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b356601015dc0.html
以下为《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新版上册第11章“英语到底有多重要”第三节“英语到底应该怎么学”(书中P203-211)的部分内容。囿于篇幅,做了大量删减,抱歉。
有这么一个笑话: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高速公路出了车祸,连人带车翻下悬崖,美国交警救援队赶到后朝悬崖下面喊道:“How areyou?”留学生答:“I’m fine, thank you!”然后,交警走了,留学生死了。
这个笑话对中国失败的英语教育来了个一针见血的讽刺。为什么会这么失败呢?是因为我们不够重视吗?不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人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已经到了走火入魔丧心病狂的程度。可悲的是,我们的学生学了一二十年的英语以后偏偏就是不会说英语,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看到面试官是个老外就吓得打哆嗦。全民学英语却没几个人能学好英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透顶的教育。
就好比高房价绑架了年轻人的梦想,英语四六级考试绑架了大学生的青春。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每天花上几个小时用来学英语绝对是一件极不明智的事情。那是不是可以把英语完全放弃呢?是不是学习英语的时间越少就越好呢?当然不是。究竟要花多少精力在英语上?这是需要分情况讨论的。如果毕业以后将要从事的工作需要经常用到英语,那就应该尽可能学得好一些,不但要通过四六级考试,还要切实提高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应用能力;如果将来的工作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并不高,那就犯不着花太多精力在英语上了。当然,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尽可能不要突破这么两个底线:第一,要通过期末考试,修满学分,要不然拿不到毕业证的;第二,要尽可能通过四级考试,要不然拿不到学位证,对以后的发展多多少少会有些影响。
无论是这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用尽量少的时间把英语学得尽可能好?一个英语基础本来就不怎么好的大学生如果每天花上几个小时背单词、做模拟试题,最后好不容易修满了英语课的学分并通过了四级考试,其精神固然可嘉,可如果学英语占用了很多本该用于学习专业课或者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是不是太可惜了呢?关于如何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我并非英语教育专家,说不出一套一套的理论,但也不妨结合我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来谈谈一些心得,主要是谈谈在我看来中国人学英语最容易陷入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死抠语法
要探讨怎么学英语,不妨先来回顾一下我们小时候是怎么学汉语的。从咿呀学语开始,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学会用汉语表达、交流的呢?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模仿。大人教我们怎么说,我们就跟着说,从简单的“爸爸”、“妈妈”到简短的句子再到复杂的句子,都是模仿来的。当时有人教我们语法吗?有人教我们修辞吗?没有!可能很多人直到大学毕业都还分不清汉语里面的介词、连词、助词,可这并不妨碍他说一口纯正的汉语呀。如果我们刚开始学说话就整天研究什么叫做偏正短语、介宾短语,可能我们一辈子也学不好汉语。而我们学英语的时候却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过于注重语法,陷入语法的泥淖里纠缠不清。
所以,我认为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时候都不应该过于注重语法,而我们从初一刚开始接触英语开始,就已经在犯这个错误了。每次考试结束以后,老师在讲解试卷的时候,每道题都要从语法的角度做一番非常充分的解释。假如有这么一道选择题:
If only I _____ a bird.
A.am B.was C.were D.be
老师在解释这道题目的时候,一定会说一大堆关于虚拟语气的语法,一会儿说与过去事实相反,一会儿又说与将来事实相反,一会儿是过去完成时,一会儿是should+动词原形,等到把你绕晕了才告诉你这道题目的答案是C。其实,哪有那么复杂呢?理由很简单呀!这句话之所以要用were而不是别的单词,无非是因为外国人都是这么说的!
语言不过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我们学英语的目的无非是用英语去跟英国人、美国人交流,而不是去给他们当语言学老师。“用灭火器救火。”这句话没有问题吧?可是,我一个外国朋友就弄不明白了:用消灭火的器材去拯救火,那到底是要把火消灭呢,还是救活呢?我想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可这并不妨碍我们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啊。所以,当我们去学别人的语言,又何必老是纠缠于语法呢?
误区二:死背单词
我读书的时候,经常在自习室里看到很多人是这么背单词的:一边在草稿纸上不停地重复书写某个单词,一边轻声地念着,先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念,再念单词,再念那个单词相对应的汉语意思,周而复始,颇有节奏,就像是寺庙里的方丈一边敲打木鱼一边念着佛经,很是滑稽。比如背armpit这个单词,就一边在草稿纸上反反复复地写,一边念着:a-r-m-p-i-t,armpit,腋窝,a-r-m-p-i-t,armpit,腋窝……
对于绝大多数单词而言,只要你知道怎么读,也就知道怎么写了,压根儿犯不着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背,更不需要在草稿纸上一遍又一遍地写。比如,我刚进大学的时候,没有浪费任何纸和墨就轻而易举地记住了由17个字母组成的单词:conversationalist。这个单词如果要一遍又一遍地念字母,估计几个回合下来就大脑缺氧了,可如果知道了发音,根据每一个音节的发音来拼写,实在是非常简单的事情。这个单词的第一个音节是[kɔn],拼写出来就是con;第二个音节是[və],拼写出来就是ver……依此类推,再长的单词只要知道发音就能轻轻松松地写出来。个别特殊的单词才需要单独记忆,比如rhinoceros(字母h不发音)、climb(字母b不发音)。
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每个单词的意思同样是不可取的。每个单词都要放到某个特定的语境中扮演特定的角色才有意义,脱离了这个角色来死记硬背注定会事倍功半。这一点我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弄明白的。有一天,我走在校外的一条巷子里,迎面走来了一个人,我一眼就认出她是食堂里新来的阿姨,尽管我还只在她那里打过两次饭而已。我叫了声“阿姨好”,她却不知所措,显然,她是不可能认识我的。为什么我能认出她呢?因为她是以一个食堂阿姨的角色出现在我的生活里的,而我一天下来也就接触两三个食堂的阿姨,这两三个人相对于我接触到的其他人而言,身份是特殊的,自然就很容易记住了。而每天在她那个窗口打饭的学生数百上千,每个人在她的生活里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一样的,自然就很难记住。如果把这个道理应用到记英语单词上面,我们就不难明白,如果要想比较牢地记住一个单词的意思,就应该把这个单词放到一个句子、一篇文章里面扮演特定的角色。如果记住了一个句子,自然也就记住了句子中的每个单词分别是怎么应用的。相反,如果是把一个单词跟很多陌生的单词放到一起死记硬背,就相当于是让食堂的那个阿姨去记住每个来打饭的人,效果自然不佳。
所以,背单词最好的办法就是背句子、背课文。一个长长的句子里面可能只有一个单词或者一个短语是不知道的,这个单词就相当于食堂里那个新来的阿姨,别的单词就相当于跟你一起排队的同学。没有了这些同学,也就没有了食堂的那个环境,卖饭的阿姨也就无从扮演她的角色。就好比让这个阿姨让另外几个人站在一起,每个人的长相类似,穿着打扮也差不多,我告诉你这个人是食堂的阿姨,那个人是位历史老师,接下来几个分别是保卫处的领导、门口商店的老板和锅炉房的师傅。你能马上记下来并且记得很牢么?如果不能,那就跟我一起背句子吧。
大一的时候,我为了记住claim这个单词,背了很长的一句话:Suppose the first person who expresslove through roses claim the copyright for it, he would be able tomake a hell of a lot of money.当时背得滚瓜烂熟,以至于时至今日,我还能以非常快的语速脱口而出。当然,这句话的价值远远不只是可以让我们记住claim这一个单词的意思,它还能让我们记住copyright、hell等多个单词的含义以及ahell of a lot ofmoney这个修辞性的短语,并且有助于我们熟练地运用虚拟语气。你瞧,词汇量和语法的问题都通过背句子解决了,口语和听力也能同时得到提升。正因为背一句话的价值不只是记一个单词那么简单,学英语就变得简单了。只要你能够熟练地脱口而出几千个,甚至只要几百个句子,你就完全可以跑到美国去畅通无阻地跟人交流。
或许有些人会质疑了:每个单词在任何一个句子中的意思都是特定的,而这个单词可能有好几个意思,如果通过背句子来背单词,那只能记住这个单词的一个意思呀。这一点我丝毫都不否认,可是,我们再想想自己小时候学汉语的经历,就什么都明白了。我们最初学会“单”这个字,可能就只是“单独”、“孤单”的意思,后来才逐渐地知道这个字原来还有“单数”、“单据”、“单纯”、“床单”等多种用法;再后来学历史了,才知道这个字是多音字,在“单于”里读成chán;再后来,当我们直接或间接地遇到了姓单的人,才知道这个字是可以做姓氏的,读成shàn。如果我们在很小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这个字,父母就把所有的这些意思一股脑地告诉我们,谁记得住呢?
还有些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质疑:通过背句子来记单词是掌握得比较牢,可词汇量上不去呀!毕竟我们学英语的时间是有限的,总不能每天24小时都在背句子。这种担心似乎有些道理,可如果你不是为了应付GRE之类的考试,而只是为了拿下简单的四、六级并且满足日常的英语交流之需,你要那么大的词汇量做什么?汉字有九万多个,其中常用的也就七千个左右,其余的很多字我们一辈子都见不到。“曩”、“穰”、“墒”、“毹”、“氍”……这些字恐怕很多人都不认识吧?可这并不妨碍我们用汉语跟别人畅通无阻地交流。既然如此,我们学英语的时候又何必钻进词汇量的死胡同里面呢?我们有很多大学生的词汇量达到了六七千甚至一两万,却连最简单的日常交流都不会;国外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会说的单词应该也就几百个,他们却能流利地表达。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好好反思吗?
误区三:聋子英语,哑巴英语
很久以前,我曾产生过一个疑问:为什么有很多先天性的聋哑人,却没有先天性只聋不哑的人?难道耳朵没有发育好就必然导致声带也残疾了吗?后来我才明白,如果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听不到任何声音,他是不可能学会说话的。说话都是通过模仿学来的,模仿的前提是要有模仿的对象。如果压根儿听不到别人说话,也就没有模仿的对象了。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可我们在学英语的过程中却往往视而不见。很多人学英语就是坐在自习室里看书、做题、背单词,既不听英语广播,又不听英语磁带,更不用英语与人交流,这种闭门造车的方式又怎么可能学会英语呢?
我一个朋友到广州工作了短短一个月就学会说粤语了,这让我感到非常吃惊。我在广东生活了好几年,别说开口说粤语,就是听都难得听懂几句。我在深圳很少接触粤语,他在广州的外企里面上班,应该也不会有太多的机会。我特地跑去广州跟他形影不离地呆了一天,总算弄明白了其中的诀窍。他并没有买任何学粤语的资料,也没有参加任何培训,但是不放过每一个模仿的机会。看电视的时候,如果是看粤语频道,电视里每说一句话,他就赶紧跟着说一句;在外面走路的时候,就算听到两个陌生人在用粤语对话,他也会把听到的内容低声地模仿一遍;去饭馆吃饭的时候,服务员用粤语问他,他就用粤语应答,虽然不太地道,他也不怕被人笑话——事实上也不会有人笑话。我们学英语的时候如果也能做到这样,哪里还会被区区一个四级考试所困扰呢?
当然,有些人会说我们缺乏那样的语言环境,也就没有多少可以模仿的对象了。其实,并不是去餐厅吃饭都要跟服务员用英语对话才算是有英语环境,可以模仿的对象其实太多了,只是我们不愿意模仿。听英语广播、听英语磁带是不是可以模仿呢?看美国大片是不是可以模仿呢?我读大学的时候很认真地模仿了两套磁带,其一是电影《BraveHeart》的配音,其二是《新概念英语》的配套磁带。起初是一句一句地跟读,后来就可以跟磁带同步了,类似于唱卡拉OK。毕业后我找兼职时之所以能够去英语培训机构当口语老师,基本上就是靠这两套磁带打下的功底。
学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语感,而语感不是死记硬背出来的,而是听出来的、说出来的。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多听、多说。脸皮要厚一点,不要害怕因为说得不好而被人嘲笑。不敢开口才是真正值得嘲笑的。中国人学英语往往过于注重发音的标准,生怕把[θ]发成[s]、把[ŋ]发成[n],人家外国人就听不懂了。想想外国人说中文的样子吧!他们的发音就算完全不靠谱,我们不也能听懂吗?中文的发音是非常复杂的,“教师”和“教室”只有一个音调的不同,含义却相去甚远。英语却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全世界经常说英语的人当中,有80%的人发音不标准。如果因为过于追求发音的标准而不能大胆地说出来,实在是因小失大了。我儿子刚学说话的时候,总是把“姑姑”说成了“啾啾”,后来好不容易才纠正过来的。如果当初因为他发音不准确就不许他说话了,估计一辈子只能做个哑巴了吧?
我的母校有不少外国留学生,其中很多人是拖家带口来留学的。有次我在学校里看到一个黑人小孩和几个中国孩子一起玩,从他们身边走过的时候,突然听到那个黑人小孩指着另一个孩子说了句地道的长沙话:“你咯杂鳖真是稀下滴!”(翻译成普通话就是:“你这个家伙实在是太龌龊了!”)那场景让我错愕不已忍俊不禁。这个黑人小孩已在长沙生活的时间肯定不会太久,认识的汉字估计也没几个,更不可能知道什么汉语的语法,为什么就会说长沙话了呢?无非是因为经常和长沙的孩子一起玩,模仿他们说话,熟能生巧,渐渐也就会了。比英语难学十万倍的长沙话都能通过多听、多说而学会,遑论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