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医疗数据分析笔记

分组因子又是什么意思,分组因子和数组的区别是什么 举个实际的例子

分组因子

分组因子是分类变量,用于将数据分成不同组以便于比较或分析。例如,在一项研究中,研究对象的性别(男性和女性)可以视为一个分组因子。你可能会想知道男性和女性在某个测量指标(如考试成绩)上的差异。

例子
假设你有以下关于学生的考试成绩的数据:

1	男性	85
2	女性	90
3	男性	78
4	女性	92

在这个例子中,**“性别”**就是分组因子。你可以使用t检验比较男性和女性的考试成绩。

数组

数组是一种数据结构,可以存储一系列的值,通常是数值。在统计分析中,数组可能用于存储样本数据或变量值,以便进行计算和处理。

例子
考虑一下成绩数组:

male_scores = [85, 78]
female_scores = [90, 92]

在这个示例中,male_scoresfemale_scores都是数组,分别存储男性和女性学生的考试成绩。数组允许你方便地进行数学操作,比如计算均值、方差等。

总结

分组因子:用于标识和分离不同组的数据,用于统计分析(如性别、地区等)。
数组:用于存储和处理数值数据的结构,可以用来分析或计算。

联系与区分

分组因子在分析中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组之间的差异。
数组则是实际存储这些值的地方,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

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是什么,分组因子与分类变量还有连续变量的关系

分类变量

分类变量是指那些可以分为不同类别的数据,通常不能进行数值运算。它们可以是名义分类(没有顺序)或顺序分类(有顺序)。

例子

  1. 性别:男性、女性
  2. 血型:A型、B型、AB型、O型
  3. 教育水平:高中、大学、研究生(这是一个顺序分类变量)

连续变量

连续变量是可以在某个范围内取任意值的变量,通常代表测量数据,能够进行数值运算。

例子

  1. 身高:170.5 cm, 165 cm
  2. 体重:68.2 kg, 75 kg
  3. 温度:23.5℃, 30.0℃

分组因子

定义:分组因子是指用于对数据进行分类或分组的变量,通常是分类变量。分组因子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分析不同组之间的差异或趋势。
例子
在进行性别对成绩影响的分析时,性别就是一个分组因子。
在研究不同地区的收入差异时,地区(如城市、乡村)可以是分组因子。

关系

分组因子与分类变量的关系:

分组因子通常是一个分类变量,它用于将数据分成不同的组,从而便于比较。分类变量提供了分组的基础,而分组因子则应用这些分类变量来组织和分析数据。

分组因子与连续变量的关系:

在分组分析中,通常会有一个或多个连续变量用于比较。例如,当分析不同性别在数学考试中的成绩时,性别是分组因子,而数学成绩就是连续变量。你可能会比较男性和女性的平均数学成绩,以查看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举个例子

假设我们有一个数据集,描述学生的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分类变量:性别(男性、女性)
  • 连续变量:数学成绩(85、90、76、88),身高(175 cm、160 cm、170 cm、165 cm)
  • 分组因子:性别,用于将数据分组,以比较男性和女性的数学成绩和身高。

总结

分组因子一般是分类变量,帮助将数据分组。
连续变量通常是在不同分组之间进行比较的对象,以分析差异和趋势。

分组因子的层数是什么意思

分组因子的层数(levels)指的是分组因子中每个分类变量所包含的不同取值或类别的数量。每个类别可以看作是一个层次。在数据分析中,不同的层数可以帮助分析不同组之间的差异。

举个简单例子

假设我们有一个关于学生的调查数据:

在这个例子中:

  1. 性别是一个分组因子,它有 两个层数(男性、女性)。
  2. 年级是另一个分组因子,它有 三个层数(9年级、10年级、11年级)。

分组因子的层数分析

  • 性别(分组因子1):2层(男性、女性)
  • 年级(分组因子2):3层(9年级、10年级、11年级)

当你结合这两个因子进行分析时,你可以得到多层次的比较,例如:

  • 在9年级中,男性与女性的成绩差异。
  • 在10年级中,男性与女性的成绩差异。
  • 在11年级中,男性与女性的成绩差异。

这有助于识别在特定分组下不同类别之间的趋势或差异。

代码解读

pvalue<-function(x,...){
  #Construct vectors of data y, and groups(strata)g
  y<-unlist(x)
  g<-factor(rep(1:length(x),times=sapply(x,length)))
  if(is.numeric(y)){
    p<-t.test(y~g)$p.value
  }else{
    p<-chisq.test(table(y,g))$p.value
  }
  c("",sub("<","&lt;",format.pval(p,digits = 3,eps=0.05)))
}
table1(~Sex+age+over65+BMI+Drinking+Smoking+Drugs+Location+cT+cN+cTNM |Cycle_group,data=data,extra.col = list(`P-value`=pvalue))

x, y, g 的含义

代码中的变量

x:

xpvalue 函数的输入参数,表示一个分组的数据集合。具体来看,它是通过 table1 函数传递给 pvalue 函数的某个变量的子集,通常是某个分类变量在不同组下的观测值。

y:

yunlist(x) 的结果,表示将 x 展平后得到的一个向量。它包含了与某个自变量(例如 AgeBMI)相关的所有观测值。

g:

g 是一个因子,用于表示每个观测值所属的组。它的用途是区分因变量的组别,使得在计算 p 值时,可以进行分组比较。

Excel 数据示例

假设我们有以下 Excel 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示例解析

假设我们要分析变量 Age 在不同 Cycle_group(治疗组)下的显著性差异。接下来看 xyg 的具体值。

1. x 示例

对于变量 Age 在 Cycle_group 的分组:

x 将会是:

list(c(23, 34, 60), c(45, 29))

这里 x 是一个列表,包含两个组的 Age 数据:
Treatment A: 23, 34, 60
Treatment B: 45, 29

2. y 示例
当 x 被传递给 pvalue 函数并调用 unlist(x) 时:

y 将会是:

c(23, 34, 60, 45, 29)

这里 y 是将 x 中的所有年龄值展平后形成的一个向量,包含所有观测值,不区分组。

3. g 示例
当 g 被创建时,它会为每个 y 的元素分配一个组别:

g 将会是:

factor(c(1, 1, 1, 2, 2))

这里的 g 表示:
对于 Treatment A (年龄 23, 34, 60) 的组,编号为 1
对于 Treatment B (年龄 45, 29) 的组,编号为 2

总结

x 是一个分组的数据列表,包含两个组的观测值(如 Age)。
y 是展平后的向量,包含了所有观测值。
g 是一个因子,表示每个观测值所属的组,用于计算 p 值的分组比较。

详细分析 p <- t.test(y ~ g)$p.valuep <- chisq.test(table(y, g))$p.value 这两行代码。我们将通过实际的示例数据来说明它们的作用和含义。

1. t.test: 用于数值型数据的均值比较

语法

p <- t.test(y ~ g)$p.value

这行代码进行的是 t 检验,主要用于比较两个样本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实例
假设我们有以下变量:

步骤:

构建 x:
x <- list(c(23, 34, 60), c(45, 29))

这里 x 是一个列表,包含两个组(A组和B组)的年龄数据。

运行 pvalue 函数:
y <- unlist(x)  # 转换为 y
# y = c(23, 34, 60, 45, 29)

g <- factor(rep(1:length(x), times = sapply(x, length)))  
# g = factor(c(1, 1, 1, 2, 2))  # 1表示A组,2表示B组

p <- t.test(y ~ g)$p.value  # 进行t检验
t检验的结果:

通过 t.test(y ~ g),我们比较两组(A组和B组)的年龄均值。
假设 t.test 函数计算后返回的 p 值为 0.05。

p  # p = 0.05

2. chisq.test: 用于类别变量的关联性检验

语法

p <- chisq.test(table(y, g))$p.value

这行代码进行的是卡方检验,主要用于测试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实例
假设我们有以下变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

构建 x:
x <- list(c("No", "No", "Yes"), c("Yes", "No"))

这里 x 是一个列表,包含两个组(A组和B组)的年龄数据。

运行 pvalue 函数:
y <- unlist(x)  # 转换为 y
# y = c("No", "No", "Yes", "Yes", "No")

g <- factor(rep(1:length(x), times = sapply(x, length)))  
# g = factor(c(1, 1, 1, 2, 2))  # 1表示A组,2表示B组

# 使用卡方检验计算 p 值
p <- chisq.test(table(y, g))$p.value  # 生成列联表并计算卡方检验
卡方检验的结果:

table(y, g) 会生成如下的列联表:

通过 chisq.test,假设计算出的卡方检验的 p 值为 0.30。

p  # p = 0.30

总结

t.test:用于比较两个组(数值型数据)的均值差异,返回的 p 值指示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计算了A组和B组的年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得到了 p 值 0.05。

chisq.test:用于测试两个分类变量之间的独立性,返回的 p 值指示两个变量是否存在显著关联。在示例中,我们通过对A组和B组的年龄是否超过65岁进行检验,得到了 p 值 0.30。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