入,试试:

    'a,b, c  d'.split(/[\s\,]+/); // ['a', 'b', 'c', 'd']
    

    再加入;试试:

    'a,b;; c  d'.split(/[\s\,\;]+/); // ['a', 'b', 'c', 'd']
    

    如果用户输入了一组标签,下次记得用正则表达式来把不规范的输入转化成正确的数组。

    分组

    除了简单地判断是否匹配之外,正则表达式还有提取子串的强大功能。用()表示的就是要提取的分组(Group)。比如:

    ^(\d{3})-(\d{3,8})$分别定义了两个组,可以直接从匹配的字符串中提取出区号和本地号码:

    var re = /^(\d{3})-(\d{3,8})$/;
    re.exec('010-12345'); // ['010-12345', '010', '12345']
    re.exec('010 12345'); // null
    

    如果正则表达式中定义了组,就可以在RegExp对象上用exec()方法提取出子串来。

    exec()方法在匹配成功后,会返回一个Array,第一个元素是正则表达式匹配到的整个字符串,后面的字符串表示匹配成功的子串。

    exec()方法在匹配失败时返回null

    提取子串非常有用。来看一个更凶残的例子:

    var re = /^(0[0-9]|1[0-9]|2[0-3]|[0-9])\:(0[0-9]|1[0-9]|2[0-9]|3[0-9]|4[0-9]|5[0-9]|[0-9])\:(0[0-9]|1[0-9]|2[0-9]|3[0-9]|4[0-9]|5[0-9]|[0-9])$/;
    re.exec('19:05:30'); // ['19:05:30', '19', '05', '30']
    

    这个正则表达式可以直接识别合法的时间。但是有些时候,用正则表达式也无法做到完全验证,比如识别日期:

    var re = /^(0[1-9]|1[0-2]|[0-9])-(0[1-9]|1[0-9]|2[0-9]|3[0-1]|[0-9])$/;
    

    对于'2-30''4-31'这样的非法日期,用正则还是识别不了,或者说写出来非常困难,这时就需要程序配合识别了。

    贪婪匹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正则匹配默认是贪婪匹配,也就是匹配尽可能多的字符。举例如下,匹配出数字后面的0

    var re = /^(\d+)(0*)$/;re.exec('102300'); // ['102300', '102300', '']
    

    由于\d+采用贪婪匹配,直接把后面的0全部匹配了,结果0*只能匹配空字符串了。

    必须让\d+采用非贪婪匹配(也就是尽可能少匹配),才能把后面的0匹配出来,加个?就可以让\d+采用非贪婪匹配:

    var re = /^(\d+?)(0*)$/;re.exec('102300'); // ['102300', '1023', '00']
    

    全局搜索

    JavaScript的正则表达式还有几个特殊的标志,最常用的是g,表示全局匹配:

    var r1 = /test/g;// 等价于:var r2 = new RegExp('test', 'g');
    

    全局匹配可以多次执行exec()方法来搜索一个匹配的字符串。当我们指定g标志后,每次运行exec(),正则表达式本身会更新lastIndex属性,表示上次匹配到的最后索引:

    var s = 'JavaScript, VBScript, JScript and ECMAScript';var re=/[a-zA-Z]+Script/g;// 使用全局匹配:re.exec(s); // ['JavaScript']re.lastIndex; // 10re.exec(s); // ['VBScript']re.lastIndex; // 20re.exec(s); // ['JScript']re.lastIndex; // 29re.exec(s); // ['ECMAScript']re.lastIndex; // 44re.exec(s); // null,直到结束仍没有匹配到
    

    全局匹配类似搜索,因此不能使用/^...$/,那样只会最多匹配一次。

    正则表达式还可以指定i标志,表示忽略大小写,m标志,表示执行多行匹配。

    小结

    正则表达式非常强大,要在短短的一节里讲完是不可能的。要讲清楚正则的所有内容,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了。如果你经常遇到正则表达式的问题,你可能需要一本正则表达式的参考书。

JSON

JSON是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的缩写,它是一种数据交换格式。

在JSON出现之前,大家一直用XML来传递数据。因为XML是一种纯文本格式,所以它适合在网络上交换数据。XML本身不算复杂,但是,加上DTD、XSD、XPath、XSLT等一大堆复杂的规范以后,任何正常的软件开发人员碰到XML都会感觉头大了,最后大家发现,即使你努力钻研几个月,也未必搞得清楚XML的规范。

终于,在2002年的一天,道格拉斯·克罗克福特(Douglas Crockford)同学为了拯救深陷水深火热同时又被某几个巨型软件企业长期愚弄的软件工程师,发明了JSON这种超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

道格拉斯同学长期担任雅虎的高级架构师,自然钟情于JavaScript。他设计的JSON实际上是JavaScript的一个子集。在JSON中,一共就这么几种数据类型:

  • number:和JavaScript的number完全一致;
  • boolean:就是JavaScript的truefalse
  • string:就是JavaScript的string
  • null:就是JavaScript的null
  • array:就是JavaScript的Array表示方式——[]
  • object:就是JavaScript的{ ... }表示方式。

以及上面的任意组合。

并且,JSON还定死了字符集必须是UTF-8,表示多语言就没有问题了。为了统一解析,JSON的字符串规定必须用双引号"",Object的键也必须用双引号""

由于JSON非常简单,很快就风靡Web世界,并且成为ECMA标准。几乎所有编程语言都有解析JSON的库,而在JavaScript中,我们可以直接使用JSON,因为JavaScript内置了JSON的解析。

把任何JavaScript对象变成JSON,就是把这个对象序列化成一个JSON格式的字符串,这样才能够通过网络传递给其他计算机。

如果我们收到一个JSON格式的字符串,只需要把它反序列化成一个JavaScript对象,就可以在JavaScript中直接使用这个对象了。

序列化

让我们先把小明这个对象序列化成JSON格式的字符串:

'use strict';

var xiaoming = {
    name: '小明',
    age: 14,
    gender: true,
    height: 1.65,
    grade: null,
    'middle-school': '\"W3C\" Middle School',
    skills: ['JavaScript', 'Java', 'Python', 'Lisp']
};
var s = JSON.stringify(xiaoming);
console.log(s);

要输出得好看一些,可以加上参数,按缩进输出:

JSON.stringify(xiaoming, null, '  ');

​ 结果:

{  "name": "小明",  "age": 14,  "gender": true,  "height": 1.65,  "grade": null,  "middle-school": "\"W3C\" Middle School",  "skills": [    "JavaScript",    "Java",    "Python",    "Lisp"  ]}

第二个参数用于控制如何筛选对象的键值,如果我们只想输出指定的属性,可以传入Array

JSON.stringify(xiaoming, ['name', 'skills'], '  ');

结果:

{  "name": "小明",  "skills": [    "JavaScript",    "Java",    "Python",    "Lisp"  ]}

还可以传入一个函数,这样对象的每个键值对都会被函数先处理:

function convert(key, value) {    if (typeof value === 'string') {        return value.toUpperCase();    }    return value;}JSON.stringify(xiaoming, convert, '  ');

上面的代码把所有属性值都变成大写:

{  "name": "小明",  "age": 14,  "gender": true,  "height": 1.65,  "grade": null,  "middle-school": "\"W3C\" MIDDLE SCHOOL",  "skills": [    "JAVASCRIPT",    "JAVA",    "PYTHON",    "LISP"  ]}

如果我们还想要精确控制如何序列化小明,可以给xiaoming定义一个toJSON()的方法,直接返回JSON应该序列化的数据:

var xiaoming = {    name: '小明',    age: 14,    gender: true,    height: 1.65,    grade: null,    'middle-school': '\"W3C\" Middle School',    skills: ['JavaScript', 'Java', 'Python', 'Lisp'],    toJSON: function () {        return { // 只输出name和age,并且改变了key:            'Name': this.name,            'Age': this.age        };    }};JSON.stringify(xiaoming); // '{"Name":"小明","Age":14}'

反序列化

拿到一个JSON格式的字符串,我们直接用JSON.parse()把它变成一个JavaScript对象:

JSON.parse('[1,2,3,true]'); // [1, 2, 3, true]JSON.parse('{"name":"小明","age":14}'); // Object {name: '小明', age: 14}JSON.parse('true'); // trueJSON.parse('123.45'); // 123.45

JSON.parse()还可以接收一个函数,用来转换解析出的属性:

'use strict';var obj = JSON.parse('{"name":"小明","age":14}', function (key, value) {    if (key === 'name') {        return value + '同学';    }    return value;});console.log(JSON.stringify(obj)); // {name: '小明同学', age: 14}

6.面向对象编程

JavaScript的所有数据都可以看成对象,那是不是我们已经在使用面向对象编程了呢?

当然不是。如果我们只使用NumberArraystring以及基本的{...}定义的对象,还无法发挥出面向对象编程的威力。

JavaScript的面向对象编程和大多数其他语言如Java、C#的面向对象编程都不太一样。如果你熟悉Java或C#,很好,你一定明白面向对象的两个基本概念:

  1. 类:类是对象的类型模板,例如,定义Student类来表示学生,类本身是一种类型,Student表示学生类型,但不表示任何具体的某个学生;
  2. 实例:实例是根据类创建的对象,例如,根据Student类可以创建出xiaomingxiaohongxiaojun等多个实例,每个实例表示一个具体的学生,他们全都属于Student类型。

所以,类和实例是大多数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

不过,在JavaScript中,这个概念需要改一改。JavaScript不区分类和实例的概念,而是通过原型(prototype)来实现面向对象编程。

原型是指当我们想要创建xiaoming这个具体的学生时,我们并没有一个Student类型可用。那怎么办?恰好有这么一个现成的对象:

var robot = {    name: 'Robot',    height: 1.6,    run: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name + ' is running...');    }};

我们看这个robot对象有名字,有身高,还会跑,有点像小明,干脆就根据它来“创建”小明得了!

于是我们把它改名为Student,然后创建出xiaoming

var Student = {    name: 'Robot',    height: 1.2,    run: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name + ' is running...');    }};var xiaoming = {    name: '小明'};xiaoming.__proto__ = Student;

注意最后一行代码把xiaoming的原型指向了对象Student,看上去xiaoming仿佛是从Student继承下来的:

xiaoming.name; // '小明'xiaoming.run(); // 小明 is running...

xiaoming有自己的name属性,但并没有定义run()方法。不过,由于小明是从Student继承而来,只要Studentrun()方法,xiaoming也可以调用:

xiaoming-prototype

JavaScript的原型链和Java的Class区别就在,它没有“Class”的概念,所有对象都是实例,所谓继承关系不过是把一个对象的原型指向另一个对象而已。

如果你把xiaoming的原型指向其他对象:

var Bird = {    fly: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name + ' is flying...');    }};xiaoming.__proto__ = Bird;

现在xiaoming已经无法run()了,他已经变成了一只鸟:

xiaoming.fly(); // 小明 is flying...

在JavaScrip代码运行时期,你可以把xiaomingStudent变成Bird,或者变成任何对象。

请注意,上述代码仅用于演示目的。在编写JavaScript代码时,不要直接用obj.__proto__去改变一个对象的原型,并且,低版本的IE也无法使用__proto__Object.create()方法可以传入一个原型对象,并创建一个基于该原型的新对象,但是新对象什么属性都没有,因此,我们可以编写一个函数来创建xiaoming

// 原型对象:var Student = {    name: 'Robot',    height: 1.2,    run: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name + ' is running...');    }};function createStudent(name) {    // 基于Student原型创建一个新对象:    var s = Object.create(Student);    // 初始化新对象:    s.name = name;    return s;}var xiaoming = createStudent('小明');xiaoming.run(); // 小明 is running...xiaoming.__proto__ === Student; // true

创建对象

JavaScript对每个创建的对象都会设置一个原型,指向它的原型对象。

当我们用obj.xxx访问一个对象的属性时,JavaScript引擎先在当前对象上查找该属性,如果没有找到,就到其原型对象上找,如果还没有找到,就一直上溯到Object.prototype对象,最后,如果还没有找到,就只能返回undefined

例如,创建一个Array对象:

var arr = [1, 2, 3];

其原型链是:

arr ----> Array.prototype ----> Object.prototype ----> null

Array.prototype定义了indexOf()shift()等方法,因此你可以在所有的Array对象上直接调用这些方法。

当我们创建一个函数时:

function foo() {    return 0;}

函数也是一个对象,它的原型链是:

foo ----> Function.prototype ----> Object.prototype ----> null

由于Function.prototype定义了apply()等方法,因此,所有函数都可以调用apply()方法。

很容易想到,如果原型链很长,那么访问一个对象的属性就会因为花更多的时间查找而变得更慢,因此要注意不要把原型链搞得太长。

构造函数

除了直接用{ ... }创建一个对象外,JavaScript还可以用一种构造函数的方法来创建对象。它的用法是,先定义一个构造函数:

function Student(name) {    this.name = name;    this.hello = function () {        alert('Hello, ' + this.name + '!');    }}

你会问,咦,这不是一个普通函数吗?

这确实是一个普通函数,但是在JavaScript中,可以用关键字new来调用这个函数,并返回一个对象:

var xiaoming = new Student('小明');xiaoming.name; // '小明'xiaoming.hello(); // Hello, 小明!

注意,如果不写new,这就是一个普通函数,它返回undefined。但是,如果写了new,它就变成了一个构造函数,它绑定的this指向新创建的对象,并默认返回this,也就是说,不需要在最后写return this;

新创建的xiaoming的原型链是:

xiaoming ----> Student.prototype ----> Object.prototype ----> null

也就是说,xiaoming的原型指向函数Student的原型。如果你又创建了xiaohongxiaojun,那么这些对象的原型与xiaoming是一样的:

xiaoming ↘xiaohong -Student.prototype ----> Object.prototype ----> nullxiaojun  ↗

new Student()创建的对象还从原型上获得了一个constructor属性,它指向函数Student本身:

xiaoming.constructor === Student.prototype.constructor; // trueStudent.prototype.constructor === Student; // trueObject.getPrototypeOf(xiaoming) === Student.prototype; // truexiaoming instanceof Student; // true

看晕了吧?用一张图来表示这些乱七八糟的关系就是:

protos

红色箭头是原型链。注意,Student.prototype指向的对象就是xiaomingxiaohong的原型对象,这个原型对象自己还有个属性constructor,指向Student函数本身。

另外,函数Student恰好有个属性prototype指向xiaomingxiaohong的原型对象,但是xiaomingxiaohong这些对象可没有prototype这个属性,不过可以用__proto__这个非标准用法来查看。

现在我们就认为xiaomingxiaohong这些对象“继承”自Student

不过还有一个小问题,注意观察:

xiaoming.name; // '小明'
xiaohong.name; // '小红'
xiaoming.hello; // function: Student.hello()
xiaohong.hello; // function: Student.hello()
xiaoming.hello === xiaohong.hello; // false

xiaomingxiaohong各自的name不同,这是对的,否则我们无法区分谁是谁了。

xiaomingxiaohong各自的hello是一个函数,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函数,虽然函数名称和代码都是相同的!

如果我们通过new Student()创建了很多对象,这些对象的hello函数实际上只需要共享同一个函数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节省很多内存。

要让创建的对象共享一个hello函数,根据对象的属性查找原则,我们只要把hello函数移动到xiaomingxiaohong这些对象共同的原型上就可以了,也就是Student.prototype

protos2

修改代码如下:

function Student(name) {    this.name = name;}Student.prototype.hello = function () {    alert('Hello, ' + this.name + '!');};

new创建基于原型的JavaScript的对象就是这么简单!

忘记写new怎么办

如果一个函数被定义为用于创建对象的构造函数,但是调用时忘记了写new怎么办?

在strict模式下,this.name = name将报错,因为this绑定为undefined,在非strict模式下,this.name = name不报错,因为this绑定为window,于是无意间创建了全局变量name,并且返回undefined,这个结果更糟糕。

所以,调用构造函数千万不要忘记写new。为了区分普通函数和构造函数,按照约定,构造函数首字母应当大写,而普通函数首字母应当小写,这样,一些语法检查工具如jslint将可以帮你检测到漏写的new

最后,我们还可以编写一个createStudent()函数,在内部封装所有的new操作。一个常用的编程模式像这样:

function Student(props) {
    this.name = props.name || '匿名'; // 默认值为'匿名'
    this.grade = props.grade || 1; // 默认值为1
}

Student.prototype.hello = function () {
    alert('Hello, ' + this.name + '!');
};

function createStudent(props) {
    return new Student(props || {})
}

这个createStudent()函数有几个巨大的优点:一是不需要new来调用,二是参数非常灵活,可以不传,也可以这么传:

var xiaoming = createStudent({
    name: '小明'
});

xiaoming.grade; // 1

如果创建的对象有很多属性,我们只需要传递需要的某些属性,剩下的属性可以用默认值。由于参数是一个Object,我们无需记忆参数的顺序。如果恰好从JSON拿到了一个对象,就可以直接创建出xiaoming

原型继承

在传统的基于Class的语言如Java、C++中,继承的本质是扩展一个已有的Class,并生成新的Subclass。

由于这类语言严格区分类和实例,继承实际上是类型的扩展。但是,JavaScript由于采用原型继承,我们无法直接扩展一个Class,因为根本不存在Class这种类型。

但是办法还是有的。我们先回顾Student构造函数:

function Student(props) {
    this.name = props.name || 'Unnamed';
}

Student.prototype.hello = function () {
    alert('Hello, ' + this.name + '!');
}

以及Student的原型链:

js-proto

现在,我们要基于Student扩展出PrimaryStudent,可以先定义出PrimaryStudent

function PrimaryStudent(props) {    // 调用Student构造函数,绑定this变量:    Student.call(this, props);    this.grade = props.grade || 1;}

但是,调用了Student构造函数不等于继承了StudentPrimaryStudent创建的对象的原型是:

new PrimaryStudent() ----> PrimaryStudent.prototype ----> Object.prototype ----> null

必须想办法把原型链修改为:

new PrimaryStudent() ----> PrimaryStudent.prototype ----> Student.prototype ----> Object.prototype ----> null

这样,原型链对了,继承关系就对了。新的基于PrimaryStudent创建的对象不但能调用PrimaryStudent.prototype定义的方法,也可以调用Student.prototype定义的方法。

如果你想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这么干:

PrimaryStudent.prototype = Student.prototype;

是不行的!如果这样的话,PrimaryStudentStudent共享一个原型对象,那还要定义PrimaryStudent干啥?

我们必须借助一个中间对象来实现正确的原型链,这个中间对象的原型要指向Student.prototype。为了实现这一点,参考道爷(就是发明JSON的那个道格拉斯)的代码,中间对象可以用一个空函数F来实现:

// PrimaryStudent构造函数:
function PrimaryStudent(props) {
    Student.call(this, props);
    this.grade = props.grade || 1;
}

// 空函数F:
function F() {
}

// 把F的原型指向Student.prototype:
F.prototype = Student.prototype;

// 把PrimaryStudent的原型指向一个新的F对象,F对象的原型正好指向Student.prototype:
PrimaryStudent.prototype = new F();

// 把PrimaryStudent原型的构造函数修复为PrimaryStudent:
PrimaryStudent.prototype.constructor = PrimaryStudent;

// 继续在PrimaryStudent原型(就是new F()对象)上定义方法:
PrimaryStudent.prototype.getGrade = function () {
    return this.grade;
};

// 创建xiaoming:
var xiaoming = new PrimaryStudent({
    name: '小明',
    grade: 2
});
xiaoming.name; // '小明'
xiaoming.grade; // 2

// 验证原型:
xiaoming.__proto__ === PrimaryStudent.prototype; // true
xiaoming.__proto__.__proto__ === Student.prototype; // true

// 验证继承关系:
xiaoming instanceof PrimaryStudent; // true
xiaoming instanceof Student; // true

用一张图来表示新的原型链:

js-proto-extend

注意,函数F仅用于桥接,我们仅创建了一个new F()实例,而且,没有改变原有的Student定义的原型链。

如果把继承这个动作用一个inherits()函数封装起来,还可以隐藏F的定义,并简化代码:

function inherits(Child, Parent) {    var F = function () {};    F.prototype = Parent.prototype;    Child.prototype = new F();    Child.prototype.constructor = Child;}

这个inherits()函数可以复用:

function Student(props) {    this.name = props.name || 'Unnamed';}Student.prototype.hello = function () {    alert('Hello, ' + this.name + '!');}function PrimaryStudent(props) {    Student.call(this, props);    this.grade = props.grade || 1;}// 实现原型继承链:inherits(PrimaryStudent, Student);// 绑定其他方法到PrimaryStudent原型:PrimaryStudent.prototype.getGrade = function () {    return this.grade;};

小结

JavaScript的原型继承实现方式就是:

  1. 定义新的构造函数,并在内部用call()调用希望“继承”的构造函数,并绑定this
  2. 借助中间函数F实现原型链继承,最好通过封装的inherits函数完成;
  3. 继续在新的构造函数的原型上定义新方法。
class继承

在上面的章节中我们看到了JavaScript的对象模型是基于原型实现的,特点是简单,缺点是理解起来比传统的类-实例模型要困难,最大的缺点是继承的实现需要编写大量代码,并且需要正确实现原型链。

有没有更简单的写法?有!

新的关键字class从ES6开始正式被引入到JavaScript中。class的目的就是让定义类更简单。

我们先回顾用函数实现Student的方法:

function Student(name) {    this.name = name;}Student.prototype.hello = function () {    alert('Hello, ' + this.name + '!');}

如果用新的class关键字来编写Student,可以这样写:

class Student {    constructor(name) {        this.name = name;    }    hello() {        alert('Hello, ' + this.name + '!');    }}

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class的定义包含了构造函数constructor和定义在原型对象上的函数hello()(注意没有function关键字),这样就避免了Student.prototype.hello = function () {...}这样分散的代码。

最后,创建一个Student对象代码和前面章节完全一样:

var xiaoming = new Student('小明');xiaoming.hello();

class继承

class定义对象的另一个巨大的好处是继承更方便了。想一想我们从Student派生一个PrimaryStudent需要编写的代码量。现在,原型继承的中间对象,原型对象的构造函数等等都不需要考虑了,直接通过extends来实现:

class PrimaryStudent extends Student {    constructor(name, grade) {        super(name); // 记得用super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        this.grade = grade;    }    myGrade() {        alert('I am at grade ' + this.grade);    }}

注意PrimaryStudent的定义也是class关键字实现的,而extends则表示原型链对象来自Student。子类的构造函数可能会与父类不太相同,例如,PrimaryStudent需要namegrade两个参数,并且需要通过super(name)来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否则父类的name属性无法正常初始化。

PrimaryStudent已经自动获得了父类Studenthello方法,我们又在子类中定义了新的myGrade方法。

ES6引入的class和原有的JavaScript原型继承有什么区别呢?实际上它们没有任何区别,class的作用就是让JavaScript引擎去实现原来需要我们自己编写的原型链代码。简而言之,用class的好处就是极大地简化了原型链代码。

你一定会问,class这么好用,能不能现在就用上?

现在用还早了点,因为不是所有的主流浏览器都支持ES6的class。如果一定要现在就用上,就需要一个工具把class代码转换为传统的prototype代码,可以试试Babel这个工具。

7.浏览器

浏览器对象

JavaScript可以获取浏览器提供的很多对象,并进行操作。

window

window对象不但充当全局作用域,而且表示浏览器窗口。

window对象有innerWidthinnerHeight属性,可以获取浏览器窗口的内部宽度和高度。内部宽高是指除去菜单栏、工具栏、边框等占位元素后,用于显示网页的净宽高。

兼容性:IE<=8不支持。

'user strict';// 可以调整浏览器窗口大小试试:console.log('window inner size: ' + window.innerWidth + ' x ' + window.innerHeight);

对应的,还有一个outerWidthouterHeight属性,可以获取浏览器窗口的整个宽高。

navigator

navigator对象表示浏览器的信息,最常用的属性包括:

  • navigator.appName:浏览器名称;
  • navigator.appVersion:浏览器版本;
  • navigator.language:浏览器设置的语言;
  • navigator.platform:操作系统类型;
  • navigator.userAgent:浏览器设定的User-Agent字符串。
'use strict';console.log('appName = ' + navigator.appName);console.log('appVersion = ' + navigator.appVersion);console.log('language = ' + navigator.language);console.log('platform = ' + navigator.platform);console.log('userAgent = ' + navigator.userAgent);

请注意navigator的信息可以很容易地被用户修改,所以JavaScript读取的值不一定是正确的。很多初学者为了针对不同浏览器编写不同的代码,喜欢用if判断浏览器版本,例如:

var width;if (getIEVersion(navigator.userAgent) < 9) {    width = document.body.clientWidth;} else {    width = window.innerWidth;}

但这样既可能判断不准确,也很难维护代码。正确的方法是充分利用JavaScript对不存在属性返回undefined的特性,直接用短路运算符||计算:

var width = window.innerWidth || document.body.clientWidth;

screen

screen对象表示屏幕的信息,常用的属性有:

  • screen.width:屏幕宽度,以像素为单位;
  • screen.height:屏幕高度,以像素为单位;
  • screen.colorDepth:返回颜色位数,如8、16、24。
'use strict';console.log('Screen size = ' + screen.width + ' x ' + screen.height);

location

location对象表示当前页面的URL信息。例如,一个完整的URL:

http://www.example.com:8080/path/index.html?a=1&b=2#TOP

可以用location.href获取。要获得URL各个部分的值,可以这么写:

location.protocol; // 'http'
location.host; // 'www.example.com'
location.port; // '8080'
location.pathname; // '/path/index.html'
location.search; // '?a=1&b=2'
location.hash; // 'TOP'

要加载一个新页面,可以调用location.assign()。如果要重新加载当前页面,调用location.reload()方法非常方便。

'user strict';
if (confirm('重新加载当前页' + location.href + '?')) {
    location.reload();
} else {
    location.assign('/'); // 设置一个新的URL地址
}

document

document对象表示当前页面。由于HTML在浏览器中以DOM形式表示为树形结构,document对象就是整个DOM树的根节点。

documenttitle属性是从HTML文档中的<title>xxx</title>读取的,但是可以动态改变:

'use strict';
document.title = '努力学习JavaScript!';

请观察浏览器窗口标题的变化。

要查找DOM树的某个节点,需要从document对象开始查找。最常用的查找是根据ID和Tag Name。

我们先准备HTML数据:

<dl id="drink-menu" style="border:solid 1px #ccc;padding:6px;">
    <dt>摩卡</dt>
    <dd>热摩卡咖啡</dd>
    <dt>酸奶</dt>
    <dd>北京老酸奶</dd>
    <dt>果汁</dt>
    <dd>鲜榨苹果汁</dd>
</dl>

document对象提供的getElementById()getElementsByTagName()可以按ID获得一个DOM节点和按Tag名称获得一组DOM节点:

'use strict'; 
var menu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rink-menu');
var drink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dt');
var i, s;

s = '提供的饮料有:';
for (i=0; i<drinks.length; i++) {
    s = s + drinks[i].innerHTML + ',';
}
console.log(s);

document对象还有一个cookie属性,可以获取当前页面的Cookie。

Cookie是由服务器发送的key-value标示符。因为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但是服务器要区分到底是哪个用户发过来的请求,就可以用Cookie来区分。当一个用户成功登录后,服务器发送一个Cookie给浏览器,例如user=ABC123XYZ(加密的字符串)...,此后,浏览器访问该网站时,会在请求头附上这个Cookie,服务器根据Cookie即可区分出用户。

Cookie还可以存储网站的一些设置,例如,页面显示的语言等等。

JavaScript可以通过document.cookie读取到当前页面的Cookie:

document.cookie; // 'v=123; remember=true; prefer=zh'

由于JavaScript能读取到页面的Cookie,而用户的登录信息通常也存在Cookie中,这就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这是因为在HTML页面中引入第三方的JavaScript代码是允许的:

<!-- 当前页面在wwwexample.com -->
<html>
    <head>
        <script src="http://www.foo.com/jquery.js"></script>
    </head>
    ...
</html>

如果引入的第三方的JavaScript中存在恶意代码,则www.foo.com网站将直接获取到www.example.com网站的用户登录信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服务器在设置Cookie时可以使用httpOnly,设定了httpOnly的Cookie将不能被JavaScript读取。这个行为由浏览器实现,主流浏览器均支持httpOnly选项,IE从IE6 SP1开始支持。

为了确保安全,服务器端在设置Cookie时,应该始终坚持使用httpOnly

history

history对象保存了浏览器的历史记录,JavaScript可以调用history对象的back()forward (),相当于用户点击了浏览器的“后退”或“前进”按钮。

这个对象属于历史遗留对象,对于现代Web页面来说,由于大量使用AJAX和页面交互,简单粗暴地调用history.back()可能会让用户感到非常愤怒。

新手开始设计Web页面时喜欢在登录页登录成功时调用history.back(),试图回到登录前的页面。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

任何情况,你都不应该使用history这个对象了。

操作DOM

由于HTML文档被浏览器解析后就是一棵DOM树,要改变HTML的结构,就需要通过JavaScript来操作DOM。

始终记住DOM是一个树形结构。操作一个DOM节点实际上就是这么几个操作:

  • 更新:更新该DOM节点的内容,相当于更新了该DOM节点表示的HTML的内容;
  • 遍历:遍历该DOM节点下的子节点,以便进行进一步操作;
  • 添加:在该DOM节点下新增一个子节点,相当于动态增加了一个HTML节点;
  • 删除:将该节点从HTML中删除,相当于删掉了该DOM节点的内容以及它包含的所有子节点。

在操作一个DOM节点前,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先拿到这个DOM节点。最常用的方法是document.getElementById()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以及CSS选择器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

由于ID在HTML文档中是唯一的,所以document.getElementById()可以直接定位唯一的一个DOM节点。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总是返回一组DOM节点。要精确地选择DOM,可以先定位父节点,再从父节点开始选择,以缩小范围。

例如:

// 返回ID为'test'的节点:
var tes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

// 先定位ID为'test-table'的节点,再返回其内部所有tr节点:
var tr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table').getElementsByTagName('tr');

// 先定位ID为'test-div'的节点,再返回其内部所有class包含red的节点:
var red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div').getElementsByClassName('red');

// 获取节点test下的所有直属子节点:
var cs = test.children;

// 获取节点test下第一个、最后一个子节点:
var first = test.firstElementChild;
var last = test.lastElementChild;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querySelector()querySelectorAll(),需要了解selector语法,然后使用条件来获取节点,更加方便:

// 通过querySelector获取ID为q1的节点:
var q1 = document.querySelector('#q1');

// 通过querySelectorAll获取q1节点内的符合条件的所有节点:
var ps = q1.querySelectorAll('div.highlighted > p');

注意:低版本的IE<8不支持querySelectorquerySelectorAll。IE8仅有限支持。

严格地讲,我们这里的DOM节点是指Element,但是DOM节点实际上是Node,在HTML中,Node包括ElementCommentCDATA_SECTION等很多种,以及根节点Document类型,但是,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只关心Element,也就是实际控制页面结构的Node,其他类型的Node忽略即可。根节点Document已经自动绑定为全局变量document

更新DOM

拿到一个DOM节点后,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更新。

可以直接修改节点的文本,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修改innerHTML属性,这个方式非常强大,不但可以修改一个DOM节点的文本内容,还可以直接通过HTML片段修改DOM节点内部的子树:

// 获取<p id="p-id">...</p>
var 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d');
// 设置文本为abc:
p.innerHTML = 'ABC'; // <p id="p-id">ABC</p>
// 设置HTML:
p.innerHTML = 'ABC <span style="color:red">RED</span> XYZ';
// <p>...</p>的内部结构已修改

innerHTML时要注意,是否需要写入HTML。如果写入的字符串是通过网络拿到的,要注意对字符编码来避免XSS攻击。

第二种是修改innerTexttextContent属性,这样可以自动对字符串进行HTML编码,保证无法设置任何HTML标签:

// 获取<p id="p-id">...</p>
var 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d');
// 设置文本:
p.innerText = '<script>alert("Hi")</script>';
// HTML被自动编码,无法设置一个<script>节点:
// <p id="p-id">&lt;script&gt;alert("Hi")&lt;/script&gt;</p>

两者的区别在于读取属性时,innerText不返回隐藏元素的文本,而textContent返回所有文本。另外注意IE<9不支持textContent

修改CSS也是经常需要的操作。DOM节点的style属性对应所有的CSS,可以直接获取或设置。因为CSS允许font-size这样的名称,但它并非JavaScript有效的属性名,所以需要在JavaScript中改写为驼峰式命名fontSize

// 获取<p id="p-id">...</p>
var 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d');
// 设置CSS:
p.style.color = '#ff0000';
p.style.fontSize = '20px';
p.style.paddingTop = '2em';
插入DOM

当我们获得了某个DOM节点,想在这个DOM节点内插入新的DOM,应该如何做?

如果这个DOM节点是空的,例如,<div></div>,那么,直接使用innerHTML = '<span>child</span>'就可以修改DOM节点的内容,相当于“插入”了新的DOM节点。

如果这个DOM节点不是空的,那就不能这么做,因为innerHTML会直接替换掉原来的所有子节点。

有两个办法可以插入新的节点。一个是使用appendChild,把一个子节点添加到父节点的最后一个子节点。例如:

<!-- HTML结构 -->
<p id="js">JavaScript</p>
<div id="list">
    <p id="java">Java</p>
    <p id="python">Python</p>
    <p id="scheme">Scheme</p>
</div>

<p id="js">JavaScript</p>添加到<div id="list">的最后一项:

var
    j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js'),
    lis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list');
list.appendChild(js);

现在,HTML结构变成了这样:

<!-- HTML结构 --><div id="list">    <p id="java">Java</p>    <p id="python">Python</p>    <p id="scheme">Scheme</p>    <p id="js">JavaScript</p></div>

因为我们插入的js节点已经存在于当前的文档树,因此这个节点首先会从原先的位置删除,再插入到新的位置。

更多的时候我们会从零创建一个新的节点,然后插入到指定位置:

var    lis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list'),    haskell = document.createElement('p');haskell.id = 'haskell';haskell.innerText = 'Haskell';list.appendChild(haskell);

这样我们就动态添加了一个新的节点:

<!-- HTML结构 -->
<div id="list">
    <p id="java">Java</p>
    <p id="python">Python</p>
    <p id="scheme">Scheme</p>
    <p id="haskell">Haskell</p>
</div>

动态创建一个节点然后添加到DOM树中,可以实现很多功能。举个例子,下面的代码动态创建了一个<style>节点,然后把它添加到<head>节点的末尾,这样就动态地给文档添加了新的CSS定义:

var d = document.createElement('style');
d.setAttribute('type', 'text/css');
d.innerHTML = 'p { color: red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appendChild(d);

可以在Chrome的控制台执行上述代码,观察页面样式的变化。

insertBefore

如果我们要把子节点插入到指定的位置怎么办?可以使用parentElement.insertBefore(newElement, referenceElement);,子节点会插入到referenceElement之前。

还是以上面的HTML为例,假定我们要把Haskell插入到Python之前:

<!-- HTML结构 -->
<div id="list">
    <p id="java">Java</p>
    <p id="python">Python</p>
    <p id="scheme">Scheme</p>
</div>

可以这么写:

var
    lis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list'),
    ref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ython'),
    haskell = document.createElement('p');
haskell.id = 'haskell';
haskell.innerText = 'Haskell';
list.insertBefore(haskell, ref);

新的HTML结构如下:

<!-- HTML结构 -->
<div id="list">
    <p id="java">Java</p>
    <p id="haskell">Haskell</p>
    <p id="python">Python</p>
    <p id="scheme">Scheme</p>
</div>

可见,使用insertBefore重点是要拿到一个“参考子节点”的引用。很多时候,需要循环一个父节点的所有子节点,可以通过迭代children属性实现:

var
    i, c,
    lis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list');
for (i = 0; i < list.children.length; i++) {
    c = list.children[i]; // 拿到第i个子节点
}
删除DOM

删除一个DOM节点就比插入要容易得多。

要删除一个节点,首先要获得该节点本身以及它的父节点,然后,调用父节点的removeChild把自己删掉:

// 拿到待删除节点:
var self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be-removed');
// 拿到父节点:
var parent = self.parentElement;
// 删除:
var removed = parent.removeChild(self);
removed === self; // true

注意到删除后的节点虽然不在文档树中了,但其实它还在内存中,可以随时再次被添加到别的位置。

当你遍历一个父节点的子节点并进行删除操作时,要注意,children属性是一个只读属性,并且它在子节点变化时会实时更新。

例如,对于如下HTML结构:

<div id="parent">    <p>First</p>    <p>Second</p></div>

当我们用如下代码删除子节点时:

var par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arent');parent.removeChild(parent.children[0]);parent.removeChild(parent.children[1]); // <-- 浏览器报错

浏览器报错:parent.children[1]不是一个有效的节点。原因就在于,当<p>First</p>节点被删除后,parent.children的节点数量已经从2变为了1,索引[1]已经不存在了。

因此,删除多个节点时,要注意children属性时刻都在变化。

操作表单

用JavaScript操作表单和操作DOM是类似的,因为表单本身也是DOM树。

不过表单的输入框、下拉框等可以接收用户输入,所以用JavaScript来操作表单,可以获得用户输入的内容,或者对一个输入框设置新的内容。

HTML表单的输入控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 文本框,对应的<input type="text">,用于输入文本;
  • 口令框,对应的<input type="password">,用于输入口令;
  • 单选框,对应的<input type="radio">,用于选择一项;
  • 复选框,对应的<input type="checkbox">,用于选择多项;
  • 下拉框,对应的<select>,用于选择一项;
  • 隐藏文本,对应的<input type="hidden">,用户不可见,但表单提交时会把隐藏文本发送到服务器。
获取值

如果我们获得了一个<input>节点的引用,就可以直接调用value获得对应的用户输入值:

// <input type="text" id="email">var inpu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email');input.value; // '用户输入的值'

这种方式可以应用于textpasswordhidden以及select。但是,对于单选框和复选框,value属性返回的永远是HTML预设的值,而我们需要获得的实际是用户是否“勾上了”选项,所以应该用checked判断:

// <label><input type="radio" name="weekday" id="monday" value="1"> Monday</label>// <label><input type="radio" name="weekday" id="tuesday" value="2"> Tuesday</label>var m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onday');var tu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uesday');mon.value; // '1'tue.value; // '2'mon.checked; // true或者falsetue.checked; // true或者false
设置值

设置值和获取值类似,对于textpasswordhidden以及select,直接设置value就可以:

// <input type="text" id="email">
var inpu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email');
input.value = 'test@example.com'; // 文本框的内容已更新

对于单选框和复选框,设置checkedtruefalse即可。

HTML5控件

HTML5新增了大量标准控件,常用的包括datedatetimedatetime-localcolor等,它们都使用<input>标签:

<input type="date" value="2021-07-21">
<input type="datetime-local" value="2021-07-01T02:03:04">
<input type="color" value="#ff0000">

不支持HTML5的浏览器无法识别新的控件,会把它们当做type="text"来显示。支持HTML5的浏览器将获得格式化的字符串。例如,type="date"类型的inputvalue将保证是一个有效的YYYY-MM-DD格式的日期,或者空字符串。

提交表单

最后,JavaScript可以以两种方式来处理表单的提交(AJAX方式在后面章节介绍)。

方式一是通过<form>元素的submit()方法提交一个表单,例如,响应一个<button>click事件,在JavaScript代码中提交表单:

<!-- HTML -->
<form id="test-form">
    <input type="text" name="test">
    <button type="button" onclick="doSubmitForm()">Submit</button>
</form>

<script>
function doSubmitForm() {
    var form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form');
    // 可以在此修改form的input...
    // 提交form:
    form.submit();
}
</script>

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扰乱了浏览器对form的正常提交。浏览器默认点击<button type="submit">时提交表单,或者用户在最后一个输入框按回车键。因此,第二种方式是响应<form>本身的onsubmit事件,在提交form时作修改:

<!-- HTML -->
<form id="test-form" onsubmit="return checkForm()">
    <input type="text" name="test">
    <button type="submit">Submit</button>
</form>

<script>
function checkForm() {
    var form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form');
    // 可以在此修改form的input...
    // 继续下一步:
    return true;
}
</script>

注意要return true来告诉浏览器继续提交,如果return false,浏览器将不会继续提交form,这种情况通常对应用户输入有误,提示用户错误信息后终止提交form。

在检查和修改<input>时,要充分利用<input type="hidden">来传递数据。

例如,很多登录表单希望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口令,但是,安全考虑,提交表单时不传输明文口令,而是口令的MD5。普通JavaScript开发人员会直接修改<input>

<!-- HTML -->
<form id="login-form" method="post" onsubmit="return checkForm()">
    <input type="text" id="username" name="username">
    <input type="password" id="password" name="password">
    <button type="submit">Submit</button>
</form>

<script>
function checkForm() {
    var pwd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assword');
    // 把用户输入的明文变为MD5:
    pwd.value = toMD5(pwd.value);
    // 继续下一步:
    return true;
}
</script>

这个做法看上去没啥问题,但用户输入了口令提交时,口令框的显示会突然从几个*变成32个*(因为MD5有32个字符)。

要想不改变用户的输入,可以利用<input type="hidden">实现:

<!-- HTML -->
<form id="login-form" method="post" onsubmit="return checkForm()">
    <input type="text" id="username" name="username">
    <input type="password" id="input-password">
    <input type="hidden" id="md5-password" name="password">
    <button type="submit">Submit</button>
</form>

<script>
function checkForm() {
    var input_pwd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nput-password');
    var md5_pwd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d5-password');
    // 把用户输入的明文变为MD5:
    md5_pwd.value = toMD5(input_pwd.value);
    // 继续下一步:
    return true;
}
</script>

注意到idmd5-password<input>标记了name="password",而用户输入的idinput-password<input>没有name属性。没有name属性的<input>的数据不会被提交。

在HTML表单中,可以上传文件的唯一控件就是<input type="file">

注意:当一个表单包含<input type="file">时,表单的enctype必须指定为multipart/form-datamethod必须指定为post,浏览器才能正确编码并以multipart/form-data格式发送表单的数据。

出于安全考虑,浏览器只允许用户点击<input type="file">来选择本地文件,用JavaScript对<input type="file">value赋值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当用户选择了上传某个文件后,JavaScript也无法获得该文件的真实路径:

通常,上传的文件都由后台服务器处理,JavaScript可以在提交表单时对文件扩展名做检查,以便防止用户上传无效格式的文件:

var f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file-upload');
var filename = f.value; // 'C:\fakepath\test.png'
if (!filename || !(filename.endsWith('.jpg') || filename.endsWith('.png') || filename.endsWith('.gif'))) {
    alert('Can only upload image file.');
    return false;
}
File API

由于JavaScript对用户上传的文件操作非常有限,尤其是无法读取文件内容,使得很多需要操作文件的网页不得不用Flash这样的第三方插件来实现。

随着HTML5的普及,新增的File API允许JavaScript读取文件内容,获得更多的文件信息。

HTML5的File API提供了FileFileReader两个主要对象,可以获得文件信息并读取文件。

var
    fileInpu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image-file'),
    info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file-info'),
    preview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image-preview');
// 监听change事件:
fileInput.addEventListener('change', function () {
    // 清除背景图片:
    preview.style.backgroundImage = '';
    // 检查文件是否选择:
    if (!fileInput.value) {
        info.innerHTML = '没有选择文件';
        return;
    }
    // 获取File引用:
    var file = fileInput.files[0];
    // 获取File信息:
    info.innerHTML = '文件: ' + file.name + '<br>' +
                     '大小: ' + file.size + '<br>' +
                     '修改: ' + file.lastModifiedDate;
    if (file.type !== 'image/jpeg' && file.type !== 'image/png' && file.type !== 'image/gif') {
        alert('不是有效的图片文件!');
        return;
    }
    // 读取文件:
    var reader = new FileReader();
    reader.onload = function(e) {
        var
            data = e.target.result; // 'data:image/jpeg;base64,/9j/4AAQSk...(base64编码)...'            
        preview.style.backgroundImage = 'url(' + data + ')';
    };
    // 以DataURL的形式读取文件:
    reader.readAsDataURL(file);
});

上面的代码演示了如何通过HTML5的File API读取文件内容。以DataURL的形式读取到的文件是一个字符串,类似于data:image/jpeg;base64,/9j/4AAQSk...(base64编码)...,常用于设置图像。如果需要服务器端处理,把字符串base64,后面的字符发送给服务器并用Base64解码就可以得到原始文件的二进制内容。

回调

上面的代码还演示了JavaScript的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单线程执行模式。在JavaScript中,浏览器的JavaScript执行引擎在执行JavaScript代码时,总是以单线程模式执行,也就是说,任何时候,JavaScript代码都不可能同时有多于1个线程在执行。

你可能会问,单线程模式执行的JavaScript,如何处理多任务?

在JavaScript中,执行多任务实际上都是异步调用,比如上面的代码:

reader.readAsDataURL(file);

就会发起一个异步操作来读取文件内容。因为是异步操作,所以我们在JavaScript代码中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操作结束,因此需要先设置一个回调函数:

reader.onload = function(e) {
    // 当文件读取完成后,自动调用此函数:
};

当文件读取完成后,JavaScript引擎将自动调用我们设置的回调函数。执行回调函数时,文件已经读取完毕,所以我们可以在回调函数内部安全地获得文件内容。

AJAX

AJAX不是JavaScript的规范,它只是一个哥们“发明”的缩写: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意思就是用JavaScript执行异步网络请求。

如果仔细观察一个Form的提交,你就会发现,一旦用户点击“Submit”按钮,表单开始提交,浏览器就会刷新页面,然后在新页面里告诉你操作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如果不幸由于网络太慢或者其他原因,就会得到一个404页面。

这就是Web的运作原理:一次HTTP请求对应一个页面。

如果要让用户留在当前页面中,同时发出新的HTTP请求,就必须用JavaScript发送这个新请求,接收到数据后,再用JavaScript更新页面,这样一来,用户就感觉自己仍然停留在当前页面,但是数据却可以不断地更新。

最早大规模使用AJAX的就是Gmail,Gmail的页面在首次加载后,剩下的所有数据都依赖于AJAX来更新。

用JavaScript写一个完整的AJAX代码并不复杂,但是需要注意:AJAX请求是异步执行的,也就是说,要通过回调函数获得响应。

在现代浏览器上写AJAX主要依靠XMLHttpRequest对象:

'use strict';
function success(text) {
    var textarea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response-text');
    textarea.value = text;
}

function fail(code) {
    var textarea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response-text');
    textarea.value = 'Error code: ' + code;
}

var request = new XMLHttpRequest(); // 新建XMLHttpRequest对象

request.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 状态发生变化时,函数被回调
    if (request.readyState === 4) { // 成功完成
        // 判断响应结果:
        if (request.status === 200) {
            // 成功,通过responseText拿到响应的文本:
            return success(request.responseText);
        } else {
            // 失败,根据响应码判断失败原因:
            return fail(request.status);
        }
    } else {
        // HTTP请求还在继续...
    }
}

// 发送请求:
request.open('GET', '/api/categories');
request.send();

alert('请求已发送,请等待响应...');

对于低版本的IE,需要换一个ActiveXObject对象:

'use strict';
function success(text) {
    var textarea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ie-response-text');
    textarea.value = text;
}

function fail(code) {
    var textarea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ie-response-text');
    textarea.value = 'Error code: ' + code;
}

var request =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新建Microsoft.XMLHTTP对象

request.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 状态发生变化时,函数被回调
    if (request.readyState === 4) { // 成功完成
        // 判断响应结果:
        if (request.status === 200) {
            // 成功,通过responseText拿到响应的文本:
            return success(request.responseText);
        } else {
            // 失败,根据响应码判断失败原因:
            return fail(request.status);
        }
    } else {
        // HTTP请求还在继续...
    }
}

// 发送请求:
request.open('GET', '/api/categories');
request.send();

alert('请求已发送,请等待响应...');

如果你想把标准写法和IE写法混在一起,可以这么写:

var request;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request = 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
    request =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通过检测window对象是否有XMLHttpRequest属性来确定浏览器是否支持标准的XMLHttpRequest。注意,不要根据浏览器的navigator.userAgent来检测浏览器是否支持某个JavaScript特性,一是因为这个字符串本身可以伪造,二是通过IE版本判断JavaScript特性将非常复杂。

当创建了XMLHttpRequest对象后,要先设置onreadystatechange的回调函数。在回调函数中,通常我们只需通过readyState === 4判断请求是否完成,如果已完成,再根据status === 200判断是否是一个成功的响应。

XMLHttpRequest对象的open()方法有3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指定是GET还是POST,第二个参数指定URL地址,第三个参数指定是否使用异步,默认是true,所以不用写。

注意,千万不要把第三个参数指定为false,否则浏览器将停止响应,直到AJAX请求完成。如果这个请求耗时10秒,那么10秒内你会发现浏览器处于“假死”状态。

最后调用send()方法才真正发送请求。GET请求不需要参数,POST请求需要把body部分以字符串或者FormData对象传进去。

安全限制

上面代码的URL使用的是相对路径。如果你把它改为'http://www.sina.com.cn/',再运行,肯定报错。在Chrome的控制台里,还可以看到错误信息。

这是因为浏览器的同源策略导致的。默认情况下,JavaScript在发送AJAX请求时,URL的域名必须和当前页面完全一致。

完全一致的意思是,域名要相同(www.example.comexample.com不同),协议要相同(httphttps不同),端口号要相同(默认是:80端口,它和:8080就不同)。有的浏览器口子松一点,允许端口不同,大多数浏览器都会严格遵守这个限制。

那是不是用JavaScript无法请求外域(就是其他网站)的URL了呢?方法还是有的,大概有这么几种:

一是通过Flash插件发送HTTP请求,这种方式可以绕过浏览器的安全限制,但必须安装Flash,并且跟Flash交互。不过Flash用起来麻烦,而且现在用得也越来越少了。

二是通过在同源域名下架设一个代理服务器来转发,JavaScript负责把请求发送到代理服务器:

'/proxy?url=http://www.sina.com.cn'

代理服务器再把结果返回,这样就遵守了浏览器的同源策略。这种方式麻烦之处在于需要服务器端额外做开发。

第三种方式称为JSONP,它有个限制,只能用GET请求,并且要求返回JavaScript。这种方式跨域实际上是利用了浏览器允许跨域引用JavaScript资源:

<html>
<head>
    <script src="http://example.com/abc.js"></script>
    ...
</head>
<body>
...
</body>
</html>

JSONP通常以函数调用的形式返回,例如,返回JavaScript内容如下:

foo('data');

这样一来,我们如果在页面中先准备好foo()函数,然后给页面动态加一个<script>节点,相当于动态读取外域的JavaScript资源,最后就等着接收回调了。

以163的股票查询URL为例,对于URL:http://api.money.126.net/data/feed/0000001,1399001?callback=refreshPrice,你将得到如下返回:

refreshPrice({"0000001":{"code": "0000001", ... });

因此我们需要首先在页面中准备好回调函数:

function refreshPrice(data) {
    var 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jsonp');
    p.innerHTML = '当前价格:' +
        data['0000001'].name +': ' + 
        data['0000001'].price + ';' +
        data['1399001'].name + ': ' +
        data['1399001'].price;
}

最后用getPrice()函数触发:

function getPrice() {
    var
        j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ead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js.src = 'http://api.money.126.net/data/feed/0000001,1399001?callback=refreshPrice';
    head.appendChild(js);
}

就完成了跨域加载数据。

CORS

如果浏览器支持HTML5,那么就可以一劳永逸地使用新的跨域策略:CORS了。

CORS全称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是HTML5规范定义的如何跨域访问资源。

了解CORS前,我们先搞明白概念:

Origin表示本域,也就是浏览器当前页面的域。当JavaScript向外域(如sina.com)发起请求后,浏览器收到响应后,首先检查Access-Control-Allow-Origin是否包含本域,如果是,则此次跨域请求成功,如果不是,则请求失败,JavaScript将无法获取到响应的任何数据。

用一个图来表示就是:

js-cors

假设本域是my.com,外域是sina.com,只要响应头Access-Control-Allow-Originhttp://my.com,或者是*,本次请求就可以成功。

可见,跨域能否成功,取决于对方服务器是否愿意给你设置一个正确的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决定权始终在对方手中。

上面这种跨域请求,称之为“简单请求”。简单请求包括GET、HEAD和POST(POST的Content-Type类型 仅限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multipart/form-datatext/plain),并且不能出现任何自定义头(例如,X-Custom: 12345),通常能满足90%的需求。

无论你是否需要用JavaScript通过CORS跨域请求资源,你都要了解CORS的原理。最新的浏览器全面支持HTML5。在引用外域资源时,除了JavaScript和CSS外,都要验证CORS。例如,当你引用了某个第三方CDN上的字体文件时:

/* CSS */
@font-face {
  font-family: 'FontAwesome';
  src: url('http://cdn.com/fonts/fontawesome.ttf') format('truetype');
}

如果该CDN服务商未正确设置Access-Control-Allow-Origin,那么浏览器无法加载字体资源。

对于PUT、DELETE以及其他类型如application/json的POST请求,在发送AJAX请求之前,浏览器会先发送一个OPTIONS请求(称为preflighted请求)到这个URL上,询问目标服务器是否接受:

OPTIONS /path/to/resource HTTP/1.1
Host: bar.com
Origin: http://my.com
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 POST

服务器必须响应并明确指出允许的Method:

HTTP/1.1 200 OK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my.com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POST, GET, PUT, OPTIONS
Access-Control-Max-Age: 86400

浏览器确认服务器响应的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头确实包含将要发送的AJAX请求的Method,才会继续发送AJAX,否则,抛出一个错误。

由于以POSTPUT方式传送JSON格式的数据在REST中很常见,所以要跨域正确处理POSTPUT请求,服务器端必须正确响应OPTIONS请求。

需要深入了解CORS的童鞋请移步W3C文档

Promise

在JavaScript的世界中,所有代码都是单线程执行的。

由于这个“缺陷”,导致JavaScript的所有网络操作,浏览器事件,都必须是异步执行。异步执行可以用回调函数实现:

function callback() {
    console.log('Done');
}
console.log('before setTimeout()');
setTimeout(callback, 1000); // 1秒钟后调用callback函数
console.log('after setTimeout()');

观察上述代码执行,在Chrome的控制台输出可以看到:

before setTimeout()
after setTimeout()
(等待1秒后)
Done

可见,异步操作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点触发一个函数调用。

AJAX就是典型的异步操作。以上一节的代码为例:

request.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 (request.readyState === 4) {
        if (request.status === 200) {
            return success(request.responseText);
        } else {
            return fail(request.status);
        }
    }
}

把回调函数success(request.responseText)fail(request.status)写到一个AJAX操作里很正常,但是不好看,而且不利于代码复用。

有没有更好的写法?比如写成这样:

var ajax = ajaxGet('http://...');
ajax.ifSuccess(success)
    .ifFail(fail);

这种链式写法的好处在于,先统一执行AJAX逻辑,不关心如何处理结果,然后,根据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在将来的某个时候调用success函数或fail函数。

古人云:“君子一诺千金”,这种“承诺将来会执行”的对象在JavaScript中称为Promise对象。

Promise有各种开源实现,在ES6中被统一规范,由浏览器直接支持。先测试一下你的浏览器是否支持Promise:

我们先看一个最简单的Promise例子:生成一个0-2之间的随机数,如果小于1,则等待一段时间后返回成功,否则返回失败:

function test(resolve, reject) {
    var timeOut = Math.random() * 2;
    log('set timeout to: ' + timeOut + ' seconds.');
    setTimeout(function () {
        if (timeOut < 1) {
            log('call resolve()...');
            resolve('200 OK');
        }
        else {
            log('call reject()...');
            reject('timeout in ' + timeOut + ' seconds.');
        }
    }, timeOut * 1000);
}

这个test()函数有两个参数,这两个参数都是函数,如果执行成功,我们将调用resolve('200 OK'),如果执行失败,我们将调用reject('timeout in ' + timeOut + ' seconds.')。可以看出,test()函数只关心自身的逻辑,并不关心具体的resolvereject将如何处理结果。

有了执行函数,我们就可以用一个Promise对象来执行它,并在将来某个时刻获得成功或失败的结果:

var p1 = new Promise(test);
var p2 = p1.then(function (result) {
    console.log('成功:' + result);
});
var p3 = p2.catch(function (reason) {
    console.log('失败:' + reason);
});

变量p1是一个Promise对象,它负责执行test函数。由于test函数在内部是异步执行的,当test函数执行成功时,我们告诉Promise对象:

// 如果成功,执行这个函数:
p1.then(function (result) {
    console.log('成功:' + result);
});

test函数执行失败时,我们告诉Promise对象:

p2.catch(function (reason) {
    console.log('失败:' + reason);
});

Promise对象可以串联起来,所以上述代码可以简化为:

new Promise(test).then(function (result) {
    console.log('成功:' + result);
}).catch(function (reason) {
    console.log('失败:' + reason);
});

实际测试一下,看看Promise是如何异步执行的:

'use strict'; 
// 清除log:
var logging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promise-log');
while (logging.children.length > 1) {
    logging.removeChild(logging.children[logging.children.length - 1]);
}

// 输出log到页面:
function log(s) {
    var p = document.createElement('p');
    p.innerHTML = s;
    logging.appendChild(p);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log('start new Promise...');
    var timeOut = Math.random() * 2;
    log('set timeout to: ' + timeOut + ' seconds.');
    setTimeout(function () {
        if (timeOut < 1) {
            log('call resolve()...');
            resolve('200 OK');
        }
        else {
            log('call reject()...');
            reject('timeout in ' + timeOut + ' seconds.');
        }
    }, timeOut * 1000);
}).then(function (r) {
    log('Done: ' + r);
}).catch(function (reason) {
    log('Failed: ' + reason);
});

可见Promise最大的好处是在异步执行的流程中,把执行代码和处理结果的代码清晰地分离了:

promise

Promise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有若干个异步任务,需要先做任务1,如果成功后再做任务2,任何任务失败则不再继续并执行错误处理函数。

要串行执行这样的异步任务,不用Promise需要写一层一层的嵌套代码。有了Promise,我们只需要简单地写:

job1.then(job2).then(job3).catch(handleError);

其中,job1job2job3都是Promise对象。

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如何串行执行一系列需要异步计算获得结果的任务:

'use strict';

var logging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promise2-log');
while (logging.children.length > 1) {
    logging.removeChild(logging.children[logging.children.length - 1]);
}

function log(s) {
    var p = document.createElement('p');
    p.innerHTML = s;
    logging.appendChild(p);
}
// 0.5秒后返回input*input的计算结果:
function multiply(input)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log('calculating ' + input + ' x ' + input + '...');
        setTimeout(resolve, 500, input * input);
    });
}

// 0.5秒后返回input+input的计算结果:
function add(input)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log('calculating ' + input + ' + ' + input + '...');
        setTimeout(resolve, 500, input + input);
    });
}

var p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log('start new Promise...');
    resolve(123);
});

p.then(multiply)
 .then(add)
 .then(multiply)
 .then(add)
 .then(function (result) {
    log('Got value: ' + result);
});

setTimeout可以看成一个模拟网络等异步执行的函数。现在,我们把上一节的AJAX异步执行函数转换为Promise对象,看看用Promise如何简化异步处理:

'use strict';

// ajax函数将返回Promise对象:
function ajax(method, url, data) {
    var request = new XMLHttpRequest();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request.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 (request.readyState === 4) {
                if (request.status === 200) {
                    resolve(request.responseText);
                } else {
                    reject(request.status);
                }
            }
        };
        request.open(method, url);
        request.send(data);
    });
}
var log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promise-ajax-result');
var p = ajax('GET', '/api/categories');
p.then(function (text) { // 如果AJAX成功,获得响应内容
    log.innerText = text;
}).catch(function (status) { // 如果AJAX失败,获得响应代码
    log.innerText = 'ERROR: ' + status;
});

除了串行执行若干异步任务外,Promise还可以并行执行异步任务。

试想一个页面聊天系统,我们需要从两个不同的URL分别获得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好友列表,这两个任务是可以并行执行的,用Promise.all()实现如下:

var p1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resolve, 500, 'P1');
});
var p2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resolve, 600, 'P2');
});
// 同时执行p1和p2,并在它们都完成后执行then:
Promise.all([p1, p2]).then(function (results) {
    console.log(results); // 获得一个Array: ['P1', 'P2']
});

有些时候,多个异步任务是为了容错。比如,同时向两个URL读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只需要获得先返回的结果即可。这种情况下,用Promise.race()实现:

var p1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resolve, 500, 'P1');
});
var p2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resolve, 600, 'P2');
});
Promise.race([p1, p2]).then(function (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 'P1'
});

由于p1执行较快,Promise的then()将获得结果'P1'p2仍在继续执行,但执行结果将被丢弃。

如果我们组合使用Promise,就可以把很多异步任务以并行和串行的方式组合起来执行。

Canvas

Canvas是HTML5新增的组件,它就像一块幕布,可以用JavaScript在上面绘制各种图表、动画等。

没有Canvas的年代,绘图只能借助Flash插件实现,页面不得不用JavaScript和Flash进行交互。有了Canvas,我们就再也不需要Flash了,直接使用JavaScript完成绘制。

一个Canvas定义了一个指定尺寸的矩形框,在这个范围内我们可以随意绘制:

<canvas id="test-canvas" width="300" height="200"></canvas>

由于浏览器对HTML5标准支持不一致,所以,通常在<canvas>内部添加一些说明性HTML代码,如果浏览器支持Canvas,它将忽略<canvas>内部的HTML,如果浏览器不支持Canvas,它将显示<canvas>内部的HTML:

<canvas id="test-stock" width="300" height="200">
    <p>Current Price: 25.51</p>
</canvas>

在使用Canvas前,用canvas.getContext来测试浏览器是否支持Canvas:

<!-- HTML代码 -->
<canvas id="test-canvas" width="200" heigth="100">
    <p>你的浏览器不支持Canvas</p>
</canvas>

绘制形状

我们可以在Canvas上绘制各种形状。在绘制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Canvas的坐标系统:

canvas-xy

Canvas的坐标以左上角为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垂直向下为Y轴,以像素为单位,所以每个点都是非负整数。

'use strict';

var
    canva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
    ctx.clearRect(0, 0, 200, 200); // 擦除(0,0)位置大小为200x200的矩形,擦除的意思是把该区域变为透明
ctx.fillStyle = '#dddddd'; // 设置颜色
ctx.fillRect(10, 10, 130, 130); // 把(10,10)位置大小为130x130的矩形涂色
// 利用Path绘制复杂路径:
var path=new Path2D();
path.arc(75, 75, 50, 0, Math.PI*2, true);
path.moveTo(110,75);
path.arc(75, 75, 35, 0, Math.PI, false);
path.moveTo(65, 65);
path.arc(60, 65, 5, 0, Math.PI*2, true);
path.moveTo(95, 65);
path.arc(90, 65, 5, 0, Math.PI*2, true);
ctx.strokeStyle = '#0000ff';
ctx.stroke(path);est-shape-canvas'),
ctx = canvas.getContext('2d');

绘制文本

绘制文本就是在指定的位置输出文本,可以设置文本的字体、样式、阴影等,与CSS完全一致:

'use strict'; 
var canva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text-canvas'),    
ctx = canvas.getContext('2d');
ctx.clearRect(0, 0, canvas.width, canvas.height);
ctx.shadowOffsetX = 2;
ctx.shadowOffsetY = 2;
ctx.shadowBlur = 2;
ctx.shadowColor = '#666666';
ctx.font = '24px Arial';
ctx.fillStyle = '#333333';
ctx.fillText('带阴影的文字', 20, 40);

Canvas除了能绘制基本的形状和文本,还可以实现动画、缩放、各种滤镜和像素转换等高级操作。如果要实现非常复杂的操作,考虑以下优化方案:

  • 通过创建一个不可见的Canvas来绘图,然后将最终绘制结果复制到页面的可见Canvas中;
  • 尽量使用整数坐标而不是浮点数;
  • 可以创建多个重叠的Canvas绘制不同的层,而不是在一个Canvas中绘制非常复杂的图;
  • 背景图片如果不变可以直接用<img>标签并放到最底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小蜜蜂127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