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磁兼容性EMC的几点认识

文章介绍了电磁兼容性(EMC)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PCB设计阶段解决EMC问题能有效降低成本。EMC涉及电磁干扰和电磁抗干扰两方面,其标准和测试对于确保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至关重要。文章还提到了EMC的三要素——干扰源、传输路径和易干扰设备,以及一些常见的EMC测试标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在不断小型化的同时,速度也越来越快,设备是否具备电磁兼容性成为设计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目前,业界已经形成一种共识,电磁兼容性(EMC)设计介入产品设计的时间越早,成本越低。因此,从设计源头上,即PCB的设计上解决EMC问题是成本最低、效果最佳的方式。PCB设计要综合考虑功能实现、成本、生产工艺、EMC、美观等多种因素,片面强调EMC设计,生搬硬套规范中的只言片语都是不可取的、甚至错误的做法。设计师要在遵循这些规范的前提下,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成功地完成原理图的物理实现,设计出高性能的产品。

电磁兼容性EMC简介

EMC属于专业名词,全称是ElectromagneticMagneticCompatibility,中文是电磁兼容性。EMC是指电子设备或网络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同时不能产生过量的电磁辐射。简单的可以解释为,要求该设备或网络系统能够在比较恶劣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同时有不能辐射过量的电磁波干扰周围其它设备及网络的正常工作。EMC由EMI(ElectromagneticMagneticInterference)和EMS(ElectromagneticSusceptibility)两部分组成,也就是由MEI(interference)电磁干扰,和EMS(susceptibility)电磁抗干扰共同组成,前者是对外部环境,外部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后者是对于外部环境所产生的电磁干扰的抗干扰能力。过去除军事领域之外,对于电磁兼容性(EMC)的研究并不严谨,而且大多数设备制造商并不关心电磁兼容性(EMC)问题。但随着使用更低信号电压的现代数字设备的时钟频率迅速增高,电磁兼容性(EMC)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许多国家意识到这个凸现的问题,并对相关设备制造商颁布了政令,要求只有满足基本条件的设备才能够销售。

电磁兼容性EMC要素

EMC三要素包括干扰源,传输路径,易干扰设备。也就是两个对象和一条传输路径,抓住EMC三要素是改善EMC的重点。具体方向是:减少干扰源的干扰,切断干扰的传输路径,提高易干扰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电磁兼容性EMC标准

正是因为电磁干扰兼容存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所以为了规范电子产品的电子兼容性,所有的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电磁兼容性标准。

EMC认证的部分测试标准

EMI/电磁干扰测试:

CE(ConductedEmission)/传导放射测试:EN55011

RE(RadiatedEmission)/辐射放射测试:EN55011

EMS/电磁抗干扰性测试:

CS(ConductedSusceptibility)/传导抗扰测试:EN61000-4-6

RS(RadiatedSusceptibility)/辐射抗扰测试:EN61000-4-3

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静电抗扰测试:EN61000-4-2

EFT/Burst(Electricalfasttransient)/快速瞬时脉冲抗扰测试:EN61000-4-4

PFMF(Powerfrequencymagneticfield)/电源频率磁场抗扰测试:EN61000-4-8

Surge/雷击突波抗扰测试:EN61000-4-5

PQF(Voltagedips,interruptionandvariation)/电压瞬变抗扰测试:EN61000-4-11

电磁兼容性术语及其定义

电磁兼容性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

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回返电流returncurrent

任何电流都不是简单的从源端沿着信号线到达接收端,电流必须经过一个完整的回路返回其源头,流经这个回路的电流就是回返电流。

参考平面referenceplane

参考平面层是PCB内部相邻于电路或信号的铜箔层(如电源平面或地平面),可提供RF电流低阻抗的路径以使其返回到源头。

微带线microstripline

外层的走线,经电介质邻接参考平面层。

带状线stripline

信号线介于两个完整参考平面层(电源层或地层)之间。

天线效应antennaaffect

印制板上任何“悬空”的金属都会积累电荷,当能量足够大时便会向外辐射能量,形成天线效应。

电磁骚扰electromagneticdisturbance

任何可能引起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或者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物质产生损害作用的电磁现象。

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radiation

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

电磁敏感性electromagneticsusceptibility

在存在电磁骚扰的情况下,装置、设备或系统不能避免性能降低的能力。

耦合路径couplingpath

部分或全部电磁能量从规定路径传输到另一电路或装置所经由的路径。

电磁屏蔽electromagneticscreen

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的屏蔽。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老梁谈技术」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2201_75363898/article/details/128863827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基于樽海鞘算法(SSA)优化的极限学习机(ELM)在回归预测任务中的应用,并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以及未优化的ELM进行了性能对比。首先介绍了ELM的基本原理,即通过随机生成输入层与隐藏层之间的连接权重及阈值,仅需计算输出权重即可快速完成训练。接着阐述了SSA的工作机制,利用樽海鞘群体觅食行为优化ELM的输入权重和隐藏层阈值,从而提高模型性能。随后分别给出了BP、GRNN、ELM和SSA-ELM的具体实现代码,并通过波士顿房价数据集和其他工业数据集验证了各模型的表现。结果显示,SSA-ELM在预测精度方面显著优于其他三种方法,尽管其训练时间较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具有明显优势。 适合人群:对机器学习尤其是回归预测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开发者,特别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ELM及其优化方法的人。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效、高精度回归预测的应用场景,如金融建模、工业数据分析等。主要目标是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回归预测解决方案,尤其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能够保持较高的预测精度。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和性能对比图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复现实验结果。同时提醒使用者注意SSA参数的选择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建议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以获得最佳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