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找工作面试系列之一

ThreadLocal

ThreadLocal是Java中的一个线程级别的变量,它提供了一种在多线程环境下,每个线程都可以独立地获取和修改变量副本的机制。每个ThreadLocal对象都维护着一个变量副本的集合,其中每个线程都可以访问自己的变量副本,而不会影响其他线程的副本。

使用ThreadLocal可以解决多线程环境下共享变量的线程安全问题。通过将变量存储在ThreadLocal中,每个线程都可以独立地访问自己的变量副本,避免了线程间的竞争和冲突。

ThreadLocal的常见用途包括:

  1. 线程上下文信息的传递:可以将一些需要在线程间传递的信息存储在ThreadLocal中,每个线程可以独立地获取和修改这些信息,避免了显式传递参数的麻烦。
  2. 线程局部变量:可以将一些需要在线程内部共享的变量存储在ThreadLocal中,每个线程都可以独立地修改自己的变量副本,而不会影响其他线程的副本。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ThreadLocal时要注意及时清理资源,避免内存泄漏问题。在不再需要使用ThreadLocal时,应该调用其remove方法,将其绑定的变量副本清除,以防止内存泄漏。

创建线程原理

在Java中,创建线程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继承Thread类或实现Runnable接口。

  • 继承Thread类:

      - 创建一个新的类,继承自Thread类。
      - 重写Thread类的run()方法,该方法是线程的入口点,定义了线程要执行的任务。
      - 在新的类中,可以添加其他方法和成员变量,用于线程的控制和数据处理。
      - 创建该新类的实例对象。
      - 调用实例对象的start()方法,启动线程。start()方法会自动调用run()方法,并在新的线程

        中执行。

  • 实现Runnable接口:

     - 创建一个新的类,实现Runnable接口。
     - 实现Runnable接口要求的run()方法,定义线程要执行的任务。
     - 创建Thread类的实例对象,将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Thread的构           造     

     - 调用Thread对象的start()方法,启动线程。start()方法会自动调用传入的Runnable对象的run()方法,并在新的线程中执行。

在线程启动后,操作系统会为该线程分配资源,并在适当的时候调度执行。线程会按照定义的任务执行代码,并在任务执行完毕或被中断时结束。

需要注意的是,线程的创建和启动只是将线程添加到线程调度队列中,具体的执行时间由操作系统决定。多线程的执行顺序、并发性和调度策略都是由操作系统控制的,程序员无法直接控制。因此,在多线程编程中,需要注意线程安全和同步的问题,以避免数据竞争和不一致的结果。

除了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式外,还有其他创建线程的方法。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创建线程的方式:

  1. 实现Callable接口:Callable接口与Runnable接口类似,但它可以返回一个结果,并且可以抛出异常。通过实现Callable接口,可以使用ExecutorService的submit方法来创建并执行线程,并获取线程的返回结果。

  2. 使用线程池:线程池是一种管理和复用线程的机制。通过使用线程池,可以避免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提高线程的利用率。Java提供了Executor框架来创建和管理线程池,可以使用ThreadPoolExecutor类或Executors工具类来创建线程池。

  3. 使用定时器:Java的Timer类可以用于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执行任务。通过创建Timer对象,并使用TimerTask类来定义任务,可以实现定时执行的线程。

  4. 使用并发工具类:Java提供了一些并发工具类,如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等,它们可以用于控制线程的执行顺序和并发访问的控制。通过使用这些工具类,可以更加灵活地管理线程的执行。

线程池原理

线程池是一种管理和复用线程的机制,它可以避免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提高线程的利用率。Java提供了Executor框架来创建和管理线程池,其中最常用的是ThreadPoolExecutor类。

ThreadPoolExecutor类的原理如下:

  1. 核心线程池:线程池中会一直保持的线程数量,即核心线程数。如果线程池中的线程数量小于核心线程数,会创建新的线程来处理任务,即使有空闲的线程存在。
  2. 任务队列:线程池会维护一个任务队列,用于存放等待执行的任务。当线程池中的线程数量达到核心线程数时,新的任务会被放入任务队列中等待执行。
  3. 最大线程数:线程池中允许的最大线程数量。当任务队列已满,并且线程池中的线程数量小于最大线程数时,会创建新的线程来处理任务。
  4. 空闲线程回收:如果线程池中的线程数量超过核心线程数,并且某个线程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执行任务,那么该线程就会被回收销毁,以减少资源占用。

通过合理设置核心线程数、最大线程数和任务队列的容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控制线程池的并发度和资源消耗。

使用线程池的好处包括:

  1. 提高性能:线程池可以复用线程,避免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提高线程的利用率。
  2. 控制并发度:通过设置线程池的大小,可以控制并发执行的任务数量,避免系统资源被过度占用。
  3. 提供任务排队和调度:线程池可以维护一个任务队列,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执行任务,可以灵活地调度任务的执行顺序。

线程池的核心参数是什么

线程池的核心参数包括以下几个:

  1. 核心线程数(corePoolSize):线程池中保持的最小线程数。即使线程池处于空闲状态,也会保持这些核心线程的数量。默认情况下,核心线程数为0,但可以通过构造函数或`setCorePoolSize()`方法进行设置。
  2. 最大线程数(maximumPoolSize):线程池中允许的最大线程数。当任务数量超过核心线程数并且任务队列已满时,线程池会创建新的线程,直到达到最大线程数。超过最大线程数的任务将根据线程池的拒绝策略进行处理。默认情况下,最大线程数为`Integer.MAX_VALUE`。
  3. 任务队列(workQueue):用于存储等待执行的任务的队列。当线程池的线程数达到核心线程数时,新的任务将被放入任务队列中等待执行。常见的任务队列类型有无界队列(如`LinkedBlockingQueue`)和有界队列(如`ArrayBlockingQueue`)。如果任务队列已满且线程数未达到最大线程数,则线程池会创建新的线程执行任务。
  4. 线程存活时间(keepAliveTime):当线程池中的线程数量超过核心线程数时,多余的空闲线程在等待新任务到来时的存活时间。超过存活时间后,空闲线程将被终止,直到线程数重新达到核心线程数为止。可以通过`setKeepAliveTime()`方法进行设置。

这些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线程池性能和资源利用效率。

乐观锁和悲观锁

乐观锁和悲观锁是并发控制中两种不同的策略。

  1. 悲观锁:悲观锁假设在并发环境下会发生冲突,因此每次访问共享资源时都会先获取锁,阻止其他线程对该资源的访问。悲观锁的典型应用是数据库中的行级锁和表级锁。使用悲观锁会导致其他线程在等待锁的释放时处于阻塞状态,从而降低并发性能。
  2. 乐观锁:乐观锁假设在并发环境下不会发生冲突,因此不会阻止其他线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乐观锁的实现方式通常是通过版本号或时间戳来标识资源的状态,每次更新资源时都会比较当前版本号或时间戳与之前读取的版本号或时间戳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表示资源已被其他线程修改,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如重试或放弃更新)。乐观锁的典型应用是无锁算法(如CAS操作)和版本控制系统。

乐观锁适用于读多写少的场景,可以提高并发性能。但是,如果并发冲突频繁发生,乐观锁的重试操作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悲观锁适用于写多读少或并发冲突频繁发生的场景,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但会降低并发性能。

选择悲观锁还是乐观锁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并发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性能测试结果选择适合的并发控制策略。

包装类的缓存机制

Java中的包装类(Wrapper Class)是为了将基本数据类型转换为对象而存在的。Java提供了八种基本数据类型对应的包装类:Boolean、Byte、Short、Integer、Long、Float、Double和Character。

在Java中,对于某些范围内的整数和常用的浮点数,包装类使用了缓存机制,即创建了一些常用的对象实例并进行缓存,以提高性能和节省内存。

具体来说,对于Boolean类,它缓存了两个实例:Boolean.TRUE和Boolean.FALSE。对于Byte类,它缓存了-128到127之间的所有实例。对于Short、Integer和Long类,它们缓存了-128到127之间的所有实例。对于Character类,它缓存了0到127之间的所有实例。对于Float和Double类,它们没有缓存机制。

当使用自动装箱(Autoboxing)将基本数据类型转换为包装类对象时,如果转换的值在缓存范围内,将返回缓存中的对象实例。这样可以减少对象的创建和销毁,提高性能和节省内存。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缓存机制只适用于自动装箱,如果使用构造方法显式创建包装类对象,将不会使用缓存。

重写和重载

  • 重写(Override)和重载(Overload)是Java中两个重要的概念,用于实现多态性和方法的灵活调用。
  • 重写(Override)指的是在子类中重新定义父类中已有的方法,方法名、参数列表和返回类型都必须相同。子类通过重写父类的方法来改变方法的实现逻辑,但方法的签名(方法名和参数列表)保持不变。
  • 重写的特点包括:
  1. 子类中的重写方法必须具有相同的方法名、参数列表和返回类型。
  2.  重写方法不能比父类方法抛出更多的异常,可以不抛出异常或者抛出父类方法抛出的异常的子类异常。
  3. 重写方法的访问修饰符可以更宽松,但不能更严格。例如,如果父类方法是public,子类方法可以是public或protected,但不能是private。

  • 重载(Overload)指的是在一个类中定义多个方法,它们具有相同的方法名但参数列表不同。重载方法可以有不同的参数类型、参数个数或参数顺序。
  • 重载的特点包括:
  1. 重载方法必须具有相同的方法名,但参数列表必须不同。
  2. 重载方法的返回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 重载方法可以抛出不同的异常或者不抛出异常。

总结:
- 重写是子类对父类方法的重新实现,方法名、参数列表和返回类型必须相同。
- 重载是在一个类中定义多个方法,它们具有相同的方法名但参数列表不同。

ReentrantLock

ReentrantLock是Java中的一个可重入锁,它提供了与synchronized关键字相似的功能,但更加灵活和强大。与synchronized不同,ReentrantLock可以在代码中多次获取同一个锁,而不会导致死锁。下面是一些关于ReentrantLock的重要特点和用法:

  1. 可重入性:ReentrantLock允许线程多次获取同一个锁,而不会导致死锁。这种可重入性使得在复杂的同步场景中更加灵活。
  2. 公平性:ReentrantLock可以通过构造函数指定是否为公平锁。公平锁会按照线程请求锁的顺序进行获取,而非公平锁则允许插队,可能导致某些线程长时间无法获取锁。
  3. 条件变量:ReentrantLock提供了Condition接口的实现,可以通过Condition实现更加灵活的线程间通信。通过调用ReentrantLock的newCondition()方法获取Condition对象。
  4. 锁的获取和释放:使用ReentrantLock时,需要手动调用lock()方法获取锁,并在合适的地方调用unlock()方法释放锁。通常使用try-finally代码块确保锁的正确释放,以防止异常导致锁无法释放。

SPI和API

【spring系列】SPI详解

  •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实现方制定接口并完成对接口的实现,调用方仅仅依赖接口调用,且无权选择不同实现。 从使用人员上来说,API 直接被应用开发人员使用。
  • SPI (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是调用方来制定接口规范,提供给外部来实现,调用方在调用时则选择自己需要的外部实现。 从使用人员上来说,SPI 被框架扩展人员使用。

说一下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允许通过提供一个代理对象来控制对另一个对象的访问。代理模式在软件开发中经常被使用,它可以提供额外的控制、安全性和灵活性。

在代理模式中,有三个主要角色:

  1. 目标对象(Subject):目标对象是实际执行业务逻辑的对象,它定义了代理对象所要代表的接口。
  2.  代理对象(Proxy):代理对象持有对目标对象的引用,并实现了与目标对象相同的接口。代理对象可以在调用目标对象之前或之后执行一些额外的操作,如权限验证、日志记录、缓存等。
  3.  客户端(Client):客户端通过代理对象来访问目标对象,客户端并不直接与目标对象进行交互。

代理模式可以提供以下几种不同的形式:

  1. 静态代理:在编译时就已经确定代理类和目标类的关系,代理类和目标类实现相同的接口或继承相同的父类。
  2. 动态代理:在运行时动态生成代理类,无需事先定义代理类。Java中的动态代理通过反射机制实现,可以代理任意实现了接口的类。

代理模式的优点包括:

  1.  隐藏目标对象的具体实现,客户端只需要与代理对象进行交互,降低了系统的耦合性。
  2.  可以在不修改目标对象的情况下增加额外的功能,如权限验证、性能监控等。
  3.  可以实现延迟加载,只有在真正需要时才创建目标对象。

然而,代理模式也有一些缺点:

  1.  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引入了额外的类和接口。
  2.  可能会降低系统的性能,因为在每次调用时都需要通过代理对象来访问目标对象。

总的来说,代理模式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设计模式,可以在不改变目标对象的情况下增加额外的功能和控制。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远程代理、虚拟代理、缓存代理等。

JVM调优工具

  • JDK 自带的工具:

    • jps:用于查看正在运行的 Java 进程。
    • jstat:用于监视 JVM 内存、垃圾回收、类加载等信息。
    • jmap:用于生成 Java 堆转储快照,以便分析内存使用情况。
    • jstack:用于生成 Java 线程转储快照,以便分析线程问题。
    • jconsole:提供图形化界面,用于监视和管理 JVM。
    • VisualVM:功能强大的可视化工具,可以监视内存、线程、类加载等信息,并提供性能分析和故障排查功能。
  • 第三方工具:

    • Apache JMeter:用于进行性能测试和负载测试。
    • YourKit Java Profiler:功能强大的性能分析工具,可以进行内存和 CPU 分析。
    • Java Flight Recorder(JFR):JDK 7u40 及以上版本自带的事件记录器,可以实时记录应用程序的性能数据。
    • Java Mission Control(JMC):JDK 7u40 及以上版本自带的性能监控工具,用于分析和优化应用程序性能。

字节码是怎么回事

  • 字节码是一种中间代码形式,它是由 Java 源代码编译而成的。当你编写 Java 代码并进行编译时,Java 编译器将源代码转换为字节码。字节码是一种与平台无关的二进制格式,可以在任何支持 Java 虚拟机(JVM)的平台上运行。
  • 字节码是一种类似于汇编语言的指令集,它由一系列的操作码(opcode)和操作数组成。每个操作码都代表一种特定的操作,例如加载、存储、运算和跳转等。操作数则提供了操作码所需的数据。
  • 字节码的存在使得 Java 程序具有一些优势,例如安全性、可移植性和动态性。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些挑战,因为字节码的解释和执行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为了优化性能,JVM 通常会使用即时编译器将热点代码转换为本地机器码,以加快执行速度。

字节码前面那几个字节是什么

字节码文件的前几个字节是特定的魔数(Magic Number)。魔数是一个固定的值,用于标识文件的类型或格式。

在 Java 字节码文件中,魔数是一个固定的四个字节(32位),其十六进制表示为 0xCAFEBABE。这个值被放置在字节码文件的开头,作为文件的标识符。

魔数的存在是为了帮助 JVM 快速判断文件是否为有效的字节码文件。当 JVM 加载字节码文件时,它会首先读取文件的前四个字节,然后与预定义的魔数进行比较。如果两者匹配,JVM 就会继续解析和执行字节码文件;否则,JVM 将抛出一个错误,表示文件格式不正确或不是有效的字节码文件。

通过魔数,JVM 可以在加载字节码文件之前快速验证文件的有效性,避免了对无效文件的解析和执行,提高了性能和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魔数是固定的,但它并不是唯一用于标识字节码文件的方式。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使用其他的标识方式,例如在 JAR 文件中,使用 ZIP 文件格式的魔数来标识。但对于普通的单个字节码文件,魔数是固定的 0xCAFEBABE。

AQS,ReentrantLock

  • AQS(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是 Java 并发编程中的一个关键类。它是一个抽象类,提供了实现同步器(Synchronizer)的基本框架和功能。
  • AQS 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帮助开发人员实现各种类型的同步器,例如锁(Lock)、信号量(Semaphore)、倒计时门闩(CountDownLatch)等。它通过内部的一个双向队列(又称等待队列)来管理线程的等待和唤醒。

AQS 的核心思想是使用一个整数表示同步状态,通过对该状态进行原子操作来实现线程的同步和互斥。具体来说,AQS 提供了几个关键方法,包括:

  1. `acquire(int arg)`:尝试获取同步状态,如果获取失败则进入等待队列。
  2. `release(int arg)`:释放同步状态,并唤醒等待队列中的一个线程。
  3.  `tryAcquire(int arg)`:尝试获取同步状态,如果成功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4. `tryRelease(int arg)`:尝试释放同步状态,如果成功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5. `tryAcquireShared(int arg)`:尝试获取共享同步状态,如果成功则返回非负数,否则返回负数。
  6. `tryReleaseShared(int arg)`:尝试释放共享同步状态,如果成功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通过使用 AQS,开发人员可以相对容易地实现自定义的同步器,并利用其提供的原子操作和等待队列管理线程的同步和互斥。

需要注意的是,AQS 是一个相对底层的工具类,一般情况下,开发人员更常用的是基于 AQS 实现的高级同步工具,如 ReentrantLock、Semaphore 和 CountDownLatch 等。这些工具在实现上都依赖于 AQS,提供了更方便和易用的接口和功能。

ReentrantLock是基于AQS实现的可重入互斥锁,通过AQS的等待队列和状态管理机制来实现线程的同步和互斥。AQS提供了底层的同步机制,而ReentrantLock在其基础上提供了更高级的功能和灵活性。

你说一下集合吧

Java集合框架提供了一组接口、类和算法,用于存储和操作数据集合。它提供了各种类型的集合,如列表(List)、集(Set)、映射(Map)等。

以下是Java集合框架的一些重要接口和类:

  1. Collection接口:它是所有集合类的根接口,定义了基本的集合操作,如添加、删除、遍历等。
  2.  List接口:它是有序的集合,允许重复元素。常见的实现类有ArrayList和LinkedList。
  3. Set接口:它是不允许重复元素的集合。常见的实现类有HashSet和TreeSet。
  4.  Map接口:它是一种键值对(key-value)的映射集合。常见的实现类有HashMap和TreeMap。

除了上述接口和类,Java集合框架还提供了一些其他的实用类和接口,如Queue接口(用于实现队列)、Deque接口(用于实现双端队列)和Iterator接口(用于遍历集合元素)等。

说一下Java内存

Java内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堆(Heap):堆是Java程序运行时动态分配对象的区域。所有通过new关键字创建的对象都存储在堆中。堆是Java内存管理中最大的一部分,它被所有线程共享。
  2. 栈(Stack):栈用于存储方法调用和局部变量。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栈,栈中的数据是线程私有的。栈中的数据以帧(Frame)的形式存储,每个方法调用都会创建一个帧,方法执行完毕后帧会被销毁。
  3. 方法区(Method Area):方法区用于存储类的信息、静态变量、常量池等数据。方法区也是所有线程共享的。
  4.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本地方法栈用于存储Java程序调用本地方法(Native Method)时的数据。
  5.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程序计数器用于记录当前线程执行的位置,它是线程私有的。

Java内存管理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自动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垃圾回收器会自动识别不再使用的对象,并释放它们所占用的内存空间。这样开发人员就不需要手动释放内存,大大简化了内存管理的工作。

另外,Java还提供了一些内存管理相关的API,如System.gc()方法可以用来显式触发垃圾回收,Runtime类提供了一些用于内存管理的方法,如totalMemory()和freeMemory()等。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ngleoLong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