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是最近几年最火热的跨境电商平台,但是2024年Temu在东南亚市场的探索之路充满波折。12月5日,越南突然中断了Temu的运营,原因是Temu未在11月底前完成注册手续。这一事件让许多跨境卖家措手不及,主营东南亚市场的卖家A表示,自己的货物被迫转移至其他平台销售,库存至今仍未消化完毕。
早在7月末,Temu继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之后,进一步拓展至泰国、越南和文莱市场。然而,Temu的快速扩张引发了东南亚市场的连锁反应,尤其是在泰国和越南,Temu面临着巨大的本土化挑战。
1. 贸易保护的“高墙”
Temu在东南亚的开局并不顺利。泰国税务部门早在Temu进入之前就对进口商品加征增值税,随后内阁总理、商务部长等多位官员公开表示要加强跨境平台的监管和征税。越南方面则更为强硬,要求Temu在2024年12月前完成注册,否则禁止其营销和清关活动。印尼更是直接封禁了Temu的应用程序,拒绝其注册申请。
2. “低价战术”与“空军打法”的局限
尽管Temu在东南亚市场采取了高额折扣、社交裂变等营销策略,但其核心竞争力仍面临质疑。数据显示,Temu在东南亚的流量贡献仅为全球流量的极小部分,且与Shopee、Lazada等平台相比,流量规模差距明显。
在定价方面,Temu的低价策略并不占优势。东南亚市场早已习惯了低价竞争,且Temu在部分产品上的价格并不比Shopee和Lazada更具竞争力。此外,Temu的物流履约能力也受到挑战,其“轻资产”的运营模式在东南亚复杂的物流环境中显得力不从心。
3. 重塑格局的“关键少数”
尽管Temu在东南亚尚未占据主导地位,但其“鲶鱼效应”已经开始显现。Temu的庞大货盘和强大的现金流使其成为不可忽视的竞争力量。其低价形象也占据了东南亚市场的性价比心智高地,迫使其他平台重新关注价格竞争。
Temu还在逐步改善本地化问题,例如在泰国和马来西亚接入了本地支付渠道,并计划推出货到付款(COD)模式。这些举措显示了Temu在东南亚的长期布局。
4. 未来展望
Temu在东南亚市场的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尽管其在进入市场初期便遭遇了贸易保护和本土化的双重挑战,但凭借强大的供应链和资金优势,Temu依然展现出长期竞争的潜力。Temu的低价策略和“空军打法”虽然在东南亚面临局限,但其“鲶鱼效应”已经重塑了市场竞争格局。
对于东南亚市场而言,Temu的进入不仅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变革。一方面,Temu凭借其低价策略和庞大的货盘,迅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尤其是在价格敏感的东南亚市场,其低价优势成为其吸引用户的重要手段。然而,东南亚消费者并非只关注低价,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品牌和品质有着较高要求。这使得Temu在提升客单价和品牌化方面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优化供应链以满足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Temu在东南亚的快速扩张也引发了当地监管部门的关注。泰国和越南的政策限制,以及印尼的封禁措施,都显示出Temu在合规化方面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尽管如此,Temu仍在逐步改善本地化问题,例如接入泰国、马来西亚的本地支付渠道,并计划推出货到付款(COD)模式。这些举措表明,Temu并未放弃在东南亚市场的长期布局。
未来,Temu能否在东南亚市场站稳脚跟,仍需观察其在本土化和合规化方面的进展。一方面,Temu需要进一步优化物流和支付体系,以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其需要在品牌化和品质化方面投入更多资源,以满足东南亚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此外,Temu还需在政策合规方面与当地政府加强沟通,以确保其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Temu在东南亚市场的未来既充满挑战,也蕴含机遇。其能否成功,取决于其能否在低价策略与品质消费之间找到平衡,以及能否在本土化和合规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