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UTACM 数据结构实验之链表八:Farey序列

Problem Description

Farey序列是一个这样的序列:其第一级序列定义为(0/1,1/1),这一序列扩展到第二级形成序列(0/1,1/2,1/1),扩展到第三极形成序列(0/1,1/3,1/2,2/3,1/1),扩展到第四级则形成序列(0/1,1/4,1/3,1/2,2/3,3/4,1/1)。以后在每一级n,如果上一级的任何两个相邻分数a/c与b/d满足(c+d)<=n,就将一个新的分数(a+b)/(c+d)插入在两个分数之间。对于给定的n值,依次输出其第n级序列所包含的每一个分数。

Input
输入一个整数n(0<n<=100)
Output
依次输出第n级序列所包含的每一个分数,每行输出10个分数,同一行的两个相邻分数间隔一个制表符的距离。
Example Input
6
Example Output
0/1   1/6   1/5   1/4   1/3   2/5   1/2   3/5   2/3   3/4
4/5   5/6   1/1
Hint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struct hh
{
    int a;
    int b;
    struct hh *next;
};
int main()
{
    int n,k;
    struct hh *head,*p,*t,*p1,*p2;
    scanf("%d",&n);
    head=(struct hh *)malloc(sizeof(struct hh));
    head->next=NULL;
    t=head;
    p=(struct hh *)malloc(sizeof(struct hh));
    p->a=0;
    p->b=1;
    p->next=t->next;
    t->next=p;
    t=p;
    p=(struct hh *)malloc(sizeof(struct hh));
    p->a=1;
    p->b=1;
    p->next=t->next;
    t->next=p;
    t=p;
    k=1;
    while(k==1)
    {
        p1=head->next;
        p2=p1->next;
        p=NULL;
        while(p2!=NULL)
        {
            if((p1->b+p2->b)<=n)
            {
                p=(struct hh *)malloc(sizeof(struct hh));
                p->a=p1->a+p2->a;
                p->b=p1->b+p2->b;
                p->next=p1->next;
                p1->next=p;
            }
            p1=p2;
            p2=p2->next;
        }
        if(p==NULL)
            k=0;
    }
    k=0;
    p=head->next;
    while(p!=NULL)
    {
        k++;
        if(k<10)
            printf("%d/%d\t",p->a,p->b);
        else if(k==10)
        {
            printf("%d/%d\n",p->a,p->b);
            k=0;
        }
        p=p->next;
    }
    return 0;
}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好的,我来回复。7-1 数据结构实验链表一:顺序建立链表是一道链表实验题目,要求学生使用顺序存储的方式建立链表,并实现链表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查找等。这道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链表的原理和实现方式,提高其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回答2: 链表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它是由一系列结点组成的线性结构。结点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存储数据的元素,另一部分是指向下一个结点的指针。链表的优点在于可以动态地增加、删除结点,因此它常用于需要频繁增删数据的场合。 本次实验是链表的第一部分,即顺序建立链表。顺序建立链表指的是从头到尾依次输入结点,将其链接在一起形成链表。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1. 定义一个结点结构体,包含存储数据的元素和指向下一个结点的指针。 2. 在主函数中定义一个头结点,头结点的数据元素可以不存储有效数据,仅用于方便遍历链表。 3. 通过循环输入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在新结点中。 4. 将新结点的指针指向头结点指向的下一个结点,再将头结点的指针指向新结点,即完成了新结点的插入。 5. 继续输入下一个数据,直到输入完毕。 6. 最后遍历链表输出所有数据。 顺序建立链表的算法简单易懂,适合初学者入门。但是该算法的缺点在于它需要依次遍历链表,时间复杂度较高,因此在数据量较大时效率会比较低。此外,该算法只能按照输入的顺序依次插入数据,不能根据数据的大小或其他规则来插入新结点,因此在一些需要按照某种规则排序的场合可能无法满足需求。 总之,顺序建立链表链表的一种基本实现方法,掌握该算法对于学习其他链表操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 回答3: 链表数据结构中很重要的一种,它可以实现灵活的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其中,顺序建立链表链表的一种常见方法。 顺序建立链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先定义一个节点结构体,例如: typedef struct node{ int data; // 数据域 struct node* next; // 指针域 }Node; 在这个结构体中,有一个数据域用来存储节点的值,还有一个指针域用来指向下一个节点。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输入数据来构建链表。 具体实现方法是,先定义一个头指针,然后通过循环读取输入的数据,并将其插入到链表中。例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顺序建立链表的代码: void CreateList(Node *&head){ int data; Node *p, *q; head = NULL; q = head; cin >> data; while(data != -1){ p = new Node; p->data = data; p->next = NULL; if(head == NULL){ head = p; q = head; } else{ q->next = p; q = p; } cin >> data; } } 这段代码中,首先定义一个头指针head,将其初始化为NULL。然后依次读取输入的数据,直到读取到-1为止。在每次读取数据之后,新建一个节点p,并将输入的数据存储在节点的数据域中,然后将p插入到链表的尾部。 顺序建立链表的优点是简单快捷,代码实现比较容易,适用于已经知道链表数据的顺序的情况。但是其缺点是无法处理插入数据的顺序不确定的情况,因此需要使用其他方法进行插入操作,例如头插法或尾插法。 综上所述,链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数据结构,顺序建立链表链表的一个常用构建方法,其优点是简单快捷,但对于插入顺序不确定的数据,需要使用其他方法进行插入操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