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雾化自动扫频追频- LX8201-0B芯片

微孔雾化加湿器,也称为超声波雾化器或者微孔加湿器,常用作补水仪或者香氛机,主要利用电子高频(常用在105-130KHz)震荡,通过陶瓷雾化片(换能片)的高频谐振,将液态水分子在钢网的孔隙处打散而产生雾状,达到扩香或者局部加湿的效果。

微孔雾化陶瓷片的方案设计要点之一,是如何让驱动频率匹配到陶瓷片的谐振频率;如果驱动频率不是它的中心谐振频率的话,会造成雾化片的换能效率降低,并且雾化量波动也会相应增大(从中心值的30%到200%都有可能),偏差太大甚至会导致无法雾化。

最理想的方法,是确保陶瓷片的谐振频率都100%符合设计的指标,而且能跟驱动电路的参数完全匹配上,没有任何偏差。

但实际中,微孔陶瓷片的制造链很长,参与厂家的行业很多,涉及到各种材料和加工控制环节,包括压电陶瓷片的烧结制程、钢片参数、打孔制程、粘结、吸水棉棒以及设备整体安装的各个影响因素,控制环节和影响参数甚多,再加上制造工厂的管控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市场上不同的厂家和批次的陶瓷雾化片中心谐振频率都会有所不同

另外,谐振频率也不是一个机械的静态参数,同一个陶瓷雾化片在不同工作状态下会有一定的频率漂移。

一直以来,谐振频率的动态跟踪和匹配,如何持续提高机电耦合的效率,从而进一步减少能耗,都是业界在探索的话题(不是“如何起雾”,而是“如何雾化的更好”),学术界有很多不错的思路(文章和专利可以找时间分享),由于经济性因素(太贵)大部分无法落地。

第一种思路,是扫频,有不少专利和实际产品会用到这种方法,基本思路是在谐振中心频率的误差范围内来回扫频工作,具体就是每隔一个间隔时间(比如100ms)增加或减少一个预设频率值(比如0.5KHz)循环工作,粗暴一点说,就是“雨露均沾”,优点是能避免“不雾化”的尴尬,但始终还是个开环系统,改进有但不是很明显。

第二种思路,是追频,就是按照一定检测反馈机制,识别并匹配动态的谐振频率,比如检测电流和相位,追踪识别到最佳频率点。这种技术现在比较通用,不同公司可能有不同的硬件和算法实现,效果基本上大同小异;目前面临的局限在于追频精度(颗粒度)无法突破,市面上的扫频追频精度一般在400赫兹到1K赫兹范围。

LOXIM最新上市的微孔雾化驱动芯片(型号LX8201-0B),因为其独特的扫频/追频技术,能更加精准匹配到微孔陶瓷片的最佳谐振频率,扫频精度能低于200赫兹;受益于此,LX8201-0B芯片控制的微孔雾化电路方案除了能提高雾化性能的一致性之外,也能显著降低微孔雾化的能耗,对比测试数据显示平均能降低30%(或者,延长单次充电使用时长30%),经济效益显著。

#微孔雾化芯片# #微孔雾化片驱动电路# #微孔雾化扫频追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