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详解

目录

引入树的概念

二叉树

概念

特殊的二叉树

二叉树的一些重要性质

二叉树储存结构

顺序储存

 链式储存

链式结构的实现

代码实现 

前中后序的实现

计算二叉树节点个数

计算叶子节点个数

计算二叉树的最大深度

层序遍历


引入树的概念

树是一种 非线性 的数据结构,它是由 n n>=0 )个有限结点组成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集合。 把它
叫做树是因为它看起来像一棵倒挂的树,也就是说它是根朝上,而叶朝下的。

 简单说下树的一些基本概念:

节点的度:一个节点含有的子树的个数称为该节点的度; 如上图: A 的为
叶节点或终端节点:度为 0 的节点称为叶节点; 如上图: B C H I...等节点为叶节点 
        
非终端节点或分支节点:度不为 0 的节点; 如上图: D E F G... 等节点为分支节点
双亲节点或父节点:若一个节点含有子节点,则这个节点称为其子节点的父节点; 如上图: A B
的父节点
孩子节点或子节点:一个节点含有的子树的根节点称为该节点的子节点; 如上图: B A 的孩子节
兄弟节点:具有相同父节点的节点互称为兄弟节点; 如上图: B C 是兄弟节点
树的度:一棵树中,最大的节点的度称为树的度; 如上图:树的度为 6
树的高度或深度:树中节点的最大层次; 如上图:树的高度为 4

二叉树

概念

二叉树才是重头戏, 一棵二叉树是结点的一个有限集合,该集合或者为空,或者是由一个根节点加
上两棵别称为左子 树和右子树的二叉树组成。
二叉树的特点:  
1. 每个结点最多有两棵子树,即二叉树不存在度大于 2 的结点。
2. 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其子树的次序不能颠倒。
现实中一颗很标准的二叉树
一般的二叉树

特殊的二叉树

1. 满二叉树:一个二叉树,如果每一个层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值,则这个二叉树就是满二叉

树。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二叉树的层数为 K ,且结点总数是 (2^k) -1 ,则它就是满二叉树。

2. 完全二叉树:完全二叉树是效率很高的数据结构,完全二叉树是由满二叉树而引出来的。对

于深度为 K 的,有 n 个结点的二叉树,当且仅当其每一个结点都与深度为 K 的满二叉树中编号从1
至n 的结点一一对应时称之为完全二叉树。要注意的是满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

二叉树的一些重要性质

1. 若规定根节点的层数为 1 ,则一棵非空二叉树的 i 层上最多有 2^(i-1) 个结点 .
2. 若规定根节点的层数为 1 ,则 深度为 h 的二叉树的最大结点数是 2^h- 1 .
3. 对任何一棵二叉树 , 如果度为 0 其叶结点个数为 n0, 度为 2 的分支结点个数为 n2, 则有 n0 n2+1.
4.若规定根节点的层数为 1 ,具有 n 个结点的满二叉树的深度 h=LogN
记住这些性质对我们做选择题非常有帮助!

二叉树储存结构

二叉树一般分为顺序储存和链式储存。 

顺序储存

顺序结构存储就是使用 数组来存储 ,一般使用数组 只适合表示完全二叉树 ,因为不是完全二叉树
会有空间的浪费。而现实中使用中只有堆才会使用数组来存储, 二叉树顺序存储在物理上是一个数
组,在逻辑上是一颗二叉树。

 

 链式储存

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是指,用链表来表示一棵二叉树,即用链来指示元素的逻辑关系。通常的
方法是链表中每个结点由三个域组成,数据域和左右指针域,左右指针分别用来给出该结点左孩
子和右孩子所在的链结点的存储地址。链式结构又分为二叉链和三叉链。

 

       

// 二叉链的创建
typedef int BTDataType;
structBinaryTreeNode
{
    structBinTreeNode*Left;   // 指向当前节点左孩子   
    structBinTreeNode*Right; // 指向当前节点右孩子    
    BTDataType_data; // 当前节点值域
}

// 三叉链的创建
structBinaryTreeNode
{
    structBinTreeNode*Parent; // 指向当前节点的双亲    
    structBinTreeNode*Left;   // 指向当前节点左孩子    
    structBinTreeNode*Right; // 指向当前节点右孩子
    BTDataType_data;          // 当前节点值域
};

链式结构的实现

二叉树链式结构的遍历
所谓遍历 (Traversal) 是指沿着某条搜索路线,依次对树中每个结点均做一次且仅做一次访问。访
问结点所做的操作依赖于具体的应用问题。遍历是二叉树上最重要的运算之一,是二叉树上进行
其它运算之基础。
前序 / 中序 / 后序的递归结构遍历 :是根据访问结点操作发生位置命名。拿到任何一颗二叉树,首先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根、左子树、右子树,左子树又可分为根、左子树、右子树,依次递归下去。
1. 前序遍历 (Preorder Traversal 亦称先序遍历 )—— 访问根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前。
2. 中序遍历 (Inorder Traversal)—— 访问根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中
3. 后序遍历 (Postorder Traversal)—— 访问根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后。

 

层序遍历 :除了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外,还可以对二叉树进行层序遍历。设二叉树的
根节点所在层数为 1 ,层序遍历就是从所在二叉树的根节点出发,首先访问第一层的树根节点,然
后从左到右访问第 2 层上的节点,接着是第三层的节点,以此类推,自上而下,自左至右逐层访问
树的结点的过程就是层序遍历。

 

代码实现 

前中后序的实现

//  二叉树的实现
typedef char TDataType;
typedef struct BTreeNode
{
	struct BTreeNode*left;
	struct BTreeNode*right;
	TDataType data;
}BTNode;
//前序遍历
void PrevOrder(BTNode*root)
{
	if (root == NULL)
	{
		printf("NULL ");
		return;
	}
	else
	{
		printf("%c ", root->data);
		PrevOrder(root->left);
		PrevOrder(root->right);
	}
}

//中序遍历
void InOrder(BTNode*root)
{
	if (root== NULL)
	{
		printf("NULL ");
		return;
	}
	else
	{
		InOrder(root->left);
		printf("%c ", root->data);
		InOrder(root->right);
	}
}

//后序遍历
void PostOrder(BTNode*root)
{
	if (root == NULL)
	{
		printf("NULL ");
		return;
	}
	else
	{
		PostOrder(root->left);
		PostOrder(root->right);
		printf("%c ", root->data);
	}
}

计算二叉树节点个数

//分治算法
int  BTreeSize(BTNode*root)
{
	return root == NULL ? 0 : BTreeSize(root->left) + BTreeSize(root->right) + 1;
    //节点个数=左子树节点个数+右子树节点个数+1,1是指该树根的节点
    
}

计算叶子节点个数

//计算叶子数    分治算法
int  BTreeLeafSize(BTNode*root)
{
	if (root == NULL)
		return 0;
	if (root->left == NULL&&root->right == NULL)  //若该树的没有左子树和右子树则就是叶子
		return 1;
	else     //若有右子树或者右子树 则继续向下遍历访问
	return BTreeLeafSize(root->left) + BTreeLeafSize(root->right);
	
}

计算二叉树的最大深度

int maxDepth(struct TreeNode* root) 
{
    if(root==NULL)
    {
        return 0;
    }
    else
    {
        int leftdepth=maxDepth(root->left); //左子树的最大深度
        int rightdepth=maxDepth(root->right); //右子树的最大深度
        
        return leftdepth>rightdepth?leftdepth+1:rightdepth+1; //总的深度 = max(左子树深度,右子树深度)+ 1 
    }
}

层序遍历

void BTreeLevelorder(BTNode*root)
{
	Queue q;              //使用队列实现层序遍历 
	QueueInit(&q);   

	if (root != NULL)
		QueuePush(&q, root);
	while (!QueueEmpty(&q))
	{
		BTNode*front = QueueFront(&q);
		QueuePop(&q);
		printf("%c ", front->data);
    
     //上一层带出下一层
		if (front->left != NULL)
			QueuePush(&q, front->left);
		if (front->right != NULL)
			QueuePush(&q, front->right);
	}
	printf("\n");
	
}

 

 

  • 1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7
    评论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可以确定一棵二叉树,因此可以通过已知的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来构建出一棵二叉树。而求解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则需要使用递归来实现。 具体的算法流程如下: 1. 如果前序遍历序列和中序遍历序列为空,则返回空节点; 2. 取前序遍历序列的第一个元素作为根节点; 3. 在中序遍历序列中找到根节点,确定左子树和右子树的中序遍历序列; 4. 根据左子树的中序遍历序列和前序遍历序列递归构建左子树; 5. 根据右子树的中序遍历序列和前序遍历序列递归构建右子树; 6. 将根节点加入后序遍历序列中; 7. 返回根节点。 下面是代码实现: ```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 二叉树节点结构体 struct TreeNode { int val;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TreeNode(int x) : val(x), left(nullptr), right(nullptr) {} }; // 根据前序遍历序列和中序遍历序列构建二叉树 TreeNode* buildTree(vector<int>& preorder, vector<int>& inorder) { if (preorder.empty() || inorder.empty()) { return nullptr; } // 取前序遍历序列的第一个元素作为根节点 int root_val = preorder[0]; TreeNode* root = new TreeNode(root_val); // 在中序遍历序列中找到根节点,确定左子树和右子树的中序遍历序列 int root_idx = 0; for (int i = 0; i < inorder.size(); i++) { if (inorder[i] == root_val) { root_idx = i; break; } } vector<int> left_inorder(inorder.begin(), inorder.begin() + root_idx); vector<int> right_inorder(inorder.begin() + root_idx + 1, inorder.end()); // 根据左子树的中序遍历序列和前序遍历序列递归构建左子树 vector<int> left_preorder(preorder.begin() + 1, preorder.begin() + 1 + left_inorder.size()); root->left = buildTree(left_preorder, left_inorder); // 根据右子树的中序遍历序列和前序遍历序列递归构建右子树 vector<int> right_preorder(preorder.begin() + 1 + left_inorder.size(), preorder.end()); root->right = buildTree(right_preorder, right_inorder); return root; } // 后序遍历二叉树 void postorder(TreeNode* root, vector<int>& ans) { if (root != nullptr) { postorder(root->left, ans); postorder(root->right, ans); ans.push_back(root->val); } } int main() { vector<int> preorder = {1, 2, 4, 5, 3, 6}; vector<int> inorder = {4, 2, 5, 1, 3, 6}; TreeNode* root = buildTree(preorder, inorder); vector<int> ans; postorder(root, ans); for (int i = 0; i < ans.size(); i++) { cout << ans[i] << " "; } cout << endl; return 0; } ``` 输出结果为: ``` 4 5 2 6 3 1 ``` 这就是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