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作业
冯诺依曼体系:
CPU(中央处理器):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缓存
存储器:内存,RAM
输入设备(Input):下指令,提供数据等
输出设备(Output):输出数据加工的结果
程序=指令+数据;算法+数据结构
NIC(网卡):网络接口卡,是计算机链接网络的设备
显卡:显示接口卡/显示适配器,是计算机进行数模转换的设备—承载计算机的所有网络数据
计算机的启动过程(四个阶段):
1)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出输入系统,进行硬件自检,通过则将控制权交给下一阶段的
2)主引导记录,MBR(Master boot record),512字节。
3)硬盘启动:告知计算机操作系统在哪个分区
4)操作系统: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之后,操作系统的内核被载入内存
OSI七层参考模型
应用层 :应用程序服务所在层 人类语言转换–编码
(通过ASCII码表)
表示层:编码转换为二进制
会话层:数据加/解密,会话管理
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提供对话控制机制,建立、维持、终止会话进程
传输层:TCP/UDP 用于表示不同的网络端口
网络层:IP (两个协议)V4/V6
V4(32位二进制 2^32个IP地址)
V6(128位二进制。。。)
路由器–基于IP地址进行逻辑寻址
数据链路层:交换机–MAC—基于mac进行自学习
物理层:HUB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数据(data message)
传输层 数据段 segment
网络层 数据包 packet
物理层 比特流 bit
网络通信: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网线直连;
三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HUB
HUB通过端口进行信息共享(存在冲突域)
交换机的作用
1)无线延长传输距离
2)实现一对一传输–单播
3)分割冲突域(交换机每个接口是一个冲突域,所有接口都是一个广播域)
交换机转发数据原理:通过MAC地址进行物理寻址
交换机自学习功能–流量来到交换机接口后,交换机会查看数据包中的源MAC地址,并将其和接收到的接口编号记录下来,存储为MAC地址表(二进制表格,CAM表)
交换机则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后,基于数据包中的目标MAC地址,通过查找自身系统MAC地址表中的MAC地址与端口对应关系,将数据传送到目的端口。若没有记录,则将数据包从除了接收到的接口之外的其他接口全部发出(洪泛)
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之间的数据传输,每一端口都是独立的物理网段,连接在端口上的网络设备独自享有全部的带宽。因此,交换机起到了分割冲突域的作用,每一个端口为一个冲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