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科夫操盘手法笔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章目录


第一章 聪明钱解读市场的工具是什么?

第一节 聪明钱的看盘顺序

  • 背景。
  • 价量形态:蜡烛的长度、成交量的高度、变化速度。
  • 价量形态的性质:走势的强弱,价量形态的原因和可能产生什么后果。
  • 结论或预测:通过以上两方面信息,洞察CM意图并结合供求关系对方向做出判断。
  • 措施和行动:根据以上信息,决定是否开始行动。比如:进场、出场、收紧止损,等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节 CM观察走势遵循的原则

  • 趋势的动力来自于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供求关系原则)。
  • 趋势形成之前需要准备过程(因果关系原则)。
  • 成交量的增长没有使价格大幅增长,这是走势停止行为(努力和效果原则)。

第三节 供求关系

  1. 供求关系主导趋势的行为
  2. 证券市场的本质和表象
    表象就是走势图和大家常用的技术指标,本质是供求关系
  3. 供求关系和上涨趋势
  4. 供求关系和下降趋势

第四节 公众对支撑和阻力的误解

  1. 供求关系在支撑上的应用:需求进入市场,并超过供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支撑位置如何用供求关系确定方向
    • 不是所有的支撑都能够成为进场位置
    • 阻力位置上如何应用供求关系进场
    • 吸收、供应线与水平线阻力交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五节 如何识别供应和需求扩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需求吸收了阻力的供应,并开始占上风
  2. 熊市中需求的扩大:恐慌抛售

第六节 牛市中怎么看出供应进场了:抢购高潮

第七节 因果关系

  1. 趋势的形成和因果关系
  2. 抄底之前耐心等待吸筹过程
  3. 短暂的准备过程
  4. 顶部供应增强

第八节 努力和结果的关系

   牛市终止于需求减弱供应扩大。价格滞涨是因为市场上供应增加对价格产生压力,所以买方不用抬价,平价就能买到股票,这就导致价格滞涨。

第九节 总结

   趋势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会在这个过程中评估供求关系,从而洞察出:

  • CM 什么时候接盘,下跌趋势什么时候停止?
  • CM 使用什么手段引诱和逼迫公众割肉?
  • 吸筹什么时候结束,我们应该在哪里抓住趋势起飞前的最好入场时机?
  • 怎么从细节上识别出危机的来临,并提前做好离场准备。
  • 怎么能够识别出突然的上涨不是真正的上涨,而是 CM 想把公众甩出市场的手段。

第二章 怎么知道主力机构开始接盘了

第一节 哪些市场行为可以判断熊市终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初次支撑。能够抑制价格下跌的关键因素是需求扩大。

  2. 恐慌抛售和自动反弹。恐慌抛售之后,走势也可能出现窄幅横盘行为,这种行为会导致熊市继续。

  3. 二次测试。如果二次测试过程中价格波动成交量与恐慌抛售相比都非常小,说明市场上的供应在减弱,这会导致熊市的停止,这种是成功的二次测试。

  4. 第一阶段案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节 停止行为

  • 第一种停止行为

    • 下跌过程中的比较大的下影线+扩大的成交量;
    • 或者上升过程中比较大的上影线+扩大的成交量。

    这种行为属于价格涨跌过程中的暂时停止行为。它不代表趋势会立刻反转,但是给了我们一个提醒。


    图2-3

    看图2-3最后一个蜡烛。长上影加上明显扩大的成交量。这是上升中的停止行为。它的出现告诉我们市场出现了供应扩大现象,这对价格能否继续涨是个阻力,这种行为对将来有何影响,接下来我们考虑三种情况:

    • 如果这是个暂时的供应,价格经过短暂回调后会立刻创新高,短暂回调是指缩量回调。

    • 如果这个放量上影线之后出现震荡区间,说明价格可能进入派发阶段。派发结束后,价格会进入下跌阶段。

    • 如果放量上影线之后,价格出现放量急速上涨,说明市场进入疯狂抢购阶段,那么这个上影线就是初次供应。我们会在第三章介绍初次供应和疯狂抢购。

  • 第二种停止行为

    熊市中的卖盘增加会导致价格大幅下跌。但是如果价格没有大幅下跌,说明卖方的努力没有得到应该有的结果。既然卖盘大幅增加,是什么原因造成价格没有大幅下跌?是需求(买盘)的扩大造成了这种结果。这种停止行为后,价格会有反弹。如果这种行为发生在震荡区的右手边,很可能导致价格大幅上涨。

第三节 吸筹的第二阶段:哪些市场行为告诉我们吸筹结束和牛市开始?

  1. 什么是吸筹?
    CM的主要任务是控制价格上涨以便大量收购股票。

  2. 吸筹过程中的供求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为什么CM会在第二阶段使用疲劳战术

    • 公众首先受到市场上恐慌抛售的打击,慌乱卖掉股票。
    • 然后市场进入一段及其冗长枯燥的震荡区交易。这种行情在折磨公众的心理,他们此时盼望价格能够回升。但是在区间内,每次价格稍有回升,立刻被CM打压下来。这种总是上涨失败的行情使公众绝望,他们最后选择悲愤离场。CM使用了这两个方法后,确实迫使大部分公众投降,但是还有公众在坚持。
    • 于是CM使用了第三种办法:震仓。他们的想法是让价格迅速穿透所有支撑,摆出价格会继续大跌的姿态,来评估市面上还有多少待售股票。第三种方法是对公众的最后一击,这种急速穿透所有支撑的走法,会让最坚持的公众因崩溃而抛掉股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第二阶段案例(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第二阶段案例(二)

第四节 吸筹过程的第三阶段:确认吸筹结束的市场行为是什么?

终极震仓可以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 CM让价格迅速冲破所有支撑,以此吸收市场上剩下的股票。
  2. 震仓可以继续迫使弱者卖掉手里的股票,然后CM全部吸收。
  3. 在最终市场进入牛市之前,震仓可以造成继续下跌的假象。

终极震仓的表现形式是:深度跌破吸筹区间底部支撑,这是CM惯用的一个手段,目的是使公众因恐慌而清仓。这是吸筹结束的一个信号。终极震仓和弹簧效应的二次测试是风险最低的抄底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五节 吸筹过程的第四阶段:进入牛市

  1. 强势出现(SOS)
    SOS的特点是在震荡区内出现长阳伴随明显增高的成交量。我们知道震荡区是CM控盘最集中的地方,所以在震荡区交易风险最大。SOS是震荡区终止的信号之一。

    证券市场是个行情逐渐明朗的过程,也就是说一个行为需要另一个行为确认,直到最后出现明朗的局面。比如初次支撑需要恐慌抛售确认;恐慌抛售需要二次测试确认(二次测试被确认后,熊市终止)。SOS需要后面的回升确认,一旦确认,说明CM结束了吸筹过程,市场准备进入牛市。

  2. 跳离震荡区(JOC)

    JOC的特点是价格快速突破震荡区顶部,图上表现为放量长阳突破阻力区。JOC之后,价格就告别了吸筹区,开始了牛市旅程。我们所关注的是价格上涨后,再次回测JOC突破点。如果测试过程是缩小的蜡烛和成交量,我们将在测试时入场参与牛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跳离震荡区之前的探索阻力

  4. 跳离震荡区(JOC)案例(一)

  5. 跳离震荡区(JOC)案例(二)

  6. 跳离震荡区(JOC)案例(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六节 吸筹过程的操作综合案例

1、吸筹过程较短

恐慌抛售: 如图2-19所示,初次支撑之后是恐慌抛售,这里的抛售方是恐慌的公众,原因是受悲观的市场情绪和坏消息影响。一般恐慌抛售形成临时的支撑,这个临时支撑是否持久,需要进一步验证。验证方法有:一是价格突破下降趋势线(需求突破供应线);二是通过二次测试,成功的二次测试可以告诉我们市场的供应开始稀少,那种类似恐慌抛售的清仓行为不再存在。恐慌抛售之后,我们暂时倾向于熊市停止,因为它会导致吸筹的开始,但是这种倾向需要验证,所以这里不能抄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自然反弹: 超卖行情后,市场会出现自然反弹。这个来自于熊市的自然反弹属于空头回补,不是真正的买单流入市场,上涨不会持续很久。如果在这里抄底,容易遭遇震仓。这个自然反弹突破了最近的趋势线,从而确认了恐慌抛售形成的支撑。

二次测试: 二次测试过程非常重要,我们希望看到缩小的成交量缩短的蜡烛。但是第一次测试成交量和价格高低范围还很大,说明供应在下降中还存在。这种高量告诉我们要耐心等下一个二次测试。

4号蜡烛:这次的测试,成交量完全消失,说明供应枯竭。

死角: 死角非常重要,它为我们提供了低风险的进场点。特点是供求都非常弱,图上表现是蜡烛在支撑上越来越短,既没有新低又没有新高,形成了这种形状。

6号蜡烛: 这是SOS,因为它是长阳,伴随着高成交量突破死角和阻力,告诉我们需求吸收了市面上所有的浮动供应,并控制了走势。

2、长期吸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底部的进场案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七节 熊市结束的另一种模式:没有恐慌抛售

    如果熊市中没有出现恐慌抛售,而CM又想吸筹。他们只能借助其他两种办法来逼迫公众抛售股票。

  • 第一就是把震荡区的时间拉长,他们让震荡区持续几年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CM使用拖的策略折磨公众,迫使他们割肉。
  • 第二就是使用终极震仓,有时使用多次震仓。这种背景下的震仓幅度要更大些,目的也是制造恐慌气氛,迫使公众抛掉股票。

第八节 震仓

1、终极震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是震仓的总结:

  • 发生位置: 终极震仓出现在吸筹阶段的末期,或者交易区间的末期。
  • 震仓目的: 主力机构制造短暂恐慌,迫使中途以低价买进的、意志不坚的公众抛出股票,以减少进一步拉升股价的压力。而抛掉的股票被主力机构全部吸收,并摊低主力机构的持股成本。
  • 表现形态: 在图上表现为急速大幅度深跌,冲破所有支撑。
  • 卖方: 终极震仓中,卖方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公众。
  • 买方: 终极震仓是主力机构策划的,他们自然是买方。主力机构利用震仓来验证市场的股票是否已经全部被吸收,如果是,主力机构会允许价格上涨,并离开吸筹区间。
  • 震仓结果: 震仓经常是吸筹即将结束的一个信号。震仓后,市场上的可供应股票已经非常稀少(公众的恐慌抛售和主力机构的接盘),最大的可能是牛市马上开始。当然,我们必须看到震仓后的反弹必须带有牛市的特点,那就是持续的更高的最高价/更高最低价更高的收盘价成交量呈稳定递增状态,而不是大幅增加。主力机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尽可能让场外公众在低价位不敢进场,而等趋势涨了一段时间后、遇到阻力的时候,主力机构会引诱公众进场,帮助突破阻力。
  • 震仓前预警: 如图2-28所示,如果在震荡区内,反弹后价格总是没有到前高点,而且每个高点呈台阶式下降, 这种情况容易出现震仓。这些行为背后的故事是这样:如果市面上的股票供应耗尽,CM的最低收购价应该逐渐抬高。如果市场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反而价格总是向下挪动,这说明市场上浮动供应还在。CM为了结束吸筹并让价格进入牛市,必须清除这些浮动供应,于是他们采取了终极震仓的策略。

2、震仓案例

  1. 吸筹后的终极震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终极震仓和SOS(包括JOC)是确认牛市的重要行为。如果在底部没有看到他们中之一,不要抄底。

  2. 再吸筹中的终极震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普通震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发生位置: 在上升趋势中。经常发生在一些刚刚启动不久的个股上,有些主力为了洗盘、震仓,利用价格的深幅下跌,吓出不坚定持仓者和跟风者。
    • 发生形态: 上涨过程中,在没有看到任何供应出现的情况下,价格突然急速下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是由于突发性消息,公众对此产生的临时恐慌抛售,主力机构趁机把他们的抛盘(供应)全部吸收。震仓发生后,价格会出现自然反弹,然后是二次测试(有些情况下适用)。
    • 二次测试: 如果震仓时伴随相当大的成交量,我们必须等待二次测试,以确认是否有新的供应进入市场,才能决定是否进场。如果在震仓就盲目抄底的话,一旦有新的供应进入市场,我们就被市场锁在空中。二次测试必须是小成交量,伴随小的振幅,牛市才能恢复。
    • 震后结果: 如果二次测试成交量非常小,说明供应耗尽,震仓是突发消息后短暂的市场行为,所以牛市很快恢复。

第三章 威氏逃顶策略:如何识别主力的派发意图

第一节 以下现象告诉你牛市可能到顶

  1. 上升的突破幅度递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牛市中,需求的持续主导地位使价格上涨,价格出现回落是正常的价格行为,是因为上涨中遇到了一定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临时的供应扩大现象,或者说价格的上涨遇到了供应。一旦这些短暂的供应不再持续,需求必须恢复原有的力度才能使价格持续上涨。如果恢复上涨的力度很小,说明需求没有恢复价格回落前的那种力度,导致趋势的节奏变缓。这种现象出现之后,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接下来的供求关系,如果供应持续增加,而需求持续疲软,市场变盘的可能性增大。

  2. 50%原则:牛熊的分界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节 CM的出货过程

    整个出货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描述牛市如何结束。
  • 第二阶段描述CM是怎么设立出货(派发)区,又是怎么引诱公众继续买入的。
  • 第三阶段讲的是测试过程,CM想确定需求已经耗尽,并准备让股票进入降价阶段,这个阶段最重要,因为它确认市场处于派发阶段并且接近尾声(顶部成立)。
  • 最后一个阶段是熊市信号(SOW)出现,然后整个市场进入熊市。

1、牛市是怎样停止的

    牛市的停止需要四个市场行为。

  • 初次供应(股票供应量开始扩大)
  • 抢购高潮(股票供应量继续扩大,公众进入疯狂接盘阶段)
  • 自然回落
  • 二次测试。

    其中成功的二次测试标志着牛市的结束。


CM是怎么驱离公众出场的?

  • 第一个策略是震仓
  • 第二个办法是疲劳战术

在顶部,CM是怎么引诱公众接盘的?

  • 买通媒体,让媒体营造利好气氛
  • 伙同上市公司,发布产品和业绩的利好消息
  • 价格急涨

2、初始供应

    初始供应是牛市中首次出现大量供应上市的行为。这些卖盘一部分来自 CM ,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价格已经接近他们的目标。初始供应在图上的表现是放量下跌,或者先急速上涨,然后放量下跌。初始供应只是临时阻止牛市发展,不是牛市结束。接下来我们还会看到抢购高潮,自然回落和二次测试。

3、抢购高潮

    公众是接盘方,他们买的原因多数是因为当时市场的一些利好消息(当然设计这些消息的是CM)。公众抢购股票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坚信自己的股票很快能带来利润。他们有的追高(买突破);有的买回调,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大牛市中捡了便宜。当CM完成出货之后,他们不再保护自己设立的支撑(可以从增量突破支撑或者支撑上无力反弹看出CM已经不保护支撑夹板了),同时他们开始做空,期待接下来的熊市创造利润。

    派发时间要比吸筹时间短,因为派发中,公众是因受到蛊惑心甘情愿地买入。但是在吸筹中,公众是因恐惧被迫地抛售(挤牙膏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柱4的出现,告诉我们CM已经不保护支撑了,因为他们在高位已经派发完毕,再无法找到买家,现在他们准备在低价位找买家继续派发

4、自然回落和二次测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三节 第二阶段:派发的确认阶段

  1. 上冲回落(U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冲回落的确认是接下来价格出现放量下挫的现象,表明供应持续控制市场,市场正式进入熊市。 很多时候价格应该做什么但是没有做成,这是个警告。在实际交易中,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提前判断出反转。如果做空,上冲回落是个进场点

  2. 弱势出现(S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四节 派发案例

1、抢购高潮,二次测试,CM建出货支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1~2这波是抢购高潮,因为成交量和价格都暴涨,同时上涨速度突然加快。蜡烛3是自然回落。蜡烛4~5这一波暴跌伴随剧增的成交量说明市场出现SOW(这个SOW也是破冰行为,它完成了测试阶段并确认了CM的派发和熊市的开始)。我们蜡烛5~6的上涨过程有什么特点?

  • 第一,成交量大幅低于SOW的过程,说明公众的购买力已经耗尽。
  • 第二,蜡烛4~5的大跌经历了21天,蜡烛5~6的上涨经历了43天,但是成交量大幅缩小,表明供应大于需求。这种现象告诉我们蜡烛4~5是SOW,并且蜡烛5~6的上涨过程(LP-SY)确认了SOW。 我们可以在蜡烛7后面的反弹做空。SOW之后的确认过程如果是相对大的阳线伴随递增成交量,说明市场有新的需求进入接盘。如果这种现象出现,SOW的功能就失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震荡区交易进行中,我们要耐心等待结束震荡区的价格行为出现。

  • 如果出现SOS,终极震仓或弹簧效应,说明这个震荡区是再吸筹,然后牛市恢复。
  • 如果出现SOW,或者带量上冲回落,说明这个震荡区是再派发,然后熊市继续。

蜡烛8~9的上涨势头很好,这一点可以从连续的阳线和递增的成交量看出。这种上涨被蜡烛9的放量阴线压住,如果是吸筹,说明CM的收购还没结束。因为目前价格还在派发区之下(蜡烛3~4),所以蜡烛7和蜡烛9的放量阴线表明市场上的黄金供应量还有扩大的现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低位派发

    如果发现下降的成交量和蜡烛大于上升的成交量和蜡烛,或者每次反弹都遇到明显的供应,这是派发。再一次告诉你,不能盲目抄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蜡烛1是抢购高潮,然后蜡烛2放量下挫,这是SOW。然后价格形成了区间交易,那么这个区间到底是吸筹还是派发,我们从3~4的回升中看出,成交量随着价格上升而递减,这是缺乏需求的表示。要想确定这个区间是吸筹,我们应该看到持续增长的需求。但是这种情况没有出现,反而在供应区出现上冲回落(蜡烛4),这是明显的供过于求的行为,也是确认派发的行为。现在有3个市场行为确认了区间是派发:第一,这个市场的背景有放量下挫的行为(蜡烛1~3)。第二,蜡烛4是上冲回落。第三,回升过程没有需求加入(蜡烛3~4)。如果你在蜡烛3抄底了,看到这些情况,必须离场,避免灾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015年中国股指案例,观察CM的离场策略(制造临时支撑,引诱公众追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没有抢购高潮的派发

    很多时候,牛市不是以抢购高潮结束,只是蜡烛和成交量逐步递减,这种现象是需求耗尽。确认这种牛市结束的方法是市场上股票供应在价格回落中剧增。这种牛市结束的特点是,在震荡区内,每次反弹之后,蜡烛和成交量的长度随着价格上涨递减,这是需求耗尽的现象。然后立刻放量下挫,这是供应控制市场的现象。牛市的结束,我们需要看到供应和派发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低位派发案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蜡烛2的情况和蜡烛1相似,只是成交量再次创新高。但是接下来蜡烛2的增量卖盘没有出现被吸收的现象,反而出现卖盘的跟随,这是个比较严重的警告。 蜡烛b是对蜡烛2的卖盘跟随。它告诉我们市场尝试着恢复牛市,但是供应的出现使这个尝试失败。b之后出现非常明显的卖盘跟随(长阴),但是成交量没有增加,说明这个下跌是没有需求造成的,供应并没有扩大。每当市场应该做什么却没有做,这是个警告。蜡烛b后面的下跌应该是供应扩大造成,但是成交量缩小说明供应没有扩大,我们对这个下跌持怀疑态度。既然下跌时供应没有扩大,需求就有机会进入,把价格抬起来。但是我们看接下来的回升,成交量和波动幅度都缩小,说明需求也没上来,这种现象导致市场进入震荡区(双方相持阶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这个案例,我们讨论市场自我否定行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头肩顶案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上冲回落的派发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派发和破冰案例(一)

    判断市场是否到顶以及在哪里开始做空,有几个步骤:首先判断牛市结束,其次判断供应增强和需求耗尽,再次确认派发已经发生

  • 判断牛市接近终止,主要是看需求是否开始减弱。这里我们先用趋势线的方法判断趋势的变化。我们使用的方法是50%原则和突破幅度减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0、派发和破冰案例(二)

第五节 总结


第四章 弹簧效应(Spring)交易法

第一节 什么是Spring

    在股票市场也一样,价格在震荡区内波动时,它有时会尝试离开震荡区,或者向上突破,或者向下突破。当价格尝试向下突破支撑的时候,如果支撑上的需求全部吸收并超过了供应,导致反弹,这就是市场上的Spring。每当价格尝试突破支撑的时候,不管将来成功与否,我们首先认为价格会出现Spring,衡量突破和反弹的供求关系是决定价格方向的关键。

第二节 Spring的位置和种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三节 Spring案例

1、上升中的Spring

2、JOC的回测出现Spring

3、熊市中出现Spring

4、吸筹中的Spring测试

5、吸筹阶段的Spring

6、Spring失败案例

7、窄幅盘整的Spring

8、卖盘背景下的Spring会失败

9、熊市背景下的Spring

10、震仓是特殊的Spring

第四节 使用Spring,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五节 Spring总结


第五章 综合分析:交易机会,进场点,危机管理

1、利用时间框架分析下一步走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供应背景下的无需求反弹交易法


第六章 综合分析结果


后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