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级——rhcs套件(红帽的高可用)

116 篇文章 0 订阅
114 篇文章 0 订阅

rhcs套件(红帽的高可用)

1.配置

①开2台虚拟机

②检查firewalld和selinux,保证关闭状态

③各个主机上添加本地解析

④配置yum源,添加高可用、负载均衡、存储、文件系统(后面给HA添加存储等)

[HighAvailability]
name=HighAvailability
baseurl=http://172.25.66.250/rhel6.5/(镜像)
gpgcheck=0

[LoadBalancer]
name=LoadBalancer
baseurl=http://172.25.66.250/rhel6.5/(镜像)
gpgcheck=0

[ResilientStorage]
name=ResilientStorage
baseurl=http://172.25.0.250/rhel6.5/(镜像)
gpgcheck=0

[ScalableFileSystem]
name=ScalableFileSystem
baseurl=http://172.25.0.250/rhel6.5/(镜像)
gpgcheck=0

2.在所有HA节点上安装ricci

这里用server1同时做管理节点和HA节点
server1中:
yum install -y ricci luci		#luci是web界面的管理工具
server2中:
yum install -y ricci
server1和server2中:
安装完后会产生ricci用户,给ricci用户设置密码:redhat
id ricci		#查看ricci的id信息
passwd ricci	#设置密码
server1和server2中:
开启ricci,luci并设置开机启动
/etc/init.d/ricci start
/etc/init.d/luci start
chkconfig ricci on
chkconfig luci on

3.登陆

在浏览器登陆:https://172.25.66.1:8084

root		#用户
redhat		#密码

4.添加server,server2到集群

注意解析问题

5.检查是否添加

clustat		#查看集群状态
cat /etc/cluster/cluster.conf		#查看配置文件
<?xml version="1.0"?>
<cluster config_version="1" name="westos_ha">
	<clusternodes>
		<clusternode name="server1" nodeid="1"/>
		<clusternode name="server2" nodeid="2"/>
	</clusternodes>
	<cman expected_votes="1" two_node="1"/>
	<fencedevices/>
	<rm/>
</cluster>
cman分布式集群管理器

rgmanager资源代理,负责资源接管
modclusterd集群状态监控
clvmd集群化逻辑卷,共享存储

6.添加fence

Fence Device --> Add --> Fence virt(Multicast Mode) --> vmfence

7.安装fence软件包(在物理机上)

yum search fence

yum install -y fence-virtd.x86_64 fence-virtd-libvirt.x86_64 fence-virtd-multicast.x86_64

8.配置fence

fence_virtd -c  	
【注意】此时   Interface [virbr0]: br0		##设备选择br0,其他回车用默认

vim /etc/fence_virt.conf 可查看配置文件

9.在真机生成fence_xvm.key

dd if=/dev/urandom of=/etc/cluster/fence_xvm.key bs=128 count=1

10.分发key

在真机把fence_xvm.key分发到HA节点,通过这个key来管理节点
scp fence_xvm.key root@server1:/etc/cluster/
scp fence_xvm.key root@server2:/etc/cluster/

11.web界面为节点配置fence

Node --> server2 --> Add Fence Method --> vmfence-1 --> Add Fence Instance -->vmfence(xvm Virtual Machine Fencing) --> Domain(填写server1的UUID)
server2进行同样操作

12.启动fence并测试

注意真机服务的启动和真机的防火墙
systemctl start fence_virtd.service
在server1中:
fence_node server2
fence server2 success			#此时server2被重启
netstat -antulp | grep 1229		#查看1229端口

13.添加失败回切和优先级

Failover --> Add --> webfail --> Prioritized(对服务故障转移到的节点进行排序) --> Restricted(服务只能在指定的节点上运行) --> No Failback(当服务再次可用时,不要将其发送回优先级为1的节点)(此选项选中,failover的主机在再次正常时会按优先级大小回切,否则不会)
server1优先级为1,server2优先级为10,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

14.添加vip资源

Resources --> Add --> IP Address
172.25.66.100
24
Monitor Link(选中) 监控链接
Number of ...  5 删除IP地址后休眠的秒数
添加服务:
Resources --> Add --> Script
Name : httpd
Full Path to Script File : /etc/init.d/httpd

15.两个节点上安装httpd服务

yum install -y httpd
vim /var/www/html/index.html			#编辑发布界面
/etc/init.d/httpd start			#开启服务

16.添加服务组到集群

Service Groups --> Add

Service Name : apache
Automatically Start This Service : 选中    自动启动此服务
Run Exclusive : 运行独占(先选中)
Failover Domain : webfail   
Recovery Policy  恢复策略 回复政策 修复原则 
relocate
添加资源:
Add Resource --> 172.25.0.100/24 --> Script 	##添加IP和启动脚本
测试访问
172.25.66.100		#默认访问到server1
使server1脑裂,测试fence
echo c > /proc/sysrq-trigger
fence成功,脑裂之后server1自动重启,启动之后httpd又恢复到server1提供服务,因为没有选择 No Failback
给集群附加存储设备:
(1)再开一台虚拟机用来作iscsi共享存储,server3
server3上安装服务端:
yum install -y scsi-*
两个节点上安装客户端:
yum install -y iscsi-*
(2)配置存储
server3上:
vim /etc/tgt/targets.conf
38 <target iqn.2018-11.com.example:server.target1>
39     backing-store /dev/vda		##可使用fdisk -l 查看
40 </target>
启动:
/etc/init.d/tgtd start
tgt-admin -s		##查看存储信息
ps ax			##看到有2个tgtd进程(如果有4个,就是错误的)
在HA节点上发现共享存储:
server3:
vim /etc/tgt/targets.conf
<target iqn.2019-10.com.example:server.target1>
    backing-store /dev/bda
</target>
/etc/init.d/tgtd start		#开启服务
tat-admin —s
server1和server2:
yum install  scsi-target scsi-target-utils -y			#安装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t -p 172.25.66.3
iscsiadm -m node -l		#挂载存储
fdisk -l			
cat /proc/partitions		#查看分区
server2:
/etc/init.d/clvmd status			#查看状态,确保开启
server1:
fdisk -cu /dev/sdb	##只分一个区,方便在分区表被破坏的时候恢复
server2:
partprode			#刷新分区
cat /proc/partprobe		#查看分区
server1:
pvcreate /dev/sdb1
vgcreate haohao /dev/sdb1
lvcreate -L 4G -n hh haohao
pvs
vgs
lvs
server2:
pvs
vgs
lvs
server1:
mkfs.ext4 /dev/haohao/hh		#格式化
server1和server2:
mount /dev/dangdang/dd   /mnt 		#两台虚拟机同时挂载
df			#查看挂载
其中一台 在/mnt 里面cp /etc/passwd 如不卸载再挂载 则另一台机器上看不到 因为 ext4是本地文件系统(不能同步 (不支持同时写入))
srever2:
 cd /mnt
 cp /etc/passwd .
 ls
server1中查看未发现passwd:
cd /mnt
ls
server2:
rm -fr passwd
cd
umount /mnt		#卸载
mkfs.ext4 /dev/haohao/hh		#重新格式化
server1:
 cd /mnt
 vim index.html
 umount /dev/dangdang/dd
(3)图形化操作:先加存储 再加服务
server2:
clustat				#查看状态
df		#查看挂载
 clusvcadm -r apache -m server1		#把服务转移到server1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可运行高分资源 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下面详细介绍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1. 变量和数据类型 在C语言中,变量用于存储数据,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变量的类型和范围。C语言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如int、float、char等)和复合数据类型(如结构体、联合等)。 2. 运算符 C语言中常用的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如+、、、/等)、关系运算符(如==、!=、、=、<、<=等)、逻辑运算符(如&&、||、!等)。此外,还有位运算符(如&、|、^等)和指针运算符(如、等)。 3. 控制结构 C语言中常用的控制结构包括if语句、循环语句(如for、while等)和switch语句。通过这些控制结构,可以实现程序的分支、循环和多路选择等功能。 4. 函数 函数是C语言中用于封装代码的单元,可以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模块化。C语言中定义函数使用关键字“void”或返回值类型(如int、float等),并通过“{”和“}”括起来的代码块来实现函数的功能。 5. 指针 指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变量地址的变量。通过指针,可以实现对内存的间接访问和修改。C语言中定义指针使用星号()符号,指向数组、字符串和结构体等数据结构时,还需要注意数组名和字符串常量的特殊性质。 6. 数组和字符串 数组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和修改数组中的元素。字符串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文本数据的特殊类型,通常以字符串常量的形式出现,用双引号("...")括起来,末尾自动添加'\0'字符。 7. 结构体和联合 结构体和联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复合数据类型。结构体由多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联合由多个变量组成,它们共用同一块内存空间。通过结构体和联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封装和抽象。 8. 文件操作 C语言中通过文件操作函数(如fopen、fclose、fread、fwrite等)实现对文件的读写操作。文件操作函数通常返回文件指针,用于表示打开的文件。通过文件指针,可以进行文件的定位、读写等操作。 总之,C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灵活高效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结构,可以为编程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