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探讨银行业的利差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下历年利率、利差的数据统计:

利率调整日  贷款 存款 活期 基准利差 活期利差 实际利差

1990-03-21 10.08 10.08 0.00      

1990.08.21  9.36  8.64  0.72      

1991.04.21  8.64  7.56  1.08      

1993.05.15  9.36  9.18  0.18      

1993.07.11 10.98 10.98  0.00      

1995.01.01 10.98 10.98  0.00      

1995.07.01 12.06 10.98  1.08      

                   

1996.05.01 10.98  9.18  2.97  1.80  8.01  4.91

1996.08.23 10.08  7.47  1.98  2.61  8.10  5.36

1997.10.23  8.64  5.67  1.71  2.97  6.93  4.95

1998.03.25  7.92  5.22  1.71  2.70  6.21  4.46

1998.07.01  6.93  4.77  1.44  2.16  5.49  3.83

1998.12.07  6.39  3.78  1.44  2.61  4.95  3.78

1999.06.10  5.85  2.25  0.99  3.60  4.86  4.23

2002.02.21  5.31  1.98  0.72  3.33  4.59  3.96

2004.10.29  5.58  2.25  0.72  3.33  4.86  4.10

2006.04.28  5.85  2.25  0.72  3.60  5.13  4.37

2006.08.19  6.12  2.52  0.72  3.60  5.40  4.50

2007.03.18  6.39  2.79  0.72  3.60  5.67  4.64

2007.05.19  6.57  3.06  0.72  3.51  5.85  4.68

2007.07.21  6.84  3.33  0.81  3.51  6.03  4.77

2007.08.22  7.02  3.60  0.81  3.42  6.21  4.82

2007.09.15  7.29  3.87  0.81  3.42  6.48  4.95

2007.12.21  7.47  4.14  0.72  3.33  6.75  5.04

2008.09.16  7.20  4.14  0.72  3.06  6.48  4.77

 

12年来平均  7.14  4.02 1.14   3.12   6.00   4.56

 

不可否认,目前银行业经营业绩主要来自于存贷款,非息收入的比例还很低。考虑到目前银行业的主要盈利在于存贷利差,这个存贷利差就相当于实体企业的毛利率,那么存贷利差的波动就相当于产品毛利率的波动。众所周之,一家企业毛利率的波动对于经营业绩波动是正相关,而是相当敏感。在目前大多数人认为银行业未来的利差将降低,将严重影响银行业的经营业绩,那么我们就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并想办法了解它,明白它。

带着以上原因,带着昨天青海兄统计的有可能未来存贷利差大幅降低的问题,我查阅了近年的一些直接的利差数据。我选择从 9651日 开始,因为以前的我查不到活期存款的利率数据。这些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2年,共18个样本数据,相对来说应该够了的,因为在此以前的数据也并不是市场化的产物,所以也是可以忽略的。

我这里的“贷款”表示的是一年期贷款利率,“存款”表示的是一年期存款利率,“活期”表示的活期存款利率,“基准利差”是一年期贷款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活期利差”是一年期贷款利率-活期存款的利率,“实际利差”是基准利差十活期利差/2计算的。

就整体银行业来说,活期存款大概与定期存款的总量差不多,所以我就把实际利差作为(基准利差十活期利差)/2来计算,(因为每一家银行活期存款的比例是不同的,所以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假如需要更精确的计算,那么就应该具体的计算每一家银行的存款结构,甚至还有贷款结构。)但就总体来说差异是并不大的。

我认为,采用实际利差来统计分析要比基准利差分析更合理一点,但是,市场上绝大多数的专业人士喜欢采用基准利差来分析,所以就形成了一旦基准利差降低就是利空的分析。其实,并不是那样的。在提高利率的过程中,基准利差的降低不一定降低银行的业绩;同理,在降低利息的过程中,基准利差的扩大不一定增加银行的业绩,需要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当然,有必要说明的是,我这个分析数据是并不严谨的,只能是相对毛估估,因为我喜欢毛估估。当然,也是我不能精确的自身原因所限制。

 

从上面的利差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其最低的实际利差出现在98年,实际利差为3.78%;其最高的实际利差出现在96年,为5.36%18个样本数据的平均实际利差为4.56%08年中报以前的实际利差为5.07%,是一个相对次高点,高于平均实际利差4.56%0.51个百分点或11.18%。当前的实际利差为4.77%

假如我们以当前08年实际利差的次高点5.07%来比较最低点3.78%,那么就需要下降1.29个百分点或25.44%。如此,也就是说,假如在贷款总量不增加,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利差下降至历史的最低点,那么银行业的毛利(利息净收入)减少25.44%。假如实际利差下降至历史平均数,那么就需要下降11.18%。如此看来,利差的情况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厉害,有些东西就需要用数据来说话,大家说是不是?

所以,我一直说,在正常的情况下,银行业绩出现下降的概率并不高。特别是处于高速发展中的股份制银行,因为他们可以从国有银行哪里争取市场份额,形成自身规模的高速增长。

同时,我们从上面的实际利差数据中可以发现,近几年银行业绩的高速发展也得益于利差的不断扩大,不管是基准利差还是实际利差,都是在不断的增加过程中。一般来说,这个实际利差的扩大过程目前已形成拐点,有可能会逐渐、适当的下降一点,但幅度不会太大。

同时,02年基准利差、实际利差的降低,也证实了我曾经的一个找不到原因的统计分析:业绩的增长低于贷款量的增长。就说明,实际利差的降低,会实实在在的影响业绩与规模的同步增长。

 

另外,就具体、短期的预测银行业绩,我同意青海湖兄的观点:毛估估银行的业绩,最好是分为净利差收入和非息收入两块来预测。呵呵,我就是那么干的。但就预测银行业长期的业绩趋势,我觉得似乎还是以总资产收益率来毛估估比较妥当。

目前根据我手头的资料,国外成熟市场银行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在0.80%-1.50%之间,非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在40%左右,这就是个总的框框,我想,就算是我们的优秀股份制银行,就长期来说是很难超过这个框框的。

 

 

以下是博友昨天的探讨简要,为了方便朋友们探讨,我就拿过来附在下面,让朋友们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不敢留名:我个人意见是从总资产的角度去观察,因为存贷款、同业、投资都是目前我们银行的主要业务,并且通过这几家银行(我看得多的是招行、民生)的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变化看,存贷业务的比重是在一路下降的,这应该是个趋势,这样的变化也会降低银行的风险。

银行我的理解是一个非常讲究平衡的行当,不光是最重要的流动性问题(美国出事的好像也是死在这上面),而且包括很多的平衡,包括贷款行业的投向、比重等等,都是玩平衡。

所以我目前对某家银行业务过于特色,就一直还没搞懂,比如兴业,着力开展了住房、投资业务,我知道国外有业务非常单一,甚至基本只做住房的银行,我也知道这是非常优质的业务,但我不能理解的是它的优势在哪里?特色的经营不可能只是反映在报表上,而生活中却感受不到,实际的感受的是业务的同质化。  

 关注资产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银行虽然已经狠抓效益,但还是以规模作为主要的驱动力量。这一轮业绩增长得好的,就是资产规模扩张比较厉害的,超额的增长主要是以同业负债为基础。

发布者 不敢留名

 

青海湖:多谢老股民大哥、不敢兄和各位朋友的指正,小弟的计算确实存在不全面的地方,毛估估估得太毛了,考虑到银行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较低,不敢兄用资产和负债作为分母的确更加科学。

不过我认为,既然是计算利率变化对银行收益的影响,收入部分是不是可以不考虑非息收入,而只计算利息收入。是否可以用总资产利差这个数据的变化来估算利率变化带来的影响,2006年总资产利差为2.303%,2008年上半年为3.457%,那么假设明年初,利率快速下降到06年的水平,则总资产利差会下降33.4%,如果09年招行资产规模增长20%,那么招行的利息净收入还是会会下降11.2×(10.334)=20%。

因此,我认为只要招行资产质量不出现大幅度的下滑,即使利率水平快速下降,其目前的估值也是合理的。  

发布者 青海湖

 

不敢留名:乐观财经先生提的一定时间内的定价问题,我也没想清楚。

比如这一轮的超高速增长,基本还算内生的一个增长,而不是“注入”等外延的增长,但显然不能持续,一方面弥补前面的波谷,一方面透支一定的未来,难道就简单以波谷对波谷,波峰对波峰这样去估值?这摆明就是诱惑和陷阱,已经成了大白于天下的游戏,不能总是把盈利模式建立在对新股民的盘剥上,总也没有进步吧,这样的基金我是绝对不买的,就当是斗气好了,呵呵。

而且新股民也越来越厉害啊,呵呵。  

 

青海湖兄:我之所以把非息业务考虑进去,原因是我认为目前我们的非息业务对存贷业务的依赖性还比较大,有点附加在存贷业务上的意思,招行的情况好一些,对存贷业务的依赖性没那么大,民生的对存贷业务的依赖性要更大,还不够“非息”,所以就一起考虑了。

发布者 不敢留名  

 

青海湖:招行的非息业务确实做得不错,这一点从其信用卡业务和金葵花理财业务的发展就可见一斑。

不敢兄,小弟前天买入招行,所以这两天不敢怠慢,抽时间对招行做了点烟酒,发现招行在单个网点盈利能力上有着较强的优势:

网点数量/08年上半年净利润/单个网点平均净利润/

招行 534 / 132.45亿元 / 2480万元 /

交行 2612 / 155.34亿元 / 595万元 /

民生 346 / 60.4 亿元 / 1746万元 /

浦发 408 / 63.7 亿元 / 1561万元 /

兴业 400 / 65.4 亿元 / 1635万元 /

从上述指标的对比上,可以看出招行的网点单产水平较高,仅从这一点来看,同样的网点扩张,招行有着相对更高的经营效率,这对于依靠复制网点成功运营模式进行扩张的银行业来看,是极为重要的。

发布者 青海湖

 

道听途说:不敢留名先生,我个人建议你多了解一下非息业务的具体情况再进行结论性判断。可能你认为很多非息公司业务是属于利差收入,所以感觉对存贷业务依赖性大。实际上你真正了解这些业务就会发现,它们和息差业务有着天壤之别。是不能放到一起进行比较的,关于非息收入中的顾问咨询费用,我在这里解释过很多次,可能是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问题。事实上,老股民兄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着误区。关于银行业,老股民兄包括今天这个提出总资产收益率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我个人很多观点和老股民兄沟通不顺畅。因为很多问题我原先认为老股民兄理所当然应该知道,而事实上却当时意见争论的时候并不太了解才导致的意见不一致。我还是请先生能够深入了解非息业务或者说民生银行所谓依赖存贷业务的非息业务具体的含金量,壁垒以及与存贷业务的本质区别再下论断。

道听途说

发布者 愿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青海湖:reedfind先生:

之所以考虑利差,是因为银行存款有一个特点:活期存款占较大比重,由于活期利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降息过程中,活期利率下降程度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每一次降息都可以看作时利差的缩小,而对于主要依靠利差生存的中国银行业,降息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是很大的,分析降息,就是要看看降息过程中银行的盈利水平到底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道兄的观点我赞成,目前银行业的非息收入来源主要有:信用卡业务、基金销售、代理保险等,和负债业务及客户数的关联度较大,而和资产业务的关联度相对较小。

个人认为:毛估估银行的长期业绩,最好是分为净利差收入和非息收入两块来预测。净利差收入个人认为可结合总资产利差水平、利率变化周期及资产业务扩张水平来估算;非息收入由于占总收入水平的比例较低,则可结合前几年的发展速度来综合考虑一个增长率水平,进行简单的测算。

在银行分业经营的今天,某些非息业务和资产业务有着较大的关联程度,这也可以算作中国的一大特色。但随着混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银行越来越像金融百货公司,产品销售将成为中国银行业主要的非息收入来源,这也是今天的中国银行类金融机构日益重视客户数指标特别是高端客户数指标的一个主要原因,客户数的多少将决定银行非息业务发展的快慢,所以我不太赞成仅仅依靠总资产来预测未来银行的非息收入。

发布者 青海湖

 

不敢留名:呵呵,道兄,是我表达不清楚,我不是说那个咨询费是利差的转移,我是指咨询费的获得与它的贷款业务相关,比如董文标说的一张合同变八张合同,那么还是要以那张贷款合同为基础。

我说招行的相关性小是因为它的卡业务占比大,而这与存贷业务的关系是相对小的。  

 

咨询顾问类业务,从字面去看,当然是相对独立的业务,但你看它的具体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完全脱离贷款业务是不太现实的。  

咨询类业务发展空间巨大,但国内银行能从事的我想还是一些基础的业务,比如资信调查、企业信用评估、投资顾问、金融信息咨询这些。咨询业务依赖于信息、人才的积累,早开展当然会有优势,但这些业务并不会门槛非常非常地高。

咨询业务中赚钱猛的银行应该还不可能开展,因为这是有风险的,信息咨询失误给客户带来损失,怎么办,象这些问题,恐怕法律上都还没解决。

 

青海湖兄,从收入角度,我基本就和你一样了,非息要做得细一点的话,就是加上一个非息结构的问题,这不同银行稍有不同,招行最为特殊,就是它的卡类业务。

支出上也就是拨备、业务管理费和税的问题了。

发布者 不敢留名

 

看好股市的新人:民生的一张合同变八张合同,表面看是依附于资产业务,实质是银行向客户的的上下游纵深切入,在这个过程中与客户实现双赢。这就需要民生不仅具有非常深厚的相关行业的专业素养,而且还需要拥有该行业丰富的上下游客户资源。这不是一天可以具备的能力,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与之相配套的操作平台。对于国内银行来说,目前还基本不具备这样的专业素养和操作平台(事业部制的流程银行),而外资法人银行虽然具备该业务的能力,但上下游的客户资源积累还远远不够。因此,在这个业务领域,民生在国内可能相当长的时间没有竞争对手。随着民生在该业务领域的能力越来越强,国内相关行业的优质客户都会向民生积聚,这将成为民生对公业务的强大核心竞争力。

 

这是我一个非专业人士不太专业的看法,请道兄和银行业专业人士指正。谢谢。

对于因货币政策变化,导致银行的息差收窄,需要考虑每年的变化情况。

按照目前的经济增长率,股份制银行的生息资产年增长率约为20%,如果息差每年收窄低于16.7%,那么净利息收入将继续增长;如果息差每年收窄高于16.7%,那么净利息收入将下降。

另外,各家银行因货币政策变化而导致息差变化的情况也不尽相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关于国内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在我一个外行看来,主要是投入产出比的问题,而并非主要是中小企业的资产质量不好。按照目前国内大部分银行的操作流程,操作一个大企业和操作一个中小企业贷款,银行的投入不会有很大的差别,但产出就会有很大的差别,而且投放大企业的一笔贷款要相当于十数笔投放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控制上也是操作大企业更方便。这就导致在贷款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银行更愿意吧贷款向大企业倾斜。

随着民生工商企业事业部的建立和顺利运行,未来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将是批量化和流程化的,这就很好的解决了投入产出比和风险控制的问题。

  发布者 看好股市的新人

 

燕都: 600016的投资总结:

这些天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价值投资?按照我的理解:价值投资=内在价值安全边际。

和老股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大家讨论最多就是如何预测公司的内在价值,而对于安全边际说得很少。这几天回过头来又学习了一遍老股民先生的选股方法系列:1我的选股方法( 06.3.21 );2我的选股标准,送给有缘人(06.8.1);3综合性系数,送给有缘人(06.8.27)。

觉得老股民先生在选股开篇就提到一个关于安全边际的指标“综合(投资)率”,原文:“然后每一个要素给一个客观的系数,通过计算机调入股票的收盘价进行计算,得出一个我称为综合(投资)率的指标进行排序。大多数的系数是动态的,随时会进行修正。综合率(综合率=市价/内在价值)越小越好,越小的就越在前面。晚上收盘以后鼠标一点就行了,非常简单。我通常就买进第一位的股票,卖出排序在后面的。每一个股票的综合率之间有一个百分比来表示差价,相差的越多我就越买进。也就是说我买进不会一下子买进,卖出原则上是一次性的,不会拖泥带水。就那么简单,鼠标一点就出来!”为什么以后的操作中提到很少,这个指标应该如何运用?

另外在我的选股标准,送给有缘人中还提到一个和安全边际有关的指标“综合市盈率”原文“计算综合市盈率具体的公式为:市场价格/每股利润/1第一年增长率)/1第二年增长率)/1第三年增长率)/1综合性系数)=预测市盈率。如大于10倍就说明没投资价值,如小于10倍就说明有投资价值。”

  

那么现在就按上面的两个指标来计算一下016以06年为基数的相关数据:

06收益0.26元/股,07净利润63亿,同比增长68%;08预测净利润120亿,同比增长90%;09年就简单预测增长20%,综合系数0.9吧。

内在价值=10*.26*(1十0.68)*(1十0.9)*(1十0.2)*(1十0.9)=18.92元(是不是有错误,这么低?09增长低了?综合系数低了?)

以07年12月初的价格约15元为基准:

1, 综合(投资)率=15/18.92=0.79(是不是不够小,安全边际不足?)

2, 综合市盈率=15/.26/(1十0.68)/(1十0.9)/(1十0.2)/(1十0.9)=7.9倍(低于10倍)

通过学习看出老股民先生的系统应该是很严格的,也是很全面的,对于“内在价值”的计算没什么说的,就是如何按照系统来选择“安全边际”的问题值得探讨。

按目前价5元左右来计算:综合投资率=5/18.92=0.26;综合市盈率为2.64倍,看来如何确定以什么样的综合投资率和综合市盈率买进是个关键问题。  

如果动态市盈率10倍是低估的开始,综合投资率对应为10*065/18.92=0.34;综合市盈率对应为3.4倍。

发布者 燕都

 

宝贝存钱罐儿

老大哥;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我认为考量银行首先是要看规模增长的同时有非常强的风险控制。那么首先一点是看规模增长,所以拿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来考量银行是必要的。但是之前我们首先考虑的是资本充足率,这直接决定着某个银行的发展速率,幸好在现在我们的国家对融资的限制还很低,使得一部分银行可以很快的发展。那么就有两个问题,资本充足率很高一定是好吗?收益率很高又一定是好吗?这实际反映了现在我们的银行业有很强的发展需求,(很强的平衡发展需求)。我只是想说利差对于商业银行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同意老兄的资产收益率来考量,最好在考量之前先对比资本充足率。  

发布者 宝贝存钱罐儿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