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运行时出现segment fault的原因

∇ \nabla 联系方式:

e-mail: FesianXu@gmail.com

QQ: 973926198

github: https://github.com/FesianXu

知乎专栏: 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理论与应用

微信公众号
qrcode


segment fault段错误是在编程报错中经常出现的,特别是在c语言编程中,尤其常见,其原因本质上上是访问了非法(不属于这个程序)的内存地址空间,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局部变量定义中,使用了过大的局部变量,大于了系统给之的栈(stack)的大小,因此报错。比如以下代码在linux环境下,就可能出现段错误报错:
void foo(){
	float vars[10000][10000];
}

代码很简单,就是在栈上划出了一个很大的连续内存空间,翻译成汇编如:

mov $100000016, %rsp
# 还有多出的16个字节是上下文切换需要的内存,frame pointer %rbp, return address等,
# 同时如果用gcc等编译的,还要考虑其内存对齐的要求,即是其是16字节的倍数。

这个栈大小可能超出了系统给定每个程序的栈的大小,可以通过shell命令ulimit -s进行查看系统给定的栈大小,比如笔者的就是:

user@ubuntu: ulimit -s 
8192

注意这里都是以1024字节(1KB)为单位的,因此默认的就是8MB的栈大小,如果你的程序需要更大的栈空间,那么可以通过

ulimit -s 1000000

类似这样的命令去重定义最大的栈大小。

  1. stack overflow栈溢出
    C语言是没有对数组的边界检测的,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导致越界的问题,我们知道,程序的栈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考察以下代码:

void foo(){
	int vars[100];
	vars[100] = 0;
	vars[101] = 0;
	vars[102] = 0;
	vars[103] = 0;
}

当然,我们知道,我们对该数组vars只能检索到vars[99],因为其索引范围是[0,99],但是这种超出了理论上的索引边界(越界)的“低级错误”确是在实际代码中经常出现的bug的根源之一。从上图的程序栈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栈中的变量边界溢出,那么可能会对一些上下文信息,比如return address进行期望之外的修改,导致难以预料的错误(比如无法返回到调用函数,或者返回到不该返回的地址,这里容易被黑客进行栈溢出攻击),因此操作系统一般会检测这种段错误,同时报错segment fault

<think>好的,用户的问题是关于“SEGMENT PR SYS_INIT INIT”在编程或系统配置中的相关初始化问题或配置。首先,我需要明确用户提到的这些术语的具体含义和上下文。 首先,“SEGMENT”在计算机科学中有多种含义,可能涉及内存段、网络分段或数据段等。需要结合不同的上下文来分析。例如,在操作系统中,内存分段管理涉及将内存划分为不同的段,每个段可能有不同的权限和用途。在引用[3]中提到的`cfg->segment`可能涉及到某种配置中的段设置,比如总线或内存段的初始化。 接下来,“PR”可能是“Pull Request”的缩写,但在系统配置中,也可能指“Priority”或“Process”。不过结合后面的“SYS_INIT”和“INIT”,更可能是指系统初始化过程中的某个部分或参数。 “SYS_INIT”通常指系统初始化,例如在操作系统启动加载驱动、配置硬件等。引用[1]提到Linux内核如何启动程序,这可能与系统初始化过程有关。而引用[3]中的代码片段涉及`cfg->segment`,可能是在系统初始化配置某个段的信息,比如总线范围或内存段。 “INIT”通常指初始化过程,可能在编程中涉及变量的初始化、配置结构的设置等。例如,在C语言中,系统启动会有初始化函数,或在内核模块中使用`module_init`宏指定初始化函数。 现在需要将这些术语结合起来,分析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用户可能在系统启动或程序初始化过程中遇到了与“SEGMENT”相关的配置错误,或者想了解如何在系统初始化正确配置段信息。 根据引用[3],`cfg->segment`可能是在配置某个硬件或总线的段参数,初始化需要设置起始和结束总线号。这可能涉及内存管理或硬件资源的分配,需要确保段的范围正确,避免冲突或越界。 另外,引用[4]提到网络分类中的段划分,如A类、B类、C类网络的IP段,这可能与网络配置中的分段有关,但用户的问题更偏向系统或编程中的初始化,所以可能更关注内存或硬件分段。 用户可能需要了解在系统初始化阶段如何处理段配置,例如在驱动程序或内核模块中如何正确初始化段信息,或者遇到段配置错误的调试方法。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检查配置参数的有效性,确保段范围正确,以及正确调用系统初始化函数。 此外,用户可能需要知道在不同编程语境下如何处理段相关的问题,比如嵌入式系统中的内存段初始化,或使用特定框架的配置方法。例如,在Linux内核中,可能会使用`__init`宏标记初始化函数,或在启动解析设备树中的段信息。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需要考虑用户可能的后续疑问,例如如何调试段配置错误,不同系统中的段管理机制,或初始化函数的具体实现方式。</think>关于$SEGMENT$相关的系统初始化配置问题,结合系统编程语境分析如下: ### 一、术语解析 1. **$SEGMENT$**: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 - 内存分段管理(如x86架构的代码段/数据段)[^1] - 网络分段(如引用[4]中的IP地址段划分) - 数据结构中的内存块划分 - 总线分段(引用[3]中cfg->segment可能指总线段) 2. **$SYS_INIT$**:系统初始化阶段 ```c static int __init my_module_init(void) { // 段寄存器配置 cfg->segment = 0x8; ... } module_init(my_module_init); ``` ### 二、典型配置场景 1. **总线段初始化(如引用[3])**: ```c void init_bus_segment(struct config *cfg) { cfg->segment = DEFAULT_SEGMENT; cfg->start_bus = 0; cfg->end_bus = 255; // 总线地址范围校验 } ``` 2. **内存段初始化**: ```c #define KERNEL_CS 0x10 asm volatile("movw %0, %%es" : : "r"(KERNEL_CS)); ``` 3. **网络分段配置(引用[4])**: ```python class NetworkSegment: def __init__(self, segment_class): if segment_class == 'A': self.max_hosts = 16777214 elif segment_class == 'C': self.max_hosts = 254 ``` ### 三、常见问题排查 1. **段越界错误**: - 现象:`SEGMENTATION FAULT` - 检查:内存段限长寄存器设置是否正确 2. **段寄存器未初始化**: - 现象:系统启动卡死在初始化阶段 - 调试:使用JTAG查看段寄存器值 3. **网络分段冲突**: - 现象:IP地址分配异常 - 验证:`ipcalc 192.168.1.0/24`检查子网划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FesianXu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