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首先我们先了解Glide原理:三级缓存,二次采样
三级缓存机制
Glide使用三级缓存机制来提高图像加载的效率和速度,这三级缓存分别是:内存缓存、磁盘缓存和源缓存。
-
内存缓存(Memory Cache):
- 内存缓存是Glide的第一级缓存,存储在设备的内存中。
- 主要用于缓存解码后的图像(Bitmap)。
- 优点是读取速度最快,但容量有限,容易因内存不足而被清除。
- 当一个图像已经被加载到内存中,再次请求同一个图像时,可以直接从内存缓存中获取,速度极快。
-
磁盘缓存(Disk Cache):
- 磁盘缓存是Glide的第二级缓存,存储在设备的存储空间中。
- 用于缓存已经下载并处理过的图像文件。
- 虽然读取速度不如内存缓存快,但存储容量较大,可以缓存更多的图像。
- 当内存缓存中没有找到请求的图像时,Glide会尝试从磁盘缓存中读取。
-
源缓存(Source Cache):
- 源缓存是Glide的第三级缓存,存储原始的图像文件(如从网络下载的图片)。
- 主要用于缓存未处理的图像源文件。
- 当内存缓存和磁盘缓存中都没有找到请求的图像时,Glide会从源缓存中获取图像,并进行处理和显示。
二次采样(Downsampling)
二次采样是Glide在加载图像时使用的一种优化技术,旨在减少内存使用,提高图像加载的性能。二次采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
读取图像的尺寸信息:
- 在不解码图像的情况下,首先读取图像的宽度和高度信息。这可以通过设置
inJustDecodeBounds
为true
来实现。
- 在不解码图像的情况下,首先读取图像的宽度和高度信息。这可以通过设置
-
计算采样率:
- 根据目标视图的尺寸和图像的实际尺寸,计算一个合适的采样率。采样率是一个整数值,表示每隔多少个像素读取一个像素。
- 例如,如果采样率为2,则每读取一个像素就跳过一个像素。
-
按采样率解码图像:
- 使用计算出的采样率,按比例缩小图像并进行解码。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解码后的图像尺寸,从而减少内存使用。
- 设置
inSampleSize
为计算出的采样率,进行图像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