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据说前后端分离很好用?那么实现前后端分离的低代码平台怎么样呢?本文详细介绍了前后端分离的概念及其作用,并进一步指出的前后端分离架构在低代码平台中的应用。
概要:
(1)前后端分离是什么
(2)为什么需要前后端分离
(3)前后端分离的低代码平台
前后端分离是什么
简而言之,前后端分离指的是一种系统架构,也可以用来描述一种开发模式。如果想更加详细了解前后端分离的系统架构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几个概念。
-
C/S架构
即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结构,它是一种网络体系结构,其中客户端是用户运行应用程序的PC端或者工作站,客户端要依靠服务器来获取资源。
早期计算机应用都是集中在主机(Mainframe)上的,数据存储、程序开发和使用在同一台机器上完成。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主机架构无法满足用户对计算机使用的需求,企业软件的架构开始发生变革,由C/S架构替代了单一主机(StandAlone),服务器也称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负责管理数据,客户机则需要承接用户的交互任务。
由于IIS、Tomcat等服务器中间件技术的成熟,两层的C/S架构开始演变成三层,即在数据库和交互层之间追加一个业务逻辑层。
随着软件进入多终端时代,企业软件被重新划分为前端和后端,两者通过WebAPI进行交互,C/S架构变成了前后端分离架构。
-
B/S架构
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只安装维护一个服务器(Server),而客户端选用浏览器(Browse)运行软件。B/S结构应用程序相对于传统的C/S结构应用程序是一个特别大的进步。
B/S结构的重要特征就是分布性强、维护方便、开发简单并且共享性强、总体拥有费用低。 但是也具有一定局限性,比如数据安全性问题、对服务器需要过高、数据传输速度慢、软件的个性化特征明显减少。
由于最常见的客户端是浏览器(Browser)、WebAPI技术最

本文介绍了前后端分离的概念、为何需要这种架构,以及其在低代码平台中的应用。前后端分离使得前端和后端能够独立发展,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并实现了高内聚低耦合。天翎等低代码平台采用SpringBoot微服务架构,前端使用JQ和VUE,确保系统的高性能和灵活性。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33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