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面向具有一定网管开发经验的读者。
本人在毕业后不长的工作时间里,大多数时间从事的都是电信网管软件的开发,期间经历了大小不同的公司,也有幸从头到尾做过一些大型的网管软件的开发,甚至还不自量力的要去做一些网管开发平台。
我个人的背景,主要是在EMS(网元管理层)网管的开发,对NMS层有一些接触,对设备的开发也有些接触,但都属于隔靴骚痒,看着别人爽,文中提到的方法和思路,虽然多为通用的,但具体的一些方法对于其他类型的软件未必适合。
传统的TMN里,EMS网管只是其中一小块,借用TMN的方法论,就EMS网管本身,用接口划分的方式,网管有如下三个大的接口:
G接口:为网管提供给操作运维人员的人机界面(MMI),一般有基于BS技术的Web形态,基于CS技术的Java Swing, Delphi,基于命令行的CLI也是一种人机界面,这个G字可能需要再广义一点。
F接口:为网管内部接口,主要在网管的服务器和各类客户端之间的接口,网管一般采用集中部署的模式,网管服务器对设备一般充当了Manager的角色,它的客户端有多种形态,包括各种G接口的实现,甚至可以将网管与上级网管之间的北向接口也作为一种客户端,F接口就是这些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接口。
Q接口:为网管和被管设备之间的接口,它是一种机机接口
G接口代表了网管的管理需求(Managing Requirements),Q接口代表了网管的被管需求(Managed Requirements),而F接口代表了网管的开发需求(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在我从事的很多网管项目的开发,由于团队中开发的角色较多,对网管的认识不足,产生了一些误区,概括的来讲,就是:
1、从F接口入手:因为在开发人员占主导,或者具有较深开发背景的占主导的团队中,大家往往最能想清楚的就是开发的这么点破事,所以,最容易先抓住F接口不放,设计各种模型,服务;
2、忽视Q接口:忽视Q接口的理由很多,有设备方面的问题,诸如设备没有定稿,设备不在自己掌握范围之内,设备接口不规范,总是能找到一大堆理由,但忽视了Q接口这一点很致命,一个网管,如果在开发过程的始终都没有搞清楚自己管的东西,如何成为一个"正确"的网管,如果连正确都做不到,这个产品或者项目就免谈成功了.
3、随意指定G接口:G接口的随意化,也是有多种原因
首先就是需求管理的不严格,不规范,国内现在很多软件公司,呆在家里三言两拍就可以为用户想好需求,随后设计界面和交互流程(就是G接口);
其次也有现在项目团队组成过于复杂的原因,从用户到产品经理、系统工程师,设计人员、开发人员,各种测试人员,实施人员,一个原始的需求,经过若干个部门和流程上的环节,传导到真正开发这里的时候,已经是面目全非,时间也滞后了很多。
实际上,以上的三个接口有其各自的特点:
G接口:形态多样化,需求变化较快,虽然网管的界面需求变化赶不上业务系统的变化,但由于这个接口是面向具体的人,其需求的变化是最难以琢磨的,但各种界面元素、流程其中的可复用度又是非常之高。
F接口:实现技术多样(WebServcie, Java RMI, Corba...可以列举一大堆),实现方式多样(各种设计模式都可以在这里一展身手),弹性十足,高水平的网管和低水平的网管,其F接口的设计和实现很容易有云泥高下之分。
Q接口:相比较为稳定,无论从接口信息本身,还是从接口的实现技术(Snmp,TL1,Q3,Corba,各大厂商的私有协议...),往往都比较稳定。
而我以上所提到的错误的网管开发思路,其主要错误就在于一开始抓住的是一个具有多种实现方案,不该被固化的F接口,而忽略了一个可以被“固化”的Q接口,随后而来对G接口的开发的错误也自然而然,甚至有一些更错误的方式是先定义G接口上各种界面,而后为每个界面定义一套F接口上的服务和模型,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过程式的开发思路。
写了这么多,好的方法在哪里?我个人认为,好的步骤是:
1、深挖Q接口,整理出其中的信息模型和接口、主要业务流程
2、详列G接口,将所有的界面都预先通过Screen Design(界面设计),Interactive Process Design(交互流程设计)的方式列举出来,找出其中共用的界面组件、交互流程。
3、归纳F接口,F接口本质上是为G接口服务的,当G接口被详细列举之后,其中共用或者类似的组件,流程,所调用的F接口往往都是类似的,这些接口就是可归纳的,而不需要每个模块,每个对象都重新定义一套模型和服务。
本人在毕业后不长的工作时间里,大多数时间从事的都是电信网管软件的开发,期间经历了大小不同的公司,也有幸从头到尾做过一些大型的网管软件的开发,甚至还不自量力的要去做一些网管开发平台。
我个人的背景,主要是在EMS(网元管理层)网管的开发,对NMS层有一些接触,对设备的开发也有些接触,但都属于隔靴骚痒,看着别人爽,文中提到的方法和思路,虽然多为通用的,但具体的一些方法对于其他类型的软件未必适合。
传统的TMN里,EMS网管只是其中一小块,借用TMN的方法论,就EMS网管本身,用接口划分的方式,网管有如下三个大的接口:
G接口:为网管提供给操作运维人员的人机界面(MMI),一般有基于BS技术的Web形态,基于CS技术的Java Swing, Delphi,基于命令行的CLI也是一种人机界面,这个G字可能需要再广义一点。
F接口:为网管内部接口,主要在网管的服务器和各类客户端之间的接口,网管一般采用集中部署的模式,网管服务器对设备一般充当了Manager的角色,它的客户端有多种形态,包括各种G接口的实现,甚至可以将网管与上级网管之间的北向接口也作为一种客户端,F接口就是这些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接口。
Q接口:为网管和被管设备之间的接口,它是一种机机接口
G接口代表了网管的管理需求(Managing Requirements),Q接口代表了网管的被管需求(Managed Requirements),而F接口代表了网管的开发需求(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在我从事的很多网管项目的开发,由于团队中开发的角色较多,对网管的认识不足,产生了一些误区,概括的来讲,就是:
1、从F接口入手:因为在开发人员占主导,或者具有较深开发背景的占主导的团队中,大家往往最能想清楚的就是开发的这么点破事,所以,最容易先抓住F接口不放,设计各种模型,服务;
2、忽视Q接口:忽视Q接口的理由很多,有设备方面的问题,诸如设备没有定稿,设备不在自己掌握范围之内,设备接口不规范,总是能找到一大堆理由,但忽视了Q接口这一点很致命,一个网管,如果在开发过程的始终都没有搞清楚自己管的东西,如何成为一个"正确"的网管,如果连正确都做不到,这个产品或者项目就免谈成功了.
3、随意指定G接口:G接口的随意化,也是有多种原因
首先就是需求管理的不严格,不规范,国内现在很多软件公司,呆在家里三言两拍就可以为用户想好需求,随后设计界面和交互流程(就是G接口);
其次也有现在项目团队组成过于复杂的原因,从用户到产品经理、系统工程师,设计人员、开发人员,各种测试人员,实施人员,一个原始的需求,经过若干个部门和流程上的环节,传导到真正开发这里的时候,已经是面目全非,时间也滞后了很多。
实际上,以上的三个接口有其各自的特点:
G接口:形态多样化,需求变化较快,虽然网管的界面需求变化赶不上业务系统的变化,但由于这个接口是面向具体的人,其需求的变化是最难以琢磨的,但各种界面元素、流程其中的可复用度又是非常之高。
F接口:实现技术多样(WebServcie, Java RMI, Corba...可以列举一大堆),实现方式多样(各种设计模式都可以在这里一展身手),弹性十足,高水平的网管和低水平的网管,其F接口的设计和实现很容易有云泥高下之分。
Q接口:相比较为稳定,无论从接口信息本身,还是从接口的实现技术(Snmp,TL1,Q3,Corba,各大厂商的私有协议...),往往都比较稳定。
而我以上所提到的错误的网管开发思路,其主要错误就在于一开始抓住的是一个具有多种实现方案,不该被固化的F接口,而忽略了一个可以被“固化”的Q接口,随后而来对G接口的开发的错误也自然而然,甚至有一些更错误的方式是先定义G接口上各种界面,而后为每个界面定义一套F接口上的服务和模型,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过程式的开发思路。
写了这么多,好的方法在哪里?我个人认为,好的步骤是:
1、深挖Q接口,整理出其中的信息模型和接口、主要业务流程
2、详列G接口,将所有的界面都预先通过Screen Design(界面设计),Interactive Process Design(交互流程设计)的方式列举出来,找出其中共用的界面组件、交互流程。
3、归纳F接口,F接口本质上是为G接口服务的,当G接口被详细列举之后,其中共用或者类似的组件,流程,所调用的F接口往往都是类似的,这些接口就是可归纳的,而不需要每个模块,每个对象都重新定义一套模型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