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习(变心)Day1

本文探讨了异常行为的定义,强调了主观痛苦、适应不良、统计偏差、违反社会准则、社交不适、不合理性和不可预测性等因素在异常判断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指出异常行为的界定不仅仅是单一指标,而是社会价值和期望的综合体现。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什么是异常?

异常的指标:任何单一指标都不足以定义或判断异常。一个人在以下诸方面遇到的问题越多,他/她就越有可能患上某种形式的精神障碍:

主观痛苦:如果人们感觉到心理上的痛苦,我们倾向于认为这是异常的表现。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主观痛苦是异常的一个症状,但它既不是我们界定异常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如抑郁症患者和焦虑症患者都主诉有明显的内心痛苦,但如果是一个狂躁症患者可能不会感觉到任何痛苦,事实上,多数这类患者不愿意吃药,因为他们不想失去躁狂亢奋的快感)。

适应不良:适应不良的行为通常是异常的一个指标。厌食症患者可能会大幅度限制食物的摄入量,导致自己非常虚弱,以至于住院治疗。抑郁症患者可能会远离朋友和家人,连续几周甚至几个月都无法工作。适应不良的行为不仅影响人们的幸福感,还会影响人们对生活的感受,甚至导致人们丧失工作及与人的交往能力。但并非所有的障碍都会产生适应不良。如骗子和杀手,他们明显具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他们的行为为社会来说是适应不良。

统计偏差:“异常”的字面意思就是异于常态的。但是,简单地把统计上罕见的行为看作异常行为,并不是我们对异常行为的正确定义方式。比如,统计显示,天才在人群中就很罕见,我们并不认为他们异常,反过来讲,某些数据在统计上常见也并不说明他们就是正常的。例如,普通感冒就很常见,但他们仍被定义为疾病,而在统计上很罕见的智力障碍也被认为是异常。这就说明,在定义异常的时候我们会做出价值判断,如果某件事在统计上罕见且不符合期望(如智力功能严重受损),我们更可能认为它是异常的;如果某件事在统计上罕见但是符合期望(如天才),我们则认为它是正常的。

违反社会准则:所有文化都存在规则。其中一部分是正式的法律,另一部分形成了行为规范或道德。虽然有些社会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是武断的,但是,当某些人不能遵守这些由法律、传统或道德所形成的规则时,我们可能会认为他的行为是异常的。当然,对这些行为的判定很大程度取决于违规的程度和频率。当一种行为既违反了社会标准,又在统计上罕见,那么这种行为最有可能被认为是异常行为。

社交不适:并非所有规则都是明确的,但是如果一个人违反了某一个不成文的社会规则,会让周围人都感到不适。例如,你坐在一个乘客稀少的客车上,大多数座位都是空着,某人上车后却直接坐在了你旁边,你会有什么感觉?这个人的行为不正常吗?这个人其实没有违反任何正式的规则。他买了车票就可以坐在任何位置,但是你却会产生社交不适感,你可能会想:这个人为什么那么多空的位置不坐,偏偏坐在我身旁,是不是有什么企图?这时候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行为异常,社交不适是我们识别异常的另一种潜在方式。但同样,这种行为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际环境,比如,上车的人是你认识的,那么他没有坐在你旁边才会显得奇怪。

不合理性和不可预测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言语和行为常常是混乱且不合理的,这样的行为也可能是双相障碍狂躁期的一个症状。然而,也许最关键的因素是我们对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控制自己行为的评估。

危险性:对自己或他人构成危险的人被认为是心理异常的,这似乎相当合理,但是事实上,如果患者明确威胁要伤害自己或者他人,治疗师需要将有自杀倾向的患者送进医院,或者报警以帮助受到威胁的人。但是如果和其他异常因素一样,如果我们把危险当作异常的唯一特征,就会遇到问题,例如战斗的士兵有精神疾病吗,开车技术极差的司机呢?这两类人都会对他人生命构成威胁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并不认为他们患有精神疾病。事实上,研究表明,对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来说,危险的发生多数属于意外,而并不是某种规律。        

总结:异常行为的界定总是涉及整个社会的判断,基于价值观和社会期望,这意味着文化在评判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同性恋曾被归类为一种精神障碍,于1974年从正式的分类系统中删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